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各科分值比例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介绍

7、心悸
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 2、皮肤 3、淋巴结 (二)头颈部 1、眼 2、口 3、颈部 (三)胸部 1、胸部视诊 2、胸部触诊 3、胸部叩诊
4、胸部听诊 5、乳房检查 6、心脏视诊 7、心脏触诊 8、心脏叩诊 9、心脏听诊 10、外周血管检查 (四)腹部 1、腹部视诊 2、腹部触诊 3、腹部叩诊 4、腹部听诊
(五)脊柱、四肢、肛门 1、脊柱检查 2、四肢、关节检查 3、肛门指诊 (六)神经 1、神经反射 2、脑膜刺激征 3、病理反射
基本操作
(一)手术刷法 (二)手术区消毒、铺巾(腹部) (三)带无菌手套 (四)穿、脱手术套 (五)手术基本操作:缝合、结扎 (六)换药与拆线 (七)静脉穿刺采血 (八)心肺复苏 (九)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
职业医改革
考试设计方案
(一)考试目的
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考试标准
临床执业医师基本要求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三)考试模式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实行两阶段考试模式,包括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一 阶段考试(简称第一阶段考试)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二阶段考试(简称第二阶段考试)。 第一阶段考试安排在医学生完成临床见习时进行。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第二阶段考试。 第二阶段考试安排在大学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满一年或医疗机构试用满一年时进行。
医学基本知识考试题型比例
考试内容 基础医学 医学人文 A1型题 45-50% 45-50% A2型题 35-40% 35-40% B1型题 15-20% 15-20%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
35-40% 20-25%
执医每单元考试内容

执医每单元考试内容
执业医师考试各单元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元:主要涉及传染、精神神经、内分泌、药理学、生理、生物化学、医学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等。
第二单元:主要涉及传染、病理、精神神经、内分泌、呼吸、泌尿内科、
消化、心血管、血液、生理、生物化学、运动系统、医学免疫学等。
第三单元:主要涉及精神神经、泌尿、消化、心血管、血液、症状体征、
运动系统、药理学等。
第四单元:主要涉及儿科学、妇科、运动系统、心血管等。
每个单元的分数为150分,总分为600分。
其中,公共科目占60分,基础科目占90分,临床科目占450分。
考试的题目中内科占的比例最高,大约为32%,外科的分值占据比例为23%。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看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一览表

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一览表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一览表(一)西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西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
临床、口腔、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方案及内容见表3、4、5。
表3.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科目类别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科目比例科目基础科目13%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10%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专业科目75%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80%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公共科目12%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10%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表4. 口腔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科目类别口腔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科目比例科目基础科目18%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15%生物化学、药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专业科目75%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预防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1(内科学、外科学)75%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预防口腔医学公共科目7%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10%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表5.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科目类别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科目比例科目基础综合20%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20%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临床综合15%症状与体征、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其他)10%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其他)专业综合65%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学校/青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70%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医学(二)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依据。
医疗卫生考试临床公共基础与临床知识分值占比

医疗卫生考试临床公共基础与临床知识分值占比公共科目: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l0%。
分值60分。
基础科目:生理、病理、药理、生化、微免疫,15%。
分值90分。
临床科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75%。
分值450分。
其中内、外、妇、儿比例为32%、23%、9.5%、l0.5%。
1.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核心科目(60%)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主体科目,可谓处处都是考试重点,它也是与其它预防专业课程联系最紧密的一科。
作为行业入门资格考试,考题会在考试中频繁出现,对流行病学内容要求全面掌握,尤其对一些细节性问题更要做到准确记忆。
卫生统计学是相对比较难的科目,首先理解该科目中的基本概念,它是学好后面统计学方法的基础。
建议通过做题+总结,准确把握和区分各个检验方法的应用条件。
理解记忆是非常必要的。
卫生毒理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科目,平时接触的少,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考试考查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此科目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毒性常用参数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几种毒理试验、致癌和致突变作用要注意区别记忆。
环境卫生学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是与我们生活接触最密切的一个科目,我们无论身处何处都与之息息相关,该科目内容较多,考试出题相对灵活,所以需要我们加深理解。
土壤、水、大气卫生,以及各种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等必须掌握扎实,各种场所的卫生要求较多,要多加熟悉。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考试中的重点科目,该科目与卫生毒理学联系密切,某些知识点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以相互借鉴加深理解。
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在考试中也加大了出题比例,各种损害、中毒、职业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防措施等要掌握牢固,注意区分记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与我们的生活和营养健康联系最密切的,学好这个科目不仅对考试,而且对我们的平时生活饮食等也有很大的帮助,各个章节都是考试重点内容,需要我们全面复习掌握。
2. 公共卫生综合部分(5%)妇女保健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学,题目难度不大,可以结合习题掌握重要知识点,主要掌握各期的保健要点和妇女常见疾病。
备考执业医师复习的六大误区

