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实践案例精选

合集下载

企业公益事业具体案例

企业公益事业具体案例

企业公益事业具体案例
企业公益事业是指企业通过捐款、志愿服务、社会创新等方式,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善环境、推动社会进步的行为。

下面是十个具体的企业公益事业案例。

1. 腾讯公益基金会推出的“腾讯乡村振兴计划”,通过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式,帮助中国农村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教育、提升医疗水平。

2.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阿里乡村振兴计划”,通过电商扶贫、农产品品牌化等方式,帮助中国农村地区脱贫致富。

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数字世界公益计划”,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教育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展的“绿色中国行动”,通过投资环境保护项目、提升能源效率等方式,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5. 苹果公司推出的“环保计划”,通过减少碳排放、回收利用等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6. 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可口可乐公益基金”,通过资助教育项目、提供饮水设施等方式,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和饮水条件。

7. 耐克公司发起的“耐克公益基金”,通过资助体育项目、培养青少年领导力等方式,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

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推出的“和敬公益基金”,通过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项目、提供通信设施等方式,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和通信条件。

9. 京东集团推出的“京东公益基金”,通过资助贫困地区的医疗项目、提供物资援助等方式,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

10. 中国银行开展的“爱心助学活动”,通过资助贫困学生、提供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公益创业案例

公益创业案例

公益创业案例在当今社会,公益创业成为了越来越受人关注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公益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成功的公益创业案例,探讨一下其中的成功之道。

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社会活动家,他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进入传统企业工作,而是选择了创办一家公益组织,致力于帮助农村地区改善教育条件。

他深知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孩子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都得不到保障。

因此,他决定要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他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

他发现,很多农村学校的图书馆都是空荡荡的,孩子们缺乏阅读的机会。

于是,他决定先从图书馆建设入手,为农村学校捐赠图书,并且组织志愿者定期到学校开展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阅读机会。

其次,他还发现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都非常陈旧,甚至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没有。

于是,他开始筹集善款,购买教学设备,并且邀请专业的老师到农村学校进行教学辅导,帮助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水平。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

他利用各种社交平台进行宣传,组织募捐活动,筹集更多的善款,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

通过这些努力,他的公益组织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他的公益创业案例也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学习的典范,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公益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

但只要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启发,让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共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益创业的案例

公益创业的案例

公益创业的案例
近年来,公益创业成为了越来越多创业者选择的方向。

以下是一些公益创业的案例。

1. “愿望清单”公益项目
“愿望清单”是一家致力于帮助患病儿童实现心愿的公益组织。

该组织通过收集患病儿童的心愿,邀请志愿者和企业赞助,为这些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

该项目已经做了多年,帮助了很多患病儿童。

2. “蓝天救援队”公益项目
“蓝天救援队”是一家专门从事山地救援的公益组织。

该组织由一群热爱户外运动的志愿者组成,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山区进行搜救、救援行动。

该项目已经成功地帮助了很多在山区遇险的人。

3. “爱心快递”公益项目
“爱心快递”是一家为困难群体提供物资支援的公益组织。

该组织通过网络和志愿者,收集和分发各种物资,如衣服、食品、医疗器材等。

该项目已经为很多困难群体提供了帮助。

这些公益创业项目都是通过创新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和志愿者力量,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成功经验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也为公益创业者提供了灵感和信心。

- 1 -。

公益创投项目优秀案例

公益创投项目优秀案例

公益创投项目优秀案例
哇塞,今天咱就来讲讲公益创投项目的优秀案例!
就说那个“爱心午餐计划”吧。

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里,孩子们每天上学要走很远的路,中午经常饿肚子(你能想象那可怜的小模样吗)。

然后呢,这个公益项目出现了,他们开始给孩子们提供热腾腾的午餐,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场景得多温暖人心啊),简直太棒了!这就像是在寒冷的冬天给人送上了一个暖炉呀。

还有“助老陪伴行动”。

社区里的一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很是孤单寂寞(那得多难受啊)。

志愿者们就像一群贴心的小天使,经常去陪他们聊天、下棋、帮忙做家务。

老人们不再是形单影只,而是有了温暖的陪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简直就像是给他们失落的生活注入了一道阳光。

再瞧瞧“环保守护计划”,一群热血青年为了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自愿组织起来捡垃圾、宣传环保知识(多么有责任感呀),让大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就如同是给地球妈妈做了一次精心的护理呀。

