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三视图的画法》
三视图画法

等分线段时,根据等分数的不同,应凭目测,先分成相等或 成一定比例的两(或几)大段,然后,再逐步分成符合要求的多 个相等小段。如八等分线段,先目测取得中点4,再取分点2、6, 最后取其余分点1、3、5、7,如图a所示。又如五等分线段, 先目测将线段分成3:2,得分点2 ,再得分点3,最后取得分点1和 4,如图b所示。
六、尺寸注法(GB4458.4—84)
图样中的图形只能反映物体的形状,而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则要由图中的尺寸来确定。国家标准规定了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1.基本规则 ⑴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⑵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果要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⑶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⑷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⑵ 圆的尺寸标注形式 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直径符号φ,各种标注形式如图所示。
⑶圆弧的尺寸标注形式
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半径符号R,标注形式如图示。
标注球面的尺寸时应在φ或R前加注字母S。 注意:对于整圆或大半圆都应标注直径尺寸
后面附件PPT常用图标,方便大家提高工作效率
⑵ 尺寸线
当尺寸位于各种倾斜位置时的注写方法如下图所示。
问号所在的30°区域内的尺寸容易引起误会,因此尽量不要直接注在该区域,如确要标注可采用引出标注的形式。
3.尺寸注法 ⑴角度的尺寸标注 注意: 标注角度尺寸的尺寸线为一圆弧; 角度的尺寸数字应水平书写。
⑶ 箭头 为尺寸线终端形式中的一种,箭头的画法如图所示。 作图时如果画箭头的位置不够,可用45°斜线或圆点代替箭头,如右图所示。
通用技术《三视图的画法》

画法说明 1、同一张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 2、虚线、点划线相交时,应使两小段相交。
a
6
3、两直线相交处要避免间隙或线段出界。 4、两线相切的切点处,应画成一条线粗。
a
7
三个视图的位置
a
8
选择主视图 是主要视图。选择表现形态结构最多的面,同时 兼顾其他两个视图 虚线尽量少
画图步骤 a、确定画图比例和图纸幅面
根据所画物体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用
b、布置视图位置
主视图确定之后,其他两个视图也就相应地确定了。
注意:考虑到尺寸布置的需要,可适当加大各 视图之间的距离,
c、在图纸上画出各视图的中心线、对称线、轴线
及其他基准线。
a
9
d、 画底稿 用稍硬的铅笔(2H铅笔)。 画图顺序:为由大到小、由外形到内形及3 个 视图配合作图,使每个部分符合“长对正、高平 齐、 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a
1
复习
一、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
积聚性 收缩性
真实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
影反映实形(或实长)。
a
2
积聚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垂直时,它的投
影积聚为一直线(或一点)。
收缩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
影缩小(或缩短)。
a
3
二、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e、检查和描深
底稿完成后,按原画图顺序仔细检查,纠正
错误和补充遗漏,用 HB 或 B 铅笔按标准线描出
各线条。
a
10
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先画主体部分,后画次要部分。
2、几个视图要配合着画。 不要先画完一个视图,再画另一个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

三视图的画法1. 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是工程图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用以展示被描述物体的三个主要视图:前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
这些视图相互垂直,并提供了物体的全面展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细节。
当使用三视图表示一个物体时,前视图展示物体的正面和侧面,俯视图展示物体的顶部和底部,右视图则展示物体的侧面。
三视图的组合可以为工程师、设计师和制造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物体的尺寸、比例和特征。
2. 三视图的画法步骤步骤一:选择适当的视图坐标在开始绘制三视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物体的前、俯、右视图相对于坐标轴的方向。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物体的一个主视图作为参考来确定坐标轴的方向。
例如,选择前视图作为主视图,则x轴从左到右,y轴从下到上,z轴垂直于纸张。
步骤二:绘制前视图根据物体的正面和侧面,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前视图。
在绘制过程中,需要保持比例和准确性,确保尺寸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帮助绘制直线和角度。
步骤三:绘制俯视图根据物体的顶部和底部,在纸上绘制物体的俯视图。
同样,需要保持比例和准确性来确保尺寸的准确性。
量角器可以帮助绘制角度和直线。
步骤四:绘制右视图根据物体的侧面,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右视图。
同样需要保持比例和准确性来确保尺寸的准确性。
量角器可以帮助绘制角度和直线。
步骤五:标注尺寸在绘制完成三视图后,需要标注尺寸信息。
使用标尺和量角器来测量各个边和角度,并在图纸上标注相应的尺寸。
尺寸标注应该清晰可读,符合标准的工程图尺寸标注要求。
3. 三视图的优势和应用优势•全面展示:三视图能够全面展示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细节,帮助观察者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结构和特征。
•准确度:三视图绘制的过程需要保持准确度,尺寸和比例的准确性对于制造和设计来说非常重要。
•标注尺寸:三视图可以方便地标注物体的尺寸,以便后续制造和测量。
应用•工程图纸设计:三视图是工程图纸设计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等工程领域。
三视图画法三视图得画法步骤ppt课件

