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合集下载

我国激光产业基本情况

我国激光产业基本情况
? 国外光纤激光器销售量以年增幅愈35%的速度攀升。
5.国内激光器生产情况
1.激光信息标记设备 2.激光切割设备 3.激光焊接设备 4.激光制版印刷设备 5.激光钻孔设备
关注点:产能 增幅 市场价值
5.国内激光器生产情况
1.激光信息标识设备
? 激光信息标记设备由计算机控制激光的聚焦及运动,使焦点在物体 表面快速移动轨迹,从而在物体表面刻蚀出图形、文字等信息标记, 以达到印刷目的。激光信息标记设备可适用于各种材料及异型表面的 的信息标记。
? 政府重点扶植高新技术。
《2006—2020年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激光都被明确列为重点发 展的高新技术;在国家“十一五”计划中,激光都被列为重点发展的高 新技术和关键支撑技术。
2.行业分析
? 2009—2012年我国激光产业平均行业复合成长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不低 于20%。
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华中激光加工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西南技 术物理研究所),10多个研究机构;有21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
5.国内激光器生产情况
2.激光切割机
?2007年激光切割机销量达300~350台,2008年销量为340—400台, 增幅14%;2009年380—450台,增幅13%;2010年500—570台,增 幅27%。(数据来源:《大族激光:华泰联合研报》)
5.国内激光器生产情况
2.激光焊接设备
? 激光焊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正迅速扩大。它主要用于电池、电器、仪表、 五金工具及钢铁、航空航天、汽车等工业。
? 印刷设备行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小,今年以来稳定增长,今年能够保持20%左 右的增长。
5.国内激光器生产情况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及对应行业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及对应行业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及对应行业〔摘自20个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供参考〕1.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非专业视听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其他电子元件制造9项中类36项小类。

2.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包含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4大类60中类。

3.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3个大类9个中类中的28个小类。

4.汽车产业集群包含“汽车制造业”中的“汽车整车制造(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和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用发动机制造、改装汽车制造、低速汽车制造、电车制造、汽车车身及挂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1个大类7个中类8个小类。

5.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包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8大类25中类中的93小类。

6.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等17个大类57个中类中的174个小类。

7.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包括满足信息技术需求的服务产品与服务过程,具体涉及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

8.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主要包括设备制造、节目制作、传输服务、行业应用等领域和环节。

激光器上中下游产业链!

激光器上中下游产业链!

激光器上中下游产业链!产业上游:比重小空间大产业上游主要为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

主要包括:激光晶体、激光气体、激光灯、激光电源、激光加工镀膜、激光器元部件、激光配套软件等。

代表公司有:福晶科技、光库科技、高德红外、华光光电、东骏激光、Oclaro等。

产业中游:攻关难利润高产业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

主要包括: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其他激光器、激光器二极管、数控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包装、机电产品、仪器仪表、激光模块等。

代表公司有:IPG、Coherent、LUMENTUM、锐科激光、II-VI、n-Light、大恒科技等。

产业下游:技术应用群雄并起企业数量最多产业下游距离生活最近,主要为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及仪器设备等。

主要包括:激光加工、光通信、光存储、激光医疗、激光标记、激光照排和印刷、激光测量、激光显示、激光武器。

位于产业下游的企业数量最多。

代表公司有:联赢激光、ESIO、圣石激光、大族激光、光博士、华工科技、邦德激光、德中技术、天弘激光、Coherent、亚威股份、光韵达、正业科技、金运激光等。

光纤激光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中国的激光产业在地域上呈现出很强的集聚性,目前已经形成华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四大激光产业带。

图片武汉光谷是国内一大极具规模的光电产业集群中心,集聚了国内超过200家知名激光企业,包括华工科技、锐科激光、金运激光、高德红外等激光领域知名企业。

武汉光谷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激光谷,拥有完整激光产业链,集中了国内激光领域众多专家和技术人才,武汉光谷拥有专业化、规模化的产学研国家级基地,在激光相关技术上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激光行业的另一大集聚中心,相关产业主要分布深圳、广州、东莞、佛山这几大城市,珠三角激光产业群的重心在深圳。

深圳拥有大族激光、光韵达、联赢激光、创鑫激光、杰普特光电等众多业内知名企业,涉及的激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激光产业链图谱、涉及企业与市场现状分析(2020年)

