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之标准

合集下载

大家闺秀的礼仪标准

大家闺秀的礼仪标准

大家闺秀是指在古代社会中家境优越、家教良好、有修养和礼仪的贵族女子。

在古代,大家闺秀通常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和礼仪训练,要符合一定的礼仪标准。

以下是大家闺秀的一些礼仪标准:
端庄得体:大家闺秀要在举止言谈中展现端庄得体的气质,不轻浮不张扬。

懂礼仪:懂得尊敬长辈,对晚辈友善礼貌,懂得应对各种社交场合。

修养良好: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懂得谦和、宽容、善解人意。

知书达理: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学问。

穿着得体:注意穿着整洁、得体,符合社交场合的要求。

家庭规矩:遵守家庭规矩,尊重家长和家族传统。

音乐舞蹈:懂得音乐舞蹈,能够在社交场合表现优雅。

言谈举止:言谈举止得体,不轻信谣言,不随意批评他人。

礼尚往来:懂得回赠礼物,对人恭敬有礼。

这些礼仪标准旨在培养大家闺秀优雅得体、文明有礼的形象,使其在社交场合中得到尊重和喜爱。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标准也会有所变化,但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核心价值依然是不变的。

礼仪的特征及基本原则(简述礼仪的特点和原则)

礼仪的特征及基本原则(简述礼仪的特点和原则)

礼仪的特征及基本原则(简述礼仪的特点和原则)一、特点1、普遍认同性所谓认同,是全社会的既定惯例,是全社会认可并普遍遵守的规范。

一般来说,礼仪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和习俗特征。

礼仪的普遍认同,说明社会中的规范和准则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才能在全社会使用。

2、规范性所谓规范性,主要是指它对具体的交际行为具有规范性和制约性。

这种规范性本身所反映的实质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对他人的态度。

无论是具体言行还是具体的姿态,均可反映出行为主体的包括思想、道德等内在品质和外在的行为标准。

3、广泛性所谓广泛性特点,主要是指礼仪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被人们广泛认同。

礼仪无处不在,礼仪无时不在。

4、沿习性所谓礼仪的习惯性特征,是指礼仪的形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习俗和传统的变迁中形成的行为准则。

二、原则1、尊重的原则尊重包含自尊和尊敬他人,是礼仪的感情基础。

讲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恰当处理:“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2、平等适度的原则在交往中,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一意孤行,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厚此薄彼,不要目中无人,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职业、地位、权势来欺压人,而是处处平等、谦虚待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3、自律自信原则自律就是自律,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自信在社交场合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素质。

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交往中能做到谦虚大方,遇到强者不羞愧,遇到磨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伸出援手。

4、宽容的原则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以待人。

懂得包容,就是豁达,坦荡,不计较,不追求。

它体现为一种胸怀,一种宽容意识和自控能力。

5、讲信用原则在社交场合,尤其要讲究一是要守时,与人约定时间的约会,会见、会谈、会议等,决不应拖廷迟到。

二是要守约,即与人签定的协议、约定和口头答应的事,要说到做到,即所谓:言必信,行必果。

行礼作揖的标准动作

行礼作揖的标准动作

行礼作揖的标准动作
行礼作揖是一种尊敬对方的传统礼仪动作。

通常,行礼作揖的标
准动作包括以下步骤:
1. 站立直立,双脚并拢,身体保持端正,目视前方。

2. 双手合十置于胸前,掌心贴合。

3. 以大拇指和食指为主,将双手稍微向前伸出,并保持手指紧密相连。

4. 缓慢、轻柔地向对方鞠躬,通常呈现45度至90度的角度。

鞠躬时,上身必须保持挺直,不宜低头过深。

5. 鞠躬完成后,双手离开胸前,保持自然下垂的姿势。

6. 结束鞠躬后,可以向对方微笑,表达尊敬之意。

需要注意的是,行礼作揖的幅度应根据情境和对方身份的尊卑关
系进行调节。

例如,对长辈、长者或上级,可以鞠躬角度要深一些以
示敬意。

而对于晚辈、朋友或同级,则可以鞠躬角度稍浅。

行礼作揖是一种文化传统,通过这种动作可以表达尊重、感激、
道歉等情感。

在日常社交、公务场合,正确、得体地进行行礼作揖,
可以彰显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学习和练习这
一礼仪动作,以保持我们的社交形象和文明素质。

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标准

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标准

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标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规程规范、条例细则、程序标准、岗位职责、管理守则、试题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management methods, management regula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etail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procedural standards, job responsibilities, management rules, complete test questio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标准工作与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四仪,阶段,要求,标准相关的资讯,这也正越来越成为工作中的必需,为此收集整理了以下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标准,欢迎借鉴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揖礼的标准动作

