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部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型号及参数

合集下载

中国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系列汇总

中国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系列汇总

1、xxxx南方公司:【WS11】(仿乌克兰AI25),小推力不加力涡扇,推力16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K8/JL8、无人机。

【WS16】(引进乌克兰AI-222-25F),小推力加力涡扇,加力推力42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L15/JL15系列。

【WZ8G】★(引自法国-WZ8A改),小功率涡轴,功率560千瓦,2005已年批量生产,用于Z9系列、Z11系列升级。

【WZ6】(仿法国TM-3C),中功率涡轴,功率1160千瓦,2000年批量生产,用于Z8系列。

【WZ9】★(仿加拿大普惠PT6C),中功率涡轴,功率1200~1450千瓦,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Z10、Z15(6吨机)、Z8F系列。

【WJ6C】★,中功率涡浆,功率3600千瓦,2006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9(国产6桨机)系列。

【WJ9】(WZ8核心),小功率涡浆,功率550千瓦,199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12系列。

【WJ5E】(东安动力-通用),中功率涡浆,功率2000千瓦,1990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7系列。

2、xx燃气涡轮院(预研基地):【WS500】★,小推力涡扇,推力5~10千牛,200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无人机、巡航导弹。

【WS15】★,高推重比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达180千牛,在研,用于未来四代战机。

3、xxxx航发公司:【WS9秦岭】(仿改英国斯贝202),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92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JH7A(飞豹)系列。

-------【QC260】★(引自乌克兰DA80),大功率燃气轮机,功率25000千瓦,2007年已批量生产,用于052B/C(双发6000T)大驱系列等。

4、xxxx航发公司:【WS12泰山】★(中推核心),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80千牛,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J7、JL9和J8系列升级换代及双发型J10C。

【WS12B】(WS12加大涵道比加力改型),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00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JH7B(飞豹)。

中国航空发动机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和法国!和美还有差距

中国航空发动机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和法国!和美还有差距

中国航空发动机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和法国!和美还有差距F-22发动机。

2011年4月的一次谈话中,中国航空工业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曾表示,尽管中国航空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先进喷气发动机制造领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缩短差距,中航工业将把航空发动机研发放在优先地位,未来五年内将投资100亿人民币(15.3亿美元)用于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

中国涡扇-10“太行”涡扇发动机及其改进型的性能指标与美国普惠F100和通用电气F110相当,这两款发动机是目前美军F-15和F-16战机的动力装置。

“太行”家族据说还是歼11B的动力,可能最后取代俄制AL-31,成为歼10和歼15的动力。

2010年11月有媒体报道,一款推力27 500磅(约125千牛)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已投入批生产,将用于装备歼11B。

尽管如此,仍然有证据表明中航工业在扩大涡扇-10量产过程中质量稳定性控制存在问题,造成发动机可靠性不足,致使中国战机仍然严重依赖俄罗斯进口发动机。

俄罗斯国防工业认为,中国目前还不能批量生产性能可靠的高性能军用涡扇发动机。

俄罗斯喷气发动机制造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就预言,在2019年以前它仍然是中国歼10和FC-1战斗机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

有消息称,2011年中国与俄罗斯洽谈过购买190台D-30KP-2涡扇发动机事宜,这些发动机可能用于中国的俄制伊尔-76,土星的乐观可能部分地来自于此。

中美发动机发展对比。

中国致力于开发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用于装备国产军用飞机的战略方向已经明晰,这一战略选择包含着重大的航空技术挑战,世界上仅有少数几家大公司真正掌握着这项技术。

这本身并不奇怪:发动机对于飞机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心脏对于人体。

发动机的设计研发,面临着温度、压力、过载等一系列严峻问题,只有最为先进的材料,最为合适的加工方法,科学的设计,合理的使用维护,才能解决这些难题。

近些年中国在材料和制造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部件和系统设计、集成以及根据可靠性特征制订勤务和使用管理方案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这些方面是优化发动机使用效能的关键。

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中国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系列汇总(修正至2008年)阅读提示:帖子是转的,由于是2008年的老帖了,帖中有些地方已与现实略有不符。

注:带“★”的为重点型号。

1、湖南株洲南方公司:【WS11】(仿乌克兰AI25),小推力不加力涡扇,推力16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K8/JL8、无人机。

