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验动物设施现状与思考

合集下载

2023年实验动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实验动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实验动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实验动物行业是指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获取科学研究和医药学研究所需数据的行业。

实验动物通常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猪等多种动物种类。

实验动物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具体如下:1.市场规模庞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药研究的需要,实验动物行业市场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实验动物市场规模在近几年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180亿美元。

2.需求结构多样化:实验动物不仅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和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对实验动物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3.市场竞争激烈:实验动物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

全球实验动物市场主要由美国、中国、欧洲等地区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在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运输等环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实验动物行业在经历了技术创新和市场调整后,正在朝着高质量、高标准和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为实验动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5.政策监管加强:随着人道主义和伦理意识的增强,实验动物行业也受到了更加严格的政策法规监管。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措施限制实验动物的使用,鼓励替代方法和非动物实验的发展。

这对实验动物行业提出了挑战,但也为行业带来了机遇。

6.技术创新促进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动物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使得实验动物的基因组编辑和定点突变成为可能,为实验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和精确的工具。

总的来说,实验动物行业市场规模庞大,需求结构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发展态势良好。

在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的引导下,实验动物行业将朝着更加科学、高效和人道的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验动物行业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

我国实验动物标准化体系现状

我国实验动物标准化体系现状

我国实验动物标准化体系的现状动物药学1001班李义松 2010084060110摘要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在药品、生物制品、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化妆品、航天、放射性和军工产品的研究、试验与生产中,在进出口商品检验中,实验动物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并且总是做为人类的替身,去承担安全评价和效果试验。

关键词实验动物;标准化;发展现状前言实验动物遗传背景清楚,微生物控制、环境、营养、饲养条件等均执行相应标准规定,动物实验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常规公认的动物实验检测项目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从而形成统一、科学、规范的实验动物管理体系,即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实行标准化管理。

实验动物标准化是提高实验动物科学研究水平,控制实验动物质量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手段。

正文1、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意义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涉及到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环保、化工、农业、商检等行业,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在药品、生物制品、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化妆品、航天、放射性和军工产品的研究、试验与生产中,在进出口商品检验中,实验动物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并且总是做为人类的替身,去承担安全评价和效果试验。

实验动物还与经济的关联度非常密切。

我国加入WHO以后,与健康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检验必须遵循国际规则,对药品、生物制品、农药、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进出口的质量认定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了实验动物质量环节,否则,出口将面临技术壁垒的限制。

所以实验动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活的度量衡”。

2、我国实验动物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我国实验动物科学解放前只有少数的高等院校、医药部门进行一些实验动物工作,主要是繁殖一定数量的各种实验动物。

虽然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努力,其发展速度很快,在某些方面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方兴未艾,前途光明。

实验动物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实验动物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实验动物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建议一、引言实验动物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动物学科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二、实验动物学科的现状(一)实验动物的种类不断丰富目前,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猴等。

同时,一些新型的实验动物模型,如基因编辑动物、免疫缺陷动物等也在不断涌现,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得到加强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

这包括对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微生物学质量、环境设施等方面的控制。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保障实验动物的质量。

(三)实验动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实验动物在医学、药学、生物学、农业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和疗效评价等;在药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用于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在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等;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用于畜禽疫病的防治研究等。

(四)实验动物的福利受到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实验动物的福利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要保障实验动物的基本权益,为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人道的实验操作。

三、实验动物学科面临的问题(一)实验动物资源的不足虽然实验动物的种类不断丰富,但一些特殊品种和品系的实验动物仍然供应不足,无法满足科研的需求。

(二)实验动物质量的参差不齐尽管质量控制得到加强,但仍存在部分实验动物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动物的替代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虽然减少、优化和替代实验动物的“3R 原则”已被广泛接受,但目前替代方法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无法完全替代实验动物在某些研究中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动物实验现状及解决方案

我国当前的动物实验现状及解决方案

我国动物实验领域的问题与对策动物实验的科学定义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

随着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穿暖已不再让人堪忧,更多为人关注的则是怎样能生活的有质量,人们似乎更趋于对自己生理构造的探究以及自己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的保证和提高。

我们不断着手于探索生物的起源,揭开遗传的奥密,攻克癌症的堡垒,研究各种疾病与衰老的机理,监测公害、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生产更多更好的农畜产品为人类生活造福,在药品、生物制品、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化妆品、航天、放射性和军工产品的研究试验与生产中,在进出口商品检验。

然而,此类科研结果不经动物实验又怎能轻易地施以人身?我们不能用人去做实验。

因此动物实验领域,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这是因为在生物科学领域内,我们必须借助实验动物去完成对人类生命的探索。

