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计算题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一、选择题1.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4.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B. 负数C. 07.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1.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12.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13.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4.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15.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16.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17.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8.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9.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0.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21.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2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24.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25.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26.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7.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2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9.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30.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31.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2.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33.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34.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35.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6.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37.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8.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39.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40.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42.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43.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44.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5.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46.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7.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48.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49.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51.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2.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53.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4.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55.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6.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57.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9.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0.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61.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6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3.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64.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5.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66.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67.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8.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9.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70.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7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2.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73.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4.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75.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76.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7.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78.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79.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81.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8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83.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84.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85.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87.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88.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9.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0.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91.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2.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93.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94.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5.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96.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97.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98.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9.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00.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二、填空题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0.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3.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4.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5.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6.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7.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8.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9.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2.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3.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4.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5.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6.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7.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8.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0.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1.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2.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3.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4.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5.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6.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7.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9.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0.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1.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2.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3.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4.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5.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6.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8.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9.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0.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1.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4.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5.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7.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8.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9.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0.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2.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3.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7.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8.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9.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0.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2.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3.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6.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7.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8.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9.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0.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1.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2.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5.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7.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8.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9.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0.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1.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4.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6.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7.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8.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9.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00.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练习1. 解方程组:{x 3−y 2=15x +3y =82. 解下列方程组:(1){4a +b =153b −4a =13(2){2(x −y)3−x +y 4=−16(x +y)−4(2x −y)=163. 解下列方程组(1){3x +5y =112x −y =3 (2){x 2−y+13=13(x +2)=−2y +124. 解下列方程组:(1){4x −3y =11y =13−2x; (2){x 4+y 3=33x −2(y −1)=11.5. 解下列方程(组)(1) 2−x x−3+3=23−x (2){2x −y =57x −3y =206. 解下列方程:(1)1−2x−56=3−x 4;(2)1.7−2x 0.3=1−0.5+2x 0.6.7. 解下列方程12[x −12(x −1)]=23(x −1)8. 2x−112−3x−24=19.解方程:(1)5(x+8)=6(2x−7)+5(2)0.1x−0.20.02−x+10.5=310.(1)化简:(x+y)(x−y)−(2x−y)(x+3y);(2)解方程:(3x+1)(3x−1)−(3x+1)2=−8.11.解方程:(1)(x−1)2=4;(2)xx+1=2x3x+3+1.12.解方程:(1)x2=3x.(2)3x2−8x−2=0.13.x2−2(√2x−2)=2.14.解方程:(1)(x−3)(x−1)=3.(2)2x2−3x−1=0.15.解方程:(1)x2−121=0(2)2(x−1)2=33816.解方程(1)x2−2x−6=0;(2)(2x−3)2=3(2x−3).17.解方程:(1)3(x−2)2=x(x−2);(2)3x2−6x+1=0(用配方法).18.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12x −4=0(2)x(3−2x)= 4 x −619. 计算:(1)|−2|+(sin36°−12)0−√4+tan45°;(2)用配方法解方程:4x 2−12x −1=0.20. 解分式方程x x−1−1=3x 2−121. 解分式方程:2x 2−4=1−x x−2.22. 解下列方程:(1)x x−1−2x−1x 2−1=1(2)2−x x −1+11−x =123.解方程(1)23+x3x−1=19x−3(2)xx2−4+2x+2=1x−224.解方程(1)x2x−5+55−2x=1(2)8x2−1+1=x+3x−125.解下列分式方程:(1)1x−2+3=1−x2−x;(2)x+1x−1−4x2−1=1.26.解方程1x−3+1=4−xx−3.27.解下列方程:(1)3x−1−1=11−x;(2)xx+1−2x2−1=1.28.解方程:5−xx−4=1−34−x.29.解方程:16x2−4−x+2x−2=−1.30.(1)计算:(√7−1)0−(−12)−2+√3tan30∘;(2)解方程:x+1x−1+41−x2=1.31.解方程:2(x+1)x−1−x−1x+1=1.32.解分式方程:(1)1x−4=1−x−34−x.(2)810.9x−661.1x=4033.解方程:(1)3x+2=43x−1(2)xx+1−2x2−1=134.解分式方程:1x +3x−3=23x−x235.(1)分解因式:3a3−27a;(2)解方程:2x =3x−2.36.解分式方程:(1)3x−2+2=x2−x.(2)2x−1=4x2−1.37.计算:(1)(a−2b)2+(a−2b)(a+2b)(2)解分式方程3x−2=3+x2−x38.解方程:x−12−x −2=3x−2.39.解答下列各题(1)解方程:x24−x2=1x+2−1.(2)先化简,再求值:a−33a2−6a ÷(a+2−5a−2),其中a2+3a−1=0.40.解方程:3x+1=x2x+2+141.(1)分解因式:(a−b)(x−y)−(b−a)(x+y)(2)分解因式:5m(2x−y)2−5mn2(3)解方程:2x+1−2x1−x2=1x−142.解方程:x2+1x2−2(x+1x)−1=0.43.解方程xx−2+6x+2=144. 解分式方程(1)3x+2=2x−3 (2)8x 2−4−x x−2=−145. 求不等式组{2x −1≤13x −3<4x 的整数解.46. 解不等式组:{3(x +1)>x −1x+92>2x47. 解不等式组{2x +3≤x +112x+53−1>2−x .48. 解不等式组:{2x −1>x +13(x −2)−x ≤449. 解下列方程:(1)解方程:x 2+4x −2=0;(2)解不等式组:{x −3(x −2)≥24x −2<5x +1.50. (1)计算:(π−2)0+√8−4×(−12)2(2)解不等式组:{3(x −2)≤4x −55x−24<1+12x51. 解不等式:1−x 2>−1.52. 