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与色的美感(1)

合集下载

描写面色冷漠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面色冷漠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面色冷漠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面色冷漠,仿佛冷峻的山峰,没有一丝温暖的笑容。

以下是我为您呈现的唯美描写面色冷漠的句子,共计70句:1.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情感,冷漠如一颗封闭的冰山。

2. 冰冷的眼眸透露着他内心的孤独和冷漠。

3. 那张面容凝结着寒冰般的冷漠。

4. 嗜血的唇角勾勒着一抹阴冷的笑意,冷漠而迷人。

5. 面色冷漠,如同深邃的夜空,无声无息。

6. 冷眸淡然,世事皆可掌控,冷漠而自信。

7. 冷冽的目光透过他的眼眸,扫过所有凡尘俗世。

8. 他的表情毫无波澜,冷漠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气质。

9. 那冷漠的眼神仿佛可以冻结时间,让人无法靠近。

10. 他脸上的皱纹勾勒出岁月的沉淀,透露着冷漠的信念。

11. 面容冰冷,如同白银般寒冷而洁白。

12.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冷漠如冬日的冰雪。

13. 直视他的眼神仿佛触碰到了寒冷的冰面,刺骨而冰凉。

14. 冷漠的表情里,蕴藏着无尽的深意,让人无法捉摸。

15. 冷冽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让人不敢逼近。

16. 他的目光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他面色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7. 他那张脸上写满了冷漠,没有一丝温暖可以触及。

18. 面容冷若寒冬,没有一丝生机和喜悦。

19. 充满智慧和经历的眼神,冷漠中尽显睿智。

20. 漠然的眼神透露出对凡尘俗世的淡然态度。

21. 面色冷漠的背后,隐藏着一颗饱经世事的心灵。

22. 他那张冷漠的脸上,只有一双寒冷的眼睛充满了光芒。

23. 冷漠的面容仿佛透露着他对人世间的失望和疲倦。

24. 面无表情的脸上,刻画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冷漠而美丽。

25. 他的目光犹如寒夜中的星光,冷漠又清澈。

26. 与他面容冷漠的相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温暖的声音。

27. 一双冷漠的眼睛透露着深不可测的智慧与沉思。

28. 面色冷漠的人总是能够看透众生的庸俗与虚伪。

29. 面目冷漠的他宛如一座高山,让人无法逾越。

30. 冷漠的表情仿佛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埋在心底。

初中美术色彩的对比和面的感

初中美术色彩的对比和面的感

初中美术色彩的对比和面的感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色彩的对比和面的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比,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可以被凸显出来,从而加强了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面的感则是指色彩在画面中的分布和组合方式,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赏者的感受。

下面将从对比和面的感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美术中色彩的运用。

一、对比的运用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差异。

在初中美术中,可以通过对比使色彩更加鲜明和强烈,从而增加作品的吸引力。

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运用:1.色相对比:通过选择色相上相互对立的颜色进行组合,例如红与绿、蓝与黄、紫与黄绿等,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这种对比方式能够使画面更加饱满和充满动感。

2.明暗对比:明暗对比是指色彩的亮度和暗度之间的对比。

通过在画面中设置明亮和暗淡的区域,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并加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3.冷暖对比:冷色和暖色之间的对比可以产生冷暖交融的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巧妙地运用冷暖色彩的对比,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气氛和情绪。

通过对比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眼球,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面的感面的感是指色彩在画面中的分布和组合方式,它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赏者的感受。

初中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布局面的感,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丰富。

1.平衡的面的感:平衡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均衡和调和。

在色彩运用上,可以通过将明亮和暗淡的色彩、冷色和暖色进行适度的搭配,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和谐。

2.运用面的面积的感:在画面中,通过对颜色的面积进行不同的安排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在一幅描绘大自然的作品中,大面积的绿色可以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感觉,而小面积的红色则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利用对比强化面的感:通过对比的运用,可以加强面的感的效果。

例如在画面中设置一个大面积的明亮色彩,与周围的暗淡色彩形成对比,可以使该区域更加突出,吸引观众的目光。

通过合理运用面的感,可以使作品达到画面的统一和和谐,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小班美术《彩色的面条》教案

小班美术《彩色的面条》教案

小班美术《彩色的面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线条》,详细内容为“彩色的面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面条的基本形态,学习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物体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画法,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线条的画法,色彩的搭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面条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彩色粉笔、白板、挂图、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水彩笔、画纸、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形态的面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线条的画法,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面条的美感。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相互欣赏、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彩色的面条》2. 内容:线条:直线、曲线、螺旋线等。

色彩:红、橙、黄、绿、蓝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画一幅以“彩色的面条”为主题的画。

