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乡下孩子》公开课教学设计
《乡下孩子》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乡下孩子》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乡下孩子》0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快乐幸福。
3、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描绘的乡下孩子的生活场景和乐趣。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1)体会乡下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自由和快乐,感受他们生活的丰富多彩。
(2)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每天都能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乡下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乡下孩子的诗歌。
2、板书课题:《乡下孩子》(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思考:诗歌中描绘了乡下孩子的哪些生活场景?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精读诗歌1、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
(2)思考: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什么样的孩子?曾是爸爸背上什么样的孩子?(3)引导学生理解“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体会乡下孩子的天真可爱。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第二小节。
(2)思考:乡下孩子会干什么?(3)引导学生理解“捉蝴蝶”“编故事”“含草叶”“吹歌曲”,感受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3、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第三小节。
(2)思考:乡下孩子在劳动中会收获什么?(3)引导学生理解“挖野菜”“逮小鱼”,体会乡下孩子的勤劳能干。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
4、学习第四小节(1)齐读第四小节。
(2)思考:乡下孩子为什么是“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3)引导学生体会乡下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成长,感受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乡下孩子》市级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乡下孩子》市级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里”字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看图想象和反复诵读,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看图想象和反复诵读,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词语野菊野菜旷野歌曲肚皮欢唱编织馋嘴读一读。
2、读着这些词语,你们不由得想到什么地方?(乡下)师:走,让我们随着乡下孩子一起去乡下走一走,看一看。
二、精读课文1、欣赏乡村景色。
师: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啊!乡下真美啊!乡下真有趣!)2、生活在乡下的孩子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3小节。
交流师相机归纳并板书小标题: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读好词语。
指名读齐读3、再读读二三小节,这些事情中你最喜欢哪件事?从中你体会到什么?4、交流,分行指导朗读。
A捉蝴蝶1、出示句子,谁来读一读捉蝴蝶的句子。
指名读。
2、小朋友,你捉到了蝴蝶想干什么呢?文中的乡下孩子真会想象,捉住蝴蝶还能编故事呢!师:看蝴蝶飞来了,欣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话。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提点归纳编的故事的名字。
3、指导朗读:听了小朋友的话,老师知道了许多关于蝴蝶的故事。
真美丽啊。
谁来读美丽的故事?指名朗读。
4、一起来捉蝴蝶编故事吧!齐读。
B含草叶1、小朋友会哪些乐器?2、乡下孩子可没那么多的乐器,他们有的是树叶,草叶,听,他们用草叶吹奏动听的歌曲呢!播放音乐。
3、你听到了怎样的歌曲?伴着歌声,老师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用芦苇的叶子和豌豆的壳吹奏歌曲呢。
歌声动听,你们朗读更动听,谁来读?师相机评:你吹出了轻快地歌曲。
评价:你吹的是舒缓的歌曲。
二年级语文《乡下的孩子》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语文《乡下的孩子》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创造乡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生活。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乡村生活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通过组内讨论,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情景模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
(2)学生通过模拟,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
7. 布置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乡下孩子》这篇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掌握常用的汉字,并能够流利朗读课文。
2.语言技能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协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提高交际能力。
3.语言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乡土风情的特点,了解乡村文化的特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风情和乡村生活特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乡村生活中,并且能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欣赏有关乡村文化的短片或图片,引起学生注意,调动他们的兴趣,营造出乡村风情的氛围。
