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三上《2、花的学校》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

部编三上《2、花的学校》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

2.花的学校《花的学校》教学片段◆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了解花孩子的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师:花的学校的孩子们那么美丽、可爱,你们喜欢他们吗?(课件出示句子)试一试你们能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要读出自己的喜爱哟!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3.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4.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生分别读这四句话)师: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

(师范读,生练读)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3.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4.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找学生试读)师:你还能找出哪些句子读一读呢?生1:“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我认为“冲”字要重读,体现了花孩子们的高兴心情。

生2:我觉得最后一句要读得幸福、深情,因为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快乐呀!师:你能读给我们听听吗?(生自读)赏析:这一教学片段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美感,通过读,感受到了丰富的想象情景,花孩子的美丽、可爱、调皮的特点跃然纸上,与其说是在读诗,不如说是在认真倾听着孩子们说不完的童言稚语。

2 花的学校【教学目标】1、写“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

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

2《花的学校》导学案拓展延伸你想象中的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什么样的?请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教学板书]2 花的学校花孩子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真可爱[教学反思]《花的学校》这首散文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折射着美妙童心的幻想和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备课时,我站在学生和教师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教学时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作者与我、我与学生都成了那些花中的一分子,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

《花的学校》参考资料泰戈尔,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他曾获若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

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本文选自他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泰戈尔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第课花的学校导学案

第课花的学校导学案

第课花的学校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荒、笛”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13 个字,会写“阵雨、荒野”等 16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2、教学难点(1)感受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仿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花随处可见,它们装点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所特别的学校,那是花的学校。

(板书课题:花的学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荒”是三拼音节,“笛”是形声字,注意读音。

多音字“假”,在“真假”中读“jiǎ”,在“放假”中读“jià”。

(2)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落、舞、荒”等字的书写,注意笔画和结构。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写了花孩子们在雨的滋润下从地下的学校冲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三)精读课文,感受想象1、学习第 1、2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写了六月的阵雨落下时的情景。

)(2)想象一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东风轻轻吹过荒野,发出“呜呜”的声音,就像吹着口笛一样。

)(3)指导朗读,读出东风的欢快。

2、学习第 3 6 自然段(1)默读第 3 6 自然段,思考: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花的学校在地下,那里关了门做功课。

)(2)花孩子们是怎样做功课的?(他们认真地学习,在地下的学校里。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指名读。
4.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轮读课文。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根据课文,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1.强调学生在读课文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帮助纠正字音。
(3)用轻快、活泼的语调朗读第1、2自然段。
2.理解第3~6自然段。(1)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2)结合自己画的语句进行汇报: 文中的孩子想象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雨天放假了,他们急着要回家呢。
(3)默读第6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
(4)多种方式朗读第3~6自然段。
3.学习第7~9自然段。 (1)一边读一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用时:20分钟)
1.学习第1、2自然段的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象画面。
(2)引导学生圈出描写“花” 的词语。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3~6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主说画面,圈画描写花的有新鲜感的词语。
(2)交流汇报。
(3)指导学习第6自然段。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画面。
(4)指导朗读第3~6自然段。
3.指导学习第7~9自然段。
(1)默读第7~9自然段,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4.想象训练:花孩子们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1.理解第1、2自然段的内容。
(1)抓住“跳舞”“狂欢”“阵雨落下”“走过荒野”“吹着口笛”等词语想象画面。
(2)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边朗读边想象画面:花随风摆动,似乎在欢快地跳着舞,他们在开舞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花的学校》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花的学校》导学案设计
(2)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4.想象训练:花孩子们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1.理解第1、2自然段的内容。
(1)抓住“轰响”“阵雨落下”“走过荒野”“吹着口笛”等词语想象画面。
(2)边朗读边想象画面:花随风摆动,似乎在欢快地跳着舞,他们在开舞会。
(3)轻快、活泼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理解第3~6自然段。
4.大胆进行想象,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1.在想象花孩子们冲出地面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如“互相碰触”写出了树枝互相碰触的样子;“簌簌地响”体现了绿叶被风吹动的声音;而“紫的、黄的、白的”更体现了花们的颜色鲜艳;“冲”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花孩子们着急的样子。
2.学生进行提问时,提示学生边读边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可以问诗歌中的花,可以问自己,也可以问作者,把问题简单地写在书上。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泰戈尔的资料及儿童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用时:3分钟)
1.激趣引入,板书课题。
2.引导质疑。
3.简要介绍作者。
1.齐读课题。
2.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想象训练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三、练笔提升,激发想象(用时:10分钟)
1.照样子写一写。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
2.展示评议。
1.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下来。
2.(1)把自己的续写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他们的意见,恰当修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的学校》导学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的学校》导学案