这些公益创投项目不就是那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道路吗?它们不只是简单的项目,更是一份爱心、一份关怀、一份希望的传
递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呀,我们都应该多多支持这样的公益创投项目,让爱洒满人间!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公益创业项目 公益创业项目案例

公益创业项目 公益创业项目案例
6
五、一个鸡蛋的暴走项目社会影响力
一个鸡蛋的暴走曾获责任中国2013公益行动奖, 南方周末2013年度责任案例,2014第三届中国公 益慈善项目大赛铜奖,2014首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 务项目大赛金奖,2015中华慈善奖提名奖,2016 第六届中国公益节年度公益项目奖等多个奖记
2015年,暴走开创公益自筹队伍类别,鼓励公益机构为自己发声。 2016年,暴走筹款破1000万;同年,暴走举办资助成果展、项目分 享会、联劝开放日及项目探访,让公众更深度参与公益。 2017年,暴走筹款保持1000万;开创“公益观察员”制度,邀请捐 赠人持续跟进项目一年。 2018年,一个鸡蛋的暴走公益项目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殊荣。 2019年,“一个鸡蛋的暴走”公益项目获凤凰网公益·行动者联盟 “年度十大公益创意”荣誉。
2011年10月,联劝正式发起“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并于2012 年发展为平台型筹款活动,不仅支持鸡蛋项目,也为儿童营养健康、 教育发展、安全保护、社会融合四个领域项目筹款。
一个鸡蛋的暴走由一次自发的公益行动,发展为一个万人参与的筹 款活动,联劝见证并参与了民间力量在公益领域的成长,不忘初心。
5
四、一个鸡蛋的暴走项目理念
快乐公益、多元公益、理性公益
一个鸡蛋的暴走是上海乃至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徒步活动之一。多年来,累计参与人数 超过27,747人,累计筹款超过7,036万元,累计获得支持42万次。在支持儿童营养健康、教 育发展、安全保护、社会融合方向的公益项目茁壮成长,从而帮助当地有需求的孩子们。
暴走秉承“联合劝募”的理念,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用不同方式参与到公益中。暴走为公 众带来快乐的公益体验,鼓励大家发挥创意,展示个性。无论是奇装异服、义卖party、减肥 打赌,亦或是卖艺卖力、好友pk、现场求婚,都可以与公益带来的快乐相得益彰。暴走为公 众提供多元的公益参与方式,如果热爱挑战可以成为暴走队员,如果有一技之长可以做摄影、 医疗、骑行、自驾、表演、指路志愿者,如果热心靠谱可以为暴走捐款、为公益传播,每个人 都可以找到自己参与的方式。暴走倡导理性地支持公益,支持理性的公益。暴走结束后每年都 会举办公众评审会、项目分享会、后续探访等活动,鼓励大家深度参与公益,与联劝共同监督 善款使用,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公益项目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公益项目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公益项目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益事业,并且积极参与各种公益项目。

公益项目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目标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还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实施。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成功的公益项目案例,分享一些经验和启示。

案例一:环境保护活动环境保护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某团队就发起了一项城市垃圾分类的公益项目。

为了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参与度,他们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册和海报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提供分类垃圾桶。

此外,他们还组织志愿者定期进行回收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团队注重公众参与,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项目收到了积极的反馈,垃圾分类率明显提高,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些启示:一是要充分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愿,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二是与社区居民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项目执行环境。

案例二:教育资助项目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某机构发起了一项教育资助项目,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该项目通过募捐活动筹集经费,并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教材和学习辅导等帮助。

为了监督使用经费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该机构建立了严格的申请和审核程序,并与学校和社区合作进行跟踪和评估。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经费使用的公平和透明;二是与学校和社区合作,形成合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案例三:健康推广项目健康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某卫生机构发起了一项健康推广项目,旨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

该机构通过开展健康讲座、体检活动和晨练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检测和咨询服务。

为了持久推动健康教育的开展,该机构还与学校、社区、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活动。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二是与相关机构和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健康推广的持续发展。

英华奖 优秀社会公益实践案例

英华奖 优秀社会公益实践案例

英华奖优秀社会公益实践案例英华奖是一个旨在鼓励和促进海外华人社团的发展和壮大的国际性活动。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实践,英华奖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华人,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卓越成就。

