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七上历史与社会全部复习资料

七上历史与社会全部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地图的三要素:1.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最普遍)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2.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文字式。

数字式。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与注记的说明,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二.1.社区是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哪里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2.在一些生活小区,有社区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和学校。

小区配套设施完备,人们生活便利。

3.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4.人在一个社区中生活,会逐渐适应那里的环境,进而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产生喜爱与依恋的感情。

这种认同感,对社区的团结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多种多样的社区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1.乡村聚落,及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分布:①高山上——为了避免洪涝威胁(洪涝区)②水边——气候干旱,降雨量稀少,需要充足的水分(干旱区)形态:①组团状——平原②条带状——山谷3.乡村聚落的建筑:①自然环境气候:陕北窑洞——冬暖夏凉云南傣家竹楼——防潮骑楼——遮阳避雨冰屋——防寒保温(低矮、无窗)沙特阿拉伯民居——适应昼夜温差大(墙厚、窗小)②人文条件:福建客家竹楼-----御敌4.由于自然条件不同,人们生产生活各不相同,生活也各具特色。

农村——从事耕事耕作渔村——从事捕鱼工作林场——从事植树造林工作牧场——从事放牧二.1.城市聚落: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及外职业的人。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1、我的家在哪里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注意:通过比例尺可以算出图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见图册P4页右下角)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理解图册P11页不同比例尺下杭州市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单2.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精读:图册P5页最上方三张图)指向标定方向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300N00 (赤道)300S300W 00 300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北)W(西)E(东)S (南)3.图例和注记常用图例(P6 图1-6)和P115页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2、乡村和城市(见图册P7-8页)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为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政治功能:与选举,权力等有关;文化功能:如精神文化,学习等方面有关;管理功能主要:组织社区联防队,组织社区居民捐款)聚落乡村聚落也叫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

如为避免洪涝,村落建在高地上。

在干旱地区,村落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资料全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资料全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资料全第 2 页共 26 页第 3 页共 26 页第 4 页共 26 页19、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

20、区域间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区域间有差异,正因为有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

一个区域的优势,可能正好能弥补另一个地方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繁荣。

21、生活中的例子(1)越来越多的外省市人选择到义乌工作。

——(人才)(2)世界各地的商人到义乌来经商。

——(经济)(3)元宵节迎龙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文化)(4)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义乌各企业纷纷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技术)(5)我们可以在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方式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

——(信息)22、地形图分为: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23、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4、如果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25、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海洋、河流、湖泊——蓝色;平原——绿色;山区、高原——黄褐色;雪线以上地区(冰雪)——白色26、选合适的地图,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设计登山路线,要选择大(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并会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势的陡缓;第 5 页共 26 页27、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断崖)。

14、等高线向数值低的地方凸起是山脊,等高线向数值高的地方凸起是山谷;河流流经的地方必定是山谷。

(山谷/山脊)28、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势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势较缓。

29、不同地图表现的主题不同,地图分为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和城市地图等。

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主题的地图。

30、比例尺的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不同,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大小比例尺的地图。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1、如果说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那么自然环境就是生活的基本条件,如:陆地、海洋、山川、气候、河流、动植物。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复习历史与社会资料有利于七年级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编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感谢欣赏。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一)1、湄南河地区(中南半岛)的人民崇尚“谷神”“稻母”,美国人多数信仰____哈萨克民族在天山山脉南面的放牧是以“四季转场”。

“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北面的山坡地带。

靠“坎儿井”灌溉。

2、“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说云南哀牢山区。

梯田是哈尼族“小伙子的脸”。

3、太湖流域处于鱼米之乡,耕海牧鱼反映日本渔业的发达和鱼文化,水上都市威尼斯位于欧洲的意大利,处于地中海的北部。

著名水乡“乌镇、周庄”等4、《剪羊毛》是澳大利亚的民歌,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反映的是内蒙古大草原的情景,蒙古族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藏族过着“靠天养蓄”的生活。

5、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天山哈萨克民族牧民在冬季举行婚礼;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在夏季——七八月份举行;休渔期一般在八九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二)世界大家庭人口与人种:世界人口70亿。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精读P42页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与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南部等地区。

(大多处于中低纬度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所以人口密度大) 人口稀疏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非洲北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大洋洲的中西部地区。

(基本属于高海拔、极地、沙漠、热带雨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人种外貌特征主要分布地区(细看P43页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白色人种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北部(印度人),亚洲西部(阿拉伯人)黄色人种黄色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1.各知识点梳理:⑴我的家在哪里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P6②地图的三要素:P7-8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例如,0 10 20千米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种多样的社区P10-13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②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③社区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4-17①常见地图: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②读图步骤:首先看比例尺和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然后概略地了解整个地区的一般特征;最后分要素、地区详细阅读。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要)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要)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1、我的家在哪里-----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万分之一1:100000—— 1:1000000为中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小,比值越大,即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值越小,则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同图幅情况下,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则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小。

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定方向经纬网定方向(最精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最常用)图例和注记P5图1-3常用图例(P6图1-6)和P115 2、社区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作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功能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居民园区)、科技园区、大学园区等P12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街道、乡、镇、县、市等乡村聚落(或村落)特征村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如:云南省的四双版纳的傣族竹楼、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的客家土楼和沙特阿拉伯的碉堡屋;村落的人们主要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城市聚落的特征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如: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等;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资料]共23页word资料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资料]共23页word资料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一、 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1、 方向:三种定向法(P5)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最常用)2)指向标定向法(有指向标的用指向标定方向)3)经纬网定方向(最准确的定向法)2、图例和注记(P6常用图例)——会区分3、比例尺二、 社区 功能社区:如工业区、商业区(北京王府井)、生活区等;1、分类 自然社区:城市、农村。

行政社区:北仑区、小港街道2.功能: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功能。

(会区分)3.联系:物产、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

(会区分)三、各种地图1.类型地形图 2.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一、 地球海:海洋的边缘部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缩尺) 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P7)大比例尺——大于1:100000(10万)太平洋:面积最大的洋洋:四大洋大西洋:呈“S”形1、海洋印度洋:独居东半球,亚欧、亚非航运必经(71%)北冰洋:全在北半球,跨经度最大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大西洋与地中海(印度洋)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2、陆地(29%)1)大陆(半岛: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接壤)世界上最小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上最大大陆:亚欧大陆。

2)岛屿(群岛):四面环水—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大洲:大陆和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有七大洲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跨经度最大的大洲: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会画海陆分布简图、知道大致轮廓。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1.各知识点梳理:⑴我的家在哪里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P6②地图的三要素:P7-8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例如,0 10 20千米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种多样的社区P10-13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②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③社区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4-17①常见地图: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②读图步骤:首先看比例尺和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然后概略地了解整个地区的一般特征;最后分要素、地区详细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
5、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养育)不同的动物→(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图册P23)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图册P24)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11、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