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5x−13−2x >3; (2)x−12−x+43>−2.53. 解不等式组{2x −1⩽x +2x−23<x 2+1,并把解在数轴上表示出来.54.解不等式组:{x+1>05−4(x−1)<155.解不等式4(x−1)+3≤2x+5,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56.解不等式组{2x≥−4①12x+1<32②,并把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57.因式分解:(1)24ax2−6ay2;(2)(2a−b)2+8ab 58.因式分解(1)2x2−4x59. 分解因式:8ab −8b 2−2a 2 60. (1)分解因式:2x 2−18(2)解不等式组{5m −3≥2(m +3)13m +1>12m61. 因式分解:(1)16m (m −n )2+56(n −m )3;(2)(2a +3b )(a −2b )−(3a +2b )(2b −a ).62. 因式分解:(1)4a 2−9 (2)x 3−2x 2y +xy 263.分解因式:(1)6m2n−15n2m+30m2n2;(2)x(x−y)2−y(x−y).64.因式分解:(1)x(x−12)+4(3x−1).(2)m3n−4m2n+4mn65.因式分解:(x2−5)2+8(x2−5)+1666.分解因式:(1)x3−3x2−28x(2)12x2−x−2067.化简:(1)(x+y)2−(x−2y)(x+y)(2)(2x+1x2−4x+4−1x−2)÷x+3x2−4(1)√12−|−3|−3tan30∘+(−1+√2)0 (2) (x +1)(x −1)−(x −2)269. 计算:(1)√643+|√2−1|−π0+(12)−1;(2)(2x −1)2−(3x +1)(3x −1)+5x(x −1).70. (1)计算: |−3|−4cos60°+(2019−2020)0.(2)先化简,再求值:(x +2)2−x (x −2),其中x =2.71. 化简:(√3+√2)2019⋅(√3−√2)2020.72. 解下列各题:(1)计算:(x +2)2+(2x +1)(2x −1)−4x(x +1)(2)分解因式:−y 3+4xy 2−4x 2y73. 先化简,再求值:[a (a 2b 2−ab )−b (a 2−a 3b )]÷2a 2b ,其中a =−12,b =13.74. 计算:(1)(−2)2×|−3|−(√6)0 (2)(x +1)2−(x 2−x)75. 计算(1)|−1|+(3−π)0+(−2)3−(13)−2(2)(x 4)3+(x 3)4−2x 4⋅x 876. 计算:(1)(2x 2)3−x 2·x 4;(2)−22+(12)−2−2−1×(−12)0.77. 计算:①(−2020)0+√−83+tan45∘;②(a +b)(a −b)+b(b −2).78.(1)计算:x(x−9y)−(x−8y)(x−y)(2)计算:(−12a5b3+6a2b−3ab)÷(−3ab)−(−2a2b)2.)−279.计算:|√3−2|+(π−2019)0+2cos30∘−(−13)−1+|1−2cos45°|80.√2×(−1)2017−(1281.计算:cos245∘−2sin60∘−|√3−2|.)−2−(2019+π)0−|2−√5|82.计算:(−12)0;83.(1)计算:−24−√12+|1−4sin60°|+(π−23(2)解方程:2x2−4x−1=0.)−2−|√3−2|84.计算√27−3tan 30∘+(−12)−3.85.计算:√3×(−√6)+|−2√2|+(123−√(−5)2+(π−3.14)0+|1−√2|.86.计算:√273−√1+9;(2)√(−2)2+|√2−1|−(√2−1) 87.计算(1)√16+√−2788. 计算:(12)−1+(−2019)0−√9+√27389. 计算:(−2)−1−12√8−(5−π)0+4cos45∘90. 计算:(12)−1−(√2−1)0+|1−√3|+√1291. (1)计算(−12)−1+√16−(π−3.14)0−|√2−2|(2)化简:(2m m+2−m m−2)÷m m 2−4.92. 计算下列各题.(1)√4+(π−3.14)0−|−√3|+(13)−1 (2)√−83+(√3)2+√(−3)2+|1−√2|93. 计算:|1−√2|−√6×√3+(2−√2)0.94. 计算:(√12+√3)×√6−4√32÷√395. 计算:12×(√3−1)2√2−1−(√22)−1.96. 已知a =2+√3,求1−2a+a 2a−1−√a 2−2a+1a 2−a 的值.97. √(1−√3)2−√24×√122−√398. 计算:(1)√32−√8+√12×√3 (2)|√3−2|+(√3)−1−(√2−1)099. 计算:(1)2√45+3√15+√(2−√5)2; √2√6−2√3(√6−√2).100.先化简,再求值:1−a−2a ÷a 2−4a 2+a ,请从−2,−1,0,1,2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求此分式的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解:{x 3−y 2=1①5x +3y =8②,①×6,得2x −3y =6③②+③,得7x =14,解得x =2,把x =2代入②,得10+3y =8,解得y =−23,∴原方程组的解为{x =2y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可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将①×6得③,再利用②+③解得x 值,再将x 值代入②求解y 值,即可得解.2.【答案】解:(1){4a +b =15 ①3b −4a =13 ②, ①+②得,4b =28,解得:b =7,把b =7代入①得:4a +7=15,解得:a =2, 则方程组的解为{a =2b =7; (2)将原方程组变形得{5x −11y =−12①x −5y =−8②, ②×5−①得:−14y =−28,解得:y =2,把y =2代入②得:x =2, 则方程组的解为{x =2y =2.【解析】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3.【答案】 解:(1){3x +5y =11①2x −y =3②, ①+②×5,得:13x =26,解得:x =2,将x =2代入②,得:4−y =3,解得:y =1,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 =2y =1; (2)将方程组整理成一般式为{3x −2y =8①3x +2y =6②, ①+②,得:6x =14,解得:x =73,将x =73代入①,得:7−2y =8,解得:y =−12,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 =73y =−12.【解析】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4.【答案】解:(1)原方程可化为{4x −3y =11①2x +y =13②, ②×2−①得:5y =15,解得:y =3,把y =3代入②得:x =5,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 =5y =3; (2)整理原方程组得{3x +4y =36①3x −2y =9②, ①−②得:6y =27,解得:y =92,把y =92代入②得:x =6,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 =6y =9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5.【答案】解:(1)去分母得:2−x +3(x −3)=−2,解得:x =2.5,经检验x =2.5为原分式方程的解;(2){2x −y =5①7x −3y =20②, ②−①×3得:x =5,把x =5代入①得:y =5,则方程组的解为{x =5y =5.【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时注意要检验.(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6.【答案】解:(1)去分母,得12−4x +10=9−3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13;系数化为1,得x =13;(2)去分母得:3.4−4x =0.6−0.5−2x ,移项合并得:2x =3.3,解得:x =1.65.【解析】本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求出解;方程整理后,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7.【答案】12[x −12(x −1)]=23(x −1)解:12x −14(x −1)]=23(x −1)6x −3(x −1)]=8(x −1)6x −3x +3=8x −86x −3x −8x =−8−3−5x =−11x =115【解析】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8.【答案】解:去分母,得2x −1−3(3x −2)=12,去括号,得2x −1−9x +6=12,移项,得2x −9x =12+1−6,合并同类项,得−7x =7,系数化成1,得x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9.【答案】解:(1)原方程去括号得5x +40=12x −42+5,移项可得:12x −5x =40+42−5,合并同类项可得:7x =77,解得:x =11.(2)原方程去分母得5x −10−2(x +1)=3,去括号得5x −10−2x −2=3,移项合并可得:3x =15,解得:x=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知识.(1)首先对该方程去括号变形,然后再进行合并,最后再解答即可;(2)首先对该方程去分母变形,然后再解答即可.10.【答案】解:(1)原式=x2−y2−(2x2+5xy−3y2)=−x2−5xy+2y2;(2)去括号,得9x2−1−(9x2+6x+1)=−8,9x2−1−9x2−6x−1=−8,合并,得−6x−2=−8,解得x=1.【解析】(1)先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1)先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得到−6x−2=−8,再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完全平方公式,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 形式转化.11.【答案】解:(1)(x−1)2=4,两边直接开平方得:x−1=±2,∴x−1=2或x−1=−2,解得:x1=3,x2=−1;(2)xx+1=2x3x+3+1方程两边都乘3(x+1),得:3x=2x+3(x+1),解得:x=−32,经检验x=−32是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x=−3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注意解分式方程要检验.(1)先两边直接开平方,然后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2)先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3(x+1),去掉分母,然后解整式方程,最后检验即可.12.