动物总是做为人类的替身,去承担安全评价和效果试验,在生命科学领域内一切研究课题的确立,成果水平的高低,都决定于实验动物的质量,没有它,我们的科学实验就不能在时间、空间和研究者之间进行比较,我们的科研成果、论文就不能在国际上进行交流,得不到国际的公认,将被国际同行们看为科学水平不高甚至是一堆废纸。

动物实验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的疾病和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它具有深远的意义。

而因此动物实验也是不可替代的方式。

对于科技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而经济水平以及人民素质依然较落后的我国,尽管随着动物实验领域的发展不断的收益,然而诸多的问题不断显现。

围绕道德伦理和实验验本身的安全问题及各种可行性问题不断带来了一些障碍阻碍相关事业的发展。

第一个问题,动物实验正确与否在人们心中的伦理性判断观点不一。

有很多人对科学工作者的以动物为实验物进行省道和指责。

随着动物实验的不断开展,有越来越多的动物权利主义者。

动物实验反对者者反对将动物当作一般财货或是为人类效力的工具。

我国动物实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动物实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扬人道关怀,探求科学真理在生物学与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动物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研究途径。

人们通过解剖实验来了解动物体本身的形态和结构,通过受控的动物实验来了解各种外界因子对动物生理及行为的影响,并从而为将这些因子作用于人和其他动物而做好前期的工作。

随着动物保护运动的广泛开展及伦理学视野的扩大,动物实验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实验动物的福利及其保护等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学术界和公众讨论的焦点。

一、我国动物实验领域存在的问题1、饲养和实验环境落后,导致动物大脑与心理不健康我国许多大学一级动物实验室建设已有较高水平和规模.但是动物实验室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房舍陈旧.设施更显落后,有的七八年竟未填置过仪器设备。

实验动物不达标,饲养员也未经专业训练.大多是雇来的临时工,给实验动物喂多喂少、营养搭配随意性根大,根本谈不上科学性。

研究表明动物的生活环境会影响到其大脑发育。

在老鼠身上做实验时,科学家发现,生活在空间较大并且笼子里附加了迷宫、梯子、海绵等刺激物的老鼠,它们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相对较高,而通过这种酶可以看出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

实验证明,不同的居住环境会改变神经细胞体的大小和突触接触的数量。

而使用那些神经系统有问题的动物做实验,无论是涉及行为科学、神经科学还是神经解剖学,研究者都可能被引入歧途,影响到研究所得出的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这意味着,疾病模型的设计、药剂研究和化学毒性检测的结果都将受到影响。

2、动物实验的操作情况不佳,实验中进行动物虐待在一份对医学生的调查[1]中,实验前对实验操作步骤“非常熟悉”的人仅占l0%,“熟悉”的占52.99%,而“不是很熟悉,需要一边看步骤一边实验”的达到36.51 %。

动物实验大部分是活体实验,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不清楚,会延长实验时间,延长动物的痛苦,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动物也就白白做了牺牲。

这说明部分学生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也表现在动物的麻醉给药上,约10%的学生对动物进行麻醉给药时是“只凭估计给药”或“随便给药”。

我国实验动物设施现状与思考

我国实验动物设施现状与思考

2
5 上海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6
第二军医大学、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
6 广东 中山大学医学部、原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
4
广州医学院
7 江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国家模式动物中心、南京军区总医院
3
8 浙江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
③有害气体去除要求严格。
对于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内的有害气体去除 控制是必需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除了控制病 原生物对洁净区内的污染外,洁净区内动物的 代谢产物以及所产生的病原生物二次转化造成 的NH3、H2S等气体,也是屏障设施内控制污 染的重要问题。
④气流组织有特殊要求。
由于实验动物的屏障设施内动物笼架具是 以叠放的形式摆放,动物单位体重的表面积 大。要求气流组织合适,使室内的速度场均 匀,而气流速度在0.1~0.2m/s。为防止最上 层的动物笼器具风速过大,回风口速度尽量 降低。所调查的单位采用混合流方式而较少 使用单向气流形式。另外,还应控制室内气 流出现涡流和滞流、短(捷)路的死角等。
1.1.2.目前屏障动物设施空气杀菌、灭 菌及净化采用的方法
(1)物理方法
①空气过滤除菌法的洁净技术:绝大多数调查单位屏障设施均采用初、中、 高效过滤器进行空气过滤除菌。其原理是:网截阻留、筛孔阻留、以及惯性 碰撞和布朗运动阻留。初效过滤材料:过滤粒径≥5μm、中效过滤材料:过 滤粒径1-10μm、高效过滤材料:可阻留粒径≥0.5μm)、超高效过滤材料: 可阻留粒径≥0.3μm。但主要以工业净化标准的洁净度来衡量实验动物屏障 设施内空气洁净度,容易达到国家标准。
门禁系统、动力系统、智能化平台、送风 系统、压差系统、温、湿度系统、照明系统、 摄像系统、仪器设备系统、网络系统等。

