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一、毕业设计题目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与网上选宿舍管理模块

二、设计(研究)内容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学生分配制度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学籍管理系统选用的开发软件是https://www.360docs.net/doc/185470818.html,,开发采用结构化设计思想。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5,可以方便的满足此学籍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上的需要。学籍管理指学校对学生所获得的学籍资格进行管理。凡经过升学考试或按规定手续被正式录取的学生,入校办理注册手续后即取得该校学籍,它标志着学生取得了参加学习的资格。学籍是组织管理学生的客观依据。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学籍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学籍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录取的学生在报到注册之前可以先到学校校园网上选宿舍,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对拟建系统的初步方案的分析得出:所要开发的系统主要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在配置相对较低的计算机设备来完成的。因此,新系统对机器设备的要求不高,在设备较高的机器中,新系统运行的会更稳定,更迅速,具有技术可行性。新系统开发完毕后,对操作人员来说,只要有过操作Windows95/98的经历,都能够较顺利的操作。从总体的结构来说操作简洁,易于录入和查询信息,从而方便了用户。在经济可行性方面,系里也不必为新系统的开发使用购进任何特别设备。新系统运行后,会极大地提高整个学生管理过程的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精力。

为了对现行的学生管理的过程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使所开发出来的新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必要对现行的学生管理过程进行详细调查,通过与计算机系管理教师的交谈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将本系统主要功能分为:

1、学生信息管理功能

(1)新生管理。本部分的功能主要有:

①有关学籍等信息的导入(招生数据导入),新生导入实现从现存的EXCEL新生名单中录入学生信息。

②新生基本数据准备,包括一些学生基本信息、专业代码、性别代码、民族代码、省份信息、政治面貌表等。

③班级编排,根据学生性别、生源地、高考成绩将新生平均地分配到各个班,分班功能能进一步实现自动分班。

④新生预分学号,从招生数据导入的表,根据将导入的数据从信息库表到在校生表,并根据考生的入学年份,所在院系,所学专业,学历是本科还是专科以及分班以后班上的人数来分学号;其基本思想是:学号一共由十位数组成,根据考生年份确定学号前两位,第三,四位按所在院系来定,第五、六位按所学专业来定,第七位的0或1是根据专科或本科来定,

后三位是根据分班以后班上的人数按序号从1到50来排列。

(2)班级管理。提供给班主任进行本班学生的信息更新、删除。

(3)添加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生入库。其中分为单个添加和成批添加。单个添加学生供数量较少的学生信息入库;成批添加可以从现存的学生信息EXCEL文件中成批录入到数据库中。

(4)删除学生。当学生毕业后,学生信息转移备份数据库中,系统的基本数据库中需要删除学生信息。该功能主要进行成批地删除学生信息,如连续学号区段的多位学生信息删除,整个班级的删除,所有学生信息的删除。

(5)学生信息备份。在学生信息删除前,将其按班级为单位保存到备份数据库

2、学生网上选宿舍功能

。。。。。。。。。(还没完全整理好)

三、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分析、进度安排:

(1)研究方案

根据对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对我国传统学籍管理的深层次考察,本系统作为一个教务人员管理学生学籍信息的平台,主要实现的功能如下: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学籍功能;让学生在网上可查询到学校及个人信息甚至自己所选的宿舍、自己的学号及所在院系的辅导员等,学生家长通过网络可随时了解学校及该生在校的一些情况。

(2)系统分析

高校学籍管理系统是基于Web应用的校园应用方案,提供了学籍信息化管理需要的灵活性,使学生、辅导员、家长之间能快速、及时地进行沟通,全面实现学生的学籍管理系统,是高校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强力支撑。

(3)课题工作进度:

第一阶段 4月6日—4月15日

阅读专业文献,撰写开题报告,安装软件及配置环境,拟开发提纲。

第二阶段 4月16日—5月中旬

编写程序、撰写论文(包括写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以及完成ER图的设计、编写DML语句(各个表的设计)、编写存储过程和触发器(自动分班)、建立单独的角色表,来分配权限等。

第三阶段 5月低

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现代软件工程》陈松乔,任胜兵,王国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页号[92-125]

[2]《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刘竹林,白振林,卢润彩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页号[62-94]

[3]《软件工程实践教程》杨宽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5年8月页号[97-124]

[4]《系统开发规范与文档编写》徐惠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页号[86-88] [226-231]

[5]《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5月页号[41-16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