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分类和基本防晒常识
防晒护理知识点总结

防晒护理知识点总结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防晒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正确的防晒护理不仅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还可以延缓皮肤衰老,保持肌肤的健康和美丽。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防晒护理的知识点。
一、紫外线的分类和伤害紫外线主要分为UVA、UVB和UVC三种。
UVA和UVB是对人体皮肤最主要的伤害,而UVC由于被臭氧层吸收,对人体影响很小。
UVA可以透过玻璃对皮肤造成伤害,是皮肤晒后黑色素细胞活化的主要原因,导致皮肤晒伤、色斑、皱纹和皮肤松弛。
UVB则是主要的晒伤原因,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痛、起皱等症状,还会对DNA有损害,增加皮肤癌的发病风险。
二、日常防晒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防晒产品的SPF指数越高,就代表着其对UVB的阻挡性能越强;而PA+、PA++、PA+++等级别则是表示对UVA的阻挡性能,级别越高,防护效果越好。
因此,选择防晒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肤质来选择。
2.正确使用防晒产品。
在使用防晒产品前,需要将产品充分摇匀,然后加适量涂抹于面部、颈部、手臂等易晒部位,并在日常户外活动的时候进行补涂,以保持充分的防护效果。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帮助皮肤抵抗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因此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
4.避免日晒。
在紫外线最强烈的时间段,一般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者做好防护措施。
5.选择合适的服装。
多穿长袖、宽边帽和太阳镜,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
三、防晒护理的技巧1.定时补涂。
一般情况下,防晒产品的保护时间是2-3小时,因此需要定时进行补涂,以保持充分的防护效果。
2.选择物理防晒。
物理防晒产品中的氧化锌和二氧化钛能够直接反射和散射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性小,适合敏感肌肤使用。
3.注意防晒饮食。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橙子、西红柿、豆类等,有利于皮肤的抗氧化和防晒。
大气层中的紫外线辐射与防晒知识

大气层中的紫外线辐射与防晒知识1.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紫外线辐射是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
它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会通过大气层传播到地球表面。
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紫外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气层中的紫外线辐射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晒。
2.大气层中的紫外线辐射大气层中的紫外线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波段:UVA、UVB和UVC。
其中,UVC辐射被大气层完全吸收,不会到达地球表面。
而UVA和UVB辐射则会穿透大气层,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3.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能够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免疫力等。
然而,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晒伤、皮肤老化、皮肤癌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4.防晒知识(1)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在选择防晒产品时,应注意其防护指数。
防晒指数越高,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就越强。
一般来说,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指数越高,防护能力越强,但并非绝对。
(2)正确使用防晒产品:使用防晒产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阳光强烈的时候使用,如户外活动时或沙滩度假时。
-事先涂抹,确保产品充分吸收,通常需要提前15-30分钟涂抹。
-每隔2-3小时重新涂抹一次,或者在游泳、出汗后及时补涂。
-不仅仅是面部,身体其他暴露部位也需要防晒,如颈部、手臂等。
(3)穿着防晒服装:选择透气性好、防紫外线能力强的衣物,如长袖衬衫、宽边帽、太阳镜等。
这些物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4)避免阳光直射时间: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烈的时间段暴露在户外,通常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