激光产业链图谱、涉及企业与市场现状分析(2020年)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4
2.1 激光:产业链庞大,应用广泛
激光:通过人工方式,用光或放电等强能量激发特定 的物质而产生的光。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 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时,释放 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产生准直、单色、相干的定 向光束。
8
2.3 制造业迈入“光加工”时代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步入“光加工”时代: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部分 大型工业领域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传统制造技术的替换,2010年美国GDP 的 50%(约7.50 万 亿美元)与激光应用相关。
激光雕刻 激光照明
激光钻孔 ……
终端:
汽车
应用
场景
通信
石油 医疗
造船 机械
航空航 天
文化创 意
电子信 息
建材五 6金
轨道交 通
……
代表公司
国内: 柏楚电子、长 光华芯、福晶科技、 光库科技、睿芯光纤 国外: II-VI、 Lumentum、nufern
国内:锐科激光、创 鑫激光、杰普特、华 日激光 国外:IPG、nlight、 coherent
有单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好、相干性高等特点。
图:激光是原子受激辐射的光
受激前
激发中
激发态
入射光子
受激后
产业链完备,应用渗透至各行各业:激光加工、激光 医疗、激光检测、激光照明等技术广泛支撑汽车、电 子、航空、冶金等行业。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V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高质量发展谆谆指引,总书记深情指出,“广东改革发展先行一步,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感受会更深一些”,寄望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23年春节,总书记又提出“扎实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殷切要求。

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兔年首个工作日召开,会议强调,广东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今天的行动,关键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担当与作为。

产业潮流,浩浩荡荡,纵观世界工业史,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造业重镇引领和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历了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发展和跨越,成为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是内在要求。

2019年11月,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广东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必争必胜的关键地位,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承载时代机遇、履行时代担当。

202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坚持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脊梁”。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与特征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与特征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与特征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竞合发展、联动发展、协同发展的生态网络,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本国产业组织模式创新的着力点。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若干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分布——高性能结构材料主要产业集群1、包头高新区包头高新区初步形成以新型金属材料——稀土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拥有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等60多家稀土企业,形成以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稀土应用器件和稀土终端应用产品为主、相关配套产品为辅的产业链,产业集群规模约在150亿元。

该产业集群稀土金属储量占到中国的87.1%、世界的62%;但缺乏整体规划,尚处于无序发展,技术水平低造成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有待提升。

2、金昌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金昌省级高新区,金昌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金属材料——镍钴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拥有金川集团和新川化工公司等100多家材料企业,形成了镍、铜、钴及贵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有色金属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3大优势产业链,产业集群规模近100亿元。

该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在贵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方面有明显的技术与产业优势,靠近终端市场;但由于周边科研院所较少,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3、宝鸡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宝鸡国家高新区,宝鸡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金属材料——钛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拥有宝钛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鸡力兴钛业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宝鸡欧亚化工设备制造厂等一批从事钛、钨、钼、钽、铌、锆、铪等稀有金属的各类企业400多家,构成了从钛矿采选、冶炼、压延加工到应用产品研制生产的产业链,产业集群规模超过150亿元。

该集群钛材料约占国内总量的85%、约占世界钛材总产量的11%,初步形成了由大企业主导、小企业跟进的完整的产业链;但深加工水平低限制附加值有提高,集群规模有待扩大。

国内LED灯具产业集群区域分布

国内LED灯具产业集群区域分布

国内LED灯具产业集群区域分布中国LED产业已经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并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方地区、江西及福建地区四大区域,每一区域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85%以上的LED企业分布在这些地区。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首批批准的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为上海、厦门、大连和南昌,基本反映了这种产业格局。

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城市: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代表企业:方大集团、佛山照明、鸿利光电、勤上光电优势:应用市场较大和中下游企业的集聚,是国内封装规模最大、投资最集中的区域。

广东地区LED产业链配套相对较为完善,相关材料、配件、设备配套企业众多,且LED 封装企业数量也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截止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LED应用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66.4%分布在广东珠三角一带。

广州已经集中了几十家下游封装企业,在封装和LED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深圳形成了“蓝宝石―外延―芯片―封装―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在未来的几年内,产业链的优势依然存在,在LED产业上,其将会长期占据龙头老大的地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城市:上海、江苏、浙江代表企业:士兰微、浙江阳光、上海蓝光、上海映瑞、亚威朗光电优势:长三角地区是中国LED芯片企业的主要集中地。

长江三角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优势是拥有大量的技术和商业人才,产业化经验较丰富,资本力量较为雄厚。

浙江规模较大的LED应用企业包括浙江阳光、杭州鸿雁、宁波燎原、浙江名芯、浙江晶日、浙江生辉、浙江求是等。

浙江是中国最主要的传统灯具三大制造大省之一,传统照明企业已经开始向LED应用发力,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接下来是江苏省,占全国LED应用企业数量总数的5.3%,占长三角LED应用企业总数的30.6%,规模较大的LED应用企业有江苏史福特、南京洛普等。