【答案】解:(1)x2=3xx2−3x=0x(x−3)=0x 1=0 ,x 2=3(2)3x 2−8x −2=0∵△=64−4×3×(−2)=88∴x =8±√886=4±√223 x 1=4+√223 ,x =4−√223【解析】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应用各种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先把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2)用公式法解方程,先求出△的值,然后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即可.13.【答案】解:∵x 2−2(√2x −2)=2,∴x 2−2√2x +4=2,∴x 2−2√2x +2=0,∴(x −√2)2=0,解得:x 1=x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先将给出的方程进行变形为(x −√2)2=0,然后直接开平方求解即可.14.【答案】解:(1)原式化简得x 2−4x =0,因式分解得x(x −4)=0,即x =0或x −4=0,解得x 1=0,x 2=4;(2)2x 2−3x −1=0,∵a =2,b =−3,c =−1,则b 2−4ac =9+8=17>0,则x = 3±√174 , 则x 1= 3+√174 ,x 2= 3−√174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1)先化简,提取公因式x 可得x(x −4)=0,然后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2)直接运用公式法来解方程.15.【答案】解:(1)x 2=121,x =±11,x 1=11,x 2=−11;(2)(x −1)2=169,x −1=±13,x 1=14, x 2=−12.【解析】略16.【答案】解:(1)x 2−2x −6=0,x 2−2x =6,x 2−2x +1=7,(x −1)2=7,x −1=±√7,∴x 1=1+√7,x 2=1−√7;(2)(2x −3)2=3(2x −3).(2x −3)2−3(2x −3)=0,(2x −3)(2x −3−3)=0,∴2x −3=0或2x −6=0,∴x 1=32,x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解答时应根据方程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1)根据方程的特征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答,解答时先将常数项移项到方程的右边将方程变为x 2−2x =6,然后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分解可得(x −1)2=7,再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答即可;(2)先移项,然后分解因式可得(2x −3)(2x −6)=0,可得2x −3=0或2x −6=0,然后解之即可.17.【答案】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x −2)(3x −6−x )=0,∴x −2=0或2x −6=0,解得:x 1=2,x 2=3(2)∵3(x 2−2x +1−1)+1=0,∴3(x −1)2−3+1=0,∴3(x −1)2=2,∴x −1=±√63, ∴x 1=1+√63,x 2=1−√6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知识.(1)首先对该方程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2)首先对该方程进行配方,然后再解答.18.【答案】解:(1)∵a =1,b =−12,c =−4,∴Δ=144+16=160,∴x =12±4√102, x 1=6+2√10,x 2=6−2√10;(2)x(3−2x)+2(3−2x)= 0,(x +2)(3−2x)= 0,x 1=−2,x 2=32.【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按公式法,先求出判别式的值,再代入公式求解;(2)将方程右边移项到左边,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19.【答案】解:(1)原式=2+1−2+1=2(2)原方程化为x 2−3x =14x 2−3x +(32)2=104 (x −32)2=±√102∴原方程的根x 1=3+√102,x 2=3−√10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是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配方法解方程的方法.(1)利用零指数幂公式、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最后计算加减可得结果;(2)利用配方法进行解方程即可.20.【答案】解:x x−1−1=3(x−1)(x+1),x(x +1)−(x −1)(x +1)=3,解得,x =2,经检验:当x =2时,(x −1)(x +1)≠0,∴x =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先把分式方程去分母,注意没有分母的项也要乘以公分母(x −1)(x +1),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1.【答案】解:等号两边同乘(x +2)(x −2)得:2=x 2−4−x 2−2x ,2x =−6,解得:x =−3,检验,当x =−3时,(x +2)(x −2)≠0,所以x =−3是原方程的解.【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2.【答案】解:(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 2−1得:x (x +1)−2x +1=x 2−1, 解得:x =2,经检验,x =2是原方程的解;(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 −1得:2−x −1=x −1,解得:x =1,经检验,x =1是增根,∴原方程无解.【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 2−1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x (x +1)−2x +1=x 2−1,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 −1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2−x −1=x −1,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3.【答案】解:(1)23+x3x−1=19x−3,两边同乘以3(3x−1)得,2(3x−1)+3x=1,去括号得,6x−2+3x=1,移项合并得,9x=3,系数化为1得,x=13,检验:当x=13时,3(3x−1)=0,∴x=13时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2)xx2−4+2x+2=1x−2方程两边同乘以(x+2)(x−2)得,x+2(x−2)=x+2,去括号得,x+2x−4=x+2,移项合并得,2x=6,系数化为1得,x=3,当x=3时,(x+2)(x−2)≠0,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1)方程两边同乘以3(3x−1)转化为整式方程2(3x−1)+3x=1,解出x并检验即可;(2)方程两边同乘以(x+2)(x−2)转化为整式方程x+2(x−2)=x+2,解出x并检验即可.24.【答案】解:(1)去分母,得x−5=2x−5,移项,得x−2x=−5+5,解得x=0,检验:把x=0代入2x−5≠0,所以x=0是原方程的解;(2)去分母,得8+x2−1=(x+3)(x+1),去括号,得8+x2−1=x2+4x+3,解得x=1,把x=1代入(x+1)(x−1)=0,所以x=1是原方程的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结论.25.【答案】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1+3(x−2)=x−1,整理可得:2x=4,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2)原方程可变形为(x+1)2−4=x2−1,整理可得:2x=2,解得:x=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分式方程有关知识.(1)首先对该方程变形,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2)首先对该方程变形,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26.【答案】解:去分母得1+x−3=4−x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是原方程的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27.【答案】解:(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1)得3−x+1=−1,解得x=5,经检验x=5是分式方程的解;(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1)得x(x−1)−2=x2−1解得x=−1,经检验x=−1是方程的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解析】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关键是熟练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1)先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得x的值进行检验即可得出方程的解;(2)先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得x的值进行检验即可得出方程的解.28.【答案】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x−4),得5−x=x−4+3,整理,得−2x=−6,解得x=3,检验:当x=3时,x−4≠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根是x=3.【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分式方程,在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时,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每一项都要乘,不能漏乘某一项,本题易出现如下错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x−4),得5−x=1+3,解得x=1,检验:当x=1时,x−4≠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根是x=1,错误的原因是去分母时,常数项漏乘最简公分母,故一定要注意不能漏乘.29.