行揖礼的标准动作

行揖礼的标准动作揖礼,又称作“作揖”,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礼仪,源于古代对尊长的尊敬。

如今,揖礼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礼貌行为,用于表示尊敬、感谢和道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行揖礼的标准动作。

一、站姿行揖礼时,首先要保持站姿端正。

双脚并拢,脚跟相对,脚尖稍微分开,呈“丁”字形。

男士可以采用“八字步”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女士则保持双脚并拢。

二、手势行揖礼的手势非常重要,可以分为三种:平揖、鞠躬揖和万福揖。

1. 平揖:双手自然下垂,手掌朝下,然后向前推,同时身体前倾,使上半身与腿部形成一个直角。

这个动作表示尊敬和礼貌。

2. 鞠躬揖:双手叠放在腹部,然后向前鞠躬,同时手掌随着身体前倾而逐渐下移。

这个动作表示敬意和谢意。

3. 万福揖: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然后向前弯腰,同时双手逐渐下移,最后双手放在地上,表示鞠躬致敬。

这个动作常用于女性对尊长的敬拜。

三、眼神行揖礼时,要保持眼神的恭敬。

平揖时,可以直视对方的眼睛;鞠躬揖和万福揖时,可以将目光放在对方的胸部或者下巴处。

四、礼仪细节1. 行揖礼时,要保持微笑,表示友好和尊重。

2. 如果在正式场合,如商务活动、宴会等,可以佩戴丝质或棉质的袖套,以表示礼貌和尊重。

3. 行礼时,要遵循“尊者优先”的原则,即长辈、上级和客人先行礼,晚辈、下属和主人后回礼。

4. 行礼时,要保持自然、大方,避免过分夸张或做作的动作。

五、行礼的时间行礼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见到长辈、上级或者尊贵的客人时,应该立即行礼,表示尊敬和尊重。

如果在正式的场合,如商务会议、宴会等,应该等待主人或者尊贵的客人入场后,才开始行礼。

六、行礼的幅度行礼的幅度也是衡量礼仪是否规范的重要标准。

一般来说,平揖的幅度应该与胸部同高,鞠躬揖的幅度应该与腰部同高,万福揖的幅度应该与地面接近。

如果幅度太小,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尊重;如果幅度太大,可能会让人觉得过分夸张。

七、行礼的速度行礼的速度也应该适中。

平揖和鞠躬揖的速度应该与身体前倾的速度一致,万福揖的速度应该与双手下移的速度一致。

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和标准

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和标准

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和标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那么关于我们中国的传统礼仪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和标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和标准一、立容、行容、跪容、坐容①立容(男女通用):身体肃立,下叉手或袖手,目视前方,从容优雅;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隔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古代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二、行容②男:身体肃立,叉手(礼仪场合)或袖手,目视前方,步伐从容,庄重大方;③女:身体肃立,叉手(礼仪场合)或袖手,目视前方,步伐较小,步履庄重;三、跪容①跪立(一般为跪、正坐起身时的准备姿势):男:取跪姿,双膝着地分开与肩同宽,上身(膝以上)直立,足尖立起,叉手或袖手,目视前方;女:取跪姿,双膝着地并拢或略窄于肩,上身(膝以上)直立,足尖立起,叉手或袖手,目视前方;②跪坐(一般为拜礼时的姿势):男:取跪姿,双膝着地分开与肩同宽,上身(腰以上)直立,足尖立起,臀着于足踵之上,叉手或袖手或手臂自然垂放于两膝上,目视前方;女:取跪姿,双膝着地并拢与头同在一线,上身(腰以上)直立,足尖立起,臀着于足踵之上,叉手或袖手或手相搭合放于两膝上,目视前方;四、坐容(包括经坐)上身(腰以上)直立,叉手袖手或手合搭放于身体膝上,目视前方,如为经坐,则足背平放于地,臀坐于脚后跟上;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礼节礼貌礼仪的内容和规范

