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动作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体教《武术》运动技能通级标准(1、2、3级)

体教《武术》运动技能通级标准(1、2、3级)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运动技能通级标准(1、2、3级)一、指导思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特制订本通级标准。

二、运动技能通级标准及内容表1 武术套路通级标准内容及分值附:技术动作和专项身体素质分值标准:(一)技术动作评分方法与标准 1、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

2、评分方法: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根据与“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相符程度,按照等级分的评分标准,并与其他运动员进行比较,确定运动员等级分数,在此基础上,减去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得分,裁判员评分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3、评分标准①等级分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为优秀;8.00-8.49为良好;7.00-7.99为尚可。

一级要求平均达到8.5分,二级平均达到8.0分,三级平均达到7.0分。

等 级内 容专项运动技能(10分×2=20分)专项身体素质和基本功(10分×3=30分)内容分值标准内容分值标准三级 1.中国武术段位制入段套路:五步拳2.少年棍总分达到14分 1.并腿直立体前屈 2.连续左右仆步抡拍 3.连续扶把杆左右正踢腿总分达到21分二级 1.少年拳第二套2.短器械初级套路任选一套总分达到16分1.左右腿纵劈叉2.连续扶把杆左右正踢腿3.腾空飞脚组合总分达到24分一级 1.长拳竞赛套路 2.长短器械任选套路(不少于1分20秒)3.24式太极拳总分达到25.5分1.左右腿纵劈叉2.连续左右仆步抡拍3.腾空飞脚接旋风脚接马步组合总分达到25.5分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劲力顺达,力点准确,节奏恰当,通过运动员的肢体以及器械表现出该项目的力法特点;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器械项目还需身械协调。

②裁判员执行的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3)③裁判长执行的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运动员在完成自选套路不足规定时间2秒内(含2秒),扣0.1分,不足2秒以上4秒以内(含4秒),扣0.2,不足4秒以上扣0.3,最多扣0.3。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传统武术套路竞赛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而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一套合理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规则以及裁判的职责和评分体系。

一、竞赛规则1. 套路分类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两大类:器械套路和空手套路。

器械套路是指使用各种兵器进行演练的套路,如刀、剑、棍等;空手套路则是以空手技巧为基础。

在竞赛中,选手可以自行选择参赛的套路形式,以展现他们的技艺和风采。

2. 套路内容每个套路有固定的动作要求和顺序,选手需要准确地完成套路中的动作组合。

同时,套路还要求选手在节奏、力量、舞姿等方面表现出流畅、协调和美感。

3. 时间限制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每个套路都会规定一个时间限制。

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的展示,时间超出或不足都会引扣分。

4. 裁判评分裁判将根据选手的技术难度、动作准确度、呼吸配合、节奏感、稳定性、整体表现等多个方面对选手进行评分。

评分一般分为十级,从0分到10分,其中10分代表完美表现。

二、裁判法1. 裁判组成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组由主裁判、副裁判和计分员组成。

主裁判负责裁判组的整体工作,副裁判负责协助主裁判判定动作和计分,计分员负责记录选手的得分。

2. 裁判标准裁判在评分时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 技术难度:选手所展示的技术动作是否较为高难度,是否包含了独特的技巧和组合。

(2) 动作准确度:选手完成动作的准确程度,包括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性,是否流畅自然。

(3) 呼吸配合:选手的呼吸是否与套路要求相符合,呼吸是否稳定自如,是否能够与动作的力量和力度相匹配。

(4) 节奏感:选手完成套路时是否能够把握好节奏感,使整个表演连贯流畅。

(5) 稳定性:选手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是否有摇摆或踉跄情况发生。

(6) 整体表现:评估选手整体的表现力、舞台魅力和表演技巧。

中国武术段位(七段)考试指导手册

中国武术段位(七段)考试指导手册

中国武术段位(七段)考试指导手册中国武术段位考试是考核武术修为和技能的一项重要评定标准。

其中,七段是高级段位,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深厚的武术功底。

下面是参考内容,以供考生参考。

一、基础理论知识1.掌握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武术的基本原理和哲学思想,如内外合一、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等。

3.熟悉人体解剖学及武术训练的生理学知识,了解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二、技术要求1.拳术技击:掌握多种拳法的拳式、步法、变化和要领。