2. 答案: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能表现出面条的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彩泥、废旧材料等)创作面条作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和色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中的线条画法和色彩搭配。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教师巡回指导。

4. 作业设计中的线条流畅性和色彩搭配和谐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关注学生表现和鼓励创新。

一、教学目标中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小班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面条的形态、色彩等特点。

《④ 面与色的美感》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七年级下册

《④ 面与色的美感》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七年级下册

《面与色的美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色彩和形状的基本认知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3. 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绘制一幅简单的静物画。

要求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如水果、花卉等),通过色彩和形状的组合,表现出它们的美感。

使用多种颜色,尝试使用对比色或相邻色来丰富画面效果。

2. 任务二:创作一幅抽象画。

要求发挥想象力,通过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组合,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考。

尝试使用不同的笔触和颜色搭配,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3. 任务三:收集并整理关于色彩和形状美感的相关资料。

要求通过互联网、书籍、杂志等途径,收集有关色彩和形状在艺术、设计、摄影等方面的案例和图片,并整理成一份报告或PPT,在课堂上分享。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提交的作品需体现学生的创意和审美能力;3. 提交的作品需附上创作思路和说明,以便老师了解学生的创作过程;4. 按时完成作业,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作业评价1. 作品评价:根据作品的质量、创意、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2. 作业态度:评价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否认真思考、积极探索;3.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通过作业对色彩和形状美感知识的掌握程度;4. 作业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对作业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品后,老师将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2. 学生可根据老师的反馈,进一步完善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色彩搭配能力;3.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最终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之一;4. 对于优秀作品,老师将推荐参加校内外相关比赛或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和交流。

通过这次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色彩和形状美感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色彩搭配能力。

作业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绘制静物画、创作抽象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等,旨在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课堂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初中美术课堂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到 “ 百花园地”里 ,用简要 的几句 话分析 自己作业 的优缺点 ,并粘贴 在作品旁边 ,同时也 可以对其他组 的作业进行评价 ,写 出同学 的作业 好在 哪里 ,什 么地 方还需要 改进 ,
可激励人 的话语或其他方式对学 生 进行评价 。如 “ 们能想 到这点真 你
些 ,让 教 室 的墙壁 装 饰 、黑板 板
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一 班学生为
是太棒 了,还有没有其 他想法 呢? ” “ 再想想看 ,有没补充? “ ” 感谢这 位同学的创意思考 , 把掌声送给他 ! ” “ 我非常相信你们小组还能想 出让其
裁并加以分析介绍文化知识 ,再到

课前读课 文、写报告 ,收集
初 中美 术 课 堂 的个 性 化 教 学 策 略
文/ 广州市豪贤中学 蒋 萍


巧 设作 业要 求
的构成 。 ( )个性探 究 :尝 试将 3 色彩的搭 配运用到不 同的生活物品
的 设计 中 。
间,尝试多元 化的 、形式迥然 的开 放性作业。 3 让学生 “ . 各显神通”
1 关 注 个体 差 异 .
层次 眭作业设计是指在教学 中
2 让 学生 “ . 活中求学”
利用绘 画周记 。美术周记主要 记录学生 所见所 闻、收获 、感 想 、
教师要关 注学生个体差异 ,例如在 学习 《 面与色 的美感》一课 时 ,我

2 创设 良好 的课堂氛 围 .



学生学 习中 的 “ 问题” ,进 而以此 探索 ,进行深 入分析 品读课文 。整 节课 仅为 4 0多分钟 ,其 内容 丰富、
气氛活跃 、主题鲜 明、效果显著 。
5 建 构 交流 反 馈 与 评 价机 制 . 教 师 引导 教 学 ,激 励 学 生 产 生

面与色的美感

面与色的美感
圆形:圆润、舒滑、柔和、灵动。
面的构成
❖几何体 ❖有机形 ❖偶然形
❖色彩演变
复色
类似色 黑、白、金、银、灰色的间隔
色环表中相对的颜色叫对比色 相邻近的色彩叫邻近色
色彩的调和方法
色彩大与小
色彩的大、小感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 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冷色、 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
晴天 四季花开 听谁在唱歌 相遇 有福气 游园 春天交响曲 丰收的季节
三角形:稳定感
方形:方正、坚Βιβλιοθήκη 、 伟岸圆形:圆润、舒滑、柔 和、灵动。
在立体造型中,面是相对于体而言的,是具有 长、宽的二度空间形象。绘画中的形,包括各种面 和物象的轮廓图形。
方形:方正、坚实;横方形给人以平静、威严、沉 重感,竖方 形给人以高耸、伟岸的感觉。
三角形:正三角形具有稳定感,反之有不稳定、不 安全感。
色彩的冷暖,是根据色调决定的。
红、橙、黄色调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等, 有温暖、热烈的感觉。
兰、绿、紫色调使人联想到水、天等,有宁 静、寒冷的感觉。
•作业:
•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富有情感 的作品。
•画面有色彩面积对比
作业选题(以下题目任选一个,构成作品)
雷雨天 点的变化 大方 爱 海洋的诉涛 黑色幽默 江南 夏夜