如果必须外出,选择阴凉的地方或者寻找遮阳设施。
(5)注意防晒饮食:一些食物中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帮助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多摄入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
5. 结论大气层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
紫外线的研究和防护方法

紫外线的研究和防护方法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电磁波,能够穿透大气层,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
紫外线是自然界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电磁辐射,它广泛存在于日光、紫外线灯等各种光源中。
然而,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中,不仅会加速皮肤衰老、导致黑色素加重、引发皮肤癌等危害,而且还可能损害眼睛,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研究和防护措施。
一、紫外线的分类紫外线根据波长不同,可以被分为三种:紫外线A波段(UVA)、紫外线B波段(UVB)和紫外线C波段(UVC)。
其中,UVC被大气层完全吸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UVB和UVA则可以穿透大气层,对人体产生影响。
二、紫外线的危害1. 导致皮肤衰老:紫外线能刺激人体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减少,从而导致皮肤松弛、干燥、出现皱纹和色斑等老化现象。
2. 引发皮肤癌: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中,特别是紫外线B波段,会破坏DNA分子结构,导致细胞突变,进而引发皮肤癌等肿瘤疾病。
3. 损害眼睛:紫外线能够刺激人眼的结膜和角膜,引起眼睛发炎、红肿、干燥等不适感。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中,还可能导致结膜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三、紫外线的防护方法1. 在户外时尽可能的减少时间:如果需要在户外活动,建议选择避免午时12点~15点这段紫外线最强烈的时间段。
2. 选择合适的穿着:紫外线还能够穿透衣物,但是深色、厚实的布料能够更好的遮挡紫外线。
此外,还可以选择衣服上加一层紫外线防护层,提高保护效果。
3. 使用防护用品:帽子、遮阳伞、太阳镜等也是防护紫外线的好办法。
千万不要为了时尚而放弃保护。
4. 注意防晒:防晒霜能够反射或者吸收紫外线,从而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每天都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且要注意选用合适的SPF值。
5. 注意补水:紫外线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因此需要注意饮食补水,让皮肤内外保持充足的水分。
总之,紫外线虽然不可见,但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危害。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防护紫外线已经成为了一项常规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如何进行紫外线防护知识普及

如何进行紫外线防护知识普及夏天是紫外线最强烈的时候,人们在户外活动的频率也会增加。
虽然阳光能帮助身体产生维生素D,但是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却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镭射光谱包括紫外线(UV)和可见光线的某些部分,以及波长比可见光线的红外线(IR)。
紫外线在照射人体时会引起晒伤、皮肤老化和皮肤癌。
通过普及紫外线防护知识,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保护皮肤。
一、紫外线是什么?紫外线是太阳辐射出的一种电磁波,在自然环境下悄然无声地存在。
太阳辐射的能量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种,其中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三种。
UV-A对人类皮肤影响最大,能够穿透云层和玻璃,深入皮肤组织,会造成皮肤退化、色素沉着和肌肤干燥。
UV-B虽然无法穿透云层,但是强烈的紫外线B可以灼伤皮肤表面,导致晒伤,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UV-C较短的波长,能够抵消细菌,但在太阳辐射中被吸收并过滤,不会进入到地球。
因此,紫外线对人体和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紫外线的防护措施日常防护措施包括穿着适当的服装和帽子,使用太阳镜和防晒霜等。
防护措施的具体措施如下:1、穿着适宜的衣物:露出的皮肤面积越少,皮肤的受损程度越低。
应穿戴长袖、长裤,胸前和脖子前面的领口最好是高领的、窄口,女性可以选择款式时尚的大遮阳帽。
2、使用太阳镜:太阳镜能够防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太阳镜需要选择镜片透过率达到99%以上,带有防紫外线透过率的太阳镜才能有效的保护眼睛免受UVA、UVB的损伤。
3、使用防晒霜:防晒霜是防晒的重要手段之一。