约d/2
轴线、中心线
双点画线
约d/2
极限位置轮廓线
波浪线
约d/2
断裂处的边界线
粗点画线
d
有特殊要求的线等
双折线
约d/2
断裂处的边界线
表中列出的八种图线中最常用的有四种,即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
图线
1.各种图线作图要求
粗实线:其宽度称为d,一般取0.7mm。 要 求: ⑴ 图线粗细均匀光滑 ⑵ 图线要黑,作图时用较软的B或2B的铅笔。
一、草图的基本概念 1、定义:不借助任何绘图仪器,仅依靠目测的大致比例,徒手绘制的图样。 2、应用场合:主要用于现场测绘、设计方案讨论或技术交流。
二、图线的徒手画法---徒手草图并不是潦草的图 绘制草图时使用软一些的铅笔(如HB、B或者2B),铅笔削长一些,铅芯呈圆形,粗细各一支,分别用于绘制粗、细线。画草图时,可以用有方格的专用草图纸,或者在白纸下面垫一张格子纸,以便控制图线的平直和图形的大小。 在绘制草图的各种图线时,手腕要悬空,小指接触纸面,草 图纸不固定。为了方便,还可以随时将图纸转动适当角度。 各种图线的画法如下:
⑵ 圆的尺寸标注形式 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直径符号φ,各种标注形式如图所示。
⑶圆弧的尺寸标注形式
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半径符号R,标注形式如图示。
标注球面的尺寸时应在φ或R前加注字母S。 注意:对于整圆或大半圆都应标注直径尺寸
六、尺寸注法(GB4458.4—84)
图样中的图形只能反映物体的形状,而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则要由图中的尺寸来确定。国家标准规定了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1.基本规则 ⑴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⑵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果要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⑶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⑷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三视图的画法

游标卡尺
副尺(游标) 量爪
主尺
三视图的绘制
游标卡尺的使用
三视图的绘制
游标卡尺的读数
读数为2.42mm 1. 在主尺上读出副尺零刻度线以左的刻度,该值就是最后读
数的整数部分。 2. 找出副尺与主尺刻线对齐的刻度,在副尺上读出读出该刻
线的读数。 3. 将所得到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相加,就得到总尺寸。
三视图的绘制
小结• 三视图的ຫໍສະໝຸດ 成 • 三视图的特点 • 三视图的画法
三视图的绘制
8
三视图的绘制
读数练习
三视图的绘制
三视图画法
1.先进行形体分析,再画物体的中心线、底面线、端面线; 2.画反映该物体实形的视图; 3.根据三视图投影规律画出其他视图 4.检查、加深
表面平齐, 应无线。 标题栏(P7)
三视图的绘制
棱柱的三视图(六棱柱为例)
底边
底面
棱线
侧棱面
三视图的绘制
作图步骤: * 画出三个视图的中心线、对称线,以确定视图位置; * 画出俯视图,为反映直六棱柱 特征的正六边形; * 利用“三等”关系画出主视图; * 利用“三等”关系画出左视图。
三视图及其画法ppt课件

高平齐
长对正
宽相等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左、俯视图宽相等。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小结
反馈
1、三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圆柱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画出下图的三视图:
主视方向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积聚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垂直时,它的投 影积聚为一直线(或一点)。
收缩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 影缩小(或缩短)。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视图 上
左视图 上
左
右后
前
下
下
后
左
右
前 俯视图
注意: 左视图的宽是水平尺寸,而俯
视图的宽是竖直尺寸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中通用技术_三三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具体体现为“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及“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交流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成功完成设计过程的途径、方法保证。
”技术图样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三视图则是技术图样教学的重点。
即是制定设计方案的延伸,也是模型制作的铺奠,所以本节的内容在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科版《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交流中的技术语言”中的第三部分内容。
前面为设计方案的制定,后面为设计成果的展现,三视图是设计表达与交流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语言,只有学会绘制三视图,才能在技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与他人很好的交流,才能在展现设计成果时准确的进行表达。
本节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生活甚至今后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本节知识内容主要采用广东科技出版社教材内容,苏教版教材作为补充,主要是考虑三视图是一门比较严格的技术语言,有必要把作图知识让学生了解得更详细一些,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作图时的严谨的技术素养。
在选择教学内容材料时,考虑到数学上学过本部分知识,所以对投影中的斜投影作了删除,重点突出利用“正投影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理论依据贯彻于“三视图的画法”,并通过实践练习,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学情分析]我校学生在数学的必修模块2中已经学习了三视图的绘制,对三视图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作图能力,但学生对在技术活动中如何用三视图恰当的表达方案还不清楚,同时在绘制三视图时常常出错,不能规范的使用三视图,实践应用能力较低。
豫科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三视图及其画法