2、《花的学校》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小组:姓名:指导老师:【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大家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出示)(2 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板书:2 花的学校)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第一关:汉字大本营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课件出示)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衣裳猜出扬起双臂能够碰触放假墙角狂欢落下(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第【1】篇〗《花的学校》教案一、导入新课你喜欢小动物吗?谁来说说你家的小动物?小朋友这么喜欢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的动物篇,来看我们的38课“偷看大王”,板书。

谁看出我们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二、学习《偷看大王》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句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动笔划出来。

3、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小动物,都有谁呢?小组学习:这么多小动物,你喜欢哪一个?读你喜欢的部分,如果有两个小朋友喜欢同一个小动物,可以读同一段。

教师评价:找读书快的小组介绍经验,如:分工合理等检查: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读,及时评价,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奖励星星。

出示鹦鹉老师的一段话,自由读。

思考,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引入学生所查的课外资料有关复眼的知识。

齐读这段话。

现在,谁能说说,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三、学习《鸽子气象员》1、师板书课题2、小组合作读,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正确?3、出示课内词语,齐读4、划出这些词语,找不到的问周围的同学。

5、出示句子:读了《鸽子气象员》这个小故事,我知道:鸽子飞得高,说明——————。

鸽子不愿意出来,这就告诉我们,天——————。

鸽子快活地在天空中飞,阴沉沉的天马上————。

小小的鸽子,真是名副其实的“鸽子气象员”啊。

四、学习《小狗的舌头》1、师板书课题2、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默读速度快。

3、师出示词语:急急忙忙懂礼貌肯定挤挤眼做手势使眼色惊讶错怪要求:读完后划出这些词语。

4、出示问题:小狗去小牛家做客,它总是伸着长长的舌头,这是一只嘴馋的小狗吗?5、引入学生所查课外资料,有关动物散热的知识。

五、作业:把这三课的词语抄到词语摘抄本上。

六、拓展:阅读有关小动物的科普知识故事,讲给同学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导学案第【2】篇〗一、教材分析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 》表格式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 》表格式导学案
二、我再正确通顺地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我觉得写得优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可爱的花朵也有学校,他们的学校在,没下雨的时候,他们在学校里,雨一来,他们便,他们穿着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出来,在绿草上、。这些花的家在,他们对扬起双臂,急着回家投入她的怀抱。
手舞( )蹈 眉( )色舞 张( )舞( )
六、课内阅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 ),在竹林中吹着( )。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 )的。
导学案
设计人:
课题
2 花的学校
课型
新授
年级
三年级
执教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会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 ) ( ) ( ) ( )
chǔ fá fàng jià cāi xiǎng shuāng bì
( ) ( ) ( ) ( )
二、读句子,给多音字注音。
假( )如明天放假( )的话,我要和妹妹一起去郊外放风筝。
三、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同音字。
1.huāng 不知不觉之间,我竟然走到了一片( )草丛生的地方,心里有点( )张。
1.仿写词语。
一群一群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注意倾听。
(2)读一读苹果上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荒”和“裳”是后鼻音;“笛”和“罚”读第二声。
(3)“假”表示“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时,读第四声,如“请假、放假、病假”;表示“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跟‘真’相对”等时,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示评议。
1.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下来。
2.(1)把自己的仿写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他们的意见,恰当修改。
(2)读给全班同学听。
要在评议中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以鼓励为主。评议时重点关注是否展开了想象。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用时:7分钟)
2.鼓励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描述画面,有的放矢。
四、指导书写,积累词语(用时:12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读。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2.指导观察,运用三点关注法:看结构,看笔画,看部件。
3.教师范写重点字。
4.重点指导“舞、假、臂”。5.积累词句。
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泰戈尔的资料及儿童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用时:3分钟)
1.激趣引入,板书课题。
2.引导质疑。
3.简要介绍作者。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荒野 口笛 罚站 真假