2. 学习更村文化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或采用多媒体辅助工具介绍乡村文化的一些知识,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 听、说和读(1) 听让学生带着问题,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述有关乡村生活的内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掌握生词和短语。
(2) 说教师通过提问以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帮助他们发现和改正语言使用中的错误。
(3) 读在学生听、说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4. 写以《乡下孩子》中词语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写作过程中帮助他们提高文字表达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5. 总结与评价通过学生小组展示、班级讨论、教师点评等形式,对本课学习所达到的目标进行评价,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综合评价。
四、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教学课件、课程录音。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乡村文化和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同时在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乡下孩子》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瞭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3、為自己作為一名鄉下孩子而感到驕傲。
培養孩子熱愛農村,將來建設新農村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一、提問導入新課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鄉下孩子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老師給大家留了一點作業,這節課,老師要看看大家完成得怎樣,你們一定會讓老師大吃一驚的。
二、精讀課文(一)讀、悟課文第一小節1、師讀第一小節,讓學生邊聽邊回憶自己躺在媽媽懷裏,趴在爸爸背上那種幸福的時刻。
2、大家聽完課文後,一定想把你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
快說出來吧!3、指導朗讀,讀出父母與孩子之間互敬互愛的感情。
(二)讀、悟第二小節過渡:孩子,你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大家的生活經歷又各不相同。
下麵就讓我們一起進入書中描寫的鄉下孩子的生活情境。
1、學生邊讀邊觀察插圖,結合自己所知道的想像:怎樣捉蝴蝶,會編個什麼樣的故事?會吹支什麼樣的曲子?2、小組練說,指名說。
3、鄉下孩子的生活如此快樂,那麼怎樣朗讀呢?指導學生用輕鬆、愉快的語氣朗讀。
(三)讀、悟第三小節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第三小節。
2、交流彙報,師生評價。
(四)讀、悟第四小節過渡:讀了前面的三個小節,你有什麼感覺?課文中一樣嗎?趕快去讀一讀。
1、學生自讀課文第四小節,感知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
2、思考:鄉下孩子為何如此快樂?(充足的陽光,開闊的空間,多彩的生活,父母的呵護)三、知識的延伸(成果的展示)過渡:同學們,我們是鄉下孩子,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會做什麼呢?1、學生把自己經歷過的和從父母那裏到的告訴大家①采野花②釣魚③捉螃蟹④拾稻穗⑤割草⑥去草地打滾⑦捉蚱蜢⑧去樹林中捉迷藏2、那你們能依照書中的樣子,說一說這些事嗎?3、學生大膽地、創新地進行說話練習。
例如:采一束野花編織一個美麗的花環,妝扮了美麗的房間,送給愛我的老師,送給愛我的老奶奶。
捉一只螃蟹,急壞了調皮的小弟弟,嚇壞了我的奶奶。
拾一籃稻穗,逗樂了我的媽媽,樂壞了我家的小公雞。
冀教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乡下孩子》

冀教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乡下孩子》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感受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环境,提问:你们觉得乡下孩子的教室是什么样的?(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
(三)讲解生字词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让学生造句。
(四)分析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乡下孩子为什么这么快乐?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五)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乡下孩子的生活和城市孩子的生活有什么不同?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
六、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努力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同时,学生感受到了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培养了对生活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下孩子的情感和课文中的场景描绘。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对比城乡生活差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难点补充1.运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感受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乡下孩子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乡下孩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和理解“乡下孩子”这个词汇。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乡下孩子的日常生活。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乡下孩子”这个词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 教具: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3. 教学资源:网络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乡下孩子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乡下孩子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情景模拟(1)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