描写画风的词语唯美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画风的词语唯美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画风的词语唯美句子(精选100句)1. 柔美如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仙境一般的画面。

2. 色彩斑斓的画风仿佛将世界点缀成一片绚丽的花园。

3. 细腻而流畅的线条勾勒着画面中的情感与意境。

4. 纯净如玉的色彩让画面仿佛洋溢着天然的宁静之气。

5. 犹如夜幕降临时的星光,画风散发出一股神秘与浪漫的氛围。

6. 恍若置身于油画中,画家巧妙地捕捉到自然的魅力。

7. 感性与幻想相互交织,勾勒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画卷。

8. 纷繁的色彩与明亮的光影在画面中交相辉映,勾勒出独特的艺术感。

9. 温柔的笔触勾勒着画中人物的柔美与典雅。

10. 淡雅的色调让人仿佛置身于恬静而安详的画境中。

11. 瓷器般的光滑质感被绘制得栩栩如生,令人心生敬仰之情。

12. 温暖的光线营造出画面中温馨的氛围,令人心生愉悦之感。

13. 纤细的线条勾勒出优雅的曲线,展现出画面中物体的灵动之美。

14. 柔和的过渡色彩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15. 宏大壮丽的场景被细致入微地描绘,尽显画家的卓越技艺。

16. 轻柔婉约的色彩流淌在画面中,仿佛音符在空中跳跃飞舞。

17. 纯净的白色与丰富的色彩相互映衬,营造出和谐而舒适的画面氛围。

18. 绚丽多彩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

19. 繁花似锦的画面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春天气息。

20. 细腻入微的质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画面中物体的触感。

21. 柔和的冷色调与明亮的暖色调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对比。

22. 无拘无束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23. 柔美而细腻的画面仿佛散发着一种温暖的力量,令人感到宁静与安慰。

24. 线条的流动与碎裂形成了独特的构图,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视觉冲击。

25. 稚嫩而清澈的色彩彰显了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26. 强烈的对比色彩创造了一种鲜明而饱满的视觉效果。

27. 深邃的色调给人一种沉思的氛围,仿佛是沉浸在内心世界的冥想。

28. 柔美的光线照射在画面上,仿佛给人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宁静。

镜头下的唯美画面描写句子(精选两篇)

镜头下的唯美画面描写句子(精选两篇)

镜头下的唯美画面描写句子(篇一)镜头下的唯美画面有着无限的魅力,能够通过视觉的表达方式将美丽与情感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下面是一些描写唯美画面的句子,希望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1. 在晨光的染照之下,树影婆娑,如诗如画。

2. 一缕阳光洒下,映照在清澈湖水上,如同精灵之舞。

3. 山谷间细雾缭绕,恍若置身仙境。

4. 万千朵霞光散落在云层之间,如同绚丽的锦缎。

5. 远处的海面上,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

6. 暮色降临,星星点点映照在湖面上,宛如银河倒映。

7. 林间小路弯弯曲曲,朵朵落叶慵懒地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8. 晨雾中,草地上露珠闪烁,如同宝石般耀眼夺目。

9. 枫叶纷纷坠落,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

10. 蜿蜒的小溪穿越绿树成荫的山间,水波粼粼,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11. 平静的湖面上,湖光山色倒映其中,美不胜收。

12. 青山环绕,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13. 天空中绚丽多彩的彩霞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14.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点亮了整个城市,犹如一颗颗明亮的星星。

15. 河水静静地流淌,清澈见底,鱼儿欢快地嬉戏其中。

16. 麦浪翻滚,金黄色的海洋在微风中荡漾,宛如无边的金色海洋。

17. 薄雾弥漫的田野中,稻谷随风摆动,如同黄金波浪。

18. 梧桐树下,落叶纷飞,一片片如雪花般飘舞。

19. 夕阳西下,红霞映照在高楼大厦上,熠熠生辉,美轮美奂。

20. 山巅之上,云雾缭绕,如同置身于云端仙境。

21. 水滴从花瓣上滑落,溅起一朵朵小水花,美丽而柔和。

22. 桃花盛开的山坡上,粉色的花海连绵不绝,宛如走进了童话世界。

23. 排列整齐的向日葵,跟随太阳移动,仿佛为阳光欢呼。

24. 雪花悄然飘落,覆盖大地,一片洁白的世界。

25. 天空湛蓝,云朵如白绵,悠然漂浮其间。

26. 清晨的森林中,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27. 蜜蜂嗡嗡飞舞,采集花蜜,营造出一片动人的画面。

