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公开课《乡间的小路》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5篇)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5篇)《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1教学理念: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1、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乡间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教学难点: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竹笛、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音乐:课堂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在歌声中走进课堂。
(课前酝酿“乡间小路”的气氛)师:同学们应该熟悉这首歌曲吧!知不道是谁演唱的?什么歌名?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师:非常正确!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触,但是老师也有哦!你们想不想分享下老师的一些感想?学生:当然想。
师:老师的故乡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那里风景特美,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爱的父母亲,还有我最好的小伙伴。
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特别想家,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那条深深地印着我成长的足迹的乡间小路,在那条小路上发生过很多乐事、趣事,路的两旁有果树,有很多野花,虽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时候还很泥烂,但是,那是一条通往家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条通往家的路,每条路也不一样,感想当然也不同,你们能不能也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们的家,你们的故乡小路?让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学生对“家”的共鸣)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家、乡间的小路(导出主题“乡间的小路”)二、新课1、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
乡间的小路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培养学生对乡村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乡村音乐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分析和表演乡间的小路音乐。
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的特点和起源;2.学会分析和欣赏乡间的小路音乐;3.掌握乡间的小路音乐表演技巧;4.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乡村音乐的印象,帮助学生明确乡间的小路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2.音乐欣赏播放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录音,让学生用心去倾听和感受这种音乐的风格和氛围。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音乐的特点,如音色、节奏、曲式等。
3.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历史背景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乡间的小路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与农民生活、自然环境的关系。
4.学习乡间的小路音乐的表演技巧通过举例和展示,教授学生乡间的小路音乐的表演技巧,如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人声的运用等。
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乡间的小路音乐表演的过程。
5.学习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创作鼓励学生根据对乡间的小路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创作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6.团队合作演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团队合作演出。
鼓励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创造出优美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表演作品等形式,对学生的乡间的小路音乐的理解、欣赏和表演能力进行评价与反馈。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或音乐测验,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的源流和当地乡村音乐的文化特点。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当地文艺活动,积累更多音乐实践经验。
六、教学资源1.音乐欣赏录音;2.多媒体设备;3.乐器和其他音乐演奏工具;4.音乐创作素材;5.学生小组合作演出场地。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及其意境。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乡村生活的画面及其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体验乡村生活的美好。
2.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 讨论法:让学生谈谈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乡间的小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教学歌词: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
3. 教学旋律: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旋律。
4. 教学节奏:讲解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掌握准确的演唱节奏。
5.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演唱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乡间的小路》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乡村生活情感的体验。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农民或农村工作者来课堂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生活。
2. 组织学生进行乡村生活体验活动,如农田劳作、乡村徒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3. 引导学生创作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歌曲或舞蹈,展示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乡间的小路》歌曲原版及不同演唱者的版本,以供学生欣赏和比较。
2. 视频资料:关于乡村生活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乡村的魅力。
3. 教材:音乐教材、歌词sheet music,方便学生学习和练习。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曲调、节奏和歌词。
培养学生对乡村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和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利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创作者、演唱者和创作背景。
讲述歌曲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象和乡村生活。
2.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歌、副歌和尾声等部分。
解读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和声音练习,让学生放松身心。
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唱简单的旋律和歌词,熟悉音乐氛围。
3.2 歌曲学唱:分组让学生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注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3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或讨论的方式进行。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编曲或改编,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第四章:歌曲演唱与展示4.1 集体演唱:学生集体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注意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即兴演唱或演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4.2 分组演唱: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演唱风格或编曲方式。
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学生进行独唱或伴奏,展示他们的特长。
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演唱和分析方面的进步。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5.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分析能力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可以提出改进建议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第六章:教学活动拓展6.1 乡村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乡村,体验乡村生活,观察和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初中音乐 《乡间的小路》课件1PPT课件

• 《乡间的小路》曲调轻松活泼,描 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 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 你听得出歌曲是什么情绪吗?
• 前、后部分欢快、跳跃,中 间部分优美连贯。同学们Biblioteka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 《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 叶佳修代表作品,由内地首席女歌 手朱逢博和我国美声唱法代表性歌 唱家施鸿鄂先生引入大陆并唱响。
• 当时“乡居岁月”是台湾校园民歌的 一大主题,叶佳修是这一主题的领军 人物。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 乡间自然小景。在他的歌中涌动着欢 乐与童真,他的嗓音,清澈透亮,全 无做作,一派天真率性,如童真明晰 清纯。
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