【WS16】(引进乌克兰AI-222-25F),小推力加力涡扇,加力推力42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L15/JL15系列。

【WZ8G】★(引自法国-WZ8A改),小功率涡轴,功率560千瓦,2005已年批量生产,用于Z9系列、Z11系列升级。

【WZ6】(仿法国TM-3C),中功率涡轴,功率1160千瓦,2000年批量生产,用于Z8系列。

【WZ9】★(仿加拿大普惠PT6C),中功率涡轴,功率1200~1450千瓦,预计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 Z10、Z15(6吨机)、Z8F系列。

【WJ6C】★,中功率涡浆,功率3600千瓦,2006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9(国产6桨机)系列。

【WJ9】(WZ8核心),小功率涡浆,功率550千瓦,199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12系列。

【WJ5E】(东安动力-通用),中功率涡浆,功率2000千瓦,1990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7系列。

2、四川燃气涡轮院(预研基地):【WS500】★,小推力涡扇,推力5~10千牛,200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无人机、巡航导弹。

【WS15】★,高推重比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达180千牛,在研,用于未来四代战机。

3、陕西西安航发公司:【WS9秦岭】(仿改英国斯贝202),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92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JH7A(飞豹)系列。

-------【QC260】★(引自乌克兰DA80),大功率燃气轮机,功率25000千瓦,2007年已批量生产,用于052B/C(双发6000T)大驱系列等。

4、贵州黎阳航发公司:【WS12泰山】★(中推核心),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80千牛,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J7、JL9和J8系列升级换代及双发型J10C。

国产航空发动机简介2012

国产航空发动机简介2012

国产航空发动机简介2012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英、法、俄等少数几个国家,技术门槛之高可见一斑。

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最初的仿制、改进到可以独立设计制造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走过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发展道路。

一、涡轮喷气发动机自1956年第一台涡喷-5发动机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仿制成功以来,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一直以仿制和改进为主,虽然也曾自行研制过几种发动机,但都因种种原因半途而废。

2002年定型的“昆仑”发动机是中国第一个走完自行研制全过程的航空发动机,也使中国一跃成为继美、俄、英、法后第五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国。

开山之作涡喷-5产量之最涡喷-6性能最佳涡喷-141.中国首台国产涡喷发动机:涡喷-5涡喷-5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根据苏联BK-1φ发动机的技术资料仿制的第一种国产涡喷发动机。

涡喷-5是一种离心式、单转子、带加力式航空发动机,属于第一代喷气发动机。

首批涡喷-5发动机在1956年6月通过鉴定,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截至1985年涡喷-5系列发动机停产,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和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共生产9658台,主要用于米格-15系列和国产歼-5系列战斗机。

涡喷-5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已从制造活塞式发动机时代发展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时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批量生产喷气式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2.生产数量最多的国产涡喷发动机:涡喷-6涡喷-6是沈阳发动机厂在苏制Pд-9Б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发动机系列型号。

涡喷-6于1959年7月定型,是中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属于轴流式单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1984年沈航首次将中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涡喷-6的改进型,彻底解决了Pд-9Б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

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产量最大国产航空发动机,总产量高达29316台,主要用于歼-6系列和强-5系列国产战机,目前仍有相当数量在役。

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及主要产品目录

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及主要产品目录

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及主要产品目录1. 通用电气航空(GE Aviation):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其主要产品目录包括:-GE90:这是一种高推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由波音777系列飞机使用。

- GEnx:这是一种用于广泛使用的宽体喷气式客机的高效率发动机,由波音787系列和部分波音747-8系列飞机使用。

-CFM56:这是一种中推力的涡扇发动机,由波音737系列、空客A320系列和其他窄体客机使用。

2. 普惠(Pratt & Whitney):该公司也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

其主要产品目录包括:- PW1000G:这是一种新一代的高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由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和部分空客A220系列飞机使用。

-PW4000:这是一种用于广泛使用的宽体喷气客机的发动机,由波音747、767和777系列飞机使用。

-PW6000:这是一种用于区域喷气客机的发动机,由空客A318系列飞机使用。

3. 力帆航空发动机(CFM International):这是一个由通用电气航空和法国公司Safran Aircraft Engines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

其主要产品目录包括:- LEAP:这是一种新一代的高效率涡轮风扇发动机,由波音737 MAX 和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使用。