【答案】解:16x2−4−x+2x−2=−1,16−(x+2)2=4−x2,16−x2−4x−4−4+x2=0,16−4x−8=0,x=2,经检验,x=2为增根,此方程无解.【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注意,分式方程需要验根.先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化未知数系数为1.30.【答案】解:(1)原式=1−4+√3×√33=1−4+1=−2;(2)x+1x−1+41−x2=1整理得:x+1x−1−4x2−1=1,去分母得:(x+1)2−4=x2−1,去括号得:x2+2x+1−4=x2−1,移项得:2x=−1−1+4,合并同类项得:2x=2,系数化为1得:x=1,经检验:x=1时,x−1=0,∴此方程无解.【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原式利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法则,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求出值;(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31.【答案】解:去分母,得2(x+1)2−(x−1)2=x2−1,化简,得6x=−2,解得x=−13.经检验,x=−13是原方程的根.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13.【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化简x系数为1,即可求得答案.(注意,一定要验根)32.【答案】解:(1)去分母得:1=x−4+x−3,解得:x=4,检验:当x=4时,x−4=0,所以x=4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2)原方程整理得:90x −60x=40,去分母得:40x=30,解得:x=34,检验:当x=34时,0.99x≠0,所以x=34是原方程的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方程两边都乘以x−4,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先化简方程,然后方程两边都乘以x,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33.【答案】解:(1)方程两边乘(x+2)(3x−1),得3(3x−1)=4(x+2)解得x=115检验:当x=115时,(x+2)(3x−1)≠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115;(2)方程两边乘(x+1)(x−1),得x(x−1)−2=(x+1)(x−1)解得x=−1检验:当x=−1时,(x+1)(x−1)=0∴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解题关键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特别最后需要验根.(1)先找出最简公分母,去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出整式方程后,再验根即可.(2)先把各分母分解因式,找出最简公分母,去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出整式方程后,再验根即可.注意在去分母时不能漏乘不含分母的项“1”.34.【答案】解:原方程可化为1x +3x−3=−2x(x−3)方程两边同乘x(x−3),得x−3+3x=−2,4x=1,x=14,检验:当x=14时,x(x−3)≠0,∴x=1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x(x−3)化为x−3+3x=−2,解之即可,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35.【答案】(1)解:原式=3a(a2−9)=3a(a+3)(a−3);(2)解:方程两边同乘x(x−2),得2(x−2)=3x2x−4=3x2x−3x=4−x=4x=−4检验:当x=−4时,x(x−2)≠0,∴原方程的解为x=−4.【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原式提取3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分式方程两边同乘x(x−2),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36.【答案】解:(1)方程两边乘x−2,得3+2x−4=−x,−x−2x=−4+3,−3x=−1x=13,检验:x=13时,x−2≠0.∴原方程的根是x=1;3(2)方程两边乘(x+1)(x−1),得2(x+1)=4,2x+2=4,2x=2,解得x=1.检验:当x=1时,(x+1)(x−1)=0,x=1是增根.∴原方程无解.【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2,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即可;(2)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37.【答案】解:(1)原式=a2−4ab+4b2+a2−4b2=2a2−4ab; (2)两边同乘以x−2得,3=3(x−2)−x,3=3x−6−x,2x=9,x=4.5,检验:当x=4.5时,x−2≠0,∴x=4.5是原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4.5.【解析】(1)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关键,先去括号再合并,即可得到答案.(2)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关键,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检验后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38.【答案】解:x−1−2(2−x)=−3,x−1−4+2x=−3,3x=2,x=2,3时,2−x≠0,检验:当x=23∴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3【解析】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此题难度不大,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本题的最简公分母是2−x,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最后要代入最简公分母验根.39.【答案】解:(1)方程两边都乘(2−x)(2+x),得x2=2−x−4+x2,解得:x=−2,检验:当x=−2时,(2−x)(2+x)=0,∴x=−2是增根,原方程无解;(2)原式=a−33a(a−2)÷(a+3)(a−3)a−2=a−33a(a−2)⋅a−2(a+3)(a−3)=13a(a+3),由a2+3a−1=0,得到a2+3a=a(a+3)=1,则原式=13.【解析】(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0.【答案】解:去分母得:6=x+2x+2,移项合并得:3x=4,解得:x=43,经检验x=43是分式方程的解.【解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41.【答案】解:(1)原式=(a−b)(x−y)+(a−b)(x+y)=(a−b)(x−y+x+y)=2x(a−b);(2)原式=5m[(2x−y)2−n2]=5m(2x−y+n)(2x−y−n);(3)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2(x−1)+2x=x+1,解得:x=1,,检验:当x=1时,(x+1)(x−1)=0,则x=1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所以分式方程无解.【解析】本题考查因式分解及其解分式方程,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直接提取公因式(a−b)进行分解即可;(2)首先提取公因式5m,然后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3)首先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到整式方程2(x−1)+2x=x+1,解这个方程并检验即可.42.【答案】解:原方程可化为(x+1x )2−2−2(x+1x)−1=0即:(x+1x )2−2(x+1x)−3=0设x+1x=y,则y2−2y−3=0,即(y−3)(y+1)=0.解得y =3或y =−1.当y =3时,x +1x =3,即x 2−3x +1=0解得∴x 1=3+√52,x 2=3−√52; 当y =−1时,x +1x =−1无实数根.经检验,x 1=3+√52,x 2=3−√52都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为x 1=3+√52,x 2=3−√52.【解析】本题考查了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常用方法之一,它能够把一些分式方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对此应注意总结能用换元法解的分式方程的特点,寻找解题技巧.整理可知,方程的两个分式具备平方关系,设x +1x =y ,则原方程化为y 2−2y −3=0.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先求y ,再求x.注意检验. 43.【答案】解:x x−2+6x+2=1x (x +2)+6(x −2)=x 2−4x 2+2x +6x −12=x 2−48x =8x =1,经检验,x =1是分式方程的解.【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先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求得整式方程的解,然后进行检验即可.44.【答案】解:(1)3x+2=2x−3,3(x −3)=2(x +2)3x −9=2x +43x −2x =4+9x =13,检验:当x =13时,(x +2)(x −3)≠0,所以x =13是原方程的解;(2)2x 2−4+x x−2=12+x (x +2)=x 2−4 2+x 2+2x =x 2−42x =−6x =−3 检验:当x =−3时,(x +2)(x −2)≠0,所以x =−3是原方程的解.【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注意验根.先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称项、系数为1即可求出.45.【答案】解:解不等式2x −1≤1得x ≤1,解不等式3x −3<4x 得x > −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 ≤1,则符合条件的整数解有−2、−1、0、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先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