能够运用拳法进行实战演练并具备较高的接发招能力。

2.器械技击:熟练掌握常见的武术器械,如长拳、刀法、剑术等。

要求动作规整、节奏齐整、力道准确。

3.套路演练:能够熟练表演多种套路,包括长套路和短套路。

要求形象优美、动作准确、节奏流畅、气韵生动。

4.对练实战:能够进行实际对练,包括散手、对刃等。

要求能连贯运用各种技击动作,并具备应变、进退自如的能力。

5.劈砖/砖瓦:具备一定的劈砖/砖瓦技术,展示力量和技击的集中爆发。

要求动作准确、技术规范、力道适中。

三、理论应用1.评述经典:能够对经典武术著作或名家论文进行评论和阐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2.比赛规则:了解各类武术比赛的规则和判分标准,掌握比赛技巧和策略,具备一定的比赛实战能力。

3.教学方法:理解教学原则和方法,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传授武术技术和理论知识。

四、身体素质1.柔韧性:具备较好的灵活度和柔韧度,能够完成各种柔韧训练动作,如分腿、开胯、转腰等。

2.力量训练:具备一定的力量和爆发力,能进行负重训练、挤力训练等。

3.耐力训练:具备较好的耐力和持久力,能够完成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如长跑、太极拳的“练功”等。

4.协调性:熟练掌握武术动作的配合与过渡,能够灵活地运用各个身体部位进行协调技击。

以上是中国武术段位七段考试的相关参考内容。

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同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

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

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武术套路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又被称之为"套路运动"。

中国武术各家各派都有表现自己门派特色的许多套路,而且套路多是循序渐进的,初学者和练习很长时间的人学习的套路是不同的。

套路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一大技术特征。

但武术的核心并不是套路而是体能、少而精的技法及反应的锻炼,将功夫放在套路上,对于真正的武功来说是一种低效率的练功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

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1.竞赛分组类型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年龄分为:成年组,十八周岁以上(含十八周岁);少年组,十二周岁至十八周岁以下;儿童组,十二周岁以下。

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

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2.竞赛项目一.长拳。

二.太极拳。

三.南拳。

四.剑术。

五.刀术。

六.枪术。

七.棍术。

八.其他拳术。

九.其他器械。

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

二.通臂、劈挂、翻子。

三.地躺、象形拳。

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

二.双器械。

三.软器械。

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3.裁判员服装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

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4.运动员服装一. 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二. 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 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武术套路的比赛规则5.内容的规定长拳套路一.拳、掌、勾三种拳型和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五种步型,其中弓步不得少4次,马步和虚步不得少于2次,二.五种拳法(其中冲拳不得少于5次)、五种掌法和两种肘法(其中必须有一种进攻性肘法)。

武术套路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武术套路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运动训练专业单招考试武术套路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1、立定跳远 10分2、劈叉20分3、专项技术能力:拳术35分、器械35分,共70分二、测试方法与要求1、立定跳远: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有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

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2、劈叉(左右腿前后纵劈叉):在地板或地毯上完成,用尺测量胯部与地面的距离。

要求腿、臀部及髋部全部着地,脚尖膝盖伸直,前后腿成一条直线,姿态准确。

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3、专项技术能力(1)测试内容:拳术、器械各一套。

考生可在长拳、太极拳、南拳、传统拳等拳种中任选一个拳种的拳术,在自选器械、传统器械中任选一种器械进行考试。

(2)采用整套演练的方法进行测试。

完成整套的时间规定:①拳术类套路:长拳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20秒;太极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3—4分钟;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②器械类套路:自选类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20秒;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3)成绩评定:①由4名(或6名)考评员组成,其中2名(或3名)考评员对动作规格进行评分,另2名(或3名)考评员对演练水平进行评分。

②4名(或6名)考评员,公开示分。

取2名(或3名)考评员的平均分为动作规格分;取2名(或3名)考评员的平均分为演练水平分。

③拳术的成绩评定:对整套动作进行综合评定,由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两组考评员进行评定,满分为35分,按10分制评分(既动作规格5分和演练水平5分)后进行换算。