-CFM56:这是一种中推力的涡扇发动机,由波音737系列、空客A320系列和其他窄体客机使用。

4. 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该公司是英国的一个知名航空发动机制造商。

其主要产品目录包括:- Trent系列: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宽体喷气客机发动机,由空客A330、A340、A350和波音777系列飞机使用。

-RB211系列:这是一种用于宽体喷气客机的发动机,由波音747、767和空客A300系列飞机使用。

5.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IAE):这是一个由多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

中国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型号和机型

中国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型号和机型
ARJ-21(C909)支客:现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CF34涡扇发动机,以后预计用的是涡扇WS12C发动机。
C919大客:用的是:初期用CFM研发LEAP-X1C,后期预计用涡扇SF-A涡扇发动机。
J10系列战机:现用的是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以后预计用的是涡扇WS10G太行、涡扇WS15峨眉涡扇发动机。
【涡喷WP13F】(仿苏联改型),中推力涡喷 ,加力推力8.2T,199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战机J7、J8系列、教练机JL9。
5、辽宁沈阳黎明航发公司:
【涡扇WS10A太行】(参照美制核心),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2.5T,2006年已批量生产,用于战机J11系列。
【涡扇WS10G太行】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3.8T,全权数控,2011年批量生产,用于战机J10、J11系列。
【涡轴WZ10】★(自研在研),大功率涡轴,功率1800千瓦,预计2015年批量生产,用于新型直升机(3发20T级)。
【涡轴WZ11】★(自研在研、参照加拿大普惠PT6B-67B),中功率涡轴,功率1500千瓦,预计2012年批量生产,用于直升机Z8F(AC313)、Z20(9吨机)系列。
【涡轴WZ16】★(同法国合研阿蒂丹3),中功率涡轴,功率1200千瓦,预计2014年批量生产,用于直升机WZ10、Z15(6吨机AC352)系列。
【涡扇WS13泰山】★(仿俄罗斯RD93改型),中推力涡扇 ,加力推力8.5T,预计2011年批量生产,用于FC1(枭龙)。
【涡扇WS12唐古拉】★(自研在研),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9.5T,预计2014年批量生产, 用于战机FC1(枭龙)升级换代及未来中四代J21战机。
【涡扇WS12C】★(WS12核心大涵道比),中推力涡扇,推力8.0T,预计2015年批量生产, 用于中运Y21、支客ARJ-21(C909)。

中国超级涡扇十航空发动机性能全揭秘

中国超级涡扇十航空发动机性能全揭秘

中国超级涡扇十航空发动机性能全揭秘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航空研究院606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因七十年代上马的歼九、歼十三、强六、大型运输机等项目的纷纷下马,与之配套的研发长达二十年的涡扇六系列发动机也因无装配对象被迫下马,令人扼腕,而此时中国在航空动力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到二十年之上。

面对中国航空界的严峻局面,国家于八十年代中期决定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就是涡扇10系列发动机。

依据装配对象的不同,涡扇10系列有涡扇10、涡扇10A、涡扇10、涡扇10C、涡扇10D等型号,其中涡扇10A是专门为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上马的新歼配套的。

中国为加快发展涡扇10系列发动机,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

一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机技术。

中美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与F100同级的航改陆用燃汽轮机,这是涡扇10A核心机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二是自研改进。

中国充分运用当时正在进行的高推预研部分成果(如92年试车成功的624所中推核心机技术,性能要求全面超过F404),对引进的核心机加以改进,使核心机技术与美国原型机发生了较大变化,性能大为增强。

这里说句题外话,网上有人说涡扇10是在F404 基础上放大而成,性能直逼F414,似乎也不无道理,因为核心机技术较多,不能单纯说由那一家发展而来。

结构:涡扇10/10A是一种采用三级风扇,九级整流,一级高压,一级低压共十二级,单级高效高功高低压涡轮,即所谓的3+9+1+1结构的大推力高推重比低涵道比先进发动机。

黎明在研制该发动机机时成功地采用了跨音速风扇;气冷高温叶片,电子束焊整体风扇转子,钛合金精铸中介机匣;,挤压油膜轴承,刷式密封,高能点火电嘴,气芯式加力燃油泵,带可变弯度的整流叶片,收敛扩散随口,高压机匣处理以及整机单元体设计等先进技术。

