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参考书目.xls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复旦大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09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遥感原理) 810 气象学与气候学
815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816 数学分析
817 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 818 经济法学(含商法) 820 电路原理 821 数据结构 823 普通生态学 824 土壤学与地学基础 825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 826 826专业综合(含影视、美学、文学)
853 城市规划原理
蔬菜学(复试用书)
大学化学实验(复试用书) 农药学概论(复试用书)
普通微生物学(复试用书) 植物生理学(复试用书) 信息检索 (复试用书)
分子生物学(复试用书)
参考书 《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
《标准日本语》初级2册,中级1册 《初级日语综合教程》第三单元 《初级日语》1、2册 《大学德语》修订版一、二册 《简明法语教程》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传播学教程》 《中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媒介组织学》 《高级英语》 1、2册 《语言学教程》 英语八级备考类教辅1-2册;文化、文学基础知识类读物1-2册 《社会学》 《中国古代简史》 《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二版) 《科学的历程》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的鞭毛是由______构成的,它从______长出,穿过______伸出体外。
2、一步生长曲线的三个重要的特征参数______、______和______。
3、从葡萄糖开始的肽聚糖生物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4种中间代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微生物的营养物可为它们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______和必要的______。
5、真菌是不含有______素、______营养,以______进行繁殖的真核微生物。
6、现代微生物学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于微生物大规模液体培养的发酵罐,其主要作用是要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最适培养条件。
8、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称为______。
该过程中根据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固氮体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3种。
9、Avery和他的合作者分别用降解DNA、RNA和蛋白质的酶作用于有毒的S型细胞抽提物,然后分别与______混合,结果发现,只有DNA被酶解而遭到破坏的抽提物无转化活性,说明DNA是转化所必须的转化因子。
10、病原菌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的作用在宿主体内繁殖与扩散。
二、判断题11、菌毛一般着生于G+致病细菌的细胞表面。
()12、在基团转位运输方式中,除了在运输过程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这一特点外,其他特征均与主动运输方式相同。
()13、硝酸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和[H],是由水合亚硝酸(H2O·NO2-)脱氢,并分别经呼吸链和逆呼吸链传递后提供的。
()14、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2021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把我备考的相关考研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政治的复习:时间:九月开始最合适,太早性价比太低,太晚会很慌。
参考书:李凡《政治新时器》视频:我只看了李凡的马原,感觉还不错,政治少看视频比较好政治想拿高分一定要把握好选择题,50分的选择题,如果能做到40+才有可能总分打到70+,大题部分就是李凡押题出了全部背,不用背很多个老师的押题,李凡的足矣,大家都是30出头,背太多性价比太低。
英语:我的英语成绩不算高,大家可以借鉴英语成绩高的大神的经验,但是我认为英语是应该最先开始复习的一门课,包括词汇与语法,使用单词书《一本单词》积累词汇,英语二相对于英语一再题目设置上没有那么多的误导,所以读懂文章非常重要,因此单词和语法是比较重要的。
我从9月份开始做真题,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先从英语一的阅读开始,每天一到两篇,卡时间做,做完后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记忆。
10月底我开始每周选择一个时间(也是晚上,下午专业课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只能牺牲政治的时间了)做一整套英语二的试卷,如果还没有复习写作,可以先不写作。
关于写作的复习我自己开始得太晚,导致后期我不得不早起半小时背范文,还是挺难坚持的,所以建议大家早一点开始写作复习,背一些范文尤其是一些固定的开头结尾,同时可以多多打磨自己的书写。
