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检测方法重铬酸钾法
水质 COD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重铬酸盐法)

水质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一、原理: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氧化反应:15Cr2O72- + 3C8H5O4-(邻苯二甲酸氢钾) + 123H+→30Cr3+ + 24CO2 + 69H2O二、测试流程三、注意事项:1.水样保存:应加入浓硫酸至pH<2,置于4°C下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5d。
2.水样前处理:①氯离子浓度测试:硝酸银滴定,根据氯离子浓度,确定加入硫酸汞体积。
氯离子浓度>1000mg/L时,水样需稀释。
3.试验条件:①背景值控制:保证实验用水和试剂的纯度,实验用具使用前酸洗,锥形瓶可用马弗炉灼烧或铬酸清洗。
②加热:从沸腾开始保持2小时,但要防止爆沸(造成测试误差)。
③冷却:加热结束后,在电炉上冷却30mins,从冷凝管中加水,取下锥形瓶冷却至室温(不能有明显的温感)。
④滴定终点:当溶液的颜色先变为蓝绿色再变到红褐色即达到终点(30s内不褪色),几分钟后可能还会重现蓝绿色(指示剂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
4.影响因素:①氯离子干扰:氯离子被重铬酸钾氧化而影响测试结果。
消除方法:<1000mg/L时,用HgSO4进行掩蔽,生成[HgCl4]2- 稳定配合物。
>1000mg/L时,水样先稀释,再用HgSO4进行掩蔽。
②还原性物质干扰:硫化物、亚铁离子和亚硝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干扰。
HJ 828-2017测试的COD不仅包含有机物耗氧量,也包含还原性无机物的耗氧量。
③催化剂:硫酸银作用是使由有机物氧化形成的有机酸(R-COOH),进一步被催化氧化形成水和CO2,即。
④氧化能力: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对于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率为95-100%(反应中条件氧化还原电位E可以达到1.55V-1.42V)。
但是苯、嘧啶等结构稳定的有机物,其氧化率不到20%。
COD检测方法重铬酸钾法

COD检测方法-重铬酸钾法重铬酸钾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即水样中需要氧化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量。
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然后在强酸条件下加热,使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与重铬酸钾反应,消耗掉其中的氧,从而根据重铬酸钾的消耗量计算出水样中的COD。
一、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用品:50毫升酸式滴定管、三角瓶、冷凝管、水样、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硫酸银-硫酸试剂、浓硫酸、加热装置。
2.采样:用50毫升酸式滴定管准确取50毫升水样,放入250毫升的三角瓶中。
3.加入试剂:向三角瓶中加入5毫升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几颗玻璃珠,然后加入10毫升硫酸银-硫酸试剂。
4.加热回流:将三角瓶置于加热装置上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状态20分钟。
加热过程中要经常摇动三角瓶,以防止溶液在瓶壁上凝结。
5.冷却:待冷却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然后取下三角瓶,将三角瓶中的溶液转入50毫升容量瓶中。
6.滴定: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然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用酸式滴定管滴定容量瓶中的溶液,记录消耗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7.空白实验: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空白实验,以消除实验误差。
二、计算方法1.计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根据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的体积,计算出使用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
2.计算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根据滴定的体积和空白实验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实际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3.计算水样的COD: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重铬酸钾的摩尔质量和水样的体积,计算出水样的COD。
三、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免造成刺激和伤害。
2.加热时要保持微沸状态,以防止溶液溅出。
3.在滴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的速度和时间,以免造成误差。
4.实验结束后要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废液收集容器中,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总的来说,重铬酸钾法是一种可靠的测定水样中COD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
