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鸡场标准鸡舍的建设

合集下载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作者:王华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摘要:本文对3万标准化蛋鸡场和1万标准化蛋鸡场的周围环境和建设以及技术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3万标准化蛋鸡场 1万标准化蛋鸡场一、场址选择1.气候条件:详细了解本地区气象部门最近5-10年内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和绝对最低气温、土层冻结深度、平均降雨量、最大风力、常年主要风向、各月份日照时数。

2.位置:场址要选择交通方便、道路平坦的区域,鸡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点及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屠宰场和医院。

距主干道、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500米以上,距动物诊疗所200米以上,距次干道100米以上。

3.地形、地势:要求地势高且干燥,向阳背风,面南或东南方向,最好有一定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

若在山坡、丘陵一带建场,可建在向阳坡上,但坡度不宜过大。

鸡场不宜建在低洼潮湿之处,也不宜建在山顶和高坡上。

场区力求方正,以减少线路和管道,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4.土壤:土壤以排水性好、导热性差的沙质壤土为宜,另外场区地下水位应偏低。

5.水源:场区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好打深井取水,河水和池塘水未经处理不能供鸡直接饮用。

6.电源:电源必须稳定、可靠、充足,最好采用双路供电,否则需自备发电设备。

二、场区规划标准化蛋鸡场的场区一般可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粪尸处理区等几个部分。

1.管理区内生产辅助设施有更衣室及消毒通道、兽医化验室、蛋库、配电室、修理间等;生产管理设施有办公室,财务室等;生活设施有食堂、宿舍、卫生间等。

2.生产区内设施有饲料房,育雏育成舍,产蛋舍等。

3.粪尸处理区包括粪便存放棚、尸体剖检室、尸埋井或焚烧炉等。

蛋鸡场建筑物较多,必须合理布局,才能经济有效地发挥各类建筑的作用。

标准化鸡场各类建筑布局总体原则:利于防疫、便于生产、减少投资等。

3.1场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2管理区和生产区隔离,育雏、育成舍与成鸡舍单独成区,净道、污道分离。

现代化鸡舍建造方案现代化养鸡场设计图

现代化鸡舍建造方案现代化养鸡场设计图

现代化鸡舍建造方案现代化养鸡场设计图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一、适合的养殖农户群体(企业)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

二、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三、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1)鸡场总体布局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

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

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

(2)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

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

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

大型鸡场预算知识讲解

大型鸡场预算知识讲解

大规模饲养阶段鸡舍建设|存栏10万只以上一、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二、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一)鸡场总体布局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

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

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图1)。

(二)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

具体鸡舍建设,参考公司提供的《中等饲养规模阶段(存栏1-5万只)》中,1.6万只标准化鸡舍的建设(图2、图3、图4)。

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

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

二者不得交叉使用。

(三)、鸡场辅助设施建设1、鸡场大门消毒池场区与外界要划分明确;场内不同区域及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

车辆消毒池长为通过最大车辆长度的1.3-1.5倍。

消毒池深度为-30至-50厘米(图5)。

2、鸡场道路设计(1)场内道路:设计时要考虑运输和防疫的要求。

鸡场建设要求标准

鸡场建设要求标准

鸡场建设要求标准随着人们对禽类肉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养鸡业已成为众多养殖业主的首选项目,越来越多的鸡场也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来。

然而,如何建设一座合格的鸡场,才能确保生产的安全和质量,是每位鸡农们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从鸡场的建设标准、设施配置、环境控制等方面,对鸡场建设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鸡场建设标准1. 建立合格的建筑物:鸡舍建筑物要求坚固耐用、通风良好、避光充足。

有足够宽敞的走道、通风口、出入口、清洁通道等。

建议使用耐用的混凝土板作为地面,易于清洁和干燥。

2. 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根据饲养密度,确定合适的鸡舍大小和数量。

每平方米应饲养2-3只鸡。

为了避免堆积过多,鸡舍的设计应具备合理的通风、采光、温控等设施。

3. 保证饮水卫生:合格的饮水装备应设备在富含矿物质的热水病原区。

喝水器应该定时清洁,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4. 暖房保温要求:保暖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和疾病发生。