涡扇10A 的制造工艺与F100、AL-31F相似,十分先进,外涵机匣利用中推部分先进技术采用高性能的聚酰亚树脂复合材料,刷式密封,机匣所用材料与美制F414相似,电子束焊接整体涡轮叶盘,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四层风扇导流叶片,钛合金宽弦风扇空心叶片,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短环燃烧室,收扩式喷口,全权限电子控制技术,结构完整性设计,发动机制造和设计十分先进,不亚于世界同类产品,采用三合一的多孔回流复合冷却先进技术,使涡轮叶片的冷却效果提高了二倍,而且耐5000次热冲击试验无裂纹发生。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涡扇10 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涡扇10 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也叫涡扇10 系列发动机。

太行发动机的研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2005 年12 月28 日完成设计定型审查考核,历时18 年。

太行发动机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它结束了国产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空白。

太行发动机由中国606 所研制,是国产第三代大型军用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

采用大推力函比及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最大推力不超过12000 公斤。

目前主要用于装备中国第三代高性能歼-10 战斗机。

简介[ 转自铁血社区/ ]2005 年12 月28 日,在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摇篮———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诞生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正像诗中描绘的那样,“将登太行雪满山” ,现实中研制“太行”的难度更是超乎想象,以张恩和为总设计师的“太行”研制团队,历经18 载艰苦攻关,突破了数十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克了200 多个重大障碍和技术难题,终于在世纪之初研制出了先进的航空动力,一颗强健的“中国心” 。

太行,号称" 天下之脊" ,中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取名太行,其意义不言启明。

主要型号依据装配对象的不同,涡扇10 系列有涡扇10、涡扇10A、涡扇10B、涡扇10C、涡扇10D等型号,其中涡扇10A 是专门为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上马的新歼配套的。

中国为加快发展涡扇10 系列发动机,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

一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机技术。

中美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与F100 同级的航改陆用燃汽轮机,这是涡扇10A 核心机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二是自研改进。

中国充分运用当时正在进行的高推预研部分成果(如92 年试车成功的624 所中推核心机技术,性能要求全面超过F404),对引进的核心机加以改进,使核心机技术与美国原型机发生了较大变化,性能大为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涡喷-5涡喷-5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根据苏联BK-1φ发动机的技术资料仿制的第一种国产涡喷发动机。

涡喷-5是一种离心式、单转子、带加力式航空发动机,属于第一代喷气发动机。

首批涡喷-5发动机在1956年6月通过鉴定,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截至1985年涡喷-5系列发动机停产,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和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共生产9658台,主要用于米格-15系列和国产歼-5系列战斗机。

涡喷-5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已从制造活塞式发动机时代发展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时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批量生产喷气式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涡喷-5发动机净重989公斤,最大推力状态26千牛(2650公斤),加力状态推力37千牛(3800公斤)涡喷-5系列主要有以下改型:涡喷-5甲: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于1957年仿制的ВК-1А发动机,命名为涡喷-5甲。

1963年开始转到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1965年6月首批涡喷-5甲通过考核验收试车,8月投入批生产,用于轰-5、轰教-5及轰侦-5飞机。

涡喷-5乙: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66年试制成功,用于米格-15比斯飞机。

涡喷-5丙: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76年试制成功,用于米格-17飞机。

涡喷-5丁: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65年试制成功,用于歼教-5飞机。

涡喷-6是沈阳发动机厂在苏制PA-9B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发动机系列型号。

涡喷-6于1959年7月定型,是中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属于轴流式单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1984年沈航首次将中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涡喷-6的改进型,彻底解决了PA-9B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

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产量最大国产航空发动机,总产量高达29316台,主要用于歼-6系列和强-5系列国产战机,目前仍有相当数量在役。

最主要的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研制的涡喷6甲和成都航空发动机厂研制的涡喷6A/B性能:直径:0.6686 米、长度:2.91 米、净重:708.1公斤空气流量:43.3 公斤/秒转速:11150 转/分增压比:7.14涡轮前温度:870摄氏度耗油率:1.63公斤/公斤/小时推力:3187公斤推重比:4.59WP-6为我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