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及其含义。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乡村生活的画面及其描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了解其歌词含义和乡村生活的描绘。
2. 难点:歌曲的旋律演唱技巧,以及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描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词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解释歌词中的乡村生活画面。
3. 旋律学习: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4. 演唱技巧指导: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
5.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歌曲中的乡村生活画面。
3. 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
4. 学生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六、教学资源: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2. 乐谱或投影仪3. 乡村风光图片或视频4. 歌词卡片5. 合唱microphone七、教学步骤:1. 初步感受:播放《乡间的小路》录音,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歌词解析:分析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对乡间生活的描绘和赞美。
3. 旋律学习:逐步教唱旋律,特别强调歌曲中的特色节奏和旋律线条。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音响效果。
5.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与《乡间的小路》相关的音乐或舞蹈作品。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创建乡村环境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歌曲。
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

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16小节。
4、唱歌曲B部分旋律。
5、歌曲合成。
1.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
2.学生认真听,思考问题
3.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吐字咬字、音乐律动
儿歌学习
1、宿舍为单位分组,每组课下准备一首儿歌
2、每节课一个小组教学,组员分工
3、《花孔雀》
1.节奏节拍教学准确
声乐课教案教案序号:1-2
教学课题
《乡间的小路》
施教时间
施教班级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
(2)让学生准确深入把握歌唱的情绪
能力目标:
(1)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
(2)把控歌曲音调的高低起伏,正确发声
思想目标: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更加喜欢农村。
2:顿音演唱注意气息向下找喉头位置的发声感觉;要注意顿和连的结合,加深面罩共鸣的体会
3:注意协调全身和气息,做出渐强渐弱
4、气息均匀,母音的运行和过度都要保持在声音位置统一前提下连贯流畅
新歌教学
1、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
设置疑问:
(1)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
(2)歌曲的重拍在哪?是几拍子?(第二遍聆听)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Nhomakorabea声音训练
1.呼吸训练:急吸缓呼
2.哼鸣
5 05 05—︱5 43 21 —‖
m
3、1335│5ii5│5331│1 -‖
《乡间的小路》音乐课件

歌曲主题
歌曲以乡间小路为载体,表达了对 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歌词意义
歌词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一个漫 步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通过细腻 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歌曲作者
叶佳修
台湾著名音乐人,以民谣创作著 称,被誉为“民歌之父”。
其他作品
《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 经典民谣作品广为传唱。
歌词中“夕阳有诗情 黄昏有画意”等句,表达了 对青春和成长的美好回忆。
意象分析
乡间小路
象征着归乡之路,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向往。
晚风、黄昏
代表时间流逝,引发人们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
牛车、牧笛
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语言技巧
比喻与拟人
如“晚风轻拂柳笛声”,“柳笛声”拟人化,形象生动。
歌曲影响
01
02
03
传唱度
作为经典民谣之一,《乡 间的小路》传唱度极高, 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影响力
歌曲对后来的民谣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民谣 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
时代意义
歌曲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 然的敬畏,具有时代意义 和历史价值。
02 《乡间的小路》音乐分析
曲式结构
《乡间的小路》音乐课件
目 录
• 《乡间的小路》简介 • 《乡间的小路》音乐分析 • 《乡间的小路》歌词解析 • 《乡间的小路》演绎与版本 • 《乡间的小路》在文化中的影响 • 《乡间的小路》教学方案
01 《乡间的小路》简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歌曲背景
创作背景
《乡间的小路》由著名音乐人叶 佳修创作,灵感来源于乡村生活
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
响
• A • B
• A
• 返回
自学时间
现在就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随着音乐轻轻地唱一唱。 你可以唱谱,也可以直接唱词, 还可以用“啦”模唱或者哼唱。 你可以自己学唱,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学唱。
短笛隐约 在
吹
响
• A • B
• A
短笛隐约 在
吹
响
• A • B
• A
• 同学们,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流行歌曲,这 是时代的记忆。尽管时间流失,尽管容颜 改变, • 但这清新自然的音乐依然会在我们的耳边 回响。
下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歌声中描绘了什么?
暮归的老牛 蓝天 夕阳 云彩 晚霞
牧童的歌声 吹响的短笛
• 请同学们用心去感受歌曲的意境, 听过后用几句话描述内心的感受。
乡间的小路
笑意写在脸上, 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 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 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大学生在乡土文学的 影响下,出现了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校 园歌曲就此诞生了。
随着校园歌曲在校园中的传唱,涌现了: 《兰花草》《捉泥鳅》、《外婆的澎湖湾》《流 浪汉的独白》等大批作品,在校园中广泛传唱。 这个时期是台湾校园歌曲的鼎盛时期。校园歌曲 也被称为 “校园民歌”、“现代民歌”、“乐府 民风”。校园歌曲在台湾常被称为校园民谣。
•
• 荷把锄头在肩上, •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 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 •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 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 •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短笛隐约 在
吹
响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A段和B段在节奏和旋律有什么不同? A段和B段的情绪一样么?
短笛隐约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