需要合理配置加热系统和仪表设备,确保温度适宜。

5. 组织科学饲料:合理的饲料组合和定期的饲料投放是保障禽肉品质的重要步骤。

在饲料处理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使用过期、不保鲜或变质的饲料。

二、设施配置1.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自动化设备可以极大地减少饲养和营销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客户化的配套设备:不同的禽种需要不同的设备。

鸡农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配置方案,根据鸡舍空间和昼夜时间来配备鸡舍设施、水源接口、粉碎器、喂粉器等设备。

3. 个人化的气候控制:合理的气候控制是确保禽舍环境良好的关键。

设施应紧密配合人工气候来调节温度、湿度、通风量等。

同时,还需要在相应时间更换单个设备或整个区域的温度等气候参数,以保证禽类生长记录的一致性。

4. 安全设备的应用:安全设备应该定时更新,根据鸡舍的大小和禽类的数量来配备。

安全设备包括警铃、灭火器、防鼠格等。

三、环境控制1. 来自风和水的控制:风与水是影响禽舍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禽舍环境湿度的主要来源。

鸡舍设计原则

鸡舍设计原则

培育新型养殖户,推广健康养殖一、鸡场总体布局原则单列鸡舍双列鸡舍应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以利于冬季提高舍温和夏季避免辐射以粪场二、鸡场基础设施建设原则50厘米37厘米24厘米12厘米三、鸡舍土建及施工原则名称 设计原则鸡舍类型 3000-5000只饲养规模推荐使用半开放式鸡舍;5000只以上鸡舍推荐使用密闭式鸡舍; 基本结构1、 包括基础、主体、屋面、室内、门窗2、 主要结构和材料:砖结构、彩钢保温板结构、钢筋混泥土结构。

砖墙结构 空心砖基础和地基工程1、 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土层;天然地基的土层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足够的厚度,且组成一致,下沉小而匀(不超2-3cm ),抗冲刷,膨胀小,地下水位2m 以下,无浸湿作用;在粘土、黄土等含水较多的地方,则需要人工处理地基(用沙砾、碎石等夯实回填)。

2、 基础:墙和整个鸡舍的坚固与稳定状况取决于基础;由垫层、大放脚和基础墙组成;必须坚固、耐久、抗机械作用,防潮,抗震,抗冻能力;北方地区应将基础埋置在土层最大冻结深度以下;基础避免埋置在地下水中。

主体工程1、 墙体:坚固、耐久、抗震、耐水、防火、抗冻;结构简单、便于防疫;有很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2、 墙体厚度:长江以南地区:采用24墙体;长江以北37墙或24墙加5厘米厚保温层;东北、西北地区采用37墙体或24墙+10厘米保温层。

3、 墙体高度:高出最上层鸡笼1-1.5米左右;一般高度为2.6-3.0米左右。

4、 过梁和圈梁:过梁是设在门窗洞口上的构件,起承受门窗洞口以上重量作用。

圈梁一般设在墙体顶部,采用钢筋砖混泥土结构,高度为25厘米;宽度与墙体保持一致。

圈梁的配筋4Φ12Φ6@200(主筋:4根,直径:12mm 的螺纹钢,配筋直径6mm ,间距为200mm ) 屋面工程1、 屋顶要求防水、保温、承重、不透气、光滑、耐久、耐火、结构轻。

目前最多选择的是彩钢保温板结构和“保温层+石棉瓦”结构。

规模化鸡场标准鸡舍的建设

规模化鸡场标准鸡舍的建设

规模化鸡场标准鸡舍的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数量的增加,食品生产行业也面临着更高要求和更大压力。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传统的家养养殖方式逐渐被规模化养殖代替。

而规模化鸡场作为鸡肉生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鸡舍的建设质量和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规模化鸡场标准鸡舍的建设,不仅直接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质量,也关系到养殖效益和绿色环保。

因此,合理的建设,标准的鸡舍成为了现代家禽饲养行业的重中之重。

一、规模化鸡场标准鸡舍的要求1.空气质量鸡舍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所以流通顺畅的新鲜空气对于标准鸡舍至关重要。

