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3课《花鸟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 花鸟画(一)》(教学设计)人美版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学设计)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3课花鸟画(一)》是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他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花鸟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作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2.难点:如何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花鸟画作品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他们对花鸟画的兴趣。
2.呈现(5分钟)介绍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如线条、墨色、构图等,让学生对花鸟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所学技法,进行花鸟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鸟画作品。
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课后继续创作花鸟画作品,下节课带来展示。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3分钟,家庭作业2分钟。
小学美术《花鸟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13 课《花鸟画(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及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菊花、梅花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知识,在体验、临摹、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感悟绘画与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花鸟画基本知识,学习中国画的中锋和侧锋用笔方法。
2、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
三、教具和学具笔、墨、纸、砚、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2 分钟)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小动画,请欣赏。
师说:这是《小蝌蚪找妈妈》里的片段。
师问:它是运用哪种绘画形式表现的?生:国画。
师说:《小蝌蚪找妈妈》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这是一部花鸟动画片。
它里面的动植物形象取自齐白石老爷爷笔下的作品。
你们喜欢吗?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花鸟画,体验笔墨的乐趣,感受它独特的内涵。
板书课题:花鸟画(一)(二).新授。
(16 分钟)1、花鸟画的范围。
师说: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
花鸟画它的范围较广,你知道都有哪一些吗?生:不仅仅有花和鸟,而且泛指各种动植物。
包括花卉、蔬果、草虫和禽类、兽类等。
2、探究花鸟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师问:那么在众多花鸟画题材中,什么被认为是代表高洁品质的四君子呢?板书:四君子:梅兰竹菊师问:它们有什么含义呢?师小结:大家知道的可真多。
梅花香自苦寒来,她较耐寒,在早春即可怒放,傲雪迎春,象征着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兰花一则花朵清雅幽香,所以被看做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竹子长青不败,气势冲霄,有高风亮节的象征意味。
菊花,有傲寒凌霜的特征,它不与群芳争列,所以象征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第13课:花鸟画(—)(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3课:花鸟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鸟画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
2.能够画出基本的花鸟画线稿。
3.能够用自然的色彩表现花鸟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鸟画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基本的花鸟画线稿的绘制。
2.教学难点:用自然的色彩表现花鸟画。
三、教学内容1.花鸟画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介绍花鸟画的画题和画法。
–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2.基本的花鸟画线稿的绘制–线稿的比例和画法。
–如何表现花鸟画的形态特征。
3.自然色彩的表现方法–打底色和涂色的技巧。
–如何选择合适的颜色。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花鸟画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
2.练习法: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画出基本的花鸟画线稿。
3.示范法:老师进行实际绘画,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4.交流法: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绘画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介绍花鸟画的知识,并通过图片展示花鸟画优美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教师讲授1.讲述花鸟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产生背景以及发展历程。
2.教授基本的花鸟画线稿的绘制技巧。
第三步:学生练习1.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画出基本的花鸟画线稿。
2.学生通过练习,熟悉花鸟画的绘制方法。
第四步:教师示范1.教师进行实际绘画,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表现花鸟画的形态特征和自然的色彩表现方法。
第五步:学生展示1.学生可以交流,分享自己的绘画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
2.学生通过展示,了解和学习其他同学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第六步:结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观察学生对花鸟画线稿的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绘画作品的颜色搭配,观察学生对自然色彩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拓展活动1.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花鸟画题材进行绘制,并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2.参观艺术展览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和作品展示。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学设计 (3)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13课花鸟画一》是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介绍,又有图片示范,便于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绘画基础技巧,对于花鸟画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学生在花鸟画的技法和表现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鸟画的技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花鸟画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鸟画作品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如线条、构图、色彩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绘画示范,演示花鸟画的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花鸟画的特点,总结花鸟画的创作规律。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运用花鸟画技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鸟画的重要技法和表现形式。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教学设计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花鸟画在实际生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大家能够围绕主题展开积极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但在成果分享环节,部分同学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同学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仍有少数同学对某些难点内容存在疑惑。针对这一点,我会在课后及时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反馈,通过个别辅导或组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5.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绘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勾勒、赋色、构图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着重讲解和示范这些基本技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花鸟画的分类及特点: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及其各自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花鸟画的表现手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鸟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花鸟画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花鸟画是以描绘自然界的花鸟为主题的绘画艺术,它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理想。
第13课:花鸟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3课:花鸟画(一)(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主题为花鸟画。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创作方法展开。
学生将学习花鸟画的基本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技巧,并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分析,了解花鸟画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花鸟画的欣赏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
教学难点:1. 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用笔技巧。
2. 花鸟画的用墨和用色方法。
3. 花鸟画的创作方法和审美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花鸟画作品、名家名作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毛笔、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的特点和美感。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包括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技巧。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名家名作,分析其花鸟画的创作方法和审美特征。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5. 评价与总结: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1. 第13课:花鸟画(一)2. 内容: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创作方法3. 结构: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4. 实践:学生进行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要求构图合理,用笔、用墨、用色得当。
2. 分析一幅名家花鸟画作品,写出其创作方法和审美特征。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关注自然、热爱生活。
3.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花鸟画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教案人美版

花鸟画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难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国画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课:①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表现形式。
②评讲上一节课学生作品1-2幅,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正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1.我们知道花鸟画的题材非常广泛,除花卉、鸟类之外,家禽、鱼虫、蔬果、走兽都是花鸟画所描绘的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类的画法。
板书: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
2.欣赏《麻雀图》教师作品课件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图上共画了几只麻雀?麻雀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麻雀的背部是什么颜色?此外,它的嘴巴、爪各是什么颜色?3.教师讲解(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
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板书分析:(鸟的画法)以麻雀为例进行分析①麻雀基本造型②麻雀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4.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步骤: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5.学习练习画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6.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7.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运用课件)作业布置: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花鸟画(一)》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美版

花鸟画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难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国画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课:①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表现形式。
②评讲上一节课学生作品1-2幅,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正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1.我们知道花鸟画的题材非常广泛,除花卉、鸟类之外,家禽、鱼虫、蔬果、走兽都是花鸟画所描绘的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类的画法。
板书: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
2.欣赏《麻雀图》教师作品课件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图上共画了几只麻雀?麻雀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麻雀的背部是什么颜色?此外,它的嘴巴、爪各是什么颜色?3.教师讲解(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
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板书分析:(鸟的画法)以麻雀为例进行分析①麻雀基本造型②麻雀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4.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步骤: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5.学习练习画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6.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7.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运用课件)作业布置: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花鸟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及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菊花、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花鸟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知识,在体验、临摹、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写意菊花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2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国画的了解比较浅薄,只限对一般国画工具的认识。
因此,对国画一些基本用墨,用色技能掌握较差。
所以本课遵从传统国画教学方式,以临摹、体验为主,逐步探究国画乐趣和技能画法,为后面国画教学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学习中国画的中锋、侧锋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花鸟画(一)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件欣赏作品)
2、出示课题——花鸟画。
课件出示,明确花鸟画的题材范围。
3、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四君子之一的菊花。
4、了解菊花的高洁品质及象征意义。
三、新课:
1、说一说,画家笔下的菊花与自然界中的菊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画家在画中是怎样借花抒情的?
2、菊花的画法:分析笔墨变化。
(课件)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
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
4、作画步骤: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5、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
就是要把这几朵菊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
可先用铅笔定位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