防晒霜可以起到屏障作用,有效阻止紫外线的侵害。
常见的防晒霜SPF指数通常在15~50之间,根据肤色和敏感度,选择SPF指数更高的防晒霜,例如在海滩活动时,最好使用SPF50以上的高倍数防晒霜。
4、避免在午夜12点到下午4点的阳光当中活动:这个时间段是紫外线最强的时间,尤其是在烈日下,直接暴晒会由晒伤到皮肤发生变黑,最后会造成皮肤损害。
三、对于不同的人群,防护要点存在差异1、婴幼儿:婴儿的皮肤很嫩,不能承受紫外线辐射的强度。
紫外杀菌知识点总结大全

紫外杀菌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紫外线的分类紫外线分为UVA、UVB、UVC三种波长范围。
1. UVA波长范围为315-400nm,也称长波紫外线,对蛋白质和DNA伤害较小,但容易引起皮肤晒伤和皮肤老化。
2.UVB波长范围为280-315nm,也称中波紫外线,对蛋白质和DNA的伤害较大,可以引起皮肤晒伤、光老化、皮肤癌等。
3. UVC波长范围为200-280nm,也称短波紫外线,对蛋白质和DNA的伤害最大,被用于杀菌和消毒。
二、紫外线杀菌的原理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利用UVC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的DNA和RNA上,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阻止其生长和繁殖,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紫外线杀菌无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三、紫外线杀菌的应用1. 空气净化:在医院、实验室、食品加工厂等场所使用紫外线空气净化器,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保障空气质量。
2. 水处理:在饮用水处理、游泳池水处理、废水处理等领域使用紫外线消毒装置,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等微生物,提高水质安全。
3. 医疗卫生:在医院、诊所、实验室等场所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能够杀灭空气、表面和水中的各种病原体,保障医疗卫生环境的安全。
4.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和储存领域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能够杀灭食品表面的细菌、真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四、紫外线杀菌的优势1. 高效:紫外线杀菌能够杀灭绝大部分的细菌、病毒、真菌、藻类等微生物。
2. 安全:紫外线杀菌不产生化学物质,无二次污染,不会产生抗药性微生物。
3. 环保:紫外线杀菌无需添加化学消毒剂,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4. 经济:紫外线杀菌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维护简便。
五、紫外线杀菌的注意事项1. 照射时间: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和强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过低的照射时间和强度可能无法达到杀菌的效果,过高的照射时间和强度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2. 安全防护:在使用紫外线杀菌设备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长时间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防止眼部和皮肤受到伤害。
防晒必备知识点总结

防晒必备知识点总结随着夏季的来临,阳光也随之变得更加强烈,以至于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都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皮肤,以免被紫外线伤害。
因此,防晒成为了夏季日常护肤的一项必备措施。
然而,很多人对防晒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和正确使用防晒产品。
本文将总结防晒必备的知识点,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晒产品,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一、紫外线的危害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三种类型。
其中,UVA和UVB是最常见的两种紫外线,也是对皮肤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
UVA可以穿透玻璃并深入皮肤,导致皮肤老化和皱纹的产生;UVB则主要引起皮肤晒伤和日光性皮炎,还可能导致皮肤癌的产生。
同时,紫外线还会造成皮肤色素沉着,导致色斑的产生。
因此,及时采取防晒措施对保护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二、如何选择防晒产品1. SPF和PA值:SPF值代表着防晒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PA值则代表着对UVA的防护能力。
因此,选择防晒产品时需要注意同时关注SPF和PA值,以确保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具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2. 防晒成分:常见的防晒成分包括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物理防晒剂和氨基酸、水杨酸等化学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主要通过反射和散射紫外线来起作用,而化学防晒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吸收和转化紫外线。
