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计算书的要求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计算暖通空调设备的TEWI(Total Equivalent Warming Impact)值。
TEWI是评估冷冻与供热设备对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的影响的综合性指标。
通过计算TEWI值,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环境影响,并寻求降低其环境负担的策略。
2. 计算方法TEWI的计算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变暖影响和臭氧层破坏影响。
下面介绍各个参数的计算方法。
2.1 全球变暖影响全球变暖影响主要由制冷剂的直接和间接排放引起。
计算方法如下:2.1.1 直接排放直接排放由设备中制冷剂的泄露引起。
根据设备的装填容量和泄漏率,可计算直接排放。
2.1.2 间接排放间接排放来自设备的电站和制冷系统所消耗的能源。
根据设备的制冷负荷和供冷系统的能效比,可以计算间接排放。
2.2 臭氧层破坏影响臭氧层破坏影响主要由制冷剂中的氯化氟烃(CFCs)和氢氟碳化物(HFCs)排放引起。
计算方法如下:2.2.1 CFCs 排放CFCs是对臭氧层破坏最严重的制冷剂。
根据设备中CFCs的含量和泄漏率,可以计算CFCs的排放量。
2.2.2 HFCs 排放HFCs是替代CFCs的制冷剂,虽然对臭氧层破坏影响较小,但其温室效应较大。
根据设备中HFCs的含量和泄漏率,可以计算HFCs的排放量。
3.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暖通空调设备的TEWI值。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评估设备在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方面的环境影响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低TEWI值的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暖通空调设备TEWI值的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TEWI值,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负荷。
在未来的设备设计和选择中,应更加关注TEWI值,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1] Smith, L. T., & Partlow, R. C. (1998).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nts-a life-cycle approach. HVAC&R Research,4(4), 333-349.。
暖通工程计算书

工程计算书1项目概况2建筑概况3规定指标检查3.1 建筑物3.1.1 体形系数建筑物体形系数:无效(请设定建筑物体积) 3.1.2 墙体工程3.121 夕卜墙3.122 内墙3.1.3 屋面工程3.1.3.1 屋顶3.1.4 楼地面工程3.141 中间楼板3.1.5 门窗工程3.1.5.1 户门3.1.5.2 夕卜窗无3.1.6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外墙传热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综合指标计算。
4计算依据1. 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T (W),按下式计算:Q T =K F t 云(1.1)式中:F—计算面积,m1 2 3 4;T—十算时刻,点钟;T E—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t-T—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c。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T =16,时间延迟为E =5作用时刻为-5=11 。
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 3 <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 T:Qpj=K • F △ tpj (1.2)式中:△tpj —荷温差的日平均值,C。
2. 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T按下式计算:Q T二a K ・F 込t T(2.1)式中:△t T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C;K—传热系数;a—窗框修正系数。
3. 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式中:F1 —窗口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m2。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T,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2 .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Q T =F Xg •Jw T(3.1)式中:Xg —窗的构造修正系数;Jw T—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m。
供暖设计指导书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熟悉和收集资料(1)建筑物修筑地址;(2)气象资料;(3)土建资料;(4)动力资料。
2.房间热负荷的计算(1)确定室内外计算温度;(2)计算外墙、天棚、地板等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并校核是否符合最小热阻的要求;(3)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丈量;(4)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5)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的计算;(6)户间传热负荷的计算。
3.选择供暖方式,热媒及参数(1)根据热源等条件,选择供暖用热媒及参数,并阐明理由;(2)选择供暖方式及散热设备。
4.确定供暖系统及附属设备(1)确定供暖系统图式;(2)布置管路及散热设备;(3)选择建筑物供暖引入口,户引入口的连接方式及设备;(4)连接附属设备,绘出系统草图。
5.散热器的计算(1)选择散热器的型式;(2)计算各房间散热器片数。
6.管路水力计算(1)选择最不利环路;(2)计算管路各管段的管径;(3)温控阀预设定阀位的计算。
7.选择和计算附属设备8.绘制供暖系统施工图(1)供暖系统施工图比例1∶100或1∶200(2)供暖系统斜视图比例1∶100或1∶200(3)详图,针对每个人的设计内容,由指导教师指定。
比例1∶10或1∶20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学期:6;学时:2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是继课程之后进行的。
它是深入学习和消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供暖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同时具有运用设计资料,进行方案分析比较,计算和选择设备,作施工图等能力。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
为引导和帮助同学更深入而顺利地掌握设计程序,特编写此指导书。
由于工程实际的千差万别,指导内容不能包罗万向,学生设计中应密切结合自己的工程实际,独立思考,不可生搬硬套,提倡互相讨论,但要避免抄袭。
二、供暖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一)熟悉和收集资料设计的原始资料是考虑方案,选择设备,进行计算的根据,应准确无误。
实际工程中,不少资料是设计者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得到。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题目:暖通空调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审核日期:建筑设备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采暖通风空调部分)一、设计题目:XX市XX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和目的学生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并通过设计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暖通设计规则、方法、步骤,了解相关专业的配合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建筑设备(暖通方向)专业设计工作和施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和有关应用科学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三、原始资料1.设计工程所在地区: 1 福州、2 厦门、3 崇武、4永安、5 南平2.气象资料(从设计手册中查找):包括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等。
3.建筑资料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图中包括建筑尺寸、维护结构及门窗做法、建筑层高、建筑用途等。
4.室内设计参数:按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要求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189-2005确定。
5.其他要求:应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应用。
四、设计内容1:设计冷热负荷的计算:室内空调设计时,应按冷热负荷计算方法计算进行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分别计算建筑的冷热负荷,其设计参数详见有关设计手册。
2:算出负荷后,确定系统形式。
3:进行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4:根据所给设计条件以及总冷、热负荷和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设备形式,选择风道以及末端设备、冷热源设备等。
5:室内设计应包括室内设计参数,室内空调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按照施工图的标准进行绘制,除满足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尺寸线应完整、闭合。
设计计算书编制规定

设计计算书编制规定1. 本规定适用范围本规定一般适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少数专业还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2. 计算书编制的一般规定2.1 计算书编制必须做到三符合:符合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的规定;符合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2 计算书编制格式必须采用院的统一格式:《设计计算书》。
