浅谈爱国主义
浅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摘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本文从实施途径、内容特点、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性,需加强宣传与培养方式创新。
未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议从家庭、学校、社会多层面加强教育。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作用,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途径、内容、特点、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效果评价、建议、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什么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开展的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以此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现代大学生特点、教育需求和时代要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育,注重内化为行动,培养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形成自觉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时代新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培养他们具备全球胸怀和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1.2 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感,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报国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爱国主义的意义

【译 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 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 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 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 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 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 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12/11/2021
亲自,自身 苟且保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名做官
因为
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拿
因此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
快跑,喻奔走效劳
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通“又”,表余数。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2/11/2021
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12/11/2021
本性与行为 谙熟,精通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
善良公正
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有能力
动词,做,当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伍,军队 指才能高的人,才能低 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
12/11/2021
【译 文】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 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 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 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 位置。
12/11/2021
第三、四、五段关系
荐 宫中之事 亲( 贤
先帝简拔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冷水江一中贺铮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态度,也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内容.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信、自尊,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对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学校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其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尤其突出,这是由这门课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
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更重要的功能在于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为他们指明人生的方向。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等。
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
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征程中,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尤其突出,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利用教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例举高中课本中的古诗文来引导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
《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
《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浅谈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思想,是指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
这种思想感情需要从小培养,要将这至高无上的人间“良种”播进儿童的心田里。
(一)对儿童要进行爱国传统教育。
纵观中华史上,有千万炎黄子孙,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例如民族英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抗日将领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要把这历史上的爱国英雄志士的思想感情,深深地植根于儿童们幼小的心灵里。
(二)用当代的爱国英模来教育新一代。
当代为国拼搏而建功立业的革命家、科学家、英雄模范们也是爱国的楷模,要把这些人的业绩和思想,传进儿童的心坎里。
如毛主席、周总理、钱学森、钱三强、王进喜、孔篮森、雷锋、赖宁……
(三)从地理上让儿童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幅原辽阔的疆域,大山名川、丰富的矿藏,肥美的大平原、莽莽的森林,巨大的水能资源……认识祖国的壮美可爱。
(四)从热爱家乡的教育入手。
家乡是祖国的一角,让儿童了解家乡的光荣史迹和巨变,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也可开展一些儿童喜欢的活动,来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如,开展“为家乡绘蓝图”征文比赛,搞“家乡美景绘画”展览,编写“家乡故事新传”……
(五)在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像《螂成功收复台湾》等课文,本来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要讲深讲透,激励儿童的爱国爱国热情。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让我们加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千方百计地去培养爱国的新一代吧!。
浅谈爱国

爱国我想请各位先认真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叫做「爱国主义」。
你们能把「爱国」「爱党」「爱民族」「爱政府」区分开来么?连定义都定义不清楚,何谈爱国主义?你感激的是某个政策,实则这政策可能是当时上台的执政党指定的,换届之后或许就没了。
或许你不喜欢你国家里的某些种群某些族人,可他们是你的同胞。
你只喜欢某些族群,那么你其实就是民族主义。
你的国家或许统一过,现在又分裂成了两个,到底爱哪一个才算是爱国?「爱国主义」本身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
爱国主义指以激发爱国情绪来进行集体行动或政治动员的意识型态,和世界主义(globalism)对立。
具体说来在与世界主义的对比中有四种型态。
我先讲个关于爱国的小故事。
1933年,牛津辩论社有一场辩论,主题是「我们从不会为了国王与国家而战斗」。
This House will in no circumstances fight for its King and Country。
最后的结果,大部分人选择了「Ayes」(275:153)。
即不会为了国王与国家而战斗。
丘吉尔得知之后大怒,公然斥责:这个国家最精英的一群人,却不爱国,实在是太讨厌太恶心了。
当时牛津辩论社也受到了各种舆论的谴责。
虽然有人在努力解释:「这只是一场辩论,其内容是以反战为主」,不过这解释依然并不能受到大多数人谅解。
1939年,二战开始,牛津征兵处贴出了公告,招25岁以下的人。
预计有3000人符合25岁以下这一标准。
令人吃惊的是竟然有2632个人都去报了名。
当时牛津流传的是这样一句话「可我依然不是为了国王和国家而战斗的」。
这其实是典型的西方精英阶层的观点:为了正义、博爱而非爱国主义。
说道爱国,人们常常联想起士兵,军队,想起抗战时期舍生取义的将士。
他们同样是年轻人,说不怕死是不可能的。
可为什么他们站了出来?因为,这是爱国的力量。
是爱国主义,激励着他们去保护家乡父老。
如今,我们依然有士兵在偏远的战场上,这是为什么?正是有了「爱国主义」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好男儿保家卫国,中国才得以延续。
浅谈爱国主义思想

浅谈爱国主义思想【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培育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为祖国的尊严、独立、统一、繁荣和昌盛而奋斗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这一高尚情操,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再创辉煌的精神支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奋起抗击外来入侵之敌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关键词】:爱国主义、国防观念、责任、大学生正文一、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使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生,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历史上这样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
正因为历史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所以江泽民同志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入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我们要明白爱国主义包含了哪些内容: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必须要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更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二、爱国主义表现正因为有了爱国主义,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史得以延续,是和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浅谈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如何爱国