初三中考数学试卷计算题全

初三中考数学试卷计算题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若方程x^2 - 5x + 6 = 0的解为x1和x2,则x1 + x2的值为()A. 2B. 3C. 5D. 6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2,3)B.(2,-3)C.(-2,-3)D.(2,3)3. 若a、b是方程x^2 - 4x + 3 = 0的两个根,则a^2 + b^2的值为()A. 7B. 8C. 9D. 104.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BC的长度为8,腰AC的长度为6,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A. 24B. 18C. 14D. 125. 若x + y = 5,x - y = 1,则x^2 - y^2的值为()A. 24B. 16C. 12D. 8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若方程2x - 3 = 5的解为x = 4,则方程3x - 6 = y的解为y = _______。

7.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若AB = AC = BC = 5,则三角形ABC的周长为 _______。

8. 若函数f(x) = 2x - 1的图象经过点P(3,f(3)),则点P的坐标为 _______。

9. 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且AC = 10,BD = 8,则三角形AOD的面积为 _______。

10. 若x,y是方程x^2 - 2x - 3 = 0的两个根,则x^2 + y^2的值为 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1)若方程x^2 - 2x - 3 = 0的两个根为a和b,求a + b和ab的值。

(2)若方程x^2 - mx + n =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和n的值。

12. (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B,求点B的坐标。

(2)若直线y = 2x + 1与y轴的交点为C,求点C的坐标。

13. (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的长度为8,腰AC的长度为6,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初三数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5B. πC. 0.333...D. √42.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A. 1B. -1C. 0D. 1或-13.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 × (-2) =A. 6B. -6C. 9D. -94. 以下哪个选项是方程 x² - 5x + 6 = 0 的解?A. x = 2B. x = 3C. x = 1, 2D. x = 1, 35.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自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或其相反数,这个数是______。

7. 计算:(-2)³ = ______。

8.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自身的数是______。

9.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自身的数是______。

10. 若 a + b = 7,a - b = 5,则 a² - b² = 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2)² - 3 × 2 + 1。

12. 解方程:2x - 1 = 3x + 2。

13. 计算:(-3)³ + √4 - 2π。

14. 解方程组:\[ \begin{cases} x + y = 5 \\ x - y = 1 \end{cases} \]四、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3 和 4,求斜边的长度。

16. 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是 50 元,销售价格是 80 元,利润率为 30%,求每件产品的利润。

答案:一、选择题1. B. π2. A. 13. C. 94. C. x = 1, 25. B. ±1二、填空题6. 非负数7. -88. ±19. 010. 24三、计算题11. 512. x = -313. -23.283214. x = 3, y = 2四、解答题15. 斜边长度= √(3² + 4²) = 516. 利润 = 80 - 50 = 30 元,利润率= (30 / 50) × 100% = 60%结束语:本次试题涵盖了初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数学计算题大全及参考答案(一)

中考数学计算题大全及参考答案(一)

中考数学计算题大全及参考答案(一)2+3=1,再平方得18.(1)-2+33+20=51,(2)231012-99223=0解析】略9、(1)-23+(-37)-(-12)+45=-23-37+12+45= -3;(2)(212-1/2)×(-6)2=-212×36= -7632解析】略10.(1)(24-1/2)÷6×(11-2×x)=2x-15,解得x=3/2;(2)212÷3+4-1260÷60=74解析】略11.(1)(375-1)/4-60/11=5/44,(2)(6x-1111+2x)÷3x=8/3解析】略15.-3/4解析】(-3)2+(-1)/4-(-2)2=9-1/4-4= -15/416.18-(-2+3)+(-1)2=20解析】略17.-15解析】12-(27+(-15))=12-12=0,再减去-15=-1518.-7.5解析】(-0.8)-(-5)+7/3=(-0.8)+5+2.333=6.533,再减去12=-5.467,约等于-7.519.-2.25解析】12-(3-π)×38/4=12-28.5=-16.5,再减去(-18)=-2.5,约等于-2.2520.-2解析】(-1)-(-2)+3×(20-3+π)/4=1+3(20-3+3.14)/4=23.55/4,约等于5.89,再减去8=-2.11,约等于-222.-3解析】28-(11+12)/2=28-11.5=16.5,再减去19.5=-323.-4解析】(3-2)+(5-3)×(5+3)=1+2×8=17,再减去21=-4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代入计算即可;(2)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试题解析:(1)原式=(3)(1)213+2=52)原式=22222 222 222 2 22 22222222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222222222222222218.解析:计算原式,先进行分数的通分,然后进行加减法运算,最后化简即可得到答案。

初三数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B. √2C. 0.5D. 1/3答案:B2.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3. 计算 (-3) × (-2) 的结果是:A. 6B. -6C. 3D. -3答案:A4. 已知 a = 2,b = -1,求 2a + 3b 的值:A. 1B. -1C. 7D. -7答案:A5. 计算 5/8 + 3/4 的结果是:A. 2B. 1C. 1 1/2D. 1 1/4答案:D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6,高为 4,其周长是:A. 12B. 14C. 16D. 18答案:C7. 一个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判别式是:A. b^2 - 4acB. b^2 + 4acC. 4ac - b^2D. 4ac + b^2答案:A8. 计算√(9) 的结果是:A. 3B. -3C. ±3D. 9答案:A9. 计算 (1/2)^3 的结果是:A. 1/8B. 1/4C. 2D. 8答案:A10. 一个圆的半径为 5,其面积是:A. 25πB. 50πC. 100πD. 125π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计算 3x^2 - 2x + 1 = 0 的判别式,结果为 _________。

答案:41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 3 和 4,其斜边长为_________。

答案:513. 计算 2^4 的结果是 _________。

答案:1614.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8,这个数是 _________。

答案:-215. 计算 1/2 × 1/3 的结果是 _________。

16. 一个圆的直径为 10,其半径为 _________。

答案:517. 计算 (-2)^2 的结果是 _________。

答案:418.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2,公差为 3,其第五项是_________。

(完整版)初三中考数学计算题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初三中考数学计算题训练及答案

