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剖析

合集下载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课后反思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课后反思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课后反思引言《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人类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对这篇文章进行课后反思,探讨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如何改善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文章中指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生态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类不断开发土地,砍伐森林,对动植物的栖息地进行侵占。

大量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2. 污染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导致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药和化肥等造成了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影响了环境的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3. 资源过度浪费人们的消费观念使得资源过度浪费成为常态。

浪费食物、水资源和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对大自然造成了损害,同时也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4.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改善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措施文章中提到,应该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1. 意识改变首先,人们需要意识到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依赖关系和相互影响。

只有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2. 提倡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改善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减少污染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3. 减少污染减少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人们应该减少使用化学物质、提倡回收和再利用,以及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4.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键。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捕猎和保护特定物种的栖息地等措施,可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5. 提倡低碳生活人类应该积极减少碳排放,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白暨豚;不超过1000只
大熊猫:野外生存有1000只左右
白眉长臂猿:中国野生量仅50—70只
(1)你认为这里的原因有哪些?请列举几个。
(2)你认物面临生存危机。
由于一些所谓贵族对被称为 “羊绒之王”的藏羚羊羊绒 的需求,藏羚羊的栖息地正 在变成一个屠宰场,每年数 以万只的藏羚被非法偷猎者 捕杀!这就是藏羚数量在20 年内飞速减少的原因。 专家根据1995年藏羚羊全世界 数量就只剩7.5万只,如果没有 近十年来环保人士和国家政府 对它们的高效保护,藏羚羊恐 怕进入不了21世纪就得因偷猎 而绝种。
“电梯2002年5月试运行,试 运行后,国内许多媒体认为 其破坏了武陵源区的和谐。 由于各界反对意见太多, 200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 电梯被“叫停”。
目前,关于天梯的争议仍在 进行中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 第二篇章
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 破坏的情况? 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旅游 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
3、下面是一份动物的死亡档案。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 见到了,而另外一些动物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 1937年巴厘虎灭绝,原生活在印度巴厘岛 1942红鸭灭绝,原生 活在印度 1947年普氏野马在中国境内灭绝 于澳洲 1964年冠麻鸭灭绝,原生活在亚洲 雪豹:野外生存1000—2000只 扬子鳄:不超过1500只 滇金丝猴:野外生存1000只左右 1948年袋狼灭绝,原生活 1972年爪哇虎灭绝
“热”了旅游 “苦”了 环境
东方网2004年5月4日消息:这是游人坐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草坪上休憩。虽然广场草坪边 上立着“小草在生长请勿打忧”等提示牌,可部分游客却视而不见。“五一”黄金周期间,人们 纷纷出游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游人为了玩得高兴,却不惜损坏景点环境和公共利益。游客遇 到烦心可以进行投诉,可是不能说话的花草树木、万物生灵,却“有苦说不出”。人们在欣赏大 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考验着自身的道德水准。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教学反思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使用了一个动画:我是一只小鸟。

首先,我让学生仔细观看动画,从动画中找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表现:人类自然的什么活动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学生们正在加紧对人类的污染,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一个一个找出来,然后我进一步激励学生回忆动画内容和思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会导致什么后果?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们再次沸腾...
我用了一个短短的5分钟的动画,创造了一种情况,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动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还通过动画的课程内容图像,直观呈现给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积极的思维,在交流合作和相互启迪,在自我探索中绽放智慧。

在课堂上,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为人类活动带来自然环境的不和谐的表演,人与自然的影响以及正确练习与其他知识的关系,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索提高各种能力,要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

这个课后,我感觉很多。

我开始尝试通过多媒体,辩论,演讲,故事,歌曲欣赏,漫画展览评论和社会调查来创造教学情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的思想道德体验教学乐趣魅力,以激发学生对思想和道德教训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真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12.2人与大自然的 不和谐之音

12.2人与大自然的 不和谐之音

城区二中新课改课堂教·学案课题 12.2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主备人何源审核陈菲学生班级时间【学习目标】1.充分认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明白不和谐之音的危害,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状况、原因、危害,知道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难点】1.认识大自然物种减少的状况,原因和危害;2.充分认识不容乐观的环境状况【思维导图】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观察图片,思考下列问题,并将问题标注在课本的相应位置。

1.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物种的减少有什么危害?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3.如何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4.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合作探究:活动一:观看课本37页图片和38页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看完图片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面临的威胁?2.大自然的物种为什么会减少?对我们产生了什么影响?3.捕杀使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巩固提升活动二:阅读课本39至40页,思考回答问题。