④器械的成绩评定:同拳术。

三、评分标准1、定量测试内容评分表2、定性测试内容评分表四、必要的说明1、考生在报名时应填写报考的拳种及器械。

2、套路测试在8×14米的场地上进行。

武术特长生考核标准

武术特长生考核标准

武术特长生考核标准一、基本功技能考核。

1. 基本拳法,考核者需展示熟练的基本拳法,包括直拳、勾拳、摆拳等,要求动作准确、力度掌握合适、节奏流畅。

2. 基本腿法,考核者需展示熟练的基本腿法,包括踢腿、蹲马步等,要求动作规范、力度适中、稳健有力。

3. 基本功夫动作,考核者需展示基本功夫动作,包括踢腿、跳跃、滚翻、闪避等,要求动作规范、技巧娴熟、动作协调。

4. 基本柔道技能,考核者需展示基本柔道技能,包括摔、掐、擒、扑等,要求技巧娴熟、力度适中、动作规范。

5. 基本器械使用,考核者需展示基本器械使用技能,包括刀、枪、棍等,要求技能熟练、动作规范、安全使用。

二、武术套路考核。

1. 单人套路,考核者需表演个人武术套路,要求动作标准、整体流畅、气质端庄。

2. 对练套路,考核者需进行对练套路表演,要求动作协调、配合默契、技巧娴熟。

3. 多人套路,考核者需参与多人套路表演,要求团队配合、动作统一、整体效果协调。

三、实战能力考核。

1. 单人实战,考核者需进行单人实战表演,要求技巧灵活、应变能力强、攻守兼备。

2. 对练实战,考核者需进行对练实战表演,要求配合默契、技巧灵活、动作规范。

3. 多人实战,考核者需参与多人实战表演,要求团队配合、应变能力强、整体战术协调。

四、身体素质考核。

1. 身体柔韧性,考核者需进行身体柔韧性测试,包括开合跳、分腿跳等,要求柔韧性好、动作规范。

2. 肌肉力量,考核者需进行肌肉力量测试,包括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要求力量均衡、动作规范。

3. 耐力与爆发力,考核者需进行耐力与爆发力测试,包括短跑、跳远等,要求耐力持久、爆发力强。

五、综合表现评定。

根据以上考核内容,综合评定考核者的武术特长生表现,包括基本功技能、武术套路、实战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评定结果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

以上即为武术特长生考核标准,希望考核者能够认真准备,展现出自己的真正实力,取得理想的考核成绩。

武术套路难度表

武术套路难度表

武术套路难度表摘要:一、武术套路的难度概述二、武术套路难度表的制定与分级三、武术套路难度表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四、武术套路难度表在竞技比赛中的应用五、我国武术套路难度表的发展与展望正文:武术套路难度表是对武术套路技术难度的一种衡量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武术套路的难度评判,为竞技比赛提供公平、公正的评判依据。

武术套路难度表的制定与分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武术套路的技巧,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武术套路难度表的制定与分级主要依据动作的难度、技术要求、完成质量、创新程度等因素。

其中,动作难度分为A、B、C、D、E 五个等级,分别代表初级、中级、高级、顶尖级和特级。

技术要求包括动作的规范性、协调性、平衡性、节奏感等方面。

完成质量主要考察运动员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表现力和技巧展示。

创新程度则是对运动员在套路编排上的独特性和创意的评判。

武术套路难度表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包括:基本动作、难度动作、组合动作、高难度动作等。

基本动作是武术套路的基础,要求运动员熟练掌握。

难度动作是武术套路的核心,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组合动作是将多个难度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和组合能力。

高难度动作是武术套路的亮点,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技巧和胆识。

武术套路难度表在竞技比赛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评判运动员的武术套路表演。

裁判员根据难度表的要求,对运动员的动作难度、技术要求、完成质量、创新程度等进行评分,以决定运动员的名次和成绩。

我国武术套路难度表的发展与展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不断完善和优化难度表,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公平;二是加强对裁判员的培训,提高裁判员对难度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三是鼓励运动员积极创新,提高武术套路的难度和技术水平;四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武术套路难度表的国际化进程。

总之,武术套路难度表是衡量武术套路技术难度的重要标准,对于规范武术套路竞技比赛、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武术套路教学的步骤和要求

武术套路教学的步骤和要求

武术套路教学的步骤和要求
一、教学要求
1、在表演武术时,要求教学者将套路分解成易于掌握的要素,以便学生分割,学习,理解。

2、在处理部件间的过渡时,要求教师以慢快变换的方式,将复杂的处理部件分解成
一连串循序渐进的步骤,以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

3、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准确地认识学生的每一项动作,进行反馈和纠正,
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表演水准。

二、教学步骤
1、步骤选择:在教学前要充分准备,在步骤上进行精心安排,千万不能出现不适合
当时学员知识水平的步骤,选择应当比较简单的教学课时,逐步深入,以便学员能够跟上
老师的节奏,达到最好的效果。

