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面与色的美感

合集下载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4,色彩的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常见用到的色彩调和方法有:(1),面积优势的调和(2),互补色互混的调和(3),置入共同色彩的调和(4),色彩分割的调和5,色彩的联想,当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该色彩与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练习起来,引起某种心理。

如红色可联想到火、血、太阳、热情、活力;绿色,可联想到草地、树叶、禾苗、和平、生长。

蓝色,同学们联想到什么呢?紫色呢?下面请同学们体验四季色彩联想的范例,并说说自己对四季色彩有什么感受?(课本图示:四季色彩的联想)教师:“我们的世界并没有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同学们,生活中许多事物与情景都可以激发你们的创造灵感,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感受美吧!”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广泛的、更具普遍意义的色彩美的境界,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最终达到能灵活运用色彩、自由表达色彩与情感的目的。

三,作业安排教师:“完成这一个课题,同学们对新鲜的色彩构成知识学习一定非常感完成当前的训练。

”1,请你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区表现面与色的构成,设计时,选择的形状与色彩要能反映自己的情感。

2,请你尝试将大师的作品运用到不同的物品设计中,要尽量符合“实用”、“美观”的功能。

学生作品欣赏(课本13页)八、总结与反思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习,对美术的热情更加强烈,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思维更加活跃,各小组更加团结协助,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及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大部分同学对本课题兴趣浓厚,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中来,表现的很出色,呈现出来的作品形式丰富多彩。

学生学习美术积极性增强,思维活跃很多,更加想学好美术这门学科。

《面与色的美感》课件

《面与色的美感》课件
技术实现度
作品的设计应具备可行性,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
功能性
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作品应具备实际的功能性,如标识设计、 包装设计等。
06 结论
总结面与色的美感研究
总结了面与色在视觉艺术中的重 要性和美感表现,包括面形的变 化、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等方面。
分析了面与色在建筑设计、平面 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 ,以及它们对人们心理感受的影
不同的面与色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 感,如温暖、冷静、兴奋等。
空间感
通过面与色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不 同的空间感,如宽敞、狭窄、高挑 等。
04 面与色的美感创造
面与色的设计原则
统一性
确保面与色的设计在整 体上保持一致,使观众 能够轻松理解并接受。
对比性
通过对比不同的面与色 ,突出重点,增强视觉
冲击力。
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师通过对面和色 彩的选择与搭配,展现出 时尚与个性。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师利用面与色的 组合,营造出舒适、和谐 的居住环境。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师通过对面和色 彩的运用,使产品更具吸 引力和实用性。
面与色的美感体验
视觉冲击
面与色的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视 觉冲击力,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情感表达
03 面与色的美感表现
面与色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01
02
03
绘画
在绘画中,艺术家通过运 用不同的面和色彩来表达 情感和主题,创造出独特 的视觉效果。
雕塑
雕塑家利用面和色彩的组 合,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 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建筑设计
建筑师运用面与色的搭配 ,创造出功能性与美学性 兼具的建筑空间。
面与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色彩的形式美感

色彩的形式美感
6
变化对称
变化对称相对于严格对称则略有变化,用色并不完全一致,而是有规 律的变化。
7
变化对称
变化对称更加的灵动,没有那么拘谨。
8
02色彩的对比来自两个或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 别时,它们的互相关系就称为色彩对比
9
色彩的对比
同时对比与 连续对比
01
02
明度对比
色相对比 03 04 纯度对比
23
冷暖对比
冷色调:清凉、干净、空间感
暖色调:活泼、热情、喜庆
24
冷暖对比
设计中适当的冷暖搭配可以增加活力,让画面更加协调,富有变化的美 感。
25
面积对比
颜色不同时,面 积越接近,对比 效果越强烈
面积对比是指各种色彩在设计中所占比 例引起的明度、纯度、色相、冷暖的对 比。色彩面积比例的变化影响着整个画 面的色调。
冷暖对比 05 06 面积对比
10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11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12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色彩对比变化总的趋势,是向对方色的补色变化,同时对比效果强于 连续对比。
13
明度对比
低明度沉重、浑厚
中纯度朴实、沉稳
高纯度纯洁、轻快
14
明度对比
高明度素雅、高洁
低明度沉稳、大气
15
色相对比
同一色相对比:5度以内 类似色相对比:45度左右 对比色相对比:100度以外 互补色相对比:180度左右
33
对比调和
色彩关系既变化又统一,层次丰富、鲜明。
34
Thanks!
35
色彩的形式美感
1
色彩美感的形式法则
01 对称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3)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3)