我在前期花了挺多时间,只做了参考书的知识框架,而且跟着视频做的框架有一些太过简略了,跟目录差不多,也没有留出空间给后面增添新的内容,到后面我又得重新整理部分知识框架。
整理完背完了框架我发现我记住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图,可能我的思维是线性的,我会沿着逻辑的线索记忆,却不会完整形成一个框架图像。
但后来我发现不用纠结于记忆方式,了解自己的思维特点也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记住就是王道。
8月中旬看完视频开始背第一遍,看着框架,所有知识点只背主干,不做拓展,直到大概8月结束背完这简略的第一遍,然后开始背10年到18年的真题,每天一套,重复出现的重复背,一套题分成早上和晚上两次背完。
202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是当下很多大学生的选择,他们希望拥有更加广阔的知识和见解,了解更多的事物。
在考研的准备过程中,往往会枯燥无味,如果没有恒心,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优秀的学习资料以供参考,很难取得佳绩,在此,我分享一些我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政治是我最感兴趣的科目,因为学起来很轻松又乐在其中。
政治应该算是可以花最少时间过得最大提升的“最佳性价比”科目了。
我复习政治是从暑假开始的。
从8月开始,我买了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这本书差不多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
第一遍复习,要注意总结自己错的题目,尤其错题多刷几遍,才能有效果。
我就是没能刷完两遍,所以多选题还是没做好。
11月开始,就真的要开始背书了。
这个时候不妨给自己模拟几次,卡卡时间,也酝酿一下考试的感觉。
当然,我十月底才换专业,所以时间很紧,大部分都花在专业课上了,所以没能这么模拟。
建议花点时间认真的多看几遍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非常有必要,非常感谢学长推荐了这本书,从准备考研的前期一直到后期冲刺,一直都用得上,而且个人觉得《政治新时器》基本可以碾压其他机构的资料,并且李凡老师也有押题。
建议看书的同时,做一些客观题巩固基本概念比较有效果。
建议多读多练,会有更佳显著的效果。
说说英语科目的准备,学习英语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急不来,这点应该毫无疑问。
在3、4月份,我主要用了《一本单词》,先打好单词的基础,毕竟单词是一切的前提。
当时我每天用半天的时间学习英语,三天一次总结复习。
背单词最重要的是要快速、反复,你知道强化记忆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不断的使大脑受到学习内容的刺激,并且第二天一定要进行复习。
我是自己在家学习,但如果同学们有小伙伴可以互相督考,效果会更好。
大概6月份,我就开始做英语阅读了,有句老话叫“得阅读者得天下”(简直太老了)。
用的资料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真题我做了3遍左右吧,这期间我还做了一段时间的模拟题,其实算是走了一些弯路的,因为历年的英语真题才是最有价值的,值得反反复复多次的去练习的。
2021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以后我也总结了自己在备考时的一些经验,今天分享给大家。
政治我的分数偏低,就说下经验教训吧。
我准备政治的时间比较迟,九月份才开始刷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等我一个半月刷完一遍的时候,别人已经第二遍了,当时心里就会有点慌,自己后期背诵的时候买书也迟,整体上比其他人慢了很多。
不过我自我安慰能力强,宽慰自己基础知识部分过的踏实,因为当时做题比较慢,是因为我自己每做完一章会自己列框架,当你们做题时就会发现那些知识点太散,很容易混淆,而且不便记忆,所以当时我自己列了框架图耗费了时间。
后面还看了李凡老师的视频课,效果还是不错的。
所以经验教训是什么呢?!!!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要经常性和周围人(包括其他专业的人)比较,心里大致有底后听天由命莫焦虑(关键是不要影响专业课的准备!!!)。
英语的复习说实话,我对自己是英语成绩很不满意。
初试英语70分,这个成绩我是不太能接受,毕竟是英语专业的,觉得打脸。
因为我是跨专业,大部分经历放在专业课,英语基本都没准备。
个人的经验是,英语就是单词加真题,除非你基础真的很差,单词我推荐大家的是《一本单词》,里面的单词分类很好用,对于我们记忆也很有帮助。
真题的话,我自己使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里面对各类题型都有非常详尽的解释,题型一定要摸清,大小作文一定要自己练着写。
我是新题型从来没做过,就简单看了看,结果在上面就丢了8分。
作文也没怎么准备,结果分没有优势。
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不太好,建议大家再去报蛋核英语的课程,老师讲课也很有特色,大家容易接受。
以上的参考资料大家可以搜索相关公众号。
关于专业课我下面给出一份粗略的复习时间表。
6月初过第一遍专业课,自己做笔记。
按照我的经验,第一遍看书基本上是抓瞎,毕竟本科四年完全没接触过这类专业书籍,可能接触过,不过完全没印象。
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深呼吸放松,安慰自己反正不是我一个人,毕竟跨考的不少,然后采取正确的合适的读书方法:首先看大纲,这几年大纲都没有变化,大家买一本上一年的大纲就可以,看大纲对应的科目的大标题,根据大标题揣摩每一具体科目究竟围绕哪些内容展开的,接下来看对应的书目,看书的目录和前言,大家不要不拿豆包不当干粮,目录和前言会清楚明白地告诉你这本书的主题、指导思想、框架和大体的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本书里,这些目录之间有什么关联,这些内容有什么异同点,弄清楚这些,一本书的精髓就领略到了,现在应该不至于抓瞎了。