编制的手写计算书必须采用A4纸,用钢笔或水笔誊写;采用计算机打印的计算书,落款和签署必须手写。
2.3 选用电算程序计算的,必须使用有效版本,并应在计算结果前加以说明(选用的计算程序名、版本、选用程序的适用范围、计算原理、输入参数、输出的数值和图形的结果分析)。
2.4 计算书编制必须内容完整、设计深度符合规定的要求、计算公式选用准确、计算无误、说明清楚。
2.5 计算书的文句应通顺,字迹应端正,阿拉伯数字、度量衡单位必须按国标书写,不得潦草、脏乱。
2.6 计算书必须经过校对和审核。
校审应留有痕迹,对采用的软件、公式、输入的数据、输出的结果及每幅简图,如认为正确,应标有“√”符号。
各级校审人员的校审痕迹应采用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区分。
3. 各专业编制计算书的具体规定3.1 建筑专业3.1.1 要求1)初步设计阶段,如在初步设计文本中已经列入所有计算内容和计算过程,可不单独编写计算书。
2)施工图设计阶段,如按通过评审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无重大变动的,无需另行计算,不再单独编写计算书。
3.1.2 轨道交通车站1)项目名称2)设计阶段3)设计依据(包括客流)4)车站规模(包括站厅和站台面积计算)5)通过能力(包括自动扶梯、楼梯宽度计算;出入通道宽度计算)6)防灾疏散计算3.1.3 隧道1)项目名称2)设计阶段3)设计依据4)横剖面计算3.1.4 地面建筑1)项目名称2)设计阶段3)设计依据4)基地面积计算5)建筑总面积计算(1)地上(2)地下6)建筑密度计算7)容积率计算8)停车量计算(1)机动车(2)自行车9)绿地率计算10)日照分析3.2结构专业3.2.1 要求电算计算书的电算结果应经分析,荷载简图、原始数据和电算结果应注明来龙去脉。
暖通设计手册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一、通用设计规范: (5)二、专用设计规范: (5)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6)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6)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7)三、新风量 (8)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8)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9)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 (9)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1)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1)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5)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5)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5)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6)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7)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8)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9)七、热损失概算W/M3℃ (19)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0)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1)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1)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1)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1)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4)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4)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4)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5)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5)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5)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6)1、送风口风速 (26)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6)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7)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7)5、回风口风速 (27)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7)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8)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8)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8)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8)五、通风系统设计 (30)1、送风口布置间距 (30)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30)3、散流器布置 (31)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1)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2)6、厨房通风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6)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7)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8)六、防排烟设计 (38)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2)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2)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3)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3)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5)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7)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7)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7)3、水泵扬程设计 (49)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9)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9)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0)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1)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4)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6)十一、保温 (56)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60)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1)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2)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2)第七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3)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5)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6)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八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0)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0)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0)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0)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0)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1)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1)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2)8、设备层布置原则: (82)第九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4)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4)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4)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4)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4)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4)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5)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5)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6)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6)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6)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6)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7)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7)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7)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8)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89)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0)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1)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1)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1)3.3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2)3.5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2)3.6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2)3.7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2)3.8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2)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3)5.1 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3)5.2 设备平面图 (93)5.3 剖面图 (94)5.4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4)5.5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4)5.6 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4)5.7 详图 (94)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4)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5、每人的新风标准UK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暖通计算书

式 中 N— 设备的总 安装功 率,kW;
η—电动 机的效 率;
n1—同时 使用系 数,一般 可取0.51.0;
n2—利用 系数,一 般可取 0.70.9;
n3—小时 平均实耗 功率与设 计最大功 率之比, 一般可取 0.5左 右;
n4—通风 保温系 数;
a—输入 功率系数 。
(1) 渗透 空气带入 室内的湿 量 (kg/h), 按下式计 算:
D=0.001G (dw-dn) (10.3)
(2) 渗入 空气形成 的潜热冷 负荷 (W),按 下式计 算:
Q=0.28G( iw-in) (10.4)
式 中 dw— 室外空气 的含湿 量, g/kg;
dn—室内 空气的含 湿量, g/kg;
Xz—内遮 阳系数。
3.当外窗 只有外遮 阳板时
Qτ =[F1Jwτ +(FF1)Jwn τ]XgXd (3.3)
式 中 F1— 窗口太阳 直射的面 积,W/m2 。
Jwnτ— 计算时刻 下,无内 遮阳北向 外窗的太 阳总辐射 负荷强 度, W/m^2。
注:对于 北纬27度 以南地区 的南窗, 可不考虑 外遮阳板 的作用, 直接按式
tn—夏季 空气调节 室内计算 温度, ℃;
Δtls— 邻室温 升,可根 据邻室散 热强度采 用,℃。
(五)、人 体冷负荷
人体显热 散热形成 的计算时 刻冷负荷 Q,按下 式计算:
Qτ=φ nq1Xτ-T (5.1)
式 中 φ—群体 系数;
n—计算 时刻空调 房间内的 总人数;
q1—一名 成年男子 小时显热 散热量, W;
T—人员 进入空调 房间的时 刻,点 钟;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详细计算书一. 基本气象参数:二.主要计算公式:冷负荷的计算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AK[(tc+td)kαkρ-tR] (2-1)式中: Qc(τ)-------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 R ------- 室内计算温度,℃;tc-------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 吸收系数修正值;kρ-------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2.1.2、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Qc(τ)=AiKi(to.m+Δtα-tR) (2-2)式中: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地面:0.47,W/(m2·℃);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Δtα------- 附加温升。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cwKwAw( tc(τ)+ td- tR) (2-3)式中 :Q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Kw ---z----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w=5.9 W/(m2·℃)Aw------- 窗口面积,m2;tc(τ)-------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cw=1.0td------- 地点修正值;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αAwCsCiDjmaxCLQ(2-4)式中:Cα-------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 窗口面积,m2;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2.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房间照明:日光灯安装,15 W/M2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2.1.6.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c(τ) =qsn φ CLQ(2-5-1)式中: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n ------- 室内全部人数;φ-------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1.6.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qln φ(2-5-2)式中:ql-------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W;n,φ-------同式2-6-1;2.1.7、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办公室考虑电气(电脑等设备):按20W/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书审查要求
一.(1)所使用的软件应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
(2)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并应阐明其特殊处理的内容和依据。
二.计算书要有封面,封面上要有设计、校对、审核人的手写签名,要加盖注册章、设计单位的公章(节能专用章),其次要有目录。
(封面内容如下)
XXX计算书
工程名称:
设计编号: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节能计算单位:
计算人:手签
校对人:手签
审核人:手签
计算日期:
暖通设计计算书的要求
一、暖通计算书内容视工程繁简程度,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
及技术措施进行计算。
当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采用的计算软件名称,打印出相应的简图、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
软件应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鉴定。
(一)采暖工程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列出主要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2. 每一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及建筑物总热负荷计算;
3. 散热器等采暖设备的选择计算;
4. 采暖系统的管径及水力计算;
5. 采暖系统设备、附件选择计算,如系统热源装置、循
环水泵、补水与定压装置、伸缩器、疏水器等;
6. 换热设备的选择计算,循环水泵的选择计算,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的计算及判断结论。
( 二) 通风与防排烟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通风量、防排烟风量计算;
2. 通风量、防排烟风量系统阻力计算;
3. 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
4.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的计算及判断结论。
( 三) 空调设计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每个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夏季、冬季的冷、热负荷计算(冷负荷按逐时计算);
2. 空调房间人体、照明、设备的散热、散湿量及新风负荷计算;
3. 建筑物空调总冷/热负荷及单位面积冷/热指标;
4. 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包括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变制冷剂流量室内机、变风量末端装置、空气热回收装置、消声器、等)、附件及风口的选型计算;
5.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 风系统阻力计算;
7. 必要的气流组织设计与计算;
8. 空调系统的冷(热)水机组、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水箱、水池、空调机组、消声器等设备的选型计算;
9. 输送能效比的计算及判断结论。
(四)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计算书应提供与负荷计算相对应的房间编号草图、水系统水力平衡计算草图、
风系统水力平衡计算草图等。
(五)暖通空调专业设计计算书中与建筑节能有关的计算参数,应与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一致。
二、给排水计算书:施工图审查认为有必要时,设计单位应提供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