面与色的美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色彩构成知识并加以时间,为以后色彩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让学生能主动感知自然界美丽的色彩,理性的欣赏艺术作品和运用色彩,从而提高学生色彩的审美和艺术修养,养成热爱生活、关注自然、表达丰富情感的审美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面的分割、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学生怎样准确用色彩的联想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比较法教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活色彩图片、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题目《面与色的美感》二、欣赏图片,让学生认知色彩的颜色和感受色彩。

1、色彩颜色有:红、黄、蓝、绿、白、黑、紫、橙···········2、感受色彩:(1)色彩的酸甜苦辣3、色彩的联想: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引起某种心理感受。

如:红色,我们通常联想到火,太阳、热情、活力等;绿色,我们通常联想到草地、树叶、和平、生命等等。

(1)色彩的春夏秋冬(2)色彩的冷暖色调三、欣赏图片,认识形状1、面的形状:(1)几何形(几何的面,变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长方形、方形、三角形、圆形(2)有机形(自然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偶然形(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学性)2、“面”的分割与聚集分别有哪些方法:分割方法:等量分割、换比例分割、自由分割。

聚集方法:并置、叠置等。

四、作品欣赏五、作业布置:任务:确定一个题目,发挥想象,运用点、线、面、色彩的构成来创作一幅作品。

参考题目:《无题》、《春夏秋冬》、《自己的名字》、《海洋》、《森林》、《迷宫》、《旋转的木马》等等·········。

描写照片色彩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照片色彩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照片色彩的句子唯美(篇一)1. 那张照片散发着温暖的橘黄色调,仿佛夕阳燃烧般的美丽。

2. 照片中的色彩宛如一幅抽象画,绚丽多彩,令人陶醉。

3. 红色的花朵在照片里跃然纸上,散发出热情和活力。

4. 蓝天白云的照片让人仿佛感受到放松和宽容的氛围。

5. 黑白照片中,对比鲜明的灰色调勾勒出浓烈的情感。

6. 绿树成荫的照片中,鲜亮的绿色给人一种自然的宁静感。

7. 深黑色的背景让照片中的色彩更加饱和,充满神秘感。

8. 照片中的橙色点缀着整个画面,为平凡的场景赋予了一丝温暖。

9. 照片中的紫罗兰色如同一团微光,散发着神秘和优雅的气息。

10. 激情四溢的红色与强烈的黄色在照片中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11. 照片中的棕色调让人感到质朴和稳重,平静而又不失魅力。

12. 碧绿色的海水在照片中波光粼粼,仿佛能听见涛声和海浪拍岸的声音。

13. 照片中的金色光线照耀着整个画面,为日落增添了一抹魔幻。

14. 雨后的彩虹在照片中盘旋,色彩斑斓,令人心驰神往。

15. 照片中的冷色调勾勒出一种冷静而又深沉的气息。

16. 粉色的花瓣在照片中绽放,柔和而浪漫。

17. 纯白色的照片如同一张空白的画布,给人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

18. 照片中的灰蓝色调散发出一种朴素与幽静的美感。

19. 空旷的草原在照片中展现出浩瀚与壮丽的色彩。

20. 照片中的玫瑰红散发出一种浓烈的热情和浪漫。

21. 黄金色的稻田在照片中泛着温暖的光芒,令人心旷神怡。

22. 照片中的咖啡色带着一丝沉稳和温暖,让人感到宁静。

23. 淡紫色的水晶照片中透出一种神秘而又高贵的气息。

24. 照片中的云朵色彩斑斓,犹如绘画般美丽动人。

25. 现代建筑的照片中,灰色调营造出一种冷峻和高冷的气息。

26. 照片中的翠绿与嫩黄色仿佛在春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27. 雪白的瀑布在照片中奔腾而下,给人一种纯洁与神圣的感觉。