优良的通风系统和空气质量越好,鸡群的健康状态就越好。

但鸡舍的通风不仅需要考虑换气量的大小,还需要合理设计,以避免鸡的躲避燥风。

2.温度鸡舍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过低。

鸡舍要安装恒温系统,以确保鸡舍内气氛恒温,保持在所需温度范围内,从而促进鸡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3.采光良好的光照条件可以促进鸡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蛋量和品质,而且足够的阳光还可以提高鸡舍的通风和干燥效果。

所以,标准鸡舍需要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合理布置光源,确保光照均匀,以保证鸡舍内光照充足。

4.储蓄鸡粪是污染环境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需要在鸡舍设计中考虑如何妥善处理鸡粪和饮服水。

标准鸡舍应具有相应的排粪系统和饮服水系统,以避免鸡粪对环境带来污染。

5.鸡舍结构鸡舍的高度、宽度、长度、地面、入口等都对鸡舍的生产效率和鸡的生长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标准鸡舍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鸡舍和鸡苑的大小,灯具的安装,饮水和进食设施的设备等。

6.消毒标准鸡舍的消毒是饲养家禽的重要环节,鸡的生长状况和产蛋质量等因素与鸡舍的消毒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鸡舍内设施的消毒是标准鸡舍建设的重中之重。

鸡舍内设施清洗、日常消毒、周例性消毒和病症时及时开展的消毒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完善。

二、规模化鸡场标准鸡舍的建设1.合理规划鸡场的规划应以确定养鸡数量和生产要求为前提,考虑到土地资源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划分鸡铺、饮水设施、饲料库、储藏和准备洗漱等设备的面积。

标准化鸡舍建设 (1)

标准化鸡舍建设 (1)

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的误区随着新农村建设及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蛋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兽医生物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种免疫落实到位。

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仍有80%以上蛋鸡养殖户受疾病困扰?究其原因,与鸡舍建设不合理、饲养设备简易、鸡舍通风条件差等有关,鸡群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体质和抗病力下降,从而对外界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导致一些疾病的频繁发生。

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以下误区:误区一: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养鸡场地选择时不考虑防疫隔离条件,鸡舍建在院内或养殖高度密集区,不利于防疫隔离的要求。

误区二:什么样的场房都能养鸡场房简陋,饲养条件差,隔热、保温条件差,鸡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

误区三:什么样的设备都能养鸡鸡只占笼面积小,采食、饮水空间不能保证,造成鸡群发育不均匀,营养摄取不够,体质差,容易感染疾病。

误区四:什么样的通风条件都能养鸡鸡舍设计不合理,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

特别在冬季,冬春、秋冬季节转化时表现更明显,是这些季节鸡群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峪口禽业在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鸡舍建设经验,特推荐一套适合当前农户养殖现状的“起步阶段”、“中等规模饲养阶段”、“大规模饲养阶段”等三种鸡舍建设模式,供处于不同养殖阶段、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参考。

起步阶段蛋鸡舍建设|存栏2000-5000只适合于刚进入养鸡行业或有2-3年养殖经验的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2000-5000只。

一、鸡舍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2000-3000只饲养规模推荐采用:半开放式鸡舍;两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然通风,设天窗、地窗;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喂料。

5000只饲养规模推荐采用:密闭式鸡舍;三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机械通风;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或机械喂料。