2、表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老师与学生的水平及兴趣,安排教学的表演框架,每次表演的次序,从套路的无名有趣的练习中,让平时如何静态的练习,变成动态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3、调整:在整体表演处理完毕后,要细心检查学生的每一步动作,当发现有不符合
要求的动作时,教师应尽快纠正,让学生能夝掌握正确的动作示范。

4、表演:最终的开放表演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最终的表演要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训练
的技术,观众认可和感动。

综上所述,武术套路教学是一个系统性过程,教教学在步骤和要求上都是非常苛刻要
求的,要求教师要能准确及时地纠正学生的每一步动作,让学生能夝掌握正确的动作示范,达到良好的表演水准。

为了让学生达到最佳效果,你必须一步一步细心指导,在每一个练
习之前充分准备,尽量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的结果,让学生充分了解并熟练掌握
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使用,参与比赛,享受武术学习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套路主要动作的技术要求第一节自选拳术一、长拳1.弓步:弓出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另一腿挺膝蹬直,脚跟不得离地。

2.虚步:屈蹲腿大腿接近水平,脚跟不得离地,另一腿脚尖点地。

3.仆步:全蹲腿大腿接近脚跟,另一腿接近地面仆直,两脚脚跟不得离地。

4.弹腿:支撑腿直立或微屈,另一腿绷足由屈到伸向前挺膝弹出,力达脚尖。

5.踹腿:支撑腿直立或微屈,另一腿勾脚内扣由屈到伸向侧挺膝踹出,脚高过腰,力达脚底。

6.后扫腿:支撑腿脚跟提起全蹲旋转,扫转腿挺膝扫转一周,脚跟不得离地。

7.顶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顶或侧顶,力达肘尖。

8.扣腿平衡:支撑腿屈膝半蹲,另一腿屈膝,脚尖勾起并紧扣于支撑腿的膝后。

二、太极拳1.揽雀尾:“”出臂必须呈弧形,高不过口,低不过胸,弓步前膝不可超过脚尖;“捋”两手必须沿圆形或弧形运行,重心后移时两腿要虚实分明,上体保持中正;“挤”两臂向前须撑圆,前臂高不过口;“按”两臂必须沿立圆运行。

2.野马分鬃:分手时两臂要保持弧形,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弓步前腿膝不可超过脚尖。

3.搂膝拗步:搂手不可直臂,推掌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上步时后脚不可拖地、支撑腿不可跪膝,弓步前腿膝不可超过脚尖。

4.云手:以腰为轴带动两手在体前翻转柠裹立圆云拨,手高不过眉,重心不可忽高忽低。

5.左右穿梭:两手上托和前推要协调一致,两臂成弧形,前推之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腰,沉肩垂肘,松腰敛臀。

6.掩手肱捶:臂内旋,使拳由肋间向前发劲冲抖,高不过胸,低不过腰,力达拳面。

7.倒卷肱:退步轻灵,身体平稳,不可左右歪斜,前推手指高不过眉,低不过肩。

8.搬拦捶:手臂不可伸直,搬(压)拳和拦掌动作要有明显的弧度,不可直来直往,身体转动与两臂动作要配合恰当。

三、南拳1.蝶步:单碟步必须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跪地,小腿及脚内侧贴地;双蝶步必须两膝靠拢,两小腿及脚的内侧均贴地。

2.麒麟步:连续左右斜向横脚交叉迈步,盖步要短促,落步要沉实,两脚不可跺震。

3.骑龙步: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脚跟提起,屈膝外撑接近地面,两腿间距保持在两脚半长,后小腿成水平。

4.挂盖拳:挂拳必须自上向下快速扣击,力经拳棱滚至拳背;盖拳必须自上向下成弧形挥击,臂微屈。

5.抛拳:臂微屈使拳自下向上环形挥摆,力达拳眼。

6.横钉腿:脚尖勾起,腿由屈到伸,由一侧向异侧前方横踢,力达脚掌外沿。

7.虎爪:虎爪要求五指分开,第二、三指骨弯曲,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第一节指骨尽力向手背一面伸展,使掌心凸出。