浅谈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如何爱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简单地说,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但是,把这句话作为爱国主义的定义,就不一定准确。
因为,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或精神。
仅仅把爱国主义解释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感情,远远不能揭示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爱国主义应当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独立而献身的精神。
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最基本的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自信心。
民族自豪感就是为自己伟大的民族而光荣和自豪的精神。
民族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己的民族必胜的精神。
中华民族一定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应该作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不受诋毁中华民族形象的言论及外界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干扰,自强不息,抓住机遇,谋发展。
第二,抵御外敌侵略,积极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在外敌入侵、人民遭难的危难时刻,奋起抗敌,保家卫国,宁死不让寸土,这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打击侵略者,创造了英勇豪迈的伟大史诗般的悲壮事迹,书写了爱国主义的光荣诗篇。
近年来,一些反华势力做出了损害祖国独立和主权完整的行为。
我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我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忠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爱国主义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认为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中国拥有着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我们祖先的智慧和贡献感到自豪,并且积极传承和弘扬。
只有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
其次,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期许和努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是与每个国民都息息相关的。
我们应该有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不仅包括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包括尊重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只有每个人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奉献,才能让祖国更加强大。
再次,爱国主义是对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的捍卫和维护。
祖国的领土完整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我们要坚决支持国家的正当权益,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无论是外部的侵犯还是内部的分裂势力,我们都要以坚定的立场和行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此外,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要尊重和包容各个民族的差异和特点,倡导民族团结和互助合作。
只有保持团结,才能共同推动祖国的发展和繁荣。
最后,爱国主义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友好交往和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全球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思想觉悟和行为准则。
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以崇高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而努力奋斗。
只有每个人都以爱国主义为指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爱国主义
摘要: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理性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培养忠诚的爱国者,还加强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理性爱国
一、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可以为了祖国的利益而抛弃自己的一切的精神,是人们对自己故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爱国主义从来都是永恒的主题和不变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种爱国主张、思想,爱国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国家利益至上,主张为了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家庭的利益幸福甚至于个人生命。
“两弹”元勋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
在美国,他已经拥有了金钱、地位、声誉,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祖国。
当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
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
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冲破一切阻挠回到了中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钱学森的言行,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归属感。
二、爱国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为什么要爱国?这个问题也许听来有些荒谬,却没几个人能确切的回答
得上来。
因为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是难以用理性来分析的。
爱国情怀是一种长期的心理体验,经过日积月累,逐渐沉淀、稳定、深化、升华,便形成了感激和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不为个人的生死祸福、宠辱顺逆而有所区别,不以他人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而有所转移,不受形势的风云变幻、好坏优劣而有所左右。
它是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激励国民奋发图强、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甚至使人将生死都置之度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爱国需要理由吗?其实,我们是可以找到理由的。
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
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
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
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
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
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
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
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
这是我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
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
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犹如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
正因如此,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形、伴随终身的恋国之情。
这是爱国天然的无可辩争的理由。
从另一方面来说,祖国的繁荣也需要国人出力出汗、献计献策乃至自我牺牲。
个人作为国家公民和民族一员的角色及其应该承担的义务,是爱国责任的客观事实根据。
因此,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只有把爱国同时也看成是国民的应尽义务和道德责任,是个人与祖国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对爱国主义的道义理解,才是有觉悟的主人翁意识的表现,才是一种光荣的使命和崇高的精神。
三、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
和责任,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对同胞的爱,更包含着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做忠诚的爱国者,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效命,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
但是,爱国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表达。
俄国作家杜勃罗流波夫曾说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很多人把爱国看待得过于严肃,其实,爱国可以很简单。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并不像人民想像中那么遥不可及,不做危害祖国和人民的事,为他人着想,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这就是爱国主义最实际的表现。
而有的人为了所谓的“爱国”,抵制家乐福,抵制日货,抵制韩货,殊不知这实在是种及其不明智的做法。
这样盲目排外的行为只会导致的中国威胁论上升,为国家和平崛起增加阻力,使中国更难增强国际认同感。
爱国无罪,可是我们要清楚自己国家的国情,了解国家的需要,不能因为“爱国”而最终“误国”,成为“爱国贼”。
我们要激情爱国,更要理性爱国。
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曾激起了深受战争戕害的亚洲和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
针对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势力,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作法,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
伤害之际,中国民众,包括广大在校的学生表达了强烈不满;北京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在伦敦、巴黎、旧金山等地却遭到了阻挠甚至破坏,千千万万海外华侨华人看不下去了,他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护卫圣火,很快扭转了局势;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英雄壮举,同历史罕见雨雪冰冻和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云南干旱之灾害的斗争……这才是理性地展现了中国人民满腔的爱国
主义热情。
理性爱国应该提倡一种热烈而不偏激的情绪,一种开放、包容、平和的心态,尊重来到中国的外国客人。
即使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中国人民感情的国家,也不能把不满情绪转嫁到那些国家为了团结、友谊、和平而来到中国的
外国朋友身上,那样只会伤害一些真心想与中国交好的朋友。
相反的,我们应该友好地招待每一位来到中国的海外朋友,尽到自己的地主之谊,向世界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
四、当代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在当今世界新形势下,理性爱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当代青少年的理性爱国教育。
当代青少年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过着几近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由于这个群体大多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所以有一部分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娇气、浮躁、怕吃苦,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大懂得关心和尊重别人。
个别人甚至滋长了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
加之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还处在不成熟或待成熟期,他们很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和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表达爱国情感时选择了激进、冲动甚至违法的方式或手段,把爱国情感变成了“害国行为因而,加强青少年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重要而且紧迫。
加强青少年理性爱国教育,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利用先进载体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艺术日益普及,它形象生动、真实可信、感染力和说服力强,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生动教材。
当代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一系列优势, 对新近的或者重大事件加以正确的报道和舆论引导, 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大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理性爱国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引导他们在面对关乎国家是非问题时学会分析,学会判断,理性表达爱国热情。
与此同时,还能通过这样的正面引导激发青少年理性爱国的
内在动能,引导他们通过学习、立志、实践、自省等基本环节,在生活中自己创造、亲身体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从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从而不断培育理性爱国的理念和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只有加强当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增强下一代人的民族凝聚力,使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