其压气机由离心式发展至轴流式,技术上是一次重大进步。

1984年沈航首次将我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稳定性理论(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WP-6甲改进型,彻底解决了PⅡ-9B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

涡喷-7系列发动机是沈阳发动机厂在苏制Р11Ф-300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和发展而成的一款轴流式双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喷-7发动机于1967年6月定型,产量3378台,主要用于歼-7系列和歼-8系列战机。

用途军用涡喷发动机类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厂商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生产现状:生产装机对象涡喷7 歼-7涡喷7甲歼-8白天型涡喷7乙歼-7Ⅱ涡喷7乙B和涡喷7乙Ⅲ、歼-7ⅡH、歼-7L和歼-7出口型结构与性能:WP-7甲为轴流式、双转子、带加力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6000 公斤不加力推力4400 公斤不加力耗油率2.0 公斤/ 公斤/ 小时加力耗油率1.01 公斤/ 公斤/ 小时高压转速11150 转/ 分低压转速11440 转/ 分推重比5.2增压比8.85涡轮前温度1015摄氏度空气流量64.5公斤/ 秒直径0.906米长度5.16 米净重1160公斤WP-7乙(乙B)推力较WP-7提高6%、耗油降2%、乙B型翻修时间提高至250小时。

涡喷7系列主要有以下改型:涡喷7:原型,已停产。

涡喷7甲:用于歼-8飞机的改型,采用气冷涡轮,使涡轮进口温度提高100℃。

此外,还采用分区分压供油和直流式喷油杆的加力燃烧室设计技术。

涡喷7乙:在涡喷7甲基础上的改进型,用于歼-7飞机。

在研制中,排除了原压气机的薄弱环节,改进了主燃烧室安装边的材料,解决了主燃烧室寿命短和加力燃烧室壁温高等问题。

现已停产。

涡喷7乙B:在涡喷7乙基础上的延寿改型,有供出口的涡喷7B(M)和7B(BM) 批次。

涡喷7乙Ⅲ:在涡喷7乙B基础上的进一步延寿改型,有供出口的涡喷7乙ⅢK和7BⅣ批次。

技术看点:为我国首台两倍音速飞机用发动机,结构由单转子发展至双转子、并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气膜冷却、空芯气冷叶片(WP-7甲)、加力燃烧室分区分压供油等项新技术,为今后发展更先进的军用航空发动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涡喷-8涡喷-8型发动机是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按前苏联提供的РⅡ-3M发动机图纸和资料生产的大推力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喷-8于1967年6月定型,1997年停产,共生产1020台,适装机型为轰-6型轰炸机。

涡喷-8 ( WP-8 ):用途军用涡喷发动机类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厂商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现状生产装机对象H-6和H-6J涡喷-8是我国为轰-6轰炸机研制生产的一种大推力喷气式发动机,也是按前苏联所提供的PⅡ-3M发动机技术资料于1958年开始研制的,是当时我国研制生产的推力最大的一型发动机,也是50 年代末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一种喷气式发动机。

这种大型发动机的研制生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工业基础水平。

结构与性能:涡喷8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93千牛,重量为3100千克,直径1.4米,推重比2.94、重量3100KC、翻修时间300小时(目前提高至1000小时,最大推力也提高到98KN)。

该型发动机耗油量极大,在空军中被戏称为“油老虎”。

技术看点:因我国轰炸机无后续发展型,导致H-6数十年间长期服役,改进不断。

WP-8最俱看点的是其延寿和可靠性改进,翻修时间由最初300小时至70年代的600小时,再到80年代未的1000小时,叹为观止。

涡喷-11涡喷-11是小型单轴不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

1980年12月定型,共生产5台,主要装备无侦-5无人机使用。

产地:中国。

制造商:北航。

生产时间:1978年。

使用年代:1978年至今。

用途: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无侦5飞机。

构造特点:涡喷-11发动机是一种小型、单轴、不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压气机由一级跨音轴流式压气机与在它后面的一级单面离心压气机组成。