8.滚桥:前臂向前下伸出,同时向内滚转,力达前臂内侧。

第二节自选器械一、剑术1.刺剑:剑直向刺出,边达剑尖,臂与剑身成一直线。

2.挂剑:立剑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剑身前部。

3.撩剑:立剑由下向前上方弧形撩击,边达剑身前段。

4.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然向前下点击,力达剑尖。

5.劈剑:立剑由上向下劈击,力达剑身。

6.崩剑:立剑坐腕,使剑尖猛然向前上方崩击,力达剑尖。

7.截剑:剑身斜向上或下摆击,力达剑身前部。

8.剪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剑尖。

9.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二、刀术1、扎刀:刀直向扎出,力达刀尖,臂与刀身成一直线。

2.缠头: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力达刀背。

3.裹脑:刀尖下重,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力达刀背。

4.劈刀:立刀由上向下劈击,力达刀刃。

5.斩刀:平刀向左右横砍,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力达刀刃。

6.挂刀:立刀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刀背前部。

7.云刀:刀身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环绕,力达刀背。

8.背花刀:以腕为轴,刀在身前、背后向下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刀身。

9.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三、枪术1.拦枪:枪尖向外划弧,高不过头,低不过胯,力达枪身前段。

2.拿枪:枪尖向内划弧,高不过头,低不过胯,力达枪身前段。

3.扎枪:枪直线扎出,力达枪尖,后手必须触及前手。

4.穿枪:枪身必须贴近喉或腰或臂快速穿出,枪身要直。

5.崩枪:枪尖向上或向左右短促用力弹抖,力达枪尖。

6.点枪:枪尖向上、向前、向下短促用力击出,力达枪尖。

7.舞花枪:枪身要贴近身体连续快速立圆绕行。

8.挑把:枪把曲下向上挑,力达把端。

9.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四、棍术1.平抡棍:棍稍在胸部以上向左或向右平抡半周以上,力达棍前端。

2.劈棍:棍稍由上向下击出,力达棍前段。

3.云棍:棍在头前上方或上方平圆绕环一周,力达棍前段。

4.崩棍:棍稍向上或向左右短促用力抖弹,力达棍稍。

5.绞棍:棍稍或棍把向内或向外立圆绕动,高不过肩,低不过膝,力达稍端或把端。

6.戳棍:棍稍或棍把直线向前击出,力达稍端或把端。

7.点棍:棍稍向下短促用力,力达棍稍。

8.提撩花棍:棍要贴近身体左右立圆绕动,速度要快。

9.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五、太极剑1.刺剑:剑直向刺出,力达剑尖,臂与剑身成一直线,2.挂剑:立剑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剑身前部。

3.撩剑:立剑由下向前上方弧形撩击,力达剑身前段。

4.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然向前下点击,力达剑尖。

5.劈剑:立剑由上向下劈击,力达剑身。

6.截剑:剑身斜向上或下摆击,力达剑身前部。

7.抹剑;平剑由右(左)向前向左(右)弧形抽回,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剑身。

8.绞剑:平剑,剑尖向左(右)小立圆绕环,力达剑身前部,肘部微屈。

9.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六、南刀1.缠头: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2.裹脑:刀尖下重,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