(2)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和生字词进行对话。
五、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我眼中的乡下孩子”。
3. 观察身边的同学,描述他们的特点和优点。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乡下孩子的日常生活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讨论和情景模拟环节表现积极。
但在学习生字词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生字词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完成情况。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小作文,并签字确认。
3. 家长观察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一起分享,培养孩子的自信和乐观品质。
二年级语文《乡下的孩子》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语文《乡下的孩子》精品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乡下的孩子》。
理解诗歌中描述的乡下孩子的日常生活和乐趣。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了解乡下孩子的生活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乡下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增进对农村孩子的了解和关爱。
培养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课文:《乡下的孩子》图片:乡下孩子的生活场景生字词卡片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乡下孩子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乡下生活的了解和印象。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边读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学生跟读,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3.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生字词编小故事。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描绘的乡下孩子的乐趣和活动。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2 写作活动:教师给出一个与乡下孩子生活相关的主题,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学生用所学生字词和句型,写一篇小短文。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和诗歌内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5.2 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6.2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七章:扩展活动7.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或农场,亲身感受乡下孩子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乡下孩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 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 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词卡。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乡下孩子(指读课题),知道了乡下孩子生活得——快乐极了。
你们想继续了解他,并和他成为好朋友吗?想的小朋友再热情地呼喊一下!(指课题,学生再次兴致盎然地齐呼“乡下孩子”)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让我们先来和老朋友——生字词打个招呼吧出示生字词:妈妈怀里欢唱野菊编织含草叶歌曲野菜撑圆小猪肚皮乐坏旷野馋嘴一串小鱼生:读生:齐读二、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第 1 小节?(出示)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出示:乡下孩子像_____一样_____,像_____一样_____。
指名说一说——评价肯定的基础上要求说得更完整、更具体。
师:曾是曾经、以前的意思。
以前的孩子小宝宝。
你躺在妈妈怀里什么感觉?生:妈妈的怀抱像棉花,软绵绵的。
生:躺在妈妈的怀里像睡在摇篮里,一晃一晃的,可舒服了。
我好象要睡着了师:我们都喜欢妈妈的怀抱,怀是竖心旁。
妈妈把对你的爱,通过怀抱传给你了。
一起写怀字。
一起读“怀里”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怎么是黄鹂?生:把黄鹂比作孩子师:你知道的真不少师:孩子哪里像黄鹂?生:一样在唱歌,歌声很美妙。
生:长得很美丽,像黄鹂一样师:是呀,在妈妈怀里很快乐,孩子多像一只只(引说:欢唱的黄鹂!)师:快乐得读读。
师:抓住了“欢唱”齐读。
师:怎么又是爸爸背上的野菊呢?生:笑脸像野菊一样生:笑容像野菊一样美丽。
师:你通过野菊想到笑脸,这叫联想。
我们在公园里看到的不一样,生活在田耕上,野菊生活在野外。
乡下孩子呢?生:笑得很快乐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一朵朵(引说:盛开的野菊花!)指导朗读这两行。
师:谁来读读师:谁能读得美美的?师:读得绵长点,美就出来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3)(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板书:幸福、快乐)三、理解体会、迁移训练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2、3 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
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随机选择相关诗句配图理解,阅读。
相机板书: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1)、指名说。
根据学生回答展开捉蝴蝶:(1)你来读读捉蝴蝶的句子。
(出示幻灯)(2)请同学们看:田野里的花开得多美呀!五颜六色的,招来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嘘,我们一起来捉蝴蝶吧!(模仿动作)让我们一起踮起脚尖儿,轻轻地,轻轻地,猛地一扑,哈,捉住了!师:谁想捉蝴蝶?(让举手的小朋友到黑板上捉蝴蝶)师(问捉到蝴蝶的小朋友):你想干什么?生:我想编故事。
