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ip实验报告

计算机ip实验报告

计算机ip实验报告计算机IP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IP(Internet Protocol)则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

通过IP协议,我们能够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本实验旨在探索和了解计算机IP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IP的基本概念IP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上定位和寻址计算机。

它是一种面向数据报的协议,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每个计算机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类似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码,用于标识和定位计算机。

二、IP地址的分类和格式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四个十进制数表示,每个数之间用点分隔。

例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地址。

根据IP地址的范围,可以将其分为A类、B类、C类等不同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决定了IP地址的可用范围和网络规模。

三、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是由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and Numbers)负责的。

ICANN负责分配全球唯一的IP地址,以确保互联网上的每个计算机都有一个独特的标识。

此外,还有一些机构负责管理特定地区或国家的IP地址分配。

四、IP地址的应用场景1. 网络通信:IP地址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基础。

通过IP地址,我们可以实现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功能。

2. 网络安全:IP地址在网络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IP地址,网络管理员可以追踪和监控网络活动,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3. 地理定位:有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IP地址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

例如,当我们使用手机上的地图应用时,它可以根据我们的IP地址显示我们的位置。

五、IP地址的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IP地址可以通过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两种方式获得。

动态分配是指通过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服务器自动分配IP地址,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环境。

IP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IP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IP网络技术实验名称常用网络命令及使用专业信息工程学生班级22学生学号B********学生姓名江浩指导教师叶玲实验一 TCP/IP协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TCP/IP协议的认识,特别是其封装格式。

2.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ICMP协议的认识。

4.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TCP协议的认识。

5.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UDP协议的认识。

6.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应用层协议Http、Ftp、Telnet等的认识。

二、实验环境:1.在windows环境下即可完成本实验,无需使用VMware。

2.软件:WinPcap,Ethereal三、实验原理:通过抓包软件ethereal获得一些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分析,从包的格式来认识TCP/IP协议。

本实验抓取的数据包包括对应于Http、Telnet、Ftp、TCP、UDP、IP、ARP协议的数据包以及MAC包。

四、实验步骤:1、软件安装1.1 安装WinPcap软件。

1.2 安装Ethereal软件。

1.3 在随书光盘系统构建的服务器上打开Http、Telnet、Ftp等服务,安装并使用QQ。

2、实验环节2.1 抓IP包2.1.1 填写过滤器IP;开始抓包。

2.1.2 运行ping 目的IP命令,完成后点STOP停止抓包。

命令:ping 10.108.111.240 ,显示能够ping通。

2.2 抓ICMP包2.2.1 填写过滤器ICM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2.2 运行tracert目的IP2 命令,完成后停止抓包。

运行命令截取如下:所抓数据包截取如下:2.3 抓TCP包2.3.1 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i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i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i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IP地址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了解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IP地址的配置和管理,掌握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实践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信息时代下的责任感,认识到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IP地址的基本概念:IP地址的定义、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2.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的原理和方法,子网掩码的概念和计算。

3.IP地址分配:IP地址分配的原则和方法,私有IP地址和公有IP地址的区分。

4.IP地址的配置和管理:Windows系统下IP地址的配置方法,Linux系统下IP地址的配置方法。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保了科学性和系统性,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教材的章节和内容列举清晰。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IP地址的基本概念、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实践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实验法: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IP地址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依据。

网络层协议实验报告(3篇)

网络层协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层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IP协议、ARP协议和R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网络层协议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安装有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PC机;2. 实验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3. 实验拓扑:实验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三台路由器(R1、R2、R3)和三台主机(H1、H2、H3)。

图1 实验拓扑结构图三、实验内容1. I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③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④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I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IP协议在网络层中实现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功能。

当H1与H2、H3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包会按照IP地址进行路由,最终到达目标主机。

2. AR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AR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③ 在H1上配置MAC地址与IP地址的静态映射;④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⑤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AR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ARP协议在网络层中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功能。

当H1与H2、H3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包会通过ARP协议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从而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3. RI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R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R1、R2、R3上配置RIP协议,使其相互通告路由信息;③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④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⑤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RI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计算机ip实验报告

计算机ip实验报告

计算机ip实验报告计算机IP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IP(Internet Protocol)作为网络通信的基础协议之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IP协议的基本概念、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IP协议的基本概念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为重要的协议之一,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IP协议通过为每个主机分配一个独特的IP地址,实现了数据在网络中的唯一寻址和路由功能。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呈现。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IP协议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IP地址的理解。

通过该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配置和管理IP地址,以及如何解决IP冲突和子网划分的问题。

三、实验过程1. IP地址配置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配置主机的IP地址。

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界面,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配置。

确保每个主机都有唯一的IP地址,以避免冲突。

2. IP地址冲突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IP地址冲突的问题。

当两台主机拥有相同的IP地址时,会导致网络通信故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网络工具来扫描局域网中的IP地址,并检测是否存在冲突。

一旦发现冲突,我们需要手动更改其中一台主机的IP地址,以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3. 子网划分在实验中,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可以将一个大型网络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子网络,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设置子网掩码,我们可以确定网络中的主机数量和子网数量,并进行合理的划分。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完成了IP地址的配置和管理,解决了IP地址冲突的问题,并学习了子网划分的方法。

实验结果显示,网络通信正常,各个主机之间能够稳定地进行数据传输。

五、实验分析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

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和管理IP地址,解决IP冲突的问题,并掌握了子网划分的方法。

规划局域网ip地址实验报告

规划局域网ip地址实验报告

规划局域网ip地址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IP地址与网络参数的设置及应用信息学院实验报告注:每学期至少有一次设计性实验。

每学期结束请任课教师按时按量统一交到教学秘书处。

篇二:IP子网的划分实验报告计科系《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实验名称: IP 子网的划分一、实验目的1、掌握IP地址的设置。