上海LED应用企业占全国LED应用企业总数的3.6%,规模较大的企业如上海三思、上海大峡谷、上海大晨、上海广茂达、上海亚明等。

光电产业发展现状

光电产业发展现状

参观光电展有感今天我们自行组织参观了光电展,看到了许多在平时看不到的激光器,显像技术,led等等,这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对自己专业的认识,极大的激发了我们学习讨论的热情。

现整理如下:在引出光电子技术之前,我们先简单的描述一下微电子技术的概况。

微电子的发展最早起源于1954年巴丁,肖克莱等人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固态晶体管。

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已成为信息技术的基石。

在微电子技术中,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等都是靠电子,严格一点说是电子流来完成的。

所以可以说,微电子技术的特征是以电子作为信息的载体。

微电子技术发展到现在已是非常成熟了,我们用的手机,计算机和其他的一些家用电器中都用到了微电子技术,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目前,在一个很小的芯片上可以集成几亿个晶体管。

而将来的计算机的发展一个芯片就可以完成目前计算机主机的功能。

那么既然微电子技术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要发展光电子技术呢?我们以计算机为例,计算机能够处理信息,靠的是其中的逻辑门,而组成逻辑门的最基本的元件是开关。

现在芯片中的开关速度可以做到皮秒,也就是10 秒的量级。

而芯片中的电子靠谁来传输呢?既然是电子就应该由金属来传输,目前,常用的是铝或铜的合金。

这样就会有电阻电容,就会造成延迟效应,通常称为RC延迟。

这种延迟的极限大约是纳秒量级。

由于存在这个限制,即使开关速度再快,也要受到这个“瓶颈”的限制。

使计算机的单机响应速度只能到纳秒的量级,即10 秒。

现在计算机的速度比这个限制要快,使因为大型计算机中普遍使用了并行处理技术,即几个或几十个CPU同时工作。

但是许多情况下还是需要直接处理。

比如,差一秒钟对我们打电话,看电视几乎没什么影响,但是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差一秒甚至一毫秒都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导弹的命中率。

所以如果说二十世纪属于纳秒的时代,那么二十一世纪就应该是皮秒的世纪。

许多的计算和信息的处理都要精确到皮秒的量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析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导读: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OFweek激光网讯: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为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现实。

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及高能量密度等特点。

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发展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

据统计,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美元。

激光产业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分布,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

国内激光市场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光通信器件与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器、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元部件等,要应用则在于工业加工和光通信市场,两者占据了近7成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研究机构;有21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常年有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有200多家。

国内激光行业已形成激光晶体、关键元器件、配套件、激光器、激光系统、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环节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些老工业基地及小企业基地,开始向高端制造领域转型。

例如温州激光产业集群及鞍山大力发展激光产业等。

一、2020年武汉将成全球激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目前,武汉光谷作为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激光产业相关企业达200多家,总收入超过150亿元,激光加工产品年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从2006年到2012年,激光产业每年以15%—20%的速度在增长,业内预计到2017年产值将超过380亿元。

对激光,光谷有了更多的期待。

为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助推“武汉中国光谷”二次腾飞,武汉1月30日发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系列优惠措施加快产业发展。

根据方案,未来三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将重点发展光通信、激光、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光伏太阳能、光电仪器、地球空间信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数字创意、消费电子等领域。

力争到2015年,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将实现5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6%。

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五百亿元企业1-2家、过百亿元企业5-6家。

企业累计新增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项。

“武汉中国光谷” 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在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等特色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成为下一个千亿产业,激光业有很大的潜力”。

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去年曾对湖北激光业的发展有过深入的调研,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我省激光业在经历了萌芽、突破性、规模化发展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进阶发展阶段,只要打通全产业链的发展链条,激光业将有望实现千亿产业的大跨越。

”同时,未来5年内一个占地5800亩的激光产业基地将出现在光谷东部,“规模将会是国内最大的”。

继光电子、高端服务业之后,激光最有可能成为光谷下一个千亿级产业。

武汉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曾表示,到2020年,武汉有望建成全球激光技术和产业集聚地。

《武汉光谷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如下:1、光通信(1)光纤光缆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产业基地,形成了从制棒、拉丝到成缆的完整产业链。

光纤光缆销量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6%,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长飞光纤、烽火通信入选“2010-2011年度全球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发展思路:以长飞光纤、武汉邮科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联合攻关,加强新型光纤光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扩大光纤预制棒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面向海洋、电力、石油、钢铁、化工和医疗等领域的特种光纤,努力赶超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国际水平,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技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全球领先的光纤光缆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突破大尺寸光纤预制棒技术、制棒或拉丝设备技术、高速和旋转拉丝技术等核心技术,加强新型光纤套管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扩大光纤预制棒生产规模。