COD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

水中化学需氧量检测方法—重铬酸钾回流法一、方法概要酸化之水样加入过量之重铬酸钾溶液回流煮沸,剩余之重铬酸钾,以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由消耗之重铬酸钾量,即可求得水样中之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 ),以表示水样中可被氧化有机物之含量。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卤离子浓度小于2,000 mg/L 之地面水、地下水及放流水中化学需氧量检验。
三、干扰(一)比X-啶及其同类化合物无法被氧化,使COD 值偏低。
(二)挥发性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不易氧化。
可加入硫酸银试剂做为催化剂。
但须注意硫酸银试剂会与卤素形成不易氧化之沉淀。
(三)卤离子(X -)之干扰,可事先加入硫酸汞以生成错盐方式排除之,通常可于20mL 水样中加入0.4 g 硫酸汞。
若已知水样中卤离子浓度小于2,000mg/L ,则只要维持硫酸汞:卤离子=10 :1 比例即可(不必20 mL水样中加0.4 g硫酸汞);但当卤离子浓度大于2,000 mg/L 时,本方法即不适用。
(四)通常水样中亚硝酸氮极少超过1 或2 mg/L,在此情形下该离子之干扰可忽略。
亚硝酸盐产生之干扰,可依每1 mg 亚硝酸氮加入10 mg 胺基磺酸Sulfamic acid )来排除。
注意:在空白水样中须加入相同量的胺基磺酸。
(五)无机盐类如六价铬离子、亚铁离子、亚锰离子及硫化物等会形成干扰。
因此若已知含有以上之干扰物质,应分别定量并校正COD 值。
(六)废弃物中的氨氮或由含氮有机物质中释放出的氨氮,在含高浓度之氯离子时,会被氧化而造成干扰。
四、设备(一)回流装置:口径24/40之500mL或250mL磨口圆底瓶,30cm长之直形或球形冷凝管。
(二)加热装置。
(三)天平:可精秤至0.1 mg 。
五、试剂(一)试剂水:去离子蒸馏水。
(二)硫酸汞:分析级。
(三)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417 M :以试剂水溶解分析级试药之重铬酸钾12.259g(先在103 ℃烘干2 小时)于1L之量瓶中,定量至标线。
最新重铬酸钾法COD测定及颜色变化原理

最新重铬酸钾法COD测定及颜色变化原理重铬酸钾法(Cr6+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COD样品的氧化反应,利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氧化有机物质,从而测定水样中的COD含量。
重铬酸钾法的原理是:COD样品中的有机物被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氧化成Cr3+,同时重铬酸钾(K2Cr2O7)被还原为Cr3+离子。
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nH2n+1OH+K2Cr2O7+8H2SO4→2Cr2(SO4)3+K2SO4+3CO2+12H2O在反应过程中,重铬酸钾的颜色由橙红色逐渐变化为绿色。
当重铬酸钾完全被还原为Cr3+离子时,溶液的颜色完全变为绿色,反应结束。
测定过程中,首先需要将COD样品与硫酸进行预处理,使COD样品中的有机物被转化为可被重铬酸钾氧化的形式。
之后,将预处理后的样品与重铬酸钾溶液混合,并加热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重铬酸钾会氧化有机物,同时被还原为Cr3+离子。
为了测定COD含量,需要对氧化反应的终点进行判定。
终点的判定通常使用色度法。
反应中,重铬酸钾的颜色由橙红色逐渐变化为绿色,当溶液的颜色完全变为绿色时,反应结束。
可以使用比色法或分光光度计对溶液的颜色进行测定,判定颜色变化的终点。
根据反应终点颜色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样品的COD含量。
根据已知的重铬酸钾的浓度,以及反应溶液中重铬酸钾完全被还原所需的Cr3+离子的量,可以计算出有机物的氧化当量,进而计算出样品的COD含量。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水污染治理中。
然而,由于Cr6+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该方法对一些物质的氧化效果较差,因此在一些特定的样品中,需要使用其他测定COD的方法。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及应用范围1. 原理介绍重铬酸钾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为二价铬离子,然后用过量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定剩余的未反应的重铬酸钾,从而间接计算出样品中的COD含量。
重铬酸钾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预处理: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如过滤、酸化、碱化等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氧化反应: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与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溶液进行反应,在酸性条件下,有机物被氧化为二价铬离子(Cr2+)。
3.滴定:用稀硫酸将反应后的溶液酸化,并加入二甲基橙指示剂。
通过滴定过量的重铬酸钾溶液,使反应终点由橙色变为绿色。
4.计算COD含量:根据滴定所用的重铬酸钾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以及样品的体积,利用化学计量学原理计算出样品中有机物的COD含量。