燃烧室为轴内供油式环形燃烧室,使用靠离心力甩油的甩油盘供油。

涡轮为单级轴流式。

尾喷管为简单收敛式的不可调节的尾喷管。

在压气机轴流级与离心级之间的附件传动机匣上部安装有起动-发电机、带燃油调节器的齿轮式燃油泵以及测速发电机。

在附件传动机匣下部安装有三级内啮合式共轭曲线转子滑油泵。

展品来源:自产其他型号:WP-11最大推力:850千克发动机耗油率:1.100千克/(千克•时)发动机最大转速:22000转/分推重比:4.320增压比:5.470涡轮前温度:927摄氏度空气流量:13.500千克/秒直径:0.567米长度:1.983米净重:197千克涡喷-1313系列发动机是轴流式双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988年2月定型,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属二代发动机。

由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总设计单位)和42O厂设计所设计,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和420厂联合研制和生产。

适装机型为歼-7E/D和歼-8系列。

涡喷-13 ( WP-13 ):用途军用涡喷发动机类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国家中国厂商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 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现状生产装机对象WP13 J-7 Ⅲ飞机WP13AⅡJ-8Ⅱ、J-8Ⅱ(02)WP13F J-7E WP13FI J-7ⅢA/J-7D涡喷13是在涡喷7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性能上(特别是稳定性、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的发动机,是一种新颖的改进型发动机,与涡喷7相比,涡喷13发动机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它是由8级轴流式压气机、环管燃烧室、双级涡轮、加力燃烧室等组成,它采用了气冷式I 级带冠叶片、压气级增设了防喘振装置,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和可靠性。

该机第一次翻修技术寿命为300小时。

结构上主要是对压气机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发动机的喘振裕度明显提高,低压转子加了轴间轴承,振动小,压气机转子盘和叶片大量使用了钛合金,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叶片的工作强度。

此外,还增加了较为先进的发动机控制装置,提高了发动机的控制性能,发动机的推力也提高到了43.1千牛,加力推力则达到了64.7千牛,分别比涡喷7提高了50%和15%。

后经过改进的涡喷13AII发动机作为歼-8Ⅱ的动力装置。

涡喷13系列发动机的研制使我国结束了不能研制生产高性能涡喷发动机的历史,虽然其性能及技术还不是特别先进,但却是我国从仿制改型向自行设计制造的重要转变。

涡喷-13 系列:涡喷- 13AⅡ:是在涡喷-13设计研制的同时,黎阳机械公司和011基地第二设计所为满足歼-8飞机的改型设计要求与涡喷-13并行研制的。

改装设计了在涡喷-7乙成熟使用的主燃烧室和高温涡轮部件,并对其他部件、系统、成件等做了适应性改进。

进一步扩大了钛合金的应用范围。

1986年12月通过了国家鉴定试车,1988年3月批准设计定型。

涡喷-13F:该发动机最初是为满足J-7II飞机提高发动机推力的要求,于1984年开始研制的。

1988年正式被选定为歼-7E飞机的动力装置。

涡喷-13F是在涡喷-13AⅡ主要部件改进的基础上,对热端部件涡轮、加力燃烧室的结构、材料做了多方面的改进,如2级涡轮叶片采用带冠结构,加力稳定器改为沙丘驻涡形式等。

1992年4月通过了国家鉴定试车,并于同年5月在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完成了设计定型鉴定试飞,9月批准设计定型。

首翻期300h,总寿命900h 。

结构与性能:压气机:8 级轴流式,超跨音速设计,低压3级、高压5级转子为盘鼓轴式结构。

压气机除第1、2级转子叶片和盘、压气机轴、第8级静子叶片为1Cr11NiW2Mo 锻件外,其余各级转子叶片、盘及静子叶片均为TC11钛合金制造。

WP13FI第1级转子叶片由24片改为19片,其第3级静子内环采用钛合金整体精铸及热等静压式工艺。

燃烧室环管形,10 个火焰筒,采用5段气膜冷却,涂W-2高温陶瓷。

低压电容放电X火,具有两个点火器。

火焰筒材料为GH3044,安装边为GH1015铁镍基合金。

WP13的安装边为GH3030 尾喷管:简单收敛式,喷口可调控制系统:电气-机械液压式。

控制各工作状态和状态转换过渡过程的工作程序和喷口面积。

WP13AII 在发射武器时具有联锁点火及脉冲切油的防喘功能。

涡轮轴流式:高、低压各1级。

第1级导向器叶片和转子叶片为对流气冷结构(WP13X 第1级转子叶片为GH220 实心锻造叶片)。

WP13F 、WP13FI第2级转子叶片改为带冠叶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