(1)
自主探究
应用
主
左
三棱柱 视
视
图
图
俯
三棱柱 (2)
视 图
自主探究
应用
主
左
球视
视
图
图
俯
球 (3)
视 图
自主探究
例2 :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 的三视图,其中支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相 等。
自主探究
支架的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自主探究
巩固练习
(1) 画出如图所示的正三棱柱的三视图。
铅笔的使用方法
画图时通常用H和2H铅笔画底稿,用B或HB铅 笔加粗加深全图,书写文字时一般用HB铅笔。
铅笔 的磨 削方 法。
5.比例尺
作用:可直接按尺面上 的数值截取或读出刻线的长 度。
二、三视图
自主探究
把物体放在 三个互相垂直的 平面的空间:从 投影的角度认识 正面 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视图及其画法
一、常用绘图工具
1.图板
作用:绘图的垫板。 要求:表面光洁,左边为导边,必须平直。
2.丁字尺
作用:绘制水平线。
图板的使用方法
图板一般总是与丁字尺配合使用,用来 绘制水平线。
将丁字尺尺头 内侧紧靠图左侧导 边上下移动,自左 向右画水平线。
2.三角板
三角板的使用方法
三角板与图板、丁字尺配合使用绘制竖直线 与一些特定角度的倾斜线。
用两块三角板画 任意已知直线的平行 线和垂直线。
3.圆规
圆规的使用方法
画圆时,应尽 量使钢针和铅芯都 垂直于纸面,钢针 的台阶与笔尖应平 齐。
圆规的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一练: 画出球体 的三视图
球的形成
俯
左
球体
圆锥体
圆锥 的 形成
俯
左
圆锥
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视图方向
俯视图方向
2.先画出能反映物体
真实形状的一个视图 左视图方向
3.运用长对正、高平 齐、宽相等的原则画 出其它视图
4.检查,加深,
主视图方向
加粗。
强调的知识点:
(1)形体可见轮廓线画粗实线, 不可见轮廓线画虚线
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先画主体部分,后画次要部分。 2、几个视图要配合着画。
不要先画完一个视图,再画另一个视图。
3、各部分之间画出分界线
4、描深时先画圆或圆弧,后画直线,不可 见 部分用虚线画出,对称线、轴线和圆的中心 线均用点划线画出。
练一练: 画出圆柱 的三视图
圆柱的形成
俯
左
圆柱
球体
主视
(2)两形体相邻表面不平齐画出分界线, 两形体相邻表面平齐不画分界线
(3)形体有对称的切槽,画视图时为了表达对称性 一般画出中心线(点划线)
(2)根据轴测图,补全主视图和侧视图中 所缺漏的线条,并补画俯视图
4、课堂总结
a、画三视图,要熟练应用三等关系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b、要学会用可见面的投影性质“真 实性,积聚性,类似性”来画和检查 复杂三视图
复习
一、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
积聚性 收缩性
真实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
影反映实形(或实长)。
积聚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垂直时,它的投 影积聚为一直线(或一点)。
收缩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 影缩小(或缩短)。
二、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而且长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而且高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而且宽相等。
3、三视图的画法 笔:粗实线 矩形笔; 其余
园锥形笔
线:粗实线 可见的轮廓线
虚线 细实线
不可见看的轮廓线 尺寸标注线
点划线 中心线、对称线、轴线
画法说明 1、同一张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 2、虚线、点划线相交时,应使两小段相交。
注意:考虑到尺寸布置的需要,可适当加大各 视图之间的距离,
c、在图纸上画出各视图的中心线、对称线、轴线 及其他基准线。
d、 画底稿 用稍硬的铅笔(2H铅笔)。 画图顺序:为由大到小、由外形到内形及3 个 视图配合作图,使每个部分符合“长对正、高平 齐、 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e、检查和描深 底稿完成后,按原画图顺序仔细检查,纠正 错误和补充遗漏,用 HB 或 B 铅笔按标准线描出 各线条。
3、两直线相交处要避免间隙或线段出界。 4、两线相切的切点处,应画成一条线粗。
三个视图的位置
选择主视图 是主要视图。选择表现形态结构最多的面,同 时兼顾其他两个视图 虚线尽量少
画图步骤 a、确定画图比例和图来自幅面根据所画物体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用 b、布置视图位置
主视图确定之后,其他两个视图也就相应地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