28. 橙黄色的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轻柔而富有节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德里安
这幅画在平面上把横、 竖线结合,构成直角 或长方形,并在几何 图形中巧妙地安排三 原色,加以灰色和黑 色,用最基本最抽象 的几何图形表达纯粹 的精神。 他的作品单纯、明 快、深受设计师们的 喜爱,他们把绘画运 用到各种物品的设计 中,同样也取得较好 的视觉效 果。
利用蒙的里安的红黄蓝三原色来设 计图案,运用到不同的物品 设计中,符合美观、实用的视觉 效果。
间色
将三原色中任 意二种原色相 混合,就得到 一种间色又称 二次色。
复色
一种间色与另一种 间色相混合,就得 到了复色称为三次 色。
冷色如蓝、绿、紫等, 其物象联想如冰雪、大海 等。 给人以抽象联想如寒冷、寂 寞、绝望、死亡等的感觉。
暖色如红、橙、黄等,其物 象联想如火、太阳等。 给人以温暖、热烈、欢乐等;
生活中的点、线、面
五彩斑斓的世界
色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与色彩:
衣--服装设计,……
食--“色、香、味、形”
住--建筑设计,……
行--红绿灯,……
视觉提供的信息量大:80%,视神经对颜色 的反应最快
阴晴变换
四季变迁
三原色
红黄蓝三色 三原色不能由 其它颜色混合而成。 又称一次色。 以不同比例相混 合可调配出各种色 彩。
面的形状
几何形
几何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有机形
自然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 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更为生 动、厚实的视觉效果
偶然形
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学性
在立体造型中,面是相对于体而言的,是具有 长、宽的二度空间形象。绘画中的形,包括各种面 和物象的轮廓图形。
方形:方正、坚实;横方形给人以平静、威严、沉 重感,竖方 形给人以高耸、伟岸的感觉。 三角形:正三角形具有稳定感,反之有不稳定、不 安全感。 圆形:圆润、舒滑、柔和、灵动。




四季色彩联 想
色彩的冷暖,是根据色调决定的。
红、橙、黄色调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等, 有温暖、热烈的感觉。
兰、绿、紫色调使人联想到水、天等,有宁 静、寒冷的感觉。
作品欣赏
面 与 色 的整与严谨美。
淡雅的色彩与弧形面的重叠产生 灵动感与优柔美。
3、设计基本形:图例
3、把基本形重复移入骨格:
基本形 骨 格
4、正负形分别填上对比颜色
对比色:
红色—绿色 黄色—紫色 蓝色—橙色 白色—黑色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作业要求: 利用基本骨格与基本形设计一幅 重复移动构成作品。 规格:15cm×15cm
类似色:为较弱对比类型。效果较丰富、活 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近似色:色 相环上90度 以内的色彩 对比色:色 相环里相距 180度的色 彩
补色:为极端对比类型。效果强烈、眩目、
响亮、极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面与 色的构成与应用,如墙面、地毯、桌 面、花坛等。如果我们将一个或几个 基本形状的面,进行相同或不同的组 合排列,并配以色彩的调和,就会产 生千变万化的美感,丰富我们的情感 与生活。
覆 盖
减 缺
透 叠
联 合
接 触
分 离
怎样设计重复移动图案?
重复移动图案的组成部分:
基本形 骨 格
1、画好骨格:
15cm
15cm
3cm 3cm
2、设计基本形:
正形
负形
基本形的移动组合变化
2、设计基本形: 必须遵循的原则
(1)、基本形设计尽量避免对称的图形
(2)、避免正负形不分
(3)、避免封闭的图形
(25个小格,每小格3cm×3cm)
基本形: 利用几何形的组合方法设计
色彩: 采用对比颜色或黑白颜色
(注意: 基本形重复移入骨格时要随意改变方向,使 图 形的变化更加丰富)
谢谢大家!
平面构成的三要素:点、线、面
面的概念: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面的形状: 几何形的面:圆形面、椭圆形面、方形面、长 方形面、三角形面、棱形面、梯形面……
面的感觉: 偶然形的面: 直线形的面:简洁、安定、秩序感 具像形的面: 曲线形的面:柔软、轻松、饱满感
偶然形的面:自然、生动、有人情味
形与形的组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