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国主义的意义
浅谈爱国主义

浅谈爱国主义摘要: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理性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培养忠诚的爱国者,还加强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理性爱国一、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可以为了祖国的利益而抛弃自己的一切的精神,是人们对自己故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爱国主义从来都是永恒的主题和不变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种爱国主张、思想,爱国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国家利益至上,主张为了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家庭的利益幸福甚至于个人生命。
“两弹”元勋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
在美国,他已经拥有了金钱、地位、声誉,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祖国。
当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
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
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冲破一切阻挠回到了中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钱学森的言行,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归属感。
二、爱国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什么要爱国?这个问题也许听来有些荒谬,却没几个人能确切的回答得上来。
因为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是难以用理性来分析的。
爱国情怀是一种长期的心理体验,经过日积月累,逐渐沉淀、稳定、深化、升华,便形成了感激和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不为个人的生死祸福、宠辱顺逆而有所区别,不以他人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而有所转移,不受形势的风云变幻、好坏优劣而有所左右。
它是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激励国民奋发图强、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甚至使人将生死都置之度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浅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摘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本文从实施途径、内容特点、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性,需加强宣传与培养方式创新。
未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议从家庭、学校、社会多层面加强教育。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作用,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途径、内容、特点、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效果评价、建议、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什么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开展的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以此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现代大学生特点、教育需求和时代要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育,注重内化为行动,培养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形成自觉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时代新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培养他们具备全球胸怀和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1.2 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感,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报国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爱国主义的意义

【译 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 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 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 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 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 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 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12/11/2021
亲自,自身 苟且保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名做官
因为
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拿
因此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
快跑,喻奔走效劳
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通“又”,表余数。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2/11/2021
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12/11/2021
本性与行为 谙熟,精通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
善良公正
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有能力
动词,做,当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伍,军队 指才能高的人,才能低 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
12/11/2021
【译 文】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 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 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 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 位置。
12/11/2021
第三、四、五段关系
荐 宫中之事 亲( 贤
先帝简拔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浅谈升旗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doc资料

浅谈升旗仪式的爱国教育意义【摘要】升旗仪式这一庄严的活动,通过师生的积极参与,提升自豪感,能从中感悟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是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国旗庄严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工作中非常重要。
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校本着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教育思想,狠抓德育工作,旨在为教学工作服务。
升降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的形式之一。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爱护国旗,保护国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教育部也要求各个学校每周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我觉得我校每周星期一所举行的庄严的升旗仪式,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是一种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次成功的升旗仪式往往就能以情载理,情理交融,震撼心灵,催人奋进,使人终生难忘。
升国旗仪式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庄严而神圣的。
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祖国,热爱国旗。
当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起的时候,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会充满骄傲与自豪。
当国旗出现在太空的时候,当国旗飘扬在奥运赛场的时候,多少人都曾激动落泪。
也许那些都是盛大的场面,倍受人们的瞩目。
也许在平常的日子里根本就体会不到爱国主义来。
所以,升旗仪式也就不被人重视了。
我们学校的升旗手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严格训练的。
每逢周一或者赶上重大的节日,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升旗仪式是严格按照程序来完成的:出旗、升旗、奏国歌、唱国歌、国旗下讲话。
师生们按要求是要庄严肃立的。
所以,我认为升旗仪式对学生有以下教育效应:一、升旗仪式是小学生爱国情感形成的源泉和基础1、从心理机制上看,升旗仪式有利于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它在爱国情感和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基础性作用。
爱国情感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性情感,它不同于本能性的情绪反应,它的形成过程是由社会思想情感内化为个体情感的过程。
在这内化过程中移情发挥着特殊的中介作用。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浅谈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爱国,也就是爱自己的祖国。
一般而言,祖国这一概念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
第二,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人民或国民。
第三,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起来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构――国家。
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一定区域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
从情感的主体来讲,爱国情感是个体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心理上的依恋、归属和态度上的认同。
它主要表现为个体从幼年起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依恋,对自己同胞和亲人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共同语言的酷爱和尊重,对自己民族光荣历史和本民族对人类所做贡献的珍惜和自豪;在深切感受国家兴衰荣辱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上,把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作为自己的责任、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使命。
具体体现为: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
李立的邻居是一位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
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
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
”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
”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
”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