礼节礼貌礼仪的内容和规范
人,确保行人安全通过。
给老人和孕妇让座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给老人和孕妇让座是一种 美德。
通讯礼节
及时回复信息
及时回复他人的信息是一种基本的礼 貌。
使用礼貌用语
在通讯中使用礼貌用语,避免使用粗 鲁或冒犯性的语言。
注意言辞
注意言辞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引 起误解或冒犯他人。
尊重隐私
礼节的重要性
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传承文化价值
遵守礼节能够使人们在交往中更加得 体、有分寸,减少冲突和误解,促进 人际关系的和谐。
礼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遵守礼节,人们可以传承和弘扬民 族文化价值。
提升个人形象
遵守礼节能够展现一个人的修养和素 质,提升个人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 和信任。
礼节的起源与发展
餐饮礼节
等待主人邀请
在正式的宴会上,客人应等待 主人邀请就座。
使用餐具
按照正确的顺序使用餐具,不 要插筷子直立在饭中。
避免过饱
在宴会上不要过量进食,保持 适当的食量和礼仪。
饮酒适度
饮酒时要适度,不要过量饮酒 。
交通礼节
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排队上车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排队上车,避免拥挤和混 乱。
详细描述
尊重原则包括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隐私、人格尊严等,不以任何形式侮辱、 歧视或贬低他人。在交往中,应保持谦虚、友善的态度,避免使用带有侮辱或 攻击性的言辞或行为。
一致性原则
总结词
一致性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中保持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并履 行义务。
详细描述
在交往中,应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做出 违法乱纪的行为。同时,应遵守承诺并履行义务,不背信弃 义或出尔反尔。在表达意见和观点时,应客观、真实,不歪 曲事实或隐瞒真相。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书信的原则(中华礼仪四大原则是什么彭林)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书信的原则(中华礼仪四大原则是什么彭林)

文章目录 [+]【真诚尊重】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实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次表现为对于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平等适度】适度原则即交往应把握礼仪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却不能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能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要谦虚但不能拘谨;要老练持重,但又不能圆滑世故。

【自信自律】自信的原则是社交场合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原则,唯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自信是社交场合中一份很可贵的心理素质。

一个有充分自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到强者不自惭,遇到艰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就会处处碰壁,甚至落花流水。

【信用宽容】信用即就讲究信誉的原则。

孔子曾有言:“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强调的正是守信用的原则。

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在社交场合,尤其讲究一是要守时,与人约定时间的约会,会见、会谈、会议等,决不应拖延迟到。

二是要守约,即与人签定的协议、约定和口头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说到做到,所谓言必信,行必果。

故在社交场合,如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他人,许诺做不到,反落了个不守信的恶名,从此会永远失信于人。

2.书信礼仪有哪些文字是人际沟通的基本手段之一、可分一般性私人文书和工作性公务文书。

书信是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古老的一种沟通方式。

掌握书信的格式和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书信的功能。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之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

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之标准
---作揖拱手跪拜叉手万福!
标签:传统礼仪标准拱手作揖叉手万福礼周天晗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

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

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
古代常行“趋礼”,即长者或尊者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外行拱手礼。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男士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作揖是两手抱掌侧立,拱起手臂再前推,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躬。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拜贺庆吊之礼——
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

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

如古代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

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

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

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
合的礼义标准。

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左传·定公十年》注疏。

汉服和汉民族传统礼仪历来是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

本文依据华夏礼乐文化及相关典籍,并参考写实古画、道教礼仪和儒家礼仪等,制定常用汉礼标准如下:仅供参考。

一、立容、行容、跪容、坐容。

1、立容(男女通用):身体肃立,下叉手或袖手,目视前方,从容优雅;
2、行容:
(1)男:身体肃立,叉手(礼仪场合)或袖手,目视前方,步伐从容,庄重大方;
(2)女:身体肃立,叉手(礼仪场合)或袖手,目视前方,步伐较小,步履庄重;
3、跪容:
(1)跪立(一般为跪、正坐起身时的准备姿势):
男:取跪姿,双膝着地分开与肩同宽,上身(膝以上)直立,足尖立起,叉手或袖手,目视前方;
女:取跪姿,双膝着地并拢或略窄于肩,上身(膝以上)直立,足尖立起,叉手或袖手,目视前方;
(2)跪坐(一般为拜礼时的姿势):
男:取跪姿,双膝着地分开与肩同宽,上身(腰以上)直立,足尖立
起,臀着于足踵之上,叉手或袖手或手臂自然垂放于两膝上,目视前方;
女:取跪姿,双膝着地并拢与头同在一线,上身(腰以上)直立,足尖立起,臀着于足踵之上,叉手或袖手或手相搭合放于两膝上,目视前方;
4、坐容(包括经坐):上身(腰以上)直立,叉手袖手或手合搭放于身体膝上,目视前方,如为经坐,则足背平放于地,臀坐于脚后跟上;
二、揖礼。

(一)男子揖礼:拱手当心外推以作揖。

王见诸侯的作揖礼式。

《周礼·秋官·司仪》:“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所以别亲疏内外也。

”郑玄注:“时揖,平推手也。


1、长揖:肃立叉手,俯身;拱手立掌高举前推,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手至踝而上,是谓“长揖至地”(郦生之长揖是谓替代对刘邦的跪拜之礼)。

2、天揖(或曰高揖,深揖)揖礼手位于额头高者,为标准揖礼,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礼等行此礼,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

