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人员职务犯罪典型案例解析与预防55页PPT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程序风险
人员素质
领导干预
2
1、税务人员的思想、意识风险
税务人员对税务工作的认识,秉持的思想、意识,税务人员 的责任心强弱,依法行政的意识,对纳税人的民主和法制意 识,税务人员的法律思想和风险防范意识,对法律风险的防 范意识,对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
2、执法主体不适格
无权、缺权、越权、错权、滥权
(1)税务部门检查,上级部门审理并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形 成两个执法主体。
(2)应由上级税务机关决定的,税务部门行使了决定权的。
如:由稽查局作出决定采取强制措施、调账检查等。
完整版PPT课件
3
3、被执法对象的潜在风险引发的执法风险。
被执法对象的潜在风险引发的执法风险。是指税务人员因被 执法对象经营理念、经营状况、法律环境、行业性质等方面 固有的特点,造成执法部门做出不当税务执法处理意见的可 能性。
6
行政干预风险
• 地方领导片面强调当地利益,忽视国家税收政策 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以行政手段阻挠、干扰税务 部门依法行政,导致行政干预风险。
• 如:该处罚未处罚;该移送未移送;该检查未检 查;该征收未征收;已查案件久拖不决;执行不 到位等现象、征收过头税。。
税收行政体制风险和单位内部的人事风险。坚持 党的领导,行政支配税收,单位内部竞争。
完整版PPT课件
9
6、调查取证风险
• 调查取证是税务机关实施税务检查的必经 程序,在取证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易导 致稽查风险。
• 如:偷拍偷录、威胁或利诱暴力取证、当 事人不认可的复制件、主观孤证、取证不 全或不完整、进入混合场所取证等。都因 证据不足或不采信,而导致执法风险
完整版PPT课件
10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何恒友).pptx

主讲人:何恒友 青岛市地税局市北分局
前言
近年来,通过健全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预 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和深化两权监督,我们在税收 执法、税收征管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套行 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并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同时也应看到税收征管领域中腐蚀与反腐蚀斗争依 然激烈。同时在税收执法和税收征管领域中还存在 着一些严重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应毫不松懈的抓 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切实增强税务队伍抵御不良 风气和自我净化能力。
主要内容
▪ 一、形成职务犯罪主要根源 ▪ 二、税务系统产生职务犯罪主要诱因 ▪ 三、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 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物(即其他 个体、群体、国家机构或社会),使之产生压力继 而服从的能力。
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 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力蜕变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一 般是指权力腐败,也即指权力职能的蜕变。
三、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 1、 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根基。正确认 识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 势,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开展预 防职务教育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从 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 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开展树立先 进典型、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深入开 展理想信念教育、法纪教育、人生观和价值 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筑牢廉洁 从税的思想道德基础,积极引导税务干部职工充
▪ 6、教育和惩处力度不到位。目前对于腐败问 题普遍存在一种不正常心理,认为一些小节 问题算不上大问题,见怪不惊,不值一提; 发现问题想方设法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 了,“家丑不可外扬”,内部做无关痛痒的 消化处理,一旦发生“质变”追悔已晚。
二、税务系统产生职务犯罪主要诱因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 ppt课件

PPT课件
13
9、淡化责任风险
• 少数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办案马虎,对 疑难复杂案件草草了事,导致执法行为无 效和失职、渎职风险。
• 如:忽视程序细节,文书错误、数据错误 ;该签字的未签字、该注明时间的未注明 时间等。
PPT课件
14
10、执法不严风险
• 对法律法规有明确、具体、详细的适用范 围、条件、标准、形式的羁束性行政行为 不严格执行或适用不严谨;滥用自由裁量 权,导致执法不严风险。
PPT课件
23
6、加强税务监督
• 内部:严格按照“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分 离”的分工各司其职,既分工、又相互监督。
• 上级稽查部门对下级稽查部门加强管理,通过案 件复查,交叉检查、大要案督办等方式进行监督 。
• 外部:认真按照审计意见进行整改。 • 按照税务法规部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
改。 • 整改注重建立长效长效机制。
PPT课件
7
法制缺陷风险
• 目前税收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实体法法律 级次较低,现行税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困 难等造成了执法依据不完备,导致税务稽 查的风险。法律变动的风险。税法、会计 法、税收法规、会计准则频繁变动。问责 制的实行。
• 如:实体法中不少要素不确定,难以把握
、实体法滞后,上级部门以规范性文件加
• 地方领导片面强调当地利益,忽视国家税收政策 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以行政手段阻挠、干扰税务 部门依法行政,导致行政干预风险。
• 如:该处罚未处罚;该移送未移送;该检查未检 查;该征收未征收;已查案件久拖不决;执行不 到位等现象、征收过头税。。
税收行政体制风险和单位内部的人事风险。坚持 党的领导,行政支配税收,单位内部竞争。
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自然灾害、 战争、动乱、车祸、人身伤害 等
严厉打击逃税漏税宣传PPT讲座资料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构成要件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春姑娘不情愿地离开了办公室,夏先 生开始 了自己 的工作 ,他先 为小树 披上大 号的衣 服,再 提醒太 阳公公 ,春天 已经过 去了, 转眼就 到了八 月,夏 天就这 样戛然 而止了 。
税务人员玩忽职守案例