1.讨论: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存与生活有什么影响?2.想一想: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满意吗?3.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经历,谈谈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学法指导教师二次备课记录(学生整理笔记)1.按照老师的临时分工,各小组领取课本方框中的问题,由学科长做好任务分工,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相应的问题,同学们期待各小组在课堂上精彩的展示教学反思:。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教学设计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教学设计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从而增进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能力能从自我做起,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提高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3、知识了解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表现,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掌握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的状况、原因和危害;知道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能运用所学到的环保知识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学生分析】初二年级学生出生、成长的环境是比较优越的,对自然界的物种,自然环境遭人为破坏的情况了解甚少。

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增强保护自然物种,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让他们能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以达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本目内容主要说明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本目内容共分三个层次:“自然物种在减少”、“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界物种减少的状况、原因及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教学准备】学生要有一定的网络应用和搜索基础,学生人手一机;具备一定带宽的网络教室。

【教学重点】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原因。

【教学难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教学方法】可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参与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向对话交流,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保护藏羚羊》,学生观看。

并谈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人的视频画面,尤其是杀戮藏羚羊的场面和最后藏羚羊孤独的身影,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营造一种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领下面的正文。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课后反思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课后反思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课后反思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1、先把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展开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
上进行资源共享,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2、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出示图片、列举数字、讲述故事、讨论辩论、填写表格等,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作业题的设计很有创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和上一课时《感受大自然之美》形成鲜明对比,本课时重点讲授人与
大自然之间出现的种种不和谐之音,大自然面临种种威胁,如物种减少、
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忧患
意识,提高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性。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如果说上一课时是正面引导学生与大自然友好和谐相处,那么本课时则是
从反面警示学生:若是人类肆无忌惮地践踏自然,将会危及人类自身。


醒全人类特别是青少年对生态的觉醒,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

自然观,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教案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感受大自然的美》,从大量的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精神享受,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图片,让我们这节课再有一份好心情。

欣赏图片大自然给了我们美轮美奂的感受,给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太多负面的场景,影响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求新知(一)、看材料,从材料中了解大自然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哪些?明确:大自然面临的主要威胁有:1、自然物种在减少2、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二)、分层讲解1、自然物种在减少看图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从数字上你觉得不直观的话,下面再来看一组图片欣赏图片看了以上图片和材料你们有何感受?对此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小结:看到这些我们感到痛心,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更多的还是人为因素,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利用,人类的肆意行为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为此我们呼吁——珍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痛心的一幕在我们身边也同样存在。

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A遇到有人在打鸟B看见市场上有人贩卖珍稀动物C发现有人偷运野生动物小结:上前制止,告诉她们这样做是违法的,并向她们说明这种行为的危害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体会与交流: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学生讨论并回答。

过渡: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让我们携手共同维护好人与动物的和谐。

我们不仅要维护好人与动物的和谐,还有维护好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2、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欣赏图片长城:残存不足五千里“八达岭长城面临着景区四至不清的尴尬局面”,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副主任李树旺说,由于管理职权不清,和景区划界不明,部分长城及周边环境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荒漠化的威胁和人为破坏更使长城伤痕累累。

据调查,明长城虽仍号称万里,实际上有明显遗址可见部分还不到三成,墙体和遗址总量已不超过两千五百公里。

12.2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2

12.2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2

自然物种在减少(原因、危害)
人与大自然 的 自然景观遭到认为破坏 (现状、危害) 不和谐之音
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含义、危害)