3.劈刀:立刀由上向下劈击,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

4.抹刀:刀刃朝左(右)向前向左(右)弧形抽回,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

5.格刀:刀尖向上(下),向左(右)摆动,力达刀身。

6.截刀:刀刃斜向上或斜向下为截,力达刀刃前部。

7.扫刀:刀刃朝左(右),向前向左(右)横砍,与踝关节同高,力达刀刃。

8.剪腕花刀: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9.步型:弓步、虚步、骑龙步。

七、南棍1.劈棍:两手握棍,使棍由上向下用力劈出,力达棍前段。

2.崩棍:两手握棍,前手屈肘回拉,后手前推,使棍稍向上或向左右短促用力,力达棍稍。

3.绞棍:棍稍或棍把向内或向外立圆绕动,高不过肩,低不过膝,力达稍端或把端。

4.滚压棍:两手握棍同时回拉,前手臂外旋,沉压于大腿上方,手心朝上,力达棍前端。

5.格棍:棍身竖直在身前向左(右)横格,力达棍身。

6.击棍:两手握棍,使棍的稍端或把端向左右横向击出,力达棍端。

7.顶棍:两手握棍,使棍梢向前上顶撞,棍把柱地,力达棍尖。

8.抛棍:两手握棍,由下向上合力抛击,力达棍稍。

9.步型:弓步、虚步、骑龙步。

武术一般动作技术要求第一节自选拳术一、长拳1.手型、拳、掌、勾。

2.步型:歇步、坐盘、丁步、高虚步、横叉、竖叉、叉步、横档步。

3.步法:插步、盖步、行步、纵步、跃步、踏步、击步。

4.拳法:冲拳、劈拳、贯拳、砸拳、栽拳、撩拳、抄拳、崩拳。

5.掌法:推掌、挑拳、穿掌、亮掌、盖掌、砍掌、按掌、劈掌。

6.肘法:盘肘、格肘、架肘。

7.腿法:蹬腿、正踢腿、斜踢腿、侧踢腿、倒踢腿、单拍脚、里合拍脚、摆连拍脚、点腿、铲腿、缠腿。

8.平衡(静止时间必须保持1秒):提膝平衡、盘腿平衡、探海平衡、望月平衡、卧云平衡。

9.跳跃:腾空箭弹、腾空转身跳、拉腿翻身跳、腾空斜飞脚、腾空双飞脚、腾空连环飞脚、腾空倒踢。

二、太极拳1.手型:拳、掌、勾。

2.动作:揽扎衣、捋挤势、转身大捋、如封似闭、白鹤亮翅、斜飞势、手挥琵琶、斜身靠、背折靠、单鞭、闪通臂、高探马、搂膝打捶、栽捶、肘低捶、滚肘、披身伏虎、弯弓射虎、金鸡独立、独立跨虎、上步七星。

三、南拳1.手型:拳、单珠拳、蜈蚣拳、鹤顶拳、凤眼拳、羌子拳、掌、龙头掌、龙爪、鹰爪、鹤嘴手、鹤顶手、单指、双指、镰刀勾。

2.步型:钳羊马步、双弓步、半马步、跌坐盘步、跪步、独立步、横档步、护档步、拐步、坐莲步。

3.步法:上步、退步、进步、撤步、倒插步、跃步、跨步、拐步、拖步、盖跳步。

4.拳法:鞭拳、扫拳、钉拳、撞拳、贯拳、劈拳、冲拳、插拳。

5.掌法:切掌、插掌、搓掌、蝶掌、推掌、挑掌、托掌、伏掌、撑掌、护身掌。

6.爪法:仰爪、抓爪、拿爪、插爪、撩爪、勒手。

7.勾手手法:前啄、横啄、勾搂手、撩啄。

8.指法:推指、插指。

9.桥法:圈桥、沉桥、劈桥、缠桥、剪桥、穿桥、抽桥、压桥、截桥、架桥、攻桥、挞桥。

10.肘法:撞肘、压肘、顶肘、提肘、击肘、挎肘、担肘、缠肘。

11.腿法:蹬腿、侧踹腿、后摆腿、前扫腿、后扫腿、踩腿、跺腿、铲腿、虎尾腿、后挂腿、撩腿、骗马、撞膝。

12.平衡:提膝独立。

13.跳跃:腾空箭弹、腾空挂面、跳跃双虎尾腿。

四、剑术云剑、抹剑、绞剑、穿剑、扫剑、架剑、挑剑、抱剑、拦剑、提剑、带剑、削剑、撩腕花。

五、刀术撩刀、扫刀、砍刀、腕花刀、截刀、藏刀、肩背刀、崩刀、点刀、挑刀、抹刀、推刀、错刀、分刀、带刀、抱刀、捧刀、架刀、格刀、按刀。

六、枪术挑枪、劈枪、拨枪、摔枪、缠枪、摆枪、绕侯穿枪、绕腰穿枪、扫枪、带枪、拉枪、拖枪、架枪、扑枪、肩背枪、抱枪、撩枪、缩枪、劈把、绞把、戳把、横击把、拨把、挂把、扫把。

七、棍术拨棍、点棍、穿棍、推棍、架棍、拦棍、托棍、挑棍、挂棍、压棍、扫棍、抱棍、举棍、夹棍、举棍、横击棍、抛接棍、单手舞花棍、拄地棍。

八、太极剑云剑、架剑、挑剑、抱剑、拦剑、提剑、带剑、削剑、穿剑、扫剑、斩剑。

九、南刀云刀、挂刀、撩刀、砍刀、藏刀、肩背刀、崩刀、点刀、挑刀、推刀、锉刀、分刀、带刀、抱刀、捧刀、架刀、按刀、斩刀。

十、南棍抢棍、穿棍、推棍、架棍、拦棍、托棍、挑棍、挂棍、压棍、拨棍、扫棍、点棍、崩棍、戳棍、盖棍、弹棍、摔棍、舞花棍、锉棍、柱棍、抱棍、夹棍。

武术自选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