2. 应用范围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具有以下优点:•适用性广: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样、废水和工业流程液体的COD测定,包括自来水、地下水、河水、湖泊水、污水处理厂出水等。
•灵敏度高:该方法对有机物的氧化性强,对COD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操作简便: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实验时间相对较短。
•准确性高:经过适当的样品预处理和滴定操作,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COD测定结果。
然而,重铬酸钾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耗费试剂:该方法需要大量的重铬酸钾试剂,成本较高。
•某些有机物不能被完全氧化:部分难以氧化的有机物在重铬酸钾法中可能无法完全反应,导致COD测定结果低于真实值。
•操作注意事项:重铬酸钾是一种有毒物质,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重铬酸钾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COD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环境保护、废水处理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样品特性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和滴定条件,以获得准确的COD测定结果。
国标法测定重铬酸钾COD的方法

国标法测定重铬酸钾COD的方法一、引言重铬酸钾(K2Cr2O7)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化学氧化原理,通过将被测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再利用重铬酸钾的还原剂消耗氧化剂的特性进行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标法测定重铬酸钾COD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COD测定仪、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器、电磁搅拌器等。
2.试剂:重铬酸钾(K2Cr2O7),银硫化物指示剂,硫酸,氯化银,硼酸,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钾,磷酸,亚硝酸钠,氯化亚铁,硝化二苯胺,硝化钠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样品的准备(1)首先,将样品过滤,去除杂质,得到清澈的水样。
(2)取适量的样品,加入500mL锥形瓶中,记录样品的初始体积,称为V0(mL)。
(3)将锥形瓶放入恒温水浴中,调节温度为20±1℃,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实验。
2.加入试剂(1)向锥形瓶中加入3mL硫酸,400mg重铬酸钾(以CrO3计量)和10mL硼酸。
(2)加入5mL氯化银溶液和1g氯化亚铁,搅拌均匀,放置15分钟。
3.滴定过程(1)向锥形瓶中加入50mL硫酸铜溶液,加入2滴硝酸银溶液作为指示剂。
(2)开始滴定,滴加0.025mol/L硝酸钾溶液,在每次滴定前要进行标准化滴定,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滴定至溶液颜色由橙黄变为浅黄色。
4.添加还原剂(1)取另一锥形瓶,加入1g碳酸钠和10mL亚硝酸钠溶液,搅拌均匀。
(2)将第3步滴定完毕的锥形瓶的溶液转移至碳酸钠-亚硝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磷酸作为指示剂。
(3)继续滴定,滴加亚硫酸钠溶液至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5.计算COD浓度(1)记录第4步滴定所需的亚硫酸钠溶液体积V1(mL)。
(2)计算COD浓度的公式为COD = (V1 - V0) × 0.625 × 1000 / V水,其中0.625为容差系数,单位为mg/L,V水为样品水的体积。
四、实验注意事项1.样品处理要仔细,确保得到代表性的样品。
浅谈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的方法

浅谈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的方法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重铬酸钾法是目前常用的测定废水中COD的方法之一,下面将对这一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的原理是利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生成Cr3+的过程,然后利用Cr3+和Fe2+反应生成Fe3+的过程来测定废水中的COD值。
简单来说,就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成Cr3+,然后用Fe2+与之反应,生成Fe3+,根据生成的Fe3+的数量来计算废水中的COD值。
二、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的步骤1. 样品处理:首先将废水样品取适量,根据样品的浓度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
如果样品中有固体颗粒,需要进行过滤处理。
2. 蒸馏:将经过处理的样品加入蒸馏瓶中,并加入硫酸,然后进行蒸馏,将蒸馏出的液体收集起来。
3. 氧化:将收集起来的液体加入含有硫酸和重铬酸钾的烧杯中,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
4. 滴定:将氧化后的样品冷却至室温后,使用硫酸将未反应的重铬酸钾还原,产生Cr3+,然后使用Fe2+进行滴定,直到废水中的Cr3+完全达到Fe3+的当量。
5. 计算COD值:根据Fe2+消耗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废水中的COD值。