因此,选择防晒产品时需要根据个人肤质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防晒成分。
3. 防水性能:夏季户外活动时容易出汗或游泳,因此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防晒产品尤为重要,以确保防晒效果能够持续。
4. 适合肤质:不同肤质的人适合的防晒产品也不同。
干性皮肤适合选择保湿型防晒产品,油性皮肤适合选择清爽型防晒产品,敏感肌适合选择温和性防晒产品。
三、如何正确使用防晒产品1. 使用量:通常情况下,一次涂抹防晒产品的用量应该是正常化妆品的2~3倍,以确保能够充分覆盖皮肤并达到标称的SPF值。
2. 涂抹方式:涂抹防晒产品应该均匀涂抹在面部、颈部和其他裸露的皮肤上,并且需要轻轻按摩皮肤以确保产品有效吸收。
夏天防晒知识点总结

夏天防晒知识点总结一、紫外线的分类太阳光中包含的紫外线主要分为UVA和UVB两种。
它们对皮肤的伤害不同,因此在选择防晒产品时需要注意其防护范围。
1. UVA紫外线UVA紫外线波长较长,能够穿透云层和玻璃,对皮肤的伤害较大。
它能够引起皮肤老化和皱纹,并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2. UVB紫外线UVB紫外线波长较短,主要影响表皮层,是导致晒伤和皮肤红肿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皮肤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选择防晒产品时,需要查看其防护范围,包括是否具有UVA和UVB双重防护,并注意防晒指数的选择。
二、防晒指数的选择防晒指数是衡量防晒产品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以SPF和PA值来表示。
1. SPF值SPF是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缩写,中文意为“防晒指数”。
它表示在使用防晒产品后,皮肤被晒伤的时间与未使用防晒产品时的时间的比值。
例如,SPF30的防晒产品能够让人在皮肤不晒伤的情况下,停留的时间是不使用防晒产品时的30倍。
SPF值与晒伤的关系是呈指数关系的,也就是说,SPF值增加一倍,防晒能力也增加一倍。
一般来说,SPF值在15-50之间的防晒产品能够提供较好的防护效果。
2. PA值PA值是Protection Grade of UVA的缩写,是用于表示防晒产品对UVA紫外线防护能力的指标。
它分为“+”、“++”和“+++”三个等级,等级越高,代表对UVA的防护能力越强。
因此,在选择防晒产品时,需要同时考虑其SPF和PA值,以充分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三、防晒产品的使用除了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正确使用也是保护皮肤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使用防晒产品的注意事项:1. 抹匀在使用防晒产品时,需要将其均匀地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包括面部、颈部、手臂和腿部等。
不要忽略眼睛周围和耳后等易被忽视的部位。
2. 补涂防晒产品的持续时间有限,一般在2-3小时后需要重新涂抹一次。
特别是在游泳、出汗或擦干后,更需要及时补涂,以保持有效的防护效果。
防晒攻略科普知识

防晒攻略科普知识入夏,气温正在逐渐升高,此时紫外线的威力不容小觑,大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多多注意防暑、防晒、降温。
一、防晒有哪些类型?防晒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1、规避性防晒:紫外线较强时不外出;遮阳处进行室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避免外出。
2、化学性防晒:使用防晒霜、防晒油、防晒喷雾。
3、物理性防晒:戴墨镜、打伞、穿质地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戴宽檐帽。
二、防晒“防”什么?防晒通常是防太阳光中的紫外线(UV),即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隔阻或吸收紫外线,从而防止皮肤晒黑或晒伤。
紫外线按波长分为短波紫外线(UVC)、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
1、短波紫外线(UVC)主要被大气层阻断,可忽略不计。
2、中波紫外线(UVB)能穿透皮肤表层和真皮层,可能引发晒伤和晒斑。
3、长波紫外线(UVA)穿透深度比UVB更深,可能导致晒黑、皱纹、皮肤松弛,是皮肤光老化的主要元凶。
三、正确防晒要注意哪些细节?1、选对时间再出门。
外出避开紫外线强的时段和地点。
一般来说,紫外线在早晨10点到下午4点之间最强。
2、重视物理防晒。
外出时打伞、戴宽檐帽、戴墨镜,穿质地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
3、特殊人群选专用防晒。
孕妇、老人及皮肤敏感等人群最好选用物理防晒霜,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防晒霜,6个月以内婴儿不建议涂抹防晒产品。
四、正确涂抹防晒霜1、用量:一般来说,每1平方厘米皮肤上要涂2毫克防晒霜。
以脸部为例,涂抹时应取蚕豆大小的防晒霜,平铺擦到脸上。
若是物理防晒,需单方向涂抹,若是物化防晒,均匀拍开即可,勿用打圈手法,建议每2小时补涂一次。
等防晒霜成膜后再进行后续底妆,避免搓泥。