28. 照片中的粉红色婴儿衫呈现出一种温馨和童真的情感。

29. 青绿色的荷叶在照片中映衬着娇艳欲滴的荷花,异常绮丽。

色相的4种搭配方式,以及搭配的一般原则

色相的4种搭配方式,以及搭配的一般原则

色相的4种搭配方式,以及搭配的一般原则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属性,是彩色图形中的重要特征之一。

色相搭配是指将不同色相的颜色进行搭配,以达到视觉美感和情感表达等目的。

而色相的搭配有着非常多的方式,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进行选色,本文将介绍四种颜色搭配方式以及搭配的一般原则。

第一种:互补色搭配互补色搭配是指位于色轮相对位置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黄色和紫色等。

因为它们互相强化,形成鲜明、对比强烈的效果,所以互补色搭配是最受欢迎的搭配方法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色彩比较亮丽且搭配过多,容易使整体造型过于艳俗。

相邻色搭配是指发生在色轮上邻近两种色相进行搭配。

比如红色、橙色、黄色,以及蓝色、绿色、靛蓝等。

这种搭配方法较为柔和,颜色搭配较为和谐,视觉效果自然、温和。

类似色搭配也叫渐变色搭配,是指由一种颜色逐渐过渡到另一种颜色。

比如从红色到紫色再到蓝色。

这种颜色搭配方法比较自然,非常适合充满秋天气息的场合。

单一色搭配是指使用同一种颜色或多个不同明亮度的同一颜色,这种搭配方法非常简单,但需要注意不要将全部颜色都使用同一种,否则会显得单调。

总的来说,搭配的颜色需要考虑到整体的美观度,不要过于突兀或者过于单调。

下面是一些搭配的基本原则:1.避免同一色、同一调和强烈对比色的组合,否则会造成不协调感。

2.选择同一色相系列的颜色组合要保持互相呼应、相互协调,尽量避免过度的明暗变化。

3.不同的搭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要注意搭配面料和穿着场合,尽量让其符合主题和气氛。

4.在进行颜色搭配时,需要涉及到颜色的极端性质,如鲜艳与深沉、明度与色度的平衡。

总之,正确的颜色搭配需要依靠视觉感受和品味的积累,以及对基本色彩理论的掌握。

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地选择和运用颜色,达到完美的搭配效果。

色彩的视觉美感

色彩的视觉美感

色彩的视觉美感色彩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能够引导我们感知世界的工具。

色彩在艺术、设计、装饰、服装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色彩的魅力在于其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感觉,同时又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一、色彩搭配的原则在设计中,对于色彩的处理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官快感。

色彩的搭配需要考虑色彩的协调、对比、层次感等原则,以达到设计的和谐、美观和表现力。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式有以下几种:1.单色调单色调搭配可以让整个色盘保持一个整体感,适用于需要强调单色调调性的情况。

2.补色搭配补色搭配是指选择在彩轮上互相对称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具有强烈的对比度,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搭配的饱和度和明度。

3.类比色搭配类比色搭配是指选择彩轮上相邻的两个或三个颜色进行搭配,具有和谐、柔和的感觉,适用于需要突出某个色系的情况。

4.单色系搭配单色系搭配是指在同一彩系中选择不同深浅、饱和度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而柔和的效果。

二、不同颜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每种颜色都具有自己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颜色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1.红色红色是一种强烈的颜色,暗示着热情、动力和行动力。

在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喜庆、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2.黄色黄色是一种温暖、明亮的颜色,具有令人愉悦、充满活力的特点。