1. 优点: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废水。
而且对于颜色较深的废水样品同样适用。
2. 缺点:重铬酸钾法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并且氧化反应比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
重铬酸钾本身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十分小心谨慎。
1. 操作要小心谨慎:重铬酸钾是一种有毒物质,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严禁接触皮肤和吸入。
2. 仪器仪表应准确:在进行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时,所用的蒸馏装置、滴定装置等仪器仪表应保持干净、准确,以免影响分析结果。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5.4 取试料(4.2)于锥形瓶中,或取适量试料加水至20.0mL。
5.5 空白试验:按相同步骤以20.0mL水代替试料进行空白试验, 其余试剂和试料测定(5.8)相同,记录下空白滴定时消耗硫酸亚 铁铵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1。
5.6 校核试验:按测定试料(5.8)提供的方法分析20.0mL邻苯二 甲酸氢钾标准溶液(2.7)的COD值,用以检验操作技术及试剂纯 度。
20世纪60年代开始,环境污染逐渐严重,又因高锰酸钾 的氧化率(仅为50%左右)等因素的限制,重铬酸钾法应用越 来越广泛。
目前高锰酸盐法仅用于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 等较清洁的水样的测定;由于重铬酸钾极强的氧化性(氧化率 可达90%左右),使得重铬酸钾法已成为国际上广泛认定的 COD测定的标准方法,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水污染的 水体。
分析方法: 1.样品分析:
2.空白试验和K值测定
当水中含有的氯离子<300mg/L时,基本不干扰ⅠMn 的
测定;当水中含有大量氯离子是(>300mg/L),在酸性条件下, 氯离子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盐酸,再被高锰酸钾氧化,从影响测 定结果。此时,需采用碱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
碱性法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步骤与酸性法基本一样,只 不过在加热反应之前将溶液用氢氧化钠调至碱性,在加热反应
2.4 氢氧化钠,500g/L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 至100ml。
2.5 草酸钠标准贮备液,浓度为0.1000mol/L:称取0.6705g经 1200C烘干2小时并放冷的草酸钠溶解水中,移入100ml容量 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置40C保存。
2.6 草酸钠标准溶液,浓度为0.0100mol/L:吸取10.00ml草酸 钠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D检测方法重铬酸钾法
重铬酸钾法是一种常用的COD检测方法,通过测定水样溶液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含量来评估水样的有机物负荷。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为二价铬离子,然后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剩余的二价铬离子,根据滴定所需的亚硫酸钠溶液体积计算出水样中的可被氧化有机物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亚硫酸钠溶液:称取4.00g无水亚硫酸钠,加入250mL去离子水中溶解,得到10g/L的亚硫酸钠溶液。
2.取一容量瓶,称取适量水样,根据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预估情况,选择适当的体积。
然后将水样倒入容量瓶中,加入20mL的氯化汞溶液,轻轻旋转均匀混合。
3.取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溶液(5g/L),加入到水样中,根据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预估情况,选择适当的体积,使得每个水样中重铬酸钾的质量约为0.1g。
4.用适量的去离子水稀释水样,使得水样中重铬酸钾的质量为0.1g 的水样体积为100mL。
5.将溶液倒入棕色瓶中,用塞子封好,放置于烧杯中,然后放入水浴中,在沸水中加热浸渍2小时。
6.取出烧杯,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然后用稀盐酸溶液与几滴甲基橙溶液对作对比,以得到淡黄色,并调节标准溶液划为准确的铬含量。
7.取一个洗净的容量瓶,装入约50mL去离子水,至刻度,瓶口擦干。
然后加入少量甲基橙指示剂。
8.开始滴定: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混合溶液中的剩余二价铬离子,直
至溶液变成黄色并保持约2分钟,直到溶液颜色变为橙红色为至终点。
9.记录滴定所需的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根据滴定所需的亚硫酸钠溶
液体积计算出水样中的可被氧化有机物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重铬酸钾法COD检测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氧气的进入和溶液的蒸发,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
分析前应校正试剂和滴定前后使用标定剂,以获得准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