大力推进掺稀土光纤、光子晶体光纤、纳米光纤等传感(传能)光纤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发展医疗用传能光纤、高功率光纤器件、先进光纤传感系统用光纤、光纤陀螺仪用光纤、光纤水听器用光纤、工业光纤激光器用光纤、海底通信和传感光纤等特种光纤光缆。

加快发展适合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的新型光纤光缆,以及接入网和数据中心用新型光纤光缆技术及综合布线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2)光器件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2%;其中EDFA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0%,OLP 国内运营商份额超过70%.有光迅科技、武汉电信器件、华工正源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

发展思路:发挥区域产业、技术、人才等优势,以建立国际领先水平的工艺平台为抓手,以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双高”为导向,突破先进光子器件和光子集成的核心技术,实现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国产化,大力发展创新性强、量大面广的光器件产品,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

发展重点:面向高速光传输、三网融合、物联网发展需求,发展高端光电子器件、光子集成器件和光无源器件等。

发展用于通信骨干网络、各类光纤接入、传感网络的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远距离、高速率的各种新型光器件和光模块,包括100Gb/s及以上速率相干光通信系统干线传输的高速LiNbO3和InP 基调制器、相干光接收机、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低成本可调谐激光器、低噪声EDFA和拉曼光放大器、100GE CFP模块、10GE PON OLT/ONU关键芯片及模块等。

突破先进半导体光子器件和光子集成的核心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重点发展DFB、VCSEL和量子点激光器芯片等产品。

发展用于AON和DWDM系统中的ROADM、集成光开关矩阵、可调滤波器、OXC、激光器阵列等器件、模块及子系统产品。

(3)光通信系统设备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在大容量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移动通信基站等通信系统设备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初步具备了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集聚了烽火通信、烽火网络、长江通信、武汉日电、凡谷电子等一批重点企业,华为公司、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德国电信、法国电信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

发展思路:抓住宽带中国工程实施的机遇,依托武汉邮科院、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开发新一代光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系统以及LTE、 4G、NGB、IPv6等新型通信网络系统设备,形成基于自有核心技术和设备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光通信系统设备创新与生产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基于相干技术的100Gb/s骨干网光通信系统、基于GPON 和WDM-PON的FTTx设备、PTN、OTN、IP RAN、AON、IMS、大容量高性能路由交换设备、下一代基于同轴电缆的NG-EoC接入系统、IPv6、业务安全系统、融合型终端设备、大容量长跨距海底通信工程系统设备等相关通信系统设备,配套发展终端与网络检测设备、无线协议和软件产品。

大力发展移动通信高端元器件和芯片、信号与信息处理软硬件产品、专用和通用检测设备、网优设备、信息安全产品,发展3G、LTE、4G通信设备和核心网、接入网、室内覆盖系统等设备。

加快发展面向智慧城市、数字家庭、移动安防、智能交通等应用的新兴无线技术产品。

2、激光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超过50%.大功率激光器、大型激光切割设备、大型激光焊接设备、激光精密微细加工设备、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图像防伪产品等国内领先,激光连锁加工、激光加工工艺、激光医疗等应用服务发展迅速。

有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梅曼激光、锐科激光等企业。

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协会、联盟等中介组织作用,深化与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以激光产业园为载体,以激光材料、关键器件和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端激光设备及系统,加快发展激光应用服务,形成完整的激光产业链,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激光产品(服务)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发展重点:突破发展激光增益光纤、激光薄片晶体、激光非线性频率转换晶体、激光用石英玻璃等激光材料,以及高功率镜片、传输光纤、切割头、焊接头、半导体激光泵浦源等激光器件。

重点发展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光纤激光器、碟片激光器、光纤耦合输出半导体激光器、射频激励CO2激光器、绿光激光器、紫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等。

推动大型成套激光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基于高功率激光器的激光切割、焊接、毛化、热处理、再制造等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发展基于中小功率激光器的精细激光加工设备和基于短波长、窄脉宽激光器的微纳激光加工设备,促进激光设备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应用。

发展激光诊断、激光治疗、激光美容等健康用激光设备。

加快发展激光连锁加工服务、激光加工工艺开发、激光医疗美容、激光表演、激光装饰等新业态。

3、光电显示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LCOS显示、TFT-LCD、互动显示等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光电显示产业链。

有武汉天马、武汉东旭、全真光电等企业。

发展思路:依托区域光电子创新资源优势,大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光电显示上游关键材料与核心器件,大力培育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推动光电显示与消费电子产业的协同发展,努力壮大光电显示产业规模,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