黄色还与知识和智慧有关联,因此被赋予了精神、文化的内涵。

3.绿色绿色是一种平静、安详和有益健康的颜色,常用于表达自然和和谐的主题。

在东方文化中,绿色也是豁达、自由的象征。

4.蓝色蓝色是一种深邃、冷静、稳定的颜色,通常被用于象征深度思考、优雅和高贵的特质。

同时,蓝色也是舒适、温和和和谐的符号。

5.紫色紫色是一种神秘、浪漫、优雅的颜色,常被用于传达创造性、想象力和优雅的特质。

三、色彩的利用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不仅仅在于对设计和表现的影响,还可以用于改变我们的情绪和感受,产生治疗作用。

色彩疗法是通过色彩的疗效来消除身体和心理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3)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3)

第五课—《面与色的美感》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照片和图案,欣赏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以及在应用领域的价值2、学习重复图案的设计方法,为学习平面设计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点与线的应用和创作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基本形的设计和排列组合,重复图案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

2、学生准备:课本、画纸、铅笔、橡皮擦、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以课件引入,展示课题:《面与色的美感》2、欣赏课件的照片,看课件点与线的图片,图片上的色彩和图案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1、生活里的点线面: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点线面的景象,例如室内装饰,服装设计,楼房的外观,屋顶上的瓦片,围巾上的图案等等。

2、看书回答:A、什么是面?具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的图形称为面。

B、面的分类:C、两个相同图形的组合方法:3、提问:看图提问?面与色的结合?(三)重复图案:1、重复图案欣赏:2、重复图案的设计方法:(1)、骨格设计:用直尺在画纸上画好大小形状相同的九个格子——骨格。

(2)、基本形设计:用尺子铅笔画出简单的几何形——基本形。

(3)、重复图案的设计——面与色的构成,把基本形放入骨格中,注意做方向变动,使其成为有变化的重复图案。

(四)色彩的联想与感觉:(红、黄、蓝、紫、绿、黑、白)六、学生作业:1、运用点,线,面,体,色结合来完成一幅作品。

2、要求用色大胆内容新奇。

3、可以使用多种材料,运用剪,拼,贴等方法制作一幅作品。

4、任务:确定一个题目,发挥想象,运用点、线、面、色彩的构成来创作一幅作品。

5、参考题目:<无题>、<春夏秋冬>、<自己的名字>、<街道>、<海洋>、<森林>、<血液>、<烟花>、<下雨天>、<生命>、<运动>七、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做作业八、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了面与色的美感的知识,希望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设计出更美、更丰富多彩的图案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
(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图案的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及在应用领域的价值。

(2)学习该图案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学习立体构成设计和应用设计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表达。

教学难点:
构成设计中如何运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授、谈话、演示、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色彩构成作品图像实例,四季景色图片,水彩颜料,白色的布,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基本形,提问:“这幅图好看吗?”接着出示一张由这基本形平移和旋转组合成的图案,问:“与刚才的那张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师述:“这张图案比前一张就显得丰富多了,这就是平面构成设计的奇妙之处,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面与色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打开课本,体会不同形状与颜色的面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2、欣赏课本里的图片,了解其特色价值。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启发学生:“课本里几张优美的图案好看吗?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强烈的美的感受,节奏感强又富于变化,色彩强烈而又统一,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

)(2)师提问:“美术中‘面’是指什么?有几种形状?”
几何形
有机形偶然形
(3)师提问:“两个相同的半圆形可以产生哪些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答:“一共有六种方法,分别是覆盖,减缺,透叠,联合,接触,分离。


(4)师提问:“面的‘分割’有哪些方法呢?”学生答:“等量分割、按比例分割、自由分割。


(5)引导学生看书中图例,师提问;“什么是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不同的色彩特别是不同的色彩并置时,由于人的视觉反应或心理联想作用,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不一样的联想。

介绍由色彩而联想的色彩心理现象,并组织学生进行色彩联想训练。

(黑、白、绿、蓝、黄、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中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加强对色彩构成的理性认识。

三、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同学通过色彩构成,色彩调和的一些基本方法进行面与色的构成设计,并把小组设计的图案画在白色画布上,每小组选出一名模特,上来讲台上表演。

四、教师点评每小组的作品,并对这节课做出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