1 23 8 3 ﹣ ﹣1.计算:22+|﹣1|﹣ 9.2 计算:( 13)0 -( 2 )-2 + tan45°13.计算:2×(-5)+23-3÷2.4. 计算:22+(-1)4+(5-2)0-|-3|;5.计算: Sin 450 -+ 6.计算: - 2 + (-2)0 + 2 s in 30︒ .( 1)0 + ∣2 3∣ + 2sin 60° 7.计算 ,8.计算:a(a-3)+(2-a)(2+a)∣﹣5∣ + 22﹣( + 1)00 39.计算:10. 计算: -- (-2011) + 4 ÷(-2)11.解方程 x 2﹣4x+1=0.12.解分式方程2 =x + 23x - 23 13.解方程:x=2x-1.14.已知|a﹣1|+ab + 2=0,求方裎x+bx=1 的解.x 315.解方程:x2+4x-2=0 16.解方程:x - 1 - 1 - x = 2.{2x+3<9-x,) 17.(2011.苏州)解不等式:3﹣2(x﹣1)<1.18.解不等式组:2x-5>3x.⎧x - 2 6(x + 3) ⎧⎪x + 2 > 1, 19.解不等式组⎨( -1)- 6 ≥ 4(x +1) 20.解不等式组⎨x +1 < 2.⎩5 x ⎩⎪ 2初中计算题训练2 12 1 2 1 21 2 1 2答案1.解: 原式=4+1﹣3=22.解:原式=1-4+1=-2.3.解:原式=-10+8-6=-84.解:原式=4+1+1-3=3。

1 5.解:原式= -2 + 2 = 2 . 6. 解:原式=2+1+2× =3+1=4.2 27. 解:原式=1+2﹣ 3+2× 2 =1+2﹣ 3+ 3=3.8.解: a (a - 3)+ (2 - a )(2 + a )= a 2 - 3a + 4 - a 2 =4 - 3a9. 解:原式=5+4-1=810. 解:原式= 3 -1- 1=0.2211. 解:(1)移项得,x 2﹣4x=﹣1,配方得,x 2﹣4x+4=﹣1+4,(x ﹣2)2=3,由此可得 x ﹣2=± 3,x =2+3,x =2﹣ 3;(2)a=1,b=﹣4,c=1.b 2﹣4ac=(﹣4)2﹣4×1×1=12>0.4 ± 12x=2 =2± 3, x =2+ 3,x =2﹣ 3.12.解:x=-10 13.解:x=314. 解:∵|a﹣1|+1b + 2=0,∴a﹣1=0,a=1;b+2=0,b=﹣2.1 ∴x ﹣2x=1,得 2x 2+x ﹣1=0,解得 x =﹣1,x =2. 1 1经检验:x =﹣1,x =2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x =﹣1,x =2. 15.解: x =-4 ±16 + 8 = -4 ± 2 6 = - 2 ± 2 216. 解:去分母,得 x +3=2(x -1) . 解之,得 x =5. 经检验,x =5 是原方程的解. 17. 解:3﹣2x+2<1,得:﹣2x <﹣4,∴x>2. 18.解:x <-519.解: x ≥ 1520. 解:不等式①的解集为 x >-1;不等式②的解集为 x +1<4 x <3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3.2 36。

九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30道

九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30道

九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30道一、一元二次方程相关计算(10道)1. 解方程公式解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公式(这里公式,公式,公式),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

公式,则公式或者公式,解得公式或者公式。

2. 解方程公式解析:同样用因式分解法,公式,即公式或公式,解得公式或公式。

3. 用配方法解方程公式解析:首先将方程变形为公式,然后在等式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公式,公式,则公式,解得公式。

4. 用公式法解方程公式解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公式(这里公式,公式,公式),判别式公式。

根据求根公式公式,可得公式。

5. 已知关于公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公式的一个根是公式,求公式的值。

解析:把公式代入方程公式,得到公式,公式,解得公式。

6. 解方程公式解析:先将左边展开得到公式,即公式,因式分解为公式,解得公式或公式。

7. 求方程公式与公式的公共根。

解析:分别解方程。

对于公式,因式分解得公式,解得公式或公式;对于公式,因式分解得公式,解得公式或公式。

所以公共根为公式。

8. 若方程公式是关于公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则公式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析: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公式,因为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二次项系数公式,解得公式。

9.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公式的两根为公式和公式,且公式,公式。

若方程公式的两根为公式和公式,求公式的值。

解析:由方程公式可知公式,公式,公式。

根据韦达定理公式,公式。

公式。

10. 解方程公式解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公式,原方程可化为公式,即公式,解得公式或公式。

二、二次函数相关计算(10道)1. 已知二次函数公式,求当公式,公式,公式时公式的值。

解析:当公式时,公式;当公式时,公式;当公式时,公式。

2. 求二次函数公式的顶点坐标。

解析:对于二次函数公式(公式),其顶点坐标的横坐标公式,这里公式,公式,则公式。

把公式代入函数得公式,所以顶点坐标为公式。

3. 把二次函数公式化为顶点式。

解析:公式。

4. 已知二次函数公式的图象经过点公式,公式,公式,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1.(1) 计算:()3222143-⎪⎭⎫⎝⎛-⨯+ 2. 解分式方程:x x x -+--3132=1。

3.(1)计算:0452005)-︒-+(2)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3)3322x x x --≤⎧⎪⎨-<⎪⎩6. 计算:1)21()2006(312-+---+。

