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2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4、探究并发现写春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紧扣中心,整体感知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3课(指板书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美丽点上点。

那我们再读读课题。

(齐读)2、是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很美,课文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呢?赶快拿出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指名读)什么是“诱人”?(很迷人、很引人注意。

)作者在这里把迷人的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花园、宝库。

板书)说明了什么?(花园指小兴安岭风景优美,宝库指它物产丰富或指许多很名贵的东西都在那里。

)3、课文还把美丽的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呢?(绿色的海洋,出示第1自然段)是啊,就像这幅画面,树多的都成海洋了。

板书(海洋)(指板书说)你从这段的哪个词能感受到树多。

(指名说,(数不清(树多)、红松、白桦、栎树、……(树的品种多,都有什么,课件出示,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几百里(树占据的面积很大)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4、师: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大片的树海。

满眼的绿色,这情景真壮观啊!就如同这画面(点击)同学们一起读读,让我们感受这绿色的海洋吧。

齐读 (多媒体出示)5、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的树多,所以作者把它比作了(绿色的海洋)。

那作者又为什么把它比作花园和宝库呢?(因为小的四季美,课件出示四幅图),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生说)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首先进入春天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能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抓住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2部分,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描写夏天的段落,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看这里美丽的春天吧!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学习第三自然段:⑴边读边画,把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用(____)线画出来,并说说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把读和理解结合起来。

)⑵板书:春抽出枝条叶子嫩绿⑶理解“抽出”一词,说说为什么又“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⑷师:请学生欣赏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美景。

()⑸师:小兴安岭的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是那样的美丽,你能把这种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配乐朗读)过渡:河里涨满了春水。

在不知不觉中,夏天来临了。

我们看看小兴安岭的夏天又是怎样的?2、学习第四自然段:⑴小声读课文,说说夏天的树木与春天的有什么不同?板书:夏密密层层郁郁葱葱⑵出示句子: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请学生先看课件,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⑶朗读比赛:请学生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

春、夏小兴安岭的景色是那样美丽、诱人。

秋冬两季景色又是怎样呢?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⑴学生小声读课文,分小组说一说这两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⑵学生汇报师板书:秋树叶飘落黄中透绿冬树上积雪银色世界⑶小兴安岭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那些?(让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

又松又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

2、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景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有关电影片段。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读题设疑1、齐读课题后提问: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2、电脑出示,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并作介绍。

让学生从中了解小兴安岭位于兴安岭山脉的东段。

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

(二)初读课文第1自然段1、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小兴安岭的树多。

)2、出示有有关画面,指导朗读。

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一望无际,一碧千里。

要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1)电脑范读。

(2)学生仿读。

(3)齐读。

(三)整体感知1、看有关电影片段,听读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播放电影片段。

2、文章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先后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描写的。

这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

3、导入: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2~5自然段,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里,最有代表性的句子标画出来。

(以下教学步骤将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安排。

)(四)研读“春天的小兴安岭”美景:指名读第2自然段,这段话共有几句,你认为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美图: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对照课文研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
1.默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小兴安岭的树多。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出示课件:林海图片。组织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1.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小兴安岭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动笔画出相关词语或句子。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
3.教师总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组织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第3~5自然段。
4.出示:学生活动卡设计。组织学生读文填写。
5.引导学生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浸”
“飞舞”“刮”等字词的巧妙和准确。
6.教师小结
三、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小练笔,引导学生任选一题,进行写话训练。出示练笔内容:
教学反思
1.写一写小鹿看到的美丽景色。
2.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处家乡的景。
引导学生在读文的同时,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理解和感悟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向学生渗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从而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
在充分想象、感悟的基础上,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介绍美景,使课内阅读得到一定的延伸。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导学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导学案
2、组间进行补充、建议、质疑、对抗或点评。
3、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导点拨。
质疑问难:我请大家一起读某段,我代表某组出的题目是,我要考,我提议大家一起读一下。
五、评价提升学习——及时测评、促进发展。
1、填空。
膝,部首是(),除去部首外还有()画。
临,部首是(),除去部首外还有()画。
六、知识延伸:
写作的顺序都有哪些?
6、课后反思:
学法指导:
1、在合作之前要独学,完成自主练习。
2、根据导学案展开自学,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别着急,用红色笔或“?”做标注。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组讨论时,
要人人参与哟,不明白的地方要问组长或老师哦!
4、展示大胆,倾听用心,受益匪浅。
3、小组讨论时,
要人人参与哟,不明白的地方要问组长或老师哦!
4、展示大胆,倾听用心,受益匪浅。
第二课时
教师“复备”
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1、我能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3、我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酸,部首是(),除去部首外还有()画。
舍,部首是(),除去部首外还有()画。
2、把下列词语写完整。
又()又()又()又()
又()又()( )种()样
()来()去一()一()
()颜()色()奇()怪
()心()意
3、填上合适的词语。
夏天,树木的枝叶把森林封得的,了人们的,遮住了的天空。
4、仿照课文,按四季顺序写一写家乡的一处风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二课时(优质6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二课时(优质6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二课时(优质6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二课时(1)《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

在小语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设计理念《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课文学学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

不过,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

因此,提倡学生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4、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具:CA2班级:四年五班。

时间:第二课时。

一、审题质疑、初读课文:1、板书课题民,引情激趣提问:你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2、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首先:(1)幻灯出字自学提纲,请学生按纲自学。

①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②默读学文,用圆点和模线画生字词,并出声读三遍。

③浏览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里从内容入手,再次质疑,由因为《美》是写学的文章,佳词妙句随处可见。

三年级上册导学案《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三年级上册导学案《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题:导学案小组姓名编写任课教师叶锦良【学习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学习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学习难点】:3、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知识链接】小兴安岭,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

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

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

【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给课本的生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什么,想想课文的结构和写法。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细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积累好词好句,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

4、巩固(1)我会读词语(P169本课词语)(2)我会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并组词。

汇huì(汇合、汇集、汇款)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融()()(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舍兴1、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结构叙述,谈谈自己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并把相应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了小兴安岭的特点-----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了小兴安岭景色,第六自然段作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2、“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句中的“抽出”用得真好。

讨论为什么好呢?并在课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

(封、浸、飞舞、刮)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交流:学习了这篇课文有怎样的感受?【拓展延伸】按照四季的顺序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

龙江河我的家乡有一条安静古朴的河流――龙江河。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第【1】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兴、舍”。

正确读写词语。

2.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资料展示交流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抽读。

重点指导:“梢、舍”是翘舌音,“侧、材”是平舌音,“欣、临”是前鼻音。

3.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齐读1自然段。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自读2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树木——积雪——春水——小鹿3.出示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

“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

可引导学生想像小鹿的可爱神态。

四、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背会自己喜欢的段落.
预设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读文,学文(第一轮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每句写了小兴安岭春季时的哪些景物用"—"画出来.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用"﹏"画出来.
(3分钟后,比谁找得准,画得好,读得好!)
2,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
3,检测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4,更正,讨论.
(过渡语:总结学习方法:一读 , 二找 ,三画,四品,五读.那大家有没有信心带着自己归纳的学习法宝自学3,4,5自然段!继续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
投影出示:
默读3,4,5自然段,思考:每句写了小兴安岭夏季,秋季,冬季时的哪些景物用"—"画出来.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用"﹏"画出来.
(8分钟后,比谁找得准,画得好,读得好!)
四,读文,背诵(第二轮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带着喜爱之情读读你喜欢的段落,并背诵.
(3分钟后,比谁读得好,背得好!)
2,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
3,检测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4,更正,讨论.
五,当堂训练: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