国内实验动物发展现状

国内实验动物发展现状

国内实验动物发展现状
实验动物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实验动物在国内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作为重要的科研工具,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国内的实验动物供应逐渐得到保障。

随着国内实验动物供应厂商的增加,实验动物的品种和数量也得到了大幅增加。

目前,国内可以供应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猴等多种实验动物,在满足科研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选择。

其次,实验动物的品质得到了提高。

国内的实验动物繁育过程中,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对基因纯化、遗传背景等方面的要求。

一些国内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开始引进国外高品质种系,确保实验动物的品质和可靠性。

同时,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使得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提升。

此外,实验动物的利用也更加规范化。

近年来,国内的实验动物使用相关法规和伦理规定逐渐完善,对实验动物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科研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必须符合一定的伦理和法规要求,确保实验动物的权益得到保障。

这也使得国内的实验动物研究更加科学、规范。

总体来说,国内实验动物的发展现状可圈可点。

随着科研环境和法规的不断改进,相信国内的实验动物事业将继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现状与建议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现状与建议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现状与建议摘要: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对实验动物的研究理论,并将此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也逐步有了不少的成果研究。

但由于我国在这个方面起步较晚,对实验动物科学尚无完整的体系构建。

虽然目前我国的生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仍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如何改善我国动物科学存在的局限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现状出发,总结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且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实验动物;发展现状;建议前言:在1890年代,实验动物被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验动物到目前为止已成为人类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并已在中国生命科学,医药和化学领域得到应用。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实验动物的研究,并重视实验动物。

让实验动物的科学发展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1.目前我国实验动物的发展现状1.1实验动物在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验的应用在将生命科学应用于实验科学之后,对生物产品的生产进行了大量研究。

例如,由天然或工程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和代谢物等制成的兽医生物产品是使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技术生产的。

生物活性产品一般而言,以这种方式制备的生物制品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如畜禽的传染性疾病,除生产外,兽用生物制品的控制对使用者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测试过程中,经常使用实验动物及其动物原料,包括实验动物或者是类似的鸡蛋胚胎。

实验动物的血清和细胞等。

1.2实验动物在生物制品研究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至少数百万次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检验实验,20%的实验用于研究和开发新产品,这些实验基于实验动物的研究成果。