2、时间:一般要在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
物理防晒霜每3~4小时补涂一次;化学防晒霜每2~3小时补涂一次。
3、清洁:一般防晒霜用洗面奶清洁即可;防水、质地油腻的防晒霜要先使用卸妆产品,再进行洁面工作,之后应做好保湿补水。
五、科学挑选防晒产品1、防晒霜:要看PA值和SPF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分类:UVA/UVB/UVC
UVA是长波紫外线,一年四季持续存在。
能深入穿透到肌肤真皮层及基底层会通过诱导产生活性氧簇而损伤皮肤,造成肌肤深层结构不可逆转的损伤,从而加速肌肤老化。
长期以往会使皮肤失去弹性,造成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
而且UVA还会促进黑色素生成,让皮肤产生色斑,使肌肤变黑。
这就是光老化,并且是不可逆的。
UVA----老化、皱纹、晒黑
UVB是中波紫外线,强度会因季节、时间、环境而变化。
UVB射线非常活跃,但主要停留在表皮层,导致肌肤晒伤和肌肤表层结构的损伤。
而且会产生黑色素,使肌肤变黑,产生色斑。
UVB----晒黑、色斑
UVC太阳射线的UV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
其中UVC在臭氧层就被完全吸收,除非臭氧层破裂,UVC你还是洗洗睡吧。
三种紫外线波段:(如图)
UVA: 分为UVA1:340-400NM
UVA2:320-340NM
UVB: 280-320NM
基本防晒标识
SPF,PA,PPD
1、SPF=sun protector factor (防晒指数),是确定防止紫外线(主要是UVB)使皮肤发生红斑反应效果的标准。
数值越大,表示防UVB效果越好。
SPF是目前国际通用的防晒指数标识。
SPF为一般大众所熟知,但SPF仅针对UV-B的晒伤防护数值作为标示,在理想的狀態下,SPF30的防晒品就可以阻隔96.6%的UVB。
理想状态是指:涂抹防晒品的時候达到2mg/cm2的标准量。
SPF遮蔽率换算公式:[(SPF-1)/SPFx100%=遮蔽率(%)]
如SPF15: 14/15x100%=93.3%
如SPF30:29/30x100%=96.6%
SPF防护时间计算:若假设一个人的皮肤未防护条件下被晒红需要20分钟,SPF防护时间则为:
如SPF15:20min*15=300min(5小时)
如SPF30:20min*30=600min(10小时)(不考虑出汗、天气等其他因素)
因此,如上所示,对于UVB的防护,不需要追求过高的防护指数,平时上班或者短时间外出,可以考虑SPF15--30之间的防晒指数,若是户外运动,游泳等,则需要考虑SPF30--50的防晒指数。
2、PA=protection anti UVA(UVA防护),是确定防止紫外线(主要是UVA)使皮肤变黑反应效果的标准。
+越多,表示防UVA效果越好。
依据是PPD值。
PA值是日本日本厚生省所公佈的UVA防护效果测定方式,主要是在日产的化妆品上标识。
PA值是指防护产品对UV-A的防护程度,以计算可分为PA+、PA++與PA+++三級,+号越多保护的指数就越高。
PA+大约4小时
PA++大约8小时
PA+++大约8小时以上
如果游泳的话,由于光的折射,UVA的直射会加强,所以推荐使用PA+++的防水防晒产品。
3、PPD=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 (黑色素持续沉着),这个指数并不常用,通常比较专业的防晒上才有标识。
这个是指数是测试肌肤由于UVA照射而产生的色素沉着,通过测量受保护肌肤和未受保护肌肤的颜色来评估产品的UVA防护的有效性。
PPD值越高,UVA 的防护性越好。
防晒剂常用的成分:
物理防晒成分:ZnO:zinc oxide :氧化锌的英文名称是zinc oxide,氧化锌是一种优秀的物理防晒剂,靠反射紫外线来进行防护,防护波段最高可以达到380,与TiO2搭配所形成的物理防晒剂也通常被认为可以达到全波段防护,防护大部分UVA。
物理防晒成分:TiO2:Titanium Dioxide,CI77891,TiO2,二氧化钛。
二氧化钛外观为白色粉末,白度很高,常在护肤品中做为白色粉体调色使用,在防晒产品中作为物理防晒剂使用,防护波段大约在250-340之间,是一个优秀的物理UVB防护剂,也可以防护一部分的UVA,在物理防晒中大多和ZnO一起使用,防护全UVB+部分UVA。
化学防晒成分:Avobezone又叫Parsol 1789、Avobenzene、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中文名叫: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也有省事地叫帕索1789。
Avobezone,防护波段大约为UVA 320-400nm。
它也有一个致使的缺陷,那就是他的光稳定性不强,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后会慢慢分解然后失去防晒效果,另外遇到未包裹的物理防晒剂会加速分解。
化学防晒:OMC:OMC是简称,全称octinoxate,也叫octyl methoxy cinnamate、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Parsol MCX、Escalol 557等等,中文名称为:肉桂酸盐、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防晒剂之一,防护的波段大约在290-315之间,是一种UVB防护剂,使用浓度不得超过10%。
化学防晒:OCT:Octocrylene,又叫3-diphenyl acrylate,中文名:奥克立林,是一种比较新出来的化学防晒成份,防护波段大约在250-320nm,也有一种说法是防护波段在250-360nm,防护部分UVB+部分UVA。
防晒剂如果使用这个防晒成份,一般是搭配其他成份一起使用的,Octocrylene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化学防晒成份,可以放心使用。
以上来自/fangshuaishuang0909,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