身体肃立叉手,双手合抱掌侧立于胸,男士左手在上,手心向内,指不出拳锋,俯身前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俯身90度,起身时回手至胸,然后拱手而立或叉手。

3、时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推手):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汉服或便装均可。

身体肃立叉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
俯身约45度,起身,同时自然叉手或袖手。

4、拱手礼,同辈日常见面。

拱手是谓沓手也。

一般当胸拱手,手心向下(内相对),手不前伸。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一般站立男子是脚与肩同宽,女子是略窄于肩。

向前小推一到两次是常礼,一般不躬身;大礼是抱掌靠于胸前,同时鞠躬45度,重礼是鞠躬90度。

拱手礼可以视距离远近皆用,手可抬高遥祝,宁高不低,不能低于胸。

(二)女子叉手礼、万福礼
1、女子叉手礼:用于日常行礼。

身体肃立,双手叠抱于腰前,右手在上,手心向内,一般欠身约20度。

2、女子福礼(又叫:万福礼或道万福):用于同辈着汉服日常见面,辞别时。

身体肃立,两手相叠扣,右手在上,放于胸腹前,左脚后退至右脚后,箭蹲微屈膝,微俯身约20度。

(三)男女坐时欠身礼(包括正坐)(男女通用)(饮茶礼):一般用于还礼时。

端坐,叉手或手自然垂叠放于膝,举拱手礼微欠身约20度。

(四)奉茶、受茶、还茶礼:奉茶者双手执奉茶盘或茶盏,上举齐眉,同时微俯首,一般微欠身(约20度);受茶者双手接茶盏,口称谢,微欠身(约20度),如奉茶者将茶盏、茶盘置于几案上,则受茶者行欠身礼;还茶礼如受茶,接盏变为还递盏。

三、拜礼
(一)男子跪拜礼
1、男子稽首礼: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以及拜天、拜神、拜庙之礼。

叉手肃立,两脚分开呈外开步为之四平八稳,右腿退后一步成箭步,为之礼让,同时双膝同时箭步跪下,膝分开与肩同宽,呈跪坐,先揖礼手与心平,手心向内,左手在外,俯身,头部轻触手稍作停留,举首,再手下于膝前,至地叠放,左手在上,俯身,头伏于手后边地上,停留片刻(约三秒),直身跪坐,揖礼手位于胸,跪立;起立时尚左脚,提起前衣襟,两手合按左膝,双膝同时离地,起立。

2、男子顿首礼:地位相等的人互用的跪拜礼。

行礼方法与稽首礼同,只是俯身引头至地就立即抬起,不作停留。

3、男子空首礼:用于尊者对卑者的答拜礼。

行礼方法与稽首礼同;俯身后,手先着地,后头部轻触手稍作停留,直身跪坐,其他等同稽首礼,起立。

(二)女子拜礼(女子正拜:肃拜):用于正式礼仪场合的跪拜礼。

两脚开立同肩或并拢肃立,叉手于腰际正前,退左脚箭步蹲时双膝同时跪下,两膝相并,跪坐,右手压左手,先揖礼,再额手,后下手至于至地,头微俯,欠身约30度,稍停留(约三秒),直身,跪坐,揖礼,收手、叉手于腰际正前,跪立,双膝箭步蹲同时离地,起立。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之标准借鉴---作揖拱手跪拜叉手万福!
四、综合礼仪
1、再拜:
(1)男子再拜:一次天揖→一次稽首或顿首→一次天揖。

具体行礼方法:叉手肃立,两脚开立,行天揖礼,手不放下,仍叠抱立当胸,箭步蹲双膝同时跪下,膝分开与肩同宽,呈跪坐,先揖礼,再手下于膝前,至地叠放,手心向下,左手在上,俯身,头部轻触手后边地上,稍作停留(约三秒),直身跪坐,箭步蹲双膝同时离地,起立,再行天揖礼一次,恢复立容,礼毕。

(2)女子再拜:一次揖礼→一次肃拜→一次揖礼。

2、一礼三拜
(1)男子:一次天揖→三次空首(中间直身揖礼不起立)→一次天揖。

(2)女子:一次揖礼→三次肃拜(中间直身揖礼不起立)→一次揖礼。

3、三礼九拜:最隆重的拜礼。

用于祭祀、冠礼、婚礼等重大礼仪场合。

行礼方法:重复三次“一礼三拜”。

五、其他礼仪:太极抱又曰为叉手,双手叠抱(相叠)于腰际肚脐前,手心向内,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手在袖内。

六、行礼注意事项:
1、对长辈要主动行礼,长辈可以主动还礼;
2、汉家礼仪讲究中正平和,行礼节奏要掌握从容;
3、对生者吉拜,对逝者丧拜;
4、礼仪场合应缓慢从容,切忌慌乱、东张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