浅谈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熊孔小学薛梅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未来的发展,牢牢记住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了解祖国的历史,展望祖国的未来。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光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从小让学生建立爱国主义情感,将来才能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爱国主义历史小学生教师影响深远一、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1、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大部分是很好的,通过对学生升国旗、奏国歌仪式时的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的行为观察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能做好,大部分学生能跟着一起唱国歌,知道国歌的全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2、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课后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国歌的全名,部分学生唱不全国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连我国有哪四大发明都不知道。
《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振奋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对国歌的遗忘,无论如何都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是爱国的,对自己的祖国是有感情的,但这种感情不持久,就像喜欢某种玩具,今天喜欢,明天就不喜欢了。
还有受现代社会因素的影响,家长传输给孩子不恰当的观念,总是把国外描述得很好,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的好,是学生自己的祖国失望,从而影响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再有,由于受到现在一些抗战剧的影响以及历史知识的缺乏,对侵略战争错误认识,相信电视剧里一些比较夸张的剧情,认为中国当时抗战能够胜利是非常轻松的,也使得学生对中外关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二、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1)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型,社会对个人的文化要求与个人的文化素养之间产生差距。
现代社会是全球经济的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产生较大的冲击,尤其是青少年本身就容易被新鲜、刺激的事物所吸引,民族文化在许多青少年的心中被逐渐被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心里只看到物质的东西,更有少数人产生了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思想。
浅谈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

浅谈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摘要:爱国主义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文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出发,试分析了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显示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
它要求人们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竭尽忠于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民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
可见,爱国主义是民族向心力和情感的纽带及团结奋斗的基础,能否形成国家和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它不仅仅是一种朴素的爱国热情,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历史经验、具体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出发,把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结合。
综合来看,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以下五方面特征: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要对象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制度。
四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一个原来千疮百孔、贫穷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具有完整工业体系,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欣欣向荣的中国。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1 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现实意义第一,提高新疆少數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能够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维护各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最终实现新疆的政治稳定与长治久安。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其党员是新疆少数民族中的精英份子,是党在新疆的重要社会基础,是新疆未来社会建设中党政干部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护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及稳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的加强,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爱疆的知行水平与爱国主义精神,能直接坚定其政治方向与立场,使其坚决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知识群体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最终同全疆各族人民一起维护新疆稳定。
第二,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能够改善全体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道德水平。
只有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体(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客体(爱国主义教育)实现高度统一,才能逐步有效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情操,提升其爱国德行与素质,进一步激发其爱国自觉,通过不断扩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方可以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道德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第三,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能够为新时期的新疆培养全面而合格的人才。
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积极的国家认同,明白在当前如何做到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当前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的衡量标准是“德才兼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令其时时刻刻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规范自身的爱国主义行为,与各民族群众,与新疆乃至全国同胞们同甘苦、共命运,为新疆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努力争做新时期新疆“德才兼备”的全面的合格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爱国主义的意义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展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统一。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1.1爱国主义形成
世界伊始,人由于生存的需要,成为社会群体,每个人借助于群体的力量获得生活资源,生命得到保障。
人就会对其生活的群体提供的舒适、宁静、丰富、优越与安全感产生依赖,信任和荣耀的情感。
这就产生了简单的民族主义!它是自发的,来自最初的利益与良知。
每个人都具有这种潜能,这将是一股强劲的力量,人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抗异族入侵的战斗中,谱写出人类历史上一页页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如此,民族精神得以继承与延伸,于是我国在1990年代初期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新一代的民族主义精神。
在1991年4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以后中共中央又于94年发布了《爱国主义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纲要》规划了爱国主义形式,诸如建立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造爱国主义的社会氛围,提倡培养对国旗,国歌,国徽的崇敬,大力宣传爱国先进典型!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热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者中国共产党!这样,爱国主义就与集体主义联系起来。
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宪法还规定公民对国家的义务,爱国主义得以具体化!所以爱国主义不单是一种思想情感,还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1.2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展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爱国主义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本质要求!那么,如何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国主义新篇章?这要求我们首先把握它的科
学与时代内涵。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统一。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
1.2.1 爱国主义内容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伟大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指明: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1.2.2 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表达了对国家的价值偏好,爱国主义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内容。
爱国需要放在公民道德规范的首位。
作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主义体现了公民社会意识,形成的一种行为必然性和自觉性!从公民道德体系的内在结构来说,爱国主义是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相联系的,并且贯穿于整个家庭,社会的公民责任意识中!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家庭、社会、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个体的生命意义存在于对家庭、社会、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所做出的奉献!人们只有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这一规律,自觉地认同这一责任,并付诸于行动,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崇高的爱国主义道德境界!