以下为英华奖优秀社会公益实践的几个典型案例。

一、文化传承王小波先生是新加坡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创办人之一,他通过组织各种中华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等,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他还亲自主持了一档电视文化节目,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通过这些努力,王小波先生在推广中华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英华奖评为文化传承类优秀社会公益实践。

二、教育支持张小敏女士是一名来自加拿大的华人,她创建了“欣典教育基金会”,该基金会的目的是为缺乏家庭支持和金钱支持的学生提供教育支持。

张小敏女士不仅资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还给他们提供了许多机会,例如前往全球各地进行实地考察。

她的贡献得到了英华奖的认可,被评选为教育支持类优秀社会公益实践。

三、公益慈善华人社群中的慈善机构越来越受重视。

林素琴女士是一名在澳大利亚活跃的慈善家,她创建了“澳中关怀互助会”,旨在为华人和澳大利亚移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该组织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并且通过各种募捐活动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物质帮助。

林素琴女士的奉献精神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被英华奖评为公益慈善类优秀社会公益实践。

四、环境保护环保事业是现代社会不可忽略的问题。

李晓燕女士是美国一名华人环保志愿者,她创建了“美华环保协会”,通过组织各种“绿色活动”,如清洁马路、美化公园等,努力推行环保概念。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和讲座,希望能够向更多人传播环保意识。

李晓燕女士的环保精神得到了英华奖的肯定,被评为环境保护类优秀社会公益实践。

总之,在英华奖的历届评选中,这些优秀的个人和组织都以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华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为华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为公益事业走在了前列。

公益创业实践案例精选

公益创业实践案例精选

公益创业实践案例精选当我们满怀欣喜地看到公益创业赛事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愈加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有更多的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样的项目能够作为公益创业实践赛的优秀项目?公益创业实践赛的参赛项目需满足三个基本特点,即公益性、创业性、实践性。

公益性:(1)参赛者应以公益为目的,基于对社会的充分了解和关注,瞄准某一具体社会问题进行立项,进而设计方案、付诸行动来加以解决;(2)赛事鼓励参赛者瞄准当前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或支持的社会问题或公益方向进行立项,鼓励“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创业性:(1)参赛项目应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解决瞄准的社会问题,应运用组委会配给的相对少量的启动资源,来撬动社会各界的相对大量的发展资源,以完成一项公益项目;(2)项目成型后,其运行状态应是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某一商业模式不断引入新的资源,使项目可自身维持、可持续发展,单纯或主要使用组委会配给的启动资源支撑项目运行的“花钱买公益”的方式将不被接受;(3)赛事将考虑投入资源、吸收资源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比例;(4)赛事鼓励采用创新性的商业模式;(5)赛事鼓励具有普适性、可推广性的运作模式。

实践性:(1)项目执行计划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可行性,即需要考虑在预定的时间、人力、资源范围内,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设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及目标;(2)赛事对项目的落实成果有较高的要求,凡进入决赛的项目,都应取得一定的落实成果,落实成果应与项目申报时的计划基本吻合;(3)赛事鼓励公益创业实践项目在完成赛事后继续运行,并将配给相应资源。

在此,我们选取几个在历年公益创业实践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与各位作一分享,更期望能在其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甘霖计划甘霖计划旨在提高土地贫瘠地区农村妇女的生活收入,引进简单易学的丝网花手工艺,培训妇女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帮助她们联系进货和销售渠道,将利润归还妇女,为她们今后的手艺制品进货提供投资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益创业实践案例精选
当我们满怀欣喜地看到公益创业赛事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愈加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有更多的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样的项目能够作为公益创业实践赛的优秀项目公益创业实践赛的参赛项目需满足三个基本特点,即公益性、创业性、实践性。

公益性:(1)参赛者应以公益为目的,基于对社会的充分了解和关注,瞄准某一具体社会问题进行立项,进而设计方案、付诸行动来加以解决;(2)赛事鼓励参赛者瞄准当前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或支持的社会问题或公益方向进行立项,鼓励“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创业性:(1)参赛项目应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解决瞄准的社会问题,应运用组委会配给的相对少量的启动资源,来撬动社会各界的相对大量的发展资源,以完成一项公益项目;(2)项目成型后,其运行状态应是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某一商业模式不断引入新的资源,使项目可自身维持、可持续发展,单纯或主要使用组委会配给的启动资源支撑项目运行的“花钱买公益”的方式将不被接受;(3)赛事将考虑投入资源、吸收资源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比例;(4)赛事鼓励采用创新性的商业模式;(5)赛事鼓励具有普适性、可推广性的运作模式。