7.解不等式组:⎩⎨⎧+-062513><x x 。

8.解分式方程:21211=++-x xx 。

10. 解不等式组:53(4)223 1.x x >-+⎧⎨-⎩,≥11. 先化简再求值:2221412211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20a a -=12.计算 13、计算14、计算 15. 计算:-22+ (12-1 )0 + 2sin30º16 .计算: 131-⎪⎭⎫ ⎝⎛+0232006⎪⎪⎭⎫ ⎝⎛-3-tan60°.17.解不等式组 3(2)451214x x x x x ⎧⎪⎨⎪⎩-+<-+≥-一、训练一(代数计算)1303)2(2514-÷-+⎪⎭⎫⎝⎛+-22)145(sin 230tan 3121-︒+︒--)+()-(+-ab b a ]a b a b b a a [2÷2232214()2442x x x x xx x x x +---÷--+-1. 计算: (1)3082145+-Sin (2)(3)2×(-5)+23-3÷12 (4)22+(-1)4+(5-2)0-|-3|;(6)︒+-+-30sin 2)2(20 (8)()()022161-+--2.计算:345tan 32312110-︒-⨯⎪⎭⎫⎝⎛+⎪⎭⎫ ⎝⎛--3.计算:()()()︒⨯-+-+-+⎪⎭⎫⎝⎛-30tan 331212012201031100124.计算:()()112230sin 4260cos 18-+︒-÷︒---5.计算:1201002(60)(1)|28|(301)21cos tan -÷-+--⨯-- 二、训练二(分式化简)注意:此类要求的题目,如果没有化简,直接代入求值一分不得! 考点: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②因式分解 ③二次根式的简单计算 1.. 2。

21422---x x x3.(a+b )2+b (a ﹣b ). 4. 11()a a a a --÷ 5.2111x x x -⎛⎫+÷ ⎪⎝⎭6、化简求值(1)⎝ ⎛⎭⎪⎫1+ 1 x -2÷ x 2-2x +1x 2-4,其中x =-5.(2)2121(1)1a a a a++-⋅+,其中a -1. (3))252(423--+÷--a a a a , 1-=a(4))12(1aa a a a --÷-,并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数a 代入求值. (5)22121111x x x x x -⎛⎫+÷⎪+--⎝⎭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x 的值代入求值7、先化简:再求值:⎝ ⎛⎭⎪⎫1-1a -1÷a 2-4a +4a 2-a ,其中a =2+ 2 . 8、先化简,再求值:a -1a +2·a 2+2a a 2-2a +1÷1a 2-1,其中a 为整数且-3<a <2.9、先化简,再求值:222211y xy x xy x y x ++÷⎪⎪⎭⎫ ⎝⎛++-,其中1=x ,2-=y .10、先化简,再求值:222112()2442x x x x x x-÷--+-,其中2x =(tan45°-cos30°)三、训练三(求解方程)1. 解方程x 2﹣4x+1=0. 2。

解分式方程2322-=+x x 3解方程:3x = 2x -1 .4.解方程:x2+4x -2=0 5。

解方程:x x -1 - 31-x= 2.四、训练四(解不等式)1.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解不等式组⎪⎩⎪⎨⎧<+>+.221,12x x3. 解不等式组⎩⎪⎨⎪⎧x +23 <1,2(1-x )≤5,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 解不等式组313112123x x x x +<-⎧⎪++⎨+⎪⎩≤,并写出整数解. 五、训练五(综合演练)1、(1)计算: |2-|o 2o 12sin30((tan 45)-+-+;(2)先化简,再求值: 6)6()3)(3(2+---+a a a a ,其中12-=a .2、解方程: 0322=--x x3、解不等式组1(4)223(1) 5.x x x ⎧+<⎪⎨⎪-->⎩,4、 (1)12)21(30tan 3)21(001+-+---;(2))212(112aa a a a a +-+÷--5、(1)︳-33︱-︒30cos 2-12-22-+(3-π)0(2)(-2010)0+31--2sin60°(2) 先化简,再求值.34)311(2+-÷+-x x x ,其中x=3..(3)已知x 2-2x =1,求(x -1)(3x +1)-(x +1)2的值.6.先化简,再求值:21111211a a a a a a ++-÷+-+-,其中 2.a =7.先化简,再求值:53(2)224x x x x ---÷++,其中23x =-.8.解分式方程:2641313-=--x x . 9.解方程组:34194x y x y +=⎧⎨-=⎩10.(1)计算:(-1)2+tan60°-(π+2010)11、如图,在一块五边形场地的五个角修建五个半径为2米的扇花台,那么五个花台的总面积是______平方米.(结果中保留π)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并且523=-b a ,则=+22b a .13、已知⎩⎨⎧=+=+6252y x y x 那么x-y 的值是( )A. 1B. ―1C. 0D. 214 、计算: 131-⎪⎭⎫ ⎝⎛+0232006⎪⎪⎭⎫ ⎝⎛-3-tan60° 15、计算:02338(2sin 452005)(tan 602)3---︒-+︒-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化简求值:,选择一个你喜欢且有意义的数代入求值.第11题2.先化简,再求值,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x值代入求值.3.先化简再求值:选一个使原代数式有意义的数代入中求值.4.先化简,再求值:,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5.(2010•红河州)先化简再求值:.选一个使原代数式有意义的数代入求值.6.先化简,再求值:(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7.先化简,再求值:(﹣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x求值.8.先化简再求值:化简,然后在0,1,2,3中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值,代入求值.9.化简求值(1)先化简,再求值,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数代入求值.(2)化简,其中m=5.10.化简求值题:(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2)先化简,再求值:,请选一个你喜欢且使式子有意义的数字代入求值.(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11.(2006•巴中)化简求值:,其中a=.12.(2010•临沂)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13.先化简:,再选一个恰当的x值代入求值.14.化简求值:(﹣1)÷,其中x=2.15.(2010•綦江县)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16.(2009•随州)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tan45°.18.(2002•曲靖)化简,求值:(x+2)÷(x﹣),其中x=﹣1.19.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3.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21.先化简,再求值÷(x﹣),其中x=2.2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3.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 .24.先化简代数式再求值,其中a=﹣2.25.(2011•新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2.2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27.(2011•南充)先化简,再求值:(﹣2),其中x=2.2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29.(2011•武汉)先化简,再求值:÷(x﹣),其中x=3.30.化简并求值:•,其中x=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