1.2.3 个人爱国主义
个人爱国主义体现一种自愿的情感。
爱国者忠于爱国主义的某一价值,个人爱国主义是一种感性的爱国主义。
这种爱国主义有某种明确的爱国观。
每个公民都应有自己的爱国观。
而此时,往往个人爱国注意容易陷入误区,就是此种爱国主义政治上表现为,力图让其本人的价值观得到法律支持,这与爱国主义崇高精神有悖,所以个人爱国主义亟待升华!
第二章爱国主义精神
2.1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层面。
各方面内容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理想状况,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于国家竞争力。
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伟大而坚定的奋斗信念!
2.2爱国主义精神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必须始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当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不是宗教或政党的产物。
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天人合一信仰,神佛信仰,科学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
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唉,关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
信仰。
是自身的信任所在,更是价值所在。
是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
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
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
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以爱国主义为信仰更是个人贡献的崇高体现。
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
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第四章爱国主义的升华
4.1 爱国主义的消极影响
由于“什么才是爱国”的问题个人看法不一。
所以爱国一词显得比较主观,因此人们对于爱国的定义极具争议。
而且歪曲的爱国主义更变成一种盲目的信仰。
而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信仰。
任何国家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对国民作出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教育则强调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前途,命运是密不可分,这固然没错,但不能只强调人民对国家的义务与责任,却回避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与义务。
所以爱国主义需达到一个积极的高度。
升华为积极的信仰。
4.2 爱国主义升华为个人的积极信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过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生长,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祖国如有难,汝应做前锋。
——陈毅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
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孟德斯鸠
爱国主义体现对伟大祖国的深沉的爱。
这是一种心与心的凝聚,一种伟大力量的凝聚,一种伟大情感的凝聚。
一种对自己生长的国土
和民族所怀有的深沉的依恋之情。
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锤百炼。
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能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国家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由此以爱国主义思想道德为准则,建立积极的个人信仰是非常契合的。
伟大的中国人民是这样升华个人的爱国主义信仰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早已体现,我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同一切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发奋图强。
我们的先辈为了理想,以爱国主义成就了自己最崇高的信仰,这在抗日战争中得到最光辉的展现,作为先驱者,他们的生命无限升华!
中华民族虽经历患难和曲折,却仍然形成了各族人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与爱国主义的升华密不可分。
愈来愈多地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
只有让爱国主义朝着积极的信仰方向发展,才能更加是中华民族不断强大,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兴旺发达。
无数的先烈,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无数的先辈奋斗和牺牲,才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继续实现全人类的最美好的理想!
爱国主义是会自然转化为最积极的信仰。
这样,个人得到了人生最光辉的精神净土与归宿。
获得无穷的精神力量,实现个人最伟大的梦想!
当爱国主义加诸信仰的力量后,我们不但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会改变祖国的命运!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