实践性:(1)项目执行计划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可行性,即需要考
虑在预定的时间、人力、资源范围内,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设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及目标;(2)赛事对项目的落实成果有较高的要求,凡进入决赛的项目,都应取得一定的落实成果,落实成果应与项目申报时的计划基本吻合;(3)赛事鼓励公益创业实践项目在完成赛事后继续运行,并将配给相应资源。

在此,我们选取几个在历年公益创业实践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与各位作一分享,更期望能在其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时来食往
此项目专门为高校师生提供网上订餐服务。

团队致力于与北京市各大高校附近提供外卖服务的各饭店商家合作,将其外卖的信息发布在团队网站上,为高校师生提供最多最全面的订餐选择。

顾客通过浏览网上的菜单即可下单订餐,团队会通过内部的短信平台将订单发到饭店的订餐电话上。

饭店在接收到订单后,即会烹调外卖、自行送达外卖并收费。

当高校师生在线订餐后,接受邀请参与“爱心午餐团购计划”,可以再团购一份折扣午餐给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

运费均由商家承担,商家在送餐时向买家收取费用,网站通过向商家对订单抽成盈利,同时商家对团购的“爱心午餐”给予折扣。

团队的计划是从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做起,逐步扩大帮扶范围,最终覆盖整
个北京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目前网站已经基本实现收支平衡,该项目已经与北京市明园小学开展了良好合作。

该项目获得了“北极光-清华”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金奖,并被《光明日报》《创业邦》、清华大学官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民族故事
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所以面临着“经济落后、文化消逝”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太少,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因此,要想解决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文化日渐消逝这一问题,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引进来”,即吸引外界的注意。

通过民族文化推介活动,通过宣传、包装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独特的文化,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资源,改变其“边缘化”的局面。

只要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必然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那么他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凤凰”和“丽江”;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民俗产业也必然会蓬勃发展起来,这无疑对本民族的文化存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样的资源利用本身也可以成为一项产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最终,经济与文化必定能够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后盾支持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是要“走出去”,即在当地举办一些反馈活动,例如举办青少年服装设计大赛、“笔友计划”等项目转变少数民族民众的思想,扭转其自卑心理,让他们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
历史价值,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加其保护、宣扬本民族文化的主动性。

因此,“民族故事”项目的运行主要由两条主线贯穿:
一、以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作为媒介,以文化产品的营销这一模式来宣传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文化、提升其社会关注度。

之所以选择民族服饰,其原因如下:(1)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2)手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通过服饰和手工艺品的营销,不仅能带来经济价值,也能传播、宣扬少数民族文化;(3)服饰和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适合当地人操作;(4)同时,服饰和手工艺品的附加值高、经济价值高;(5)服饰和手工艺品的运输、保存比较方便。

二、利用服饰营销产生的利润和社会捐赠等资金,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一些以增加自我认同感为主题的后续活动,如服装设计大赛等。

独居老人
该创业计划基于团队开发的摔倒报警产品,主要客户群体是独居家中的老年人。

产品外壳大小 55mm ×35mm ×14mm ,内部装有电子器件用于检测摔倒行为。

内部的电子器件主要由 1)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摔倒行为; 2)单片机,用于处理传感器信号; 3)
通讯模块,用于当发生摔倒事故后向外界报警。

该项目获得了“北极光-清华”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铜奖,并获“最受媒体关注奖”。

甘霖计划
甘霖计划旨在提高土地贫瘠地区农村妇女的生活收入,引进简单易学的丝网花手工艺,培训妇女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帮助她们联系进货和销售渠道,将利润归还妇女,为她们今后的手艺制品进货提供投资来源。

项目的特色是争取以一次实践为妇女生产副业打开一扇新窗,改善一个农村长期的收入水平,提高项目的可复制性与延续性,也使其能够在团队实践结束后自行良好发展。

“甘霖计划”将丝网花带进了贫困农村,带给了贫困农村妇女一技之长,更带给了她们生活的动力以及希望。

取名“甘霖”不仅希望可以滋润一方土地,更希望它可以汇聚成河,润泽更广阔的贫瘠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