新版中国农业大学兽医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
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
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
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
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
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中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3)兽医基础(866)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参考书目为:无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
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
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
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
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
2021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每年都有无数学子纷纷走上考研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少不了走弯路,作为过来人,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对大家的考研之路有所帮助。
因为我英语的基础还好,就复习得很佛系,最后85其实有点点小失望,毕竟目标是90+。
主要原因是我的翻译和作文太烂了,大作文貌似还偏题了,这就告诉我们要想高分,翻译和作文一定要下功夫。
英语的客观题不难,历年真题我都保持比较高的正确率,在此我强烈推荐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与蛋核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尤其是蛋核英语的视频课程,特别推荐一下,干货满满。
如果想购买书籍的话,。
对于基础不错的同学,推荐两本“李凡老师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一本单词》”质量很高,我到10月份才发现,真的是太不幸了。
政治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程,一般来说都是9月开始复习,虽然大纲解析是最权威的,但是排版不是很好,字太密集了,完全没有重点,建议买一本快速背诵的重点小册子,我用的“李凡的《政治新时器》”,也不贵。
第一遍梳理知识点,做好标记,第二遍深刻记忆,最后几天的时候看错题,对做选择题很有帮助。
到11月中旬有时事政治,注意哪些重要的会议,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重大的国际事件等等,这时基本考试的重点就很明了了。
然后下一阶段大概考前20天的时候,大量模拟题上市,李凡老师押题比较准,答案清晰。
最后几天的时候对大题的热点要狂背,我那时候背了有五遍,最后李凡老师压中好几道题目,确实很赞。
复习规划专业课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
复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实专业课只要认真背了花时间了虽然分数不能保证考很高,但一定不会拖你后腿,对于绝大部分的考生来说,专业课嘛,大家的基础都是差不多滴,所以不要慌张1.基础阶段七-九月可以算是基础期,大部分同学选择的都是市面上比较有名的老师和教材,非常厚的一本,看起来非常吃力。
但是这个阶段一定要耐住性子看完。
暑假开始学政治时间最好不过,如果基础不太好暑假可以跟一个老师看他的网课,但在观看时请选择二倍速。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两个典型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都呈阴性反应往往是由于______和______引起。
2、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种类型。
3、保持地球上整个生物圈繁荣昌盛的最重要两个生物化学反应是______和______,前一反应主要由______完成,而后一个反应则主要由______进行。
4、霉菌水浸片的制片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酵母菌有性繁殖一般通过邻近的两个形态相同而性别不同的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的原生质突起相互接触、局部融合并形成一条通道,再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形成四个或八个子核,然后它们各自与周围的原生质结合在一起,再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孢子壁,这样一个个子囊孢子就成熟了,而原有的营养细胞则成了子囊。
6、被誉为微生物学奠基人的是______世纪、______国的______;而细菌学的奠基人则为______国的______。
7、生产中,为了长期维持对数生长期可采取______。
8、在菌种资源开发中,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质粒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但从细胞中分离的质粒大多是3种构型,即______型、______型和______ 型。