放假 衣裳
2.说一说文中的花孩子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开火车读词语,把词语读正确。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一说花孩子们的特点。
1.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词语进行重点指导。
2.学生可能会说花孩子们可爱、欢快、活泼等特点,应引导学生说出根据。
5.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关键笔画所在的位置及书写特点。教师示范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的执笔姿势、运笔动作,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学生动笔前,端正书写姿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2.学生进行提问时,提示学生边读边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可以问文中的花,可以问自己,也可以问作者,把问题简单地写在书上。
3.想象训练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三、练笔提升,激发想象(用时:10分钟)
1.照样子,写一写。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同桌互相考一考。
(2)摘苹果游戏检查。
荒 笛 罚 假 裳
(3)读词语卡片,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假”。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师生评价。
4.理解词语,侧重理解“簌簌”。
5.出示练习,指名补充完整。
走过()
吹着()
()的东风
()地响雷
云拍着()
扬起()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4)指导朗读第3~6自然段。
3.指导学习第7~9自然段。
(1)默读第7~9自然段,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4.想象训练:花孩子们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1.理解第1、2自然段的内容。
(1)抓住“跳舞”“狂欢”“阵雨落下”“走过荒野”“吹着口笛”等词语想象画面。
(2)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边朗读边想象画面:花随风摆动,似乎在欢快地跳着舞,他们在开舞会。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指名读。
4.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轮读课文。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根据课文,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1.强调学生在读课文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帮助纠正字音。
1.读一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一看结构,整体把握,明确大小宽窄;二看笔画,精细观察,写好主笔画;三看部件,合理安排,想好空间布局。)
3.观看教师范写,掌握生字书写时的笔顺及结构安排。
4.注意“舞”的笔顺规则,上部三个横画中第三横最长,四个竖画向中心聚拢。“假”第三、四、五画的笔顺是横折、横、竖,整个字各部分都要写得紧凑些。“臂”上部略扁,下部第一笔是竖,要写直。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用时:20分钟)
1.学习第1、2自然段的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象画面。
(2)引导学生圈出描写“花”的词语。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3~6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主说画面,圈画描写花的有新鲜感的词语。
(2)交流汇报。
(3)指导学习第6自然段。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画面。
(2)在小组里交流对问题的理解。
4.大胆进行想象,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1.在想象花孩子们冲出地面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如“互相碰触”写出了树枝互相碰触的样子;“簌簌地响”体现了绿叶被风吹动的声音;而“紫的、黄的、白的”更体现了花孩子们的颜色鲜艳;“冲”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花孩子们着急的样子。
2《花的学校》导学案
课题
花的学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荒、笛”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13个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齐读课题。
2.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在诗集中,诗人热烈地歌颂了童真与母爱。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3.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从字音、停顿、语调方面进行评价。
4.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与同学交流。
5.补充填空,积累优美的词语。
1.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指导重点字的读音:“裳”在“衣裳”中读轻声;“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
2.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读好带问号的句子,注意语气。3.在理解“簌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听到的树叶抖动的声音是怎样的,从而理解“簌簌”。
1.拓展阅读泰戈尔的《金色花》《同情》。
2.积累背诵。
1.自由读一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
教师可进行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爱读儿童散文诗。
(3)用轻快、活泼的语调朗读第1、2自然段。
2.理解第3~6自然段。(1)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2)结合自己画的语句进行汇报: 文中的孩子想象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雨天放假了,他们急着要回家呢。
(3)默读第6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
(4)多种方式朗读第3~6自然段。
3.学习第7~9自然段。(1)一边读一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