税务人员玩忽职守案例税务人员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执行者,他们的工作责任重大,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税务人员却因为个人私利或者其他原因,玩忽职守,导致税收管理出现漏洞,甚至损害国家利益。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税务人员玩忽职守的案例。
案例一,某地税务局工作人员在办理某企业税务登记手续时,未严格审核相关资料,导致该企业虚假登记,逃避缴纳税款。
经查,该工作人员因私下收受该企业负责人的贿赂,才放松了审核,给企业以可乘之机。
最终,该工作人员因渎职被开除公职,该企业也被追缴欠税。
案例二,某地税务局一名主管税务人员在审批企业纳税申报表时,未严格把关,导致多家企业逃避纳税。
经查,该主管税务人员与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有着不正当的利益关系,因私下收受贿赂而放任这些企业逃税。
最终,该主管税务人员被依法处理,这些企业也被追缴了欠税。
案例三,某地税务局一名税务稽查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未严格执行稽查程序,导致该企业逃避了大量税款。
经查,该税务稽查人员与该企业负责人有着利益交换关系,因私下收受贿赂而疏于履职。
最终,该税务稽查人员受到了严肃处理,该企业也被追缴了欠税。
这些案例都是税务人员玩忽职守的典型案例。
他们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税收管理的法律法规,也损害了国家利益,严重影响了税收的正常征收。
因此,税务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认真履行职责,维护税收管理的公平公正。
税务人员玩忽职守不仅会损害国家利益,也会影响税收管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因此,税务人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工作,不能因为个人私利而放任违法行为。
同时,税务部门也要加强对税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激励和惩处机制,确保税收管理的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税务人员玩忽职守的行为是不可容忍的,必须严肃处理,维护税收管理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只有税务人员严格履行职责,才能保障税收管理的正常运行,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希望所有税务人员都能牢记自己的使命,做一个合格的税收管理者。
预防税务职务犯罪讲座模版课件

〔3〕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保证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制度 第二、建立健全税务人员廉洁从政
制度 第三、建立健全税收执法管理制度 第四、建立健全税务行政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建设,使税务干部在职务
犯罪上“不能为〞。
〔4〕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一、深化“两权〞监督制约 第二、强化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监
2003---现在,全国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有9.6万多 人。省部级9人。
1997—2002年,全国税务系统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 有4483人,刑事处理353人,县处级121人,厅局级12 人。
2005年全国国税系统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有677人, 刑事处理122人,县处级30人。
2006年全国国税系统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有417人, 刑事处理15人。
4、以各种名义、借口向纳户借钱 借物,借点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暗 示或公开要求纳税人提供吃喝玩乐, 收受或索要纳税人礼品、礼金和有价 证券。
5、挪用税〔公〕款及公物。 6、收关系税,人情税。
7、利用职务或职权的影响,为配 偶、子女和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 利条件,谋取非法利益。
8、私设“小金库〞,奢侈浪费, 私分公共财产。
督 第三、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党
内、行政、群众、社会、人大、政协、司 法、审计等〕
廉内助:“五过问〞〔配偶下班回家晚
了要过问,配偶钱包的钱突然多了要过问, 配偶结交了新的朋友要过问,配偶拿回高 档礼品要过问,配偶被人请去吃喝玩乐要 过问〕
〔5〕建立健全严厉的惩治机制 第一、突出查办案件的重点 第二、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 第三、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通过严惩,使税务干部在职务犯罪
〔三〕本质: 以权力为资本,以人情为媒
介,以金钱为诱饵,以谋取私利 为目的,是“典型的以权谋私〞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4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5、其它:除上述重点部位和环节外, 税收征管过程就是与纳税人打交道过程, 也就是用权执法与利益诱惑相互撞击的 过程,腐蚀与反腐蚀交锋的过程。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执 法与服务、为国征税与利益诱惑的 关系,不能自觉地严守纪律和自我 约束,不能做到“慎独、慎微、慎 权、慎欲”,就可能导致损公肥私 的不良交易发生。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 6、教育和惩处力度不到位。目前对于腐败问 题普遍存在一种不正常心理,认为一些小节 问题算不上大问题,见怪不惊,不值一提; 发现问题想方设法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 了,“家丑不可外扬”,内部做无关痛痒的 消化处理,一旦发生“质变”追悔已晚。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二、税务系统产生职务犯罪主要诱因
当今社会犯罪现象如此严重,究其主要 根源应该是权力的失控。把手中的权利私有 化、商品化,把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视为个 人的特权,视作谋取个人、家庭或小团体私 利的资本和筹码,高高在上,以权压人,随 心所欲地滥使滥用,千方百计地运用手中的 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在权力实际运行中, 却背离权力的人民性。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税务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三、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1、 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根基。正确认 识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 势,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开展预 防职务教育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从 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 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开展树立先 进典型、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深入开 展理想信念教育、法纪教育、人生观和价值 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筑牢廉洁 从税的思想道德基础,积极引导税务干部职工充
税务稽查典型案例讲解PPT课件

二、稽查案例
4.某公司员工购买假发票报销少缴企业所 得税案
政策点:发票管理
《发票管理办法》
*
二、稽查案例
5.某房地产公司融资支出无合法凭证税前 列支少缴税款案
政策点:债权性融资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混合性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 告》(2013年41号) 《特定资产收益权转让合同》:股权未变更、定期支付利息;赎回 投资或偿还本金;对企业净资产不拥有所有权;不具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不参与日常经营活动 银行咨询费:专项借款辅助费用
*
三、几点建议
1.及时学习和掌握税收政策 2.遵纪守法,正确维护合法权益 3.慎重进行税收筹划 4.正确对待税务稽查 5.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
*
结束语:
谢谢您的到来,为方便回顾本课程内容, 可在课件下载后进行查看,对疑问之处可 随时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For the convenience of review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you can view it after downloading the courseware. You can ask questions at any time
*
二、稽查案例
7.某房地产公司预提土地成本少缴税款案
政策点:权责发生制与列支凭证
《企业所得税法》权责发生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 发【2008】80号)第八条 《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9】31号)第三十二条、三十三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 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第四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