简单来说,有机产品研究包括兽用疫苗株(毒和昆虫)的选择,免疫学研究,常规疫苗接种和基因工程研究,传统和新型抗体等。

很多情况里,在进行生物科学的研究过程中都需要借助到实验动物的模型基准来提供可以进行诊断的方法和安全评价,这样可以对传染性疾病起到防范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项目建设程序 立项程序、设计方式、设计单位资质、施工单位
资质、监理单位资质、招投标情况、设计工期、施
工工期。 3 .验收质量
验收程序以及验收单位资质、验收状态、验收 内容。
调查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主要内容
4.设施工艺净化流程 走道宽度(洁净、非洁净)、灭菌前区及
灭菌后区面积、洁物储存区面积、包装区面 积、检疫隔离区面积、生产(实验)区面积、 动物进、出洁净区方式、物料进、出洁净区 方式、人员进、出洁净区方式。
我国实验动物屏障设施
现状与思考
暨南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傅江南
2015.06.01
调查研究目的
根据国家科技部等七部委2001年对实验动物许可 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科技规划中生命医药科 技与生物医药产业支撑条件建设的发展趋势,为了 更准确的掌握国内实验动物设施发展动态和技术水 平,为有关部门制定全国性规范(实验动物设施建 筑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等提供技术性资料。
负载、降低传导热;隔离发热设备、降低照 明热负荷、灯具高度;局部照明、防止渗透 技术以及余压阀等。 8.维护结构
墙面材料、地面材料、天花材料、风口技 术、灯具方式、门窗材料、密封方式。
调查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主要内容
9.净化部分 过滤器选择、净化级别确定、过滤器更换
频次(次/年)、过滤器设置、送封管道以及 保温材料等。 10.智能控制
2
9 湖南 湘雅医科大学、
1
10 湖北 华东科技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湖北省医学科学院
3
11 广西 广西大学
1
12 陕西 第四军医大学
1
13 甘肃 兰州大学医学院
1
14 四川 华西医科大学
1
15 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
1
总计
40
调查的主要内容
1、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现状 2、实验动物生产供应服务管理 3、动物实验服务管理 4、《实验动物科学》教学管理
调查时间与范围
自2002年开始,先后调查了北京、吉林、辽宁、天津、 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等几十 几所综合性大学、专业性院校以及实验动物国家机构、三甲 类医院等。
重点调查了国内知名的、该类设施设计与建造较为先进 的实验动物生产供应和动物实验设施。
同时与国内比较著名的相关生物净化设计、建设施工等 专业的院校与企业的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②新风方式以及新风量
调查所见绝大多数单位以全新风为主,极少有循环风运 行。新风的两大目的是控制交叉污染和有害气体去除,经过 各种系统的反复比较,全新风运行是最有效的方法。国外已 普遍采用全新风,尽管能耗问题突出,只是从排风能量回收 上想办法,而不考虑循环风。这观点也已被业内所接受,新 建的屏障设施空调系统均考虑全新风;
调查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主要内容
5.制冷方式 制冷方式冷量 运行经费、冷媒、管理方式、 设计温湿度、运行温湿度。 6.气流组织 新风量选择、气流组织方式、各区域的气流 和风速(m/s)、送、回风方式、(注意清洁 兔回风方式)。
调查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主要内容
7.节能技术 采用全热换热器与否、种类;减少空调热
1.1.1目前洁净动物设施空气净化的特点
①室内空气环境指标与其他净化工程区别
实验动物与人的生存环境不同,环境指标也不一样。室 内温、湿度控制精度不高,季节不同允许采用不同的温、湿 度。其关键是保证饲养环境无污染的恒定性,每天室内温、 湿度变化不宜过大。室内不能在饲养情况下用熏蒸、冲洗的 方式进行消毒灭菌,为保证实验动物不被污染,空气无菌化 的恒定性是十分重要的,而粒子数的多寡只是概念上的意义。
1.1空气流-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空气污染员消毒、净化的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实验动物 洁净设施室内的空气污染控制采用的技术, 主要是通过初、中、高效过滤器控制室内尘 粒数量为主,而对空气病原生物污染的控制 方法和技术则尚不完善;对该类设施性能的 综合评价指标、性能优化等问题更没有深入 研究。
调查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主要内容
1. 设施基本情况 选址、总投资额及经费来源、占地面积、
建筑总面积及总造价、净化面积净化总造价、 净化级别、净化特点、布局模式 (平面图)、 SPF生产/实验面积、清洁级生产/实验面积、 办公区面积、教学区面积、检疫隔离区面积 (IVC台数)。
调查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主要内容
天花颜色、墙面颜色、地面颜色。 14.其他
消防系统、环保系统。
现状评价方法
评价要素与评价体系的设计 变量与计算
我国实验动物环境设施调查报告之一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
污染的控制现状
1、实验动物屏障设施污染控制的现状
针对国内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建设与运行的现状, 我们根据该类设施工艺流程特点以及对实验动物质 量控制要素,重点对空气流、物流、人员流、动物 流、饮用水等的消毒、灭菌、净化管理系统等一系 列污染控制进行了调查。
门禁系统、动力系统、智能化平台、送风 系统、压差系统、温、湿度系统、照明系统、 摄像系统、仪器设备系统、网络系统等。
调查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主要内容
11.污染控制 空气除菌方式、控制室内细菌的浓度方式、饮
用(净化)水除菌方式、总排风口、排水口无害处 理。 12.环境检测
环境检测方式、环境检测费用、合格证级别发 放单位。 13.VI设计
8
大学、北京市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301总医院、医科院
实验动物研究所
2 黑龙江 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
2 吉林 吉林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部、原解放军农牧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
3 辽宁 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安评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
4 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天津实验动物中心
资料来源
共计调查了全国各类实验动物设施机构40个。
其中:
(1)综合性大学
10 所
(2)医学类院校
16 所
(3)农业类院校
2所
(4)国家级科研院所
6所
(5)国家级实验动物机构 4 所
(6)大型(三甲)医院 2 所
序 省区 号
调查单位
备注
1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实验动物部、军事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
2
5 上海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6
第二军医大学、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
6 广东 中山大学医学部、原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
4
广州医学院
7 江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国家模式动物中心、南京军区总医院
3
8 浙江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