10、.常用的减毒活疫苗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二、判断题11、血球计数板计数区每小格的体积是1/4000cm3。
()12、用分装器将培养基分装试管时,应谨防培养基沾染试管口。
()13、EMP途径主要存在于厌氧生活的细菌中。
()14、昆虫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其性质一般是酸溶性结晶蛋白。
()15、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都含有甾醇,而原核生物细胞膜上都不含甾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的话就不多说了,怕耽误你们复习的时间,我就直接说我考研的复习经验吧。
推荐材料:《一本单词》、《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可以搜索相关微信号。
做法:首先,暑假以前重在单词积累,暑假以后也要继续重复单词的复习;其次,暑假开始用英语一阅读先做练习,一定要深入分析为什么错,要总结。
同时翻译阅读,尤其是长难句那里。
等到了9月份可以开始用同样的方法做英语二的练习。
阅读理解的解析可以跟蛋核英语的课程,老师讲的真的很棒。
最好英语二刷2遍,英语一2010以后的也可以做2遍,没必要做模拟题。
重视阅读中的单词,重视在阅读中学习记忆单词。
翻译;在背诵进行完毕,你会发现你的语感有大幅度提升,解决长难句的能力也要好很多,而考研的翻译部分主要就是长难句的考察,但是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一定问题,这个时候我想说的是把每一道翻译题都认真做认真总结,这是唯一的复习方法,至于结果,一定不会差的。
作文:作文是很多的朋友头疼的部分?为什么头疼,单词量不够,语感不好。
试问背完阅读以上两个问题还存在吗?大家可以试写几篇请老师看一看,如果不太好,参照我以前的方法,背诵高分范文就可以了,而且背诵这些范文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事情。
至于政治嘛,推荐大家去听李凡的网课,我有试过面授课其他老师的课,还有试听过其他老师的网课,感觉李凡的课效果最好,可惜发现的太晚,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经历去听其他的课,所以建议宝宝们如果上网课的话,老师最好选择一个最多两个就好。
选择题+客观题:李凡的《政治新时器》和网课中有很多做选择的套路,真的是简单粗暴,用他的方法后真的正确率有提高!另外客观题答题的方法他也有详细的讲解。
客观题背诵:后期的时候买了李凡老师出的必备参考书,然后复习的比较早的宝宝建议可以去跟着李凡老师发的必备资料背诵,因为他给的资料几乎是所有考研老师中要求背的最少的,但是全部都是精华。
我在前期花了挺多时间,只做了参考书的知识框架,而且跟着视频做的框架有一些太过简略了,跟目录差不多,也没有留出空间给后面增添新的内容,到后
面我又得重新整理部分知识框架。
整理完背完了框架我发现我记住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图,可能我的思维是线性的,我会沿着逻辑的线索记忆,却不会完整形成一个框架图像。
但后来我发现不用纠结于记忆方式,了解自己的思维特点也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记住就是王道。
8月中旬看完视频开始背第一遍,看着框架,所有知识点只背主干,不做拓展,直到大概8月结束背完这简略的第一遍,然后开始背10年到18年的真题,每天一套,重复出现的重复背,一套题分成早上和晚上两次背完。
因为考过的题目会隔两三年又考一次,基本上每年真题都会有几道是往年考过的。
背完真题后再开始全面的背诵,对于所有知识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反复考的重中之重,以及对于出题方式,出题偏好,就会比较了解了,这样一来在接下来背解析的时候,可以对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有个判断。
差不多9月上旬我开始背完整版的解析,即每个知识点按答题那种详细程度去准备, 11月中旬我才背完三遍。
那时候我慌了阵脚,因为我的师姐那时候开始背第5遍了,她背了8遍才上考场。
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调整策略,避免自己心态受太大影响。
于是我不再去想师姐背了几遍,只专注自己的掌握情况,熟练程度。
我每天会先复习前一天的,再背诵今天的部分,这样可以检查前一天的记忆情况,复习的时候同时又在强化自己的记忆,一直坚持到考前,我没记清楚自己背了几遍,心里感觉应该是5遍。
我背书的速度并不快,而且每次都要求自己完整地详细地背出来,然后才开始下一部分。
此外,每天复习发现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第二天背诵的时候也会先回想一下。
所以就是:每天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回想昨天复习前天部分时发现的弱项+当天分配的学习量。
背诵的量还是蛮大的,每天在复习的时候也是觉得不情愿,可是复习是一种自我检查,防止自我感动,并不是背过了的就是你的。
切实掌握了的才会变成自己的底气。
除了强化班我还看了一部分真题班,这个有助于我将所背的知识组织成放到答卷上的答案,而不是一股脑把课本搬上去。
考前那天晚上在图书馆学习觉得心有点浮躁,但我还是尽量把所有重点知识都过了一遍,另外又去看了我关注的公众号,补了点儿应试技巧,后来我一直很庆幸那天晚上这样做。
第二天到了考场上,居然真的碰到我完全没背的,也不属于大部分学校考察重点的题目,当时我
就很淡定了,调动我全部的聪明才智和文科知识积累,硬是写了两段,我相信每道题的这几句话使我和答案空白的同学又拉开了几分差距。
不论考研还是其它大型考试,都是每分必争的,空白就等于放弃了分数。
最后,我的一些资料都放在了high研APP上,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到上面找我,自行下载就好,偷偷告诉你,都是免费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