(3)师:你想编什么故事?生:我想编《蝴蝶找朋友的故事》。
生:我想编《蝴蝶学飞》的故事。
生:我想编《蝴蝶公主》的故事。
生:我想编《蝴蝶和花仙子》的故事。
师:如果乡下孩子捉到蚂蚁、蜻蜓会编故事吗?师:大自然给乡下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师:你们编的故事可真美,谁能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4)(课件展示: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师板书“编织”,理解“编织”在这里不是指妈妈编织毛衣,而是指创造故事。
师:乡下孩子多有想像力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几个学生读,齐读(5)吹草叶:捉到蝴蝶,咱们给这美丽的蝴蝶姑娘吹首歌曲吧!用什么吹?(草叶),你会吹吗?(师发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的草叶。
)看看谁能吹出乐曲?(不会)(学生将草叶放到嘴边吹,吹不出声音。
)师:看来想用草叶吹出乐曲并不容易,可乡下孩子随手摘一片叶子就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你佩服吗?想不想听听乡下孩子吹奏的乐曲?(播放音乐《蝴蝶泉边》):这首曲子怎么样?生(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美妙高雅悠扬……(伴乐朗读)读读看。
带表情读。
男女生各读两行。
师:在乡下,连劳动都充满乐趣呢!(ppt)瞧,乡下孩子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回家了,(6)挖野菜:挖野菜做什么?(出示小猪图片)瞧,小猪的肚子怎样?(肚子很大、很圆。
小猪吃的很饱。
)师:饱的把肚子都……(引读)撑圆了的肚子是什么样?(生演示)这么多野菜,把小猪的肚皮都撑圆了。
能读出来吗?两组比赛读,看谁能把小猪的肚皮撑圆。
(指导书写“皮”字:横钩一撇一短竖,里面藏了一个又。
)。
看着小猪吃得这么饱,乡下孩子心情怎样?你觉得他们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劳)(7)逮小鱼指名读出逮小鱼的句子。
随机理解“逮”意思就是捉。
怎么逮小鱼?师:我们会说逮老鼠,逮蚂蚱,下手要快。
再读读。
不一会儿就逮到一串小鱼了,猫咪——乐坏了。
看到小鱼,小猫乐得(喵喵叫)会说什么?生:小猫仿佛在说:“这小鱼太好吃了,我要吃。
”生:我好想吃!生:快给我吃师:好吧,给你一条,够吗?不够,再来一条,还不哆,这小猫真够馋的,看来是一群——馋嘴猫,整串都给你吧!师:小猫乐坏了,乡下孩子也乐坏了。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快乐无比。
那你能把它美美的读出来吗?一起读出他们的快乐吧!生:指名赛读、师生赛读。
(8)出示:捉一只(),能编织()。
含一片(),能吹出()。
挖一篮(),撑圆了()。
逮一串(),乐坏了()。
尝试填空背诵。
(5)(指导说话练习)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自己练练看,割一把青草,喂饱了()端一盘骨头,乐坏了()。
抓一把米粒,撒给了()。
(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7)出示图片,同桌先交流交流,指名说。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 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的生活。
板书:有趣(5)、刚才我们知道了乡下孩子会捉蝴蝶,吹草叶,挖野菜,逮小鱼,喂小鸡等,其实在自由自在的乡村世界里,他们可以做的事,可以玩的游戏还远不止这些。
好多好玩有趣的事等着你去读去想象,读诗歌也是一件特别美的事,来,一起读第二三节,如果能配上动作就更好了。
四、学习第4小节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为什么乡下孩子会有这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呢?1、课件出示第4小节,指名读。
你看见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田野。
生2:广阔无边的田野。
生3:一望无边的田野。
师:这里的田野那么空旷,没有楼房的遮挡,视野非常开阔,所以称为——(师相机粘贴)“旷野”。
(指导读词语)。
师:开在野外的菊花叫——野菊长在野外的菜叫——野菜还有在野外生活的动物叫——野兔师:它们在大自然里自由地成长,享受阳光雨露,这片广阔的天地就叫——旷野。
2、乡下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幸福愉快地成长着,因为他们——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板书:阳光下生,旷野里长)3、谁来给我们读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感受乡下孩子的自由和快乐。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啊,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孩子在田野里飞跑,咱们一起读读。
4、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五、再读,背诵(4)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此时,我真想马上飞到乡下去,闻一闻花草的芳香,听一听小鸟的歌唱,到旷野中去奔跑,躺在田埂上睡一觉……小朋友,你们想吗?想的小朋友站起来,让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演一演,分享一下乡下孩子的快乐!让我们一齐读儿歌,配上动作,把你的喜爱读出来。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六、指导书写剩余生字1、指导要点下面跟生字宝宝再见见面。
学习“野”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教师范写指导,边写边说:站在田野里,戴着大帽子(横钩)拿着小石子(点),横竖两钩子(横钩、钩)学生扩词,师:嘴,笔画特别多。
一个办法:拆(指导书写:嘴:口,此,角一家人。
)生:口此角组合在一起要紧凑,还要注意每一部分的起笔。
口字旁,站得高。
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此”与“角”,都要写扁一些,不能拉得太长。
师:曲:要注意笔顺,你是怎么记住的?生:扁日加两竖。
菜、菊:(“采”字戴草帽就是“菜”。
) (草字头,包字头,一粒米藏里头。
)注意:指导观察字的共同点:都有一个草字头,上下结构,发现它们上少下多。
2、书写描红七、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乡下孩子们的生活那么幸福、快乐、有趣,真让人羡慕。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很快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你也会有这种感觉的。
八、作业:建议小朋友利用节假日,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把你看到的有趣的事告诉大家,来交流交流自己快乐的生活,好不好?板书:4、乡下孩子捉蝴蝶幸福含草叶快乐挖野菜阳光下生旷野里长有趣逮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