01等到考前再复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包含的科目比较多,涵盖的知识点也较复杂,考试中的题目难度也是比较
大的,通过率也是比较低的,所以等到考前想把所有知识点都熟悉起来,即使基础再好复习
时间也是不够的。
02考试复习考试只需复习占比值高的科目就行
“三理一文+预防”同样重要。
每年考试“三理一文+预防”占整个考试22%的比重,执业医师约
占154分,助理医师约占65分。
这是相当高的分值,会影响总体通过率的,所以很重要。
03“生物化学”和“统计学”今年要花时间弄明白
“生物化学”和“统计学”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不高,大概不到20分,而且这两个科目是比较
难理解的,弄明白是需要耗费时间的,建议不要把大把的时间用在这上面,以免耽误其他科
目的复习,是得不偿失的。
04冲刺班或名师陪读班的课程知识点更精炼,只看课程就行
冲刺班的课程是考试常见知识点的精华,但是随着考试难度加大,考试的内容也较前广泛,
考的细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所以这就要求大家认真复习,多做题才能掌握知识点。
05只做题就能通过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的形式是多变的,且不会出现原题,只做题不能把所有知识点涵盖,且只做题,不总结不记忆,是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这样通过也是比较困难的。
06只听视频也能通过考试
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复习视频课程上,不做题,就不能提取知识点,不能在脑中形成深刻印象,等到考试时,大脑会一片空白,这是比较危险的。
执业医师考试分值比例

临床执业医师基础医学综合 (13.33%)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医学人文综合 (6.67%)卫生法例、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临床医学综合 (75%)内科学 ( 含传得病学 ) 、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精神病学。
预防医学综合 (5%)预防医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基础医学综合 (10%)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
医学人文综合 (5%)卫生法例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临床医学综合 (80%)内科学 ( 含传得病学 ) 、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精神病学。
预防医学综合 (5%)预防医学。
中西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中医基础 27 分; 中诊 23 分,中药 30 分,方子 30 分,针灸 30 分,法例 10 分。
第二单元西医诊疗 50 分,药理学 40 分,传得病 50 分,医学伦理 10 分。
第三单元内科 150 分。
第四单元妇科 50 分,外科 50 分,儿科 50 分。
中西医联合助理医师第一单元中基 13 分,中药 15 分,方子 15 分,中诊疗 12 分,西诊 25 分,药理 20 分,传得病 25 分,卫生法例 5 分,医学伦理学 5 分,针灸 15 分。
第二单元中西医联合内科 75 分,中西医联合外科 25 分,中西医联合妇科25 分,中西医联合儿科 25 分。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单元中医基础 40 分左右,中药 40 分,方子 40 分,中诊 30 分。
第二单元西医内科 50 分,西医诊疗 35 分,医学伦理 15 分,传得病 35 分,卫生法例 15 分。
第三单元中医内科 80 分,针灸 70 分。
第四单元中医外科 60 分,中医妇科 50 分,中医儿科 40 分。
中医助理医师 ( 含师承或确有专长助理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 20 分,中药 20 分,方子 20 分,中诊 15 分,西诊 20 分,西医内科 25 分,伦理学 5 分,卫生法例 5 分,传得病 20 分。
医海医考理论评分标准

医海医考理论评分标准按标准答案。
医师实践技能分三站考试,合格分数线是60分;医师笔试分执业医师笔试和执业助理医师笔试两类,执业医师笔试考试科目为4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2科,每科满分均为150分。
医师笔试合格分数线一般大致都在合格线附近浮动,比如执业医师笔试满分60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就是360分上下;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满分30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就是180分。
往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各科分数分值比例分布如下。
第一单元:基础中医40分左右;中药40;40为处方;30为中药。
第二单元:西医内科50;西医诊断35;医学伦理学15;传染病35;卫生条例15。
第三单元:中医内科80;针灸70。
第四单元:中医外科60;中医妇科50;中医儿科40。
总分:600。
1、第一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医47分,西医内科43分,卫生法规10分。
2、第二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50分,方剂47分,诊断基础43分,医德10分。
3、第三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90分,针灸60分。
4、第四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为外科40分,妇科41分,儿科39分,传染病30分。
即执业医360分,助理医180分。
考试分数的计算医学综合笔试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统一组织阅卷评分。
国家为控制医考考试的通过率,防止通过率大幅增长或下降,不同场次采用同一个通过率,不同场次在同一个通过率下,会出现不同的分数线。
然后把不同场次的分数线通过公式转换成统一分数线,即执业医360分,助理医180分。
同时利用复杂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把各位考生的成绩转换成标准成绩,得出最终公平的结果。
医学综合笔试只报告原始分(除了测试难度的和争议的)。
考生得到的考试分数是正确回答卷面试题的总分。
用于测试的试题不计入考生的总分。
经统计检验和专家复审未达规定标准的试题也不计入总分。
因此,当年考试的满分不是卷面总分。
医学综合笔试不公布卷面满分。
中医执业医考试科目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试科目包括18个,主要分为5个部分:
一、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三个科目,每个科目都是50分。
主要是A1题和B1型题,整体内容比较基础,容易拿分。
其中中医诊断学会考察A2型题,也就是病例题,主要包括六经辨证、卫气营血等内容。
二、中医临床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主要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其中中医内科占90分,医学占60分。
考试试题干比较长,细节很多,选项的辨识度更低,所以难度比较大,对考生的综合实力进行一定的考验。
三、西医及临床医学
西医及临床医学主要包括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这一部分西医的内容比较多,更加侧重于临床。
其中诊断学基础占35分左右,题目比较基础,难度不是很大,西医内科学占65分左右。
并且有40分左右的病例题,主要内容侧重于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判断指标等。
四、中医经典
中医经典主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为执业所需的理论与临床基础。
五、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主要包括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主要考核临床应具备的法律法规和伦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