2、记者跟随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
走进了鄱阳湖,一路上踏着泥泞的沼来捕杀天鹅),有网上还有 被网住的候鸟,一只天鹅据说可以卖到 1000多元,基本上来这里过冬的天鹅80% 以上都被捕猎者捕杀。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之一。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为吸引游人,在自然风景区建造宾馆、剧 院等 ②砍伐绿化带内林木,建造游乐场 ③破坏花园的花草树木 ④捕杀野生保护动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价值判断 (1)酒店打出广告:“新到野生穿山甲, 欢迎品尝。 判断( ) 理由: (2)妈妈每次买菜都自带布兜,从不使用 一次性塑料袋。 判断( ) 理由:
3.物种灭绝的危害有哪些?
4.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现状与危害。 5. 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问题?
6.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
三:训练: 1.近年来,我国气候持续异常。在北方城市, 冬季气温持续偏高,降水稀少,造成各种 呼吸道疾病频繁爆发。经研究,出现这种 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这说明环境问题 ( ) A威胁生态平衡 B危害人类健康 C 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D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
• 3、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_____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A.矿产资 源 B. 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自然资 源 • 4、地球说:“哎!我喘不过气来。”其 语意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 生态平衡 失调 C.大气污染严重 D.水体污染严重
练习:
2008年11月11日,在黄海之滨的山东威海荣成 市俚岛镇烟墩角村的海滩上,几名放学的小学生给 来此越冬的野生大天鹅喂食。当地村民长期坚持保 护天鹅,来此越冬的天鹅逐年增多,人们可以和天 鹅近距离接触,给天鹅喂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关注: 你知道国际上和环保有关的哪
些节日?
•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 •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请为保护身边的环境出谋策略
• 1、搞好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卫生; 2、爱惜花草树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3、 开展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 护鸟类的宣传活动
随手可做的小事情,你我共行动
表现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想一想: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主要有哪些表现?
• 景区过度开发建设。 • 游客随意丢弃垃圾。 • 乱刻乱划现象多见。
张家界“天梯”在 争议中运行
•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的百龙电 梯已于2003年8月8日“恢复 正常运行” 。
• 电梯垂直高差335米,运行高 度313米,由156米山体内竖 井和171米贴山钢结构井架等 组成。
26
沙漠:沙漠出现在人类文明之后,人类是沙
漠的制造者,对森林乱砍乱伐,是造成沙漠 的主要原因。曾经的绿洲,由于环境破坏, 变成今天这种荒芜人烟,沙尘暴肆虐.
27
大地:我是大地,水土流失,是当今人类面
临的最严重问题。目前世界沙化地44多亿公顷, 我们中华大地水土流失惊人,流失面积达50万 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这
A奶奶觉得既然是天上掉下来的,就应该让大家美餐一顿 B爷爷坚持到集市上卖掉
C爸爸妈妈提出先给白天鹅治好伤,然后放回大自然
D李华想在家中养起来,让小朋友们前来观赏
• 3.在一些自然景区,有人往往在建筑物上刻下“某某人到 此一游”的字样,这种行为是(C )A风雅有趣的事情B施 展艺术才华的行为C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D不遵守公共秩 序的行为
• “电梯2002年5月试运行,试 运行后,国内许多媒体认为 其破坏了武陵源区的和谐。 由于各界反对意见太多, 200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 电梯被“叫停”。
• 目前,关于天梯的争议仍在 进行中
温馨提示 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1)状况:我国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 况日益严重
(2)原因:以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 发展旅游经济。(饮鸠止渴)
• 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表 现在哪些方面?
• 自然物种在减少; • 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 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表现一:自然物种在减少
大 熊 猫
华 南 虎
白 鳍 豚
珙 桐
惊人的灭绝速度
1 约100万年前,每300年灭绝一种。 2 100万年前至20世纪80年代,每50年灭一 种。 3 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每年灭绝一种。 想4一想20世纪80年代至今,每小时灭绝一种。
24
海洋:我们蔚蓝的海洋是天和地向人类奉献的
财富,但海洋得到的却是被污染的厄运。全世 界每年约有一千吨汞和亿吨垃圾倒入海中,全 球海产资源的25%已受破坏,给海洋的生态系
统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25
森林:森林养育了人类,森林为人类 提供了吃、
穿、住,没有森林,也就没有人类,然而今天的 人类却向自己的老家发起了进攻,成片成片的里 林木被砍伐,森林,正在遭到史无前例的浩劫。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探究:造成自然物种加速减少的原 因是什么?
1、 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 例如: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气候条 件……
2、人为因素: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 式开发和利用,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说一说:
我们能为物种 保护做些什么?
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爱护动植物,保护大 自然的一切生命。
1)全球气候变暖 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的是气温变暖有利于啮齿
动物、昆虫等生长繁殖,从而一些虫媒疾病(如 疟疾、乙型脑炎、出血热等)的发病率将会增加。 2)臭氧层破坏 其结果太阳紫外线长驱直入,将使人类皮肤癌、 白内障发病率不同程度地增加。 3)酸雨
酸雨除对水生、陆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外,对 于人类健康还可产生直接危害,人体长期吸入酸 性气溶胶将使呼吸道疾病增加,肺功能下降。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剖析
学习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 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 和环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 力
• 知识:了解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懂得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重难点
• 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 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爱护花草树木 双面用纸 不吃青蛙等野生动物 不用一次性筷子 不践踏草坪 多用手帕,少用纸巾 不用圣诞卡
课堂练习:
• 1.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主要表现在( A)
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③环境状况不 容乐观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一天李华家的院子里落下了一只受伤的白天鹅,一家人 喜出望外,纷纷说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做 法是( C )
真悲哀!
28
什么是环境问题?
• 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 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污染环境
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 威胁生态平衡; • 危害人类健康; • 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实际说一说:
环境恶化,可能对人类的健康 造成哪些危害?
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谢谢!
(3)危害:是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一种 破坏,是对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青山绿水 的一种破坏,造成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
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的碧沽天池拍摄,对 当地自然景观造成了巨大破坏。
表现三: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环 一 森 林 被 破 坏. 境
二 土 地 沙 漠 化.
现 状 三 水 被 污 染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