2、掌握子网规划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每组10台计算机。

1、为各计算机设置IP地址,在设置IP地址前,先对个计算机的IP地址进行规划。

----------------精选公文范文 12、假如这十台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网络地址是组号.0,将该局域网划分两个子网,求出子网掩码和每个子网的IP地址,并重新设置该组计算机的IP地址。

三、实验环境局域网的计算机组中进行的。

四、相关基本知识地址用来标识系统中的某个资源,也称“标识符”。

分为3类:名字、地址和路径。

TNTERNET通过路由器或网关物理网络互联在一起。

在物理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设备必须有一个可以识别的地址以进行信息交换,称“物理地址”,也称硬件地址或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IP地址有32位字节组成,为便于阅读和理解,INTERNET采用“点十进制”表示IP地址,每字节为8字节,每字节用十进制表示,并用点号“.”隔开。

互联网上必须有唯一的IP地址。

INTERNET只分配网络号,主机号的分配有系统管理员来负责。

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IP 地址与网络上设备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但同一个设备可以分配几个IP地址。

----------------精选公文范文 2IP地址分配和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则:网络号必须是唯一的;首字节不能是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主机号对所属的网络号必须是唯一的;主机号各位不能全为1,这是广播地址;主机号不能全为0,这是本地网络。

私用地址不需要注册,仅用于局域网内部,且是唯一的。

五、实验步骤1、网络有36台计算机,将局域网划分成十个子网,子网掩码和每个子网的IP地址规划:(1)求子网掩码:根据IP地址确定C类网络,主机地址低8位,子网数10个,设子网位数m,2m-2>=10,m>=4, 根据主机数最多原则取m等于4。

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是互联网上数据包传输的基础协议,用于在网络中实现数据的分组、路由和传输。

本实验通过对IP协议的分析,让实验者深入了解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实验目的:1.了解IP协议的基本原理;2.分析IP协议的数据包格式和字段;3.通过抓包分析,了解IP协议的运行过程;4.掌握通过命令行实现IP地址的配置和网络连接的建立。

实验步骤:1.实现IP地址配置和网络连接的建立;2. 使用Wireshark软件进行网络数据包抓取和分析;3.分析IP数据包的格式和字段;4.分析IP数据包的头部信息;5.分析IP数据包的路由过程;6.分析IP数据包的传输过程;7.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IP数据包的格式和字段:IP数据包由头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头部包含了多个字段,其中一些重要的字段有:- Version:指定IP协议的版本号,IPv4为4,IPv6为6;- Header Length:指定IP头部的长度,单位为32位字长;- Type of Service:指定IP数据包的服务质量和优先级;- Total Length:指定IP数据包的总长度;- Identification:用于唯一标识一个IP数据包;- TTL(Time to Live):指定IP数据包在网络中允许传输的最大跳数;- Protocol:指定封装在IP数据包中的上层协议;- Source IP Address:指定发送端的IP地址;- Destination IP Address:指定接收端的IP地址。

2.IP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头部信息包括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版本等,其中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字段用于指定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位置,协议版本字段用于指定IP协议的版本号,以便接收方正确解析数据包。

IP数据包的头部长度字段用于指定IP头部的长度,以便接收方正确提取数据包的有效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阅读Ethereal的手册,了解Ethereal软件还具有哪些丰富的功能?
网络管理员使用它去帮助解决网络问题;
网络安全工程师用它去测试安全问题;
开发人员用它调试协议的实现过程;
用它深入的学习网络协议。
5.问题记录
实验中,未开启过滤器之前,显示选项三项全选,导致数据过多并不停在屏幕上滚动,人眼无法捕捉,分析。
它可以解析PPP/IP/TCP/UDP数据协议,把原始的数据转换成.cap文件,也就是说它支持.cap文件格式。
(2)若想以后对捕获的数据进行协议分析,如何对文件进行保存?
可以执行[file]->[save]或[save as]对文件进行保存。可以以后执行[open]来开启。
(3)如何判断捕获的数据包是本机发出的?
(2)将捕获的帧与ARP,IP,TCP,UDP,ICMP等协议的帧结构进行对照,并分析其中的信息。
(3)启动一个FTP业务,使用Ethereal捕获数据包,并观察TCP数据段,IP数据包,MAC帧的结构,验证各字段的含义,画出FTP业务的流程。
4.思考题
(1)阅读Ethereal的手册并查阅资料,分析Ethereal所支持的文件格式。
数据包列表窗口显示了从开始到结束捕获的所有数据包的摘要,其中源地址项(Source)表示数据包发出的主机的IP地址。
(4)如何灵活使用抓包过滤器和显示过滤器?
抓包过滤器是在捕获时使用,要事先在Caputure Option选项中的Caputure
Filter中设定。
显示过滤器是在显示中使用,只要在工具条Filter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的过滤表达式即可。
(3)掌握Ethereal分析网络协议时的设置和基本参数的配置。
2.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00/Server 2003/XP操作系统的PC一台。
(2)每台PC具有一块以太网卡,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相连。
(3)Ethereal程序。
3.实验主要步骤及内容
(1)熟悉Ethereal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对本主机的网卡进行捕获,观察捕获的,帧,从中找到ARP,IP,TCP,UDP和ICMP等数据包。
西安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IP网络基础及实验
实验名称:Ethereal的使用
小组成员:袁柯楠武蒙周含宇虢桃利
实验地点:1号实验楼123实验室
实验日期:2013年3月11号
********
1.实验目的
(1)学习Ethereal网络分析软件的安装。
(2)学会利用Ethereal网络分析软件来分析各种网络协议。
解决:停止抓包,开启过滤器,重新捕捉。
执笔人(签字):袁柯楠2013年3月18日
成绩(百分制):教师(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