标准化鸡场建设必备条件

标准化鸡场建设必备条件
3)鸡场外围15米内环境卫生要求;
4)鸡场防疫操作规程、
2鸡场常规消毒的执行
1)鸡场大门口消毒管理办法、
2)外来人员消毒通道的建立和执行办法
3)沐浴更衣室的建立及管理办法、
4)车辆消毒执行办法
5)鸡舍门口和操作间消毒要求、
技术员;主管生产的方方面面及一线技术工作,对场长负责要求有责任心和爱心。是场长工作意图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员工和场长之间的桥梁,起到协调和引导作用,一个没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技术员是干不好鸡场工作的,要爱护员工,爱护设备、爱护鸡宝宝。
厨子和电工;鸡场是个孤独寂寞枯燥的环境,没有娱乐生活。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这些情绪,厨子要调理好生活,让饲养人员愉快的投入到鸡舍管理工作中去。电工是鸡场生命的守护神,要求是随时待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6, 鸡场不要建在风口上,不利于鸡舍冬季保温,增加取暖成本,并且鸡舍小环境控制得困难加大。造成鸡群疾病的频发。
二;鸡场的建设型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养殖方式;地面稻壳养殖,网架养殖,笼养
2鸡舍建筑规格;100米*14米*3.5米 120米*14米*3.5米,笼养80米*14*4米
3养殖设备方面;50的大风机6台36的小风机4台,标准化的进风小窗大约60个,水帘降温系统28平方米,水帘循环池2米*1.5*1.5米,锅炉一台,总用电量增加30%配备变压器,发电机组一套、微电脑控制系统、喂料系统。、供水系统,现在一般都是3料4氺,跨度大的鸡舍有的4料5水。
一线饲养人员;现在的肉鸡养殖是,人养设备,设备养鸡,必须熟练的操作养殖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注意用电安全,懂得鸡的习性,了解鸡群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技术员。
四;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
1.地势地形: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开阔、排风良好。

2.水源水质:水源水质与生产、生活及建筑施工均有关系,水源充足,水质符合饮水要求。

3.气候因素:了解与建筑设计有关的,影响鸡场小气候的有关气候、气象资料,包括:气温、风力、风向及灾害性天气等。

4.环境疫情:拟建场地的环境及附近的兽医防疫条件的好坏是影响鸡场成败的关键因素,尽量不在旧鸡场上扩建或建场,鸡场周围3km(无公害养殖场建设和禽流感防控的最新要求)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其他畜禽场、畜禽加工厂、垃圾场,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影响蛋的质量,进而影响人民健康。

二、鸡场位置的确定
1.商品蛋鸡场宜建在城郊,离大城市20-50公里。

2.种鸡场离蛋鸡场距离应在3公里以上,其他养禽场之间最少也要间隔3公里。

3.鸡场应远离铁路、交通要道、车辆来往频繁的地方,距离干线公路应在1000米以上,距次级公路也应有400-200米的距离,一般道路至少50米的距离,养鸡场要建专门道路与公路相连。

4.应远离居民点1000米以上,远离农村卫生院、疗养院、敬老院,以免鸡场气味污染环境。

三、鸡场布局
须考虑人的工作和生活集中场所的环境保护,使其尽量不受饲料粉尘、粪便气味和其它废弃物的污染。

杜绝污染源对生产鸡群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1.分区规划原则:
A、地势与风向符合防疫条件的要求,以人、鸡、污的顺序排列房舍。

B、地势与风向在风向上不一致时,以风向为主。

C、必要时以林带相隔,拉开距离,对空气自然净化。

D、综合性鸡场生产流程为:种鸡(舍)─种蛋(室)─孵化(室)─育雏(舍)─育成(舍)─蛋鸡(舍)。

其中育雏区(分场)要求与成年鸡舍保持一定的距离,育雏区要优先安排,免遭污染,有条件时另设分场。

E、饲料库、蛋库和粪场均要靠近生产区,但不能在生产区内,因为三者与场外有频繁的联系。

2.鸡舍间距
以防疫、排污、防火三方面的要求距离为主,在此前提下,节约用地。

一般应为房屋高度的3-5倍。

需要强调的是,鸡舍间距主要是满足防疫要求,如能采用整场全进全出制,鸡舍间距还可以减小。

我国养鸡场基本仍沿用以鸡舍为单位全进全出的转群更新方式,同一场内做不到鸡群同龄,场内常年有鸡,切不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所以鸡舍间距最好大些。

种鸡场如能将孵化、育雏、育成、种鸡各自形成分场,分场之间有足够的防疫距离,相邻鸡舍间距就可以很小,甚至可以采用连体鸡舍。

3.鸡舍朝向
与鸡舍采光、保温和通风等环境效果有关,主要是对太阳光、热和对主导风向的利用。

阳光可以影响光照,太阳辐射影响鸡舍环境温度,主导风向对鸡场排污,鸡舍通风、换气效果及鸡舍内环境温度等均有影响。

A、光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