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带图实例)

合集下载

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

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配套的铝合金铸件的外观检验,包括毛坯、成品)完成铸造后机械加工的产品)。

2. 技术要求压铸件质量要求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表面质量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的规定。

压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压铸件表面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

但缺陷必须符合表1规定。

表1 压铸件表面质量要求压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

但允许留有痕迹。

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

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

压铸件机加工平面加工后的表面质量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局部铸态表皮存在。

不允许有超过表2规定的孔穴存在。

表2 压铸件机加工平面允许的孔穴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表面质量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头两扣不允许有任何缺陷,其余部分螺纹不允许有表3所规定的孔穴缺陷。

表3 机械加工螺纹规定的孔穴缺陷范围压铸件不底孔加工后的螺纹表面质量见表4的规定表4 不铸底孔加工后的螺纹表面质量压铸件机械加工孔加工后表面的孔穴规定范围见表5。

表5 机械加工孔表面的孔穴规定范围压铸件内部质量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

压铸件内部不允许有冷隔缺陷。

压铸件内部允许有气孔、疏孔、夹杂等缺陷,但孔穴缺陷最大直径不超过壁厚的1/8,孔穴数量在任何剖面上不超过2个/cm2 。

重要压铸件的受力部位须进行解剖检查,符合表6中的规定。

表6 压铸件指定解剖部位内部质量规定其它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5114的规定。

3 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化学成分铝合金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复检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化学成分的试样也可取自压铸件,但必须符合GB/T15115的规定。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规则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压铸件检验规范》课件

《压铸件检验规范》课件

尺寸精度
内部缺陷
复杂度高、要求严格
汽车发动机缸体压铸件 是压铸件中较为复杂的 一种,其检验过程需严 格遵循相关标准,确保 产品质量。检验内容包 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 、内部缺陷等方面。
检查表面是否光滑、无 气孔、无裂纹等缺陷。
测量各部位尺寸是否符 合图纸要求,确保装配 无误。
采用X光或超声波检测内 部是否存在气孔、缩孔 、裂纹等缺陷。
颜色和光泽
确保压铸件的颜色和光泽 符合要求,无明显色差。
铸造痕迹
检查压铸件上是否有铸造 痕迹,如浇口、溢流口等 。
尺寸检验
测量工具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确保压铸件尺寸符合 图纸要求。
尺寸精度
检查压铸件的关键尺寸,如孔径、外径、厚度等,确 保在公差范围内。
形位公差
检查压铸件的形位公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圆度等 。
夹渣
总结词
压铸件内部或表面存在与基体金属不 同的杂质或夹杂物。
详细描述
夹渣是由于在压铸过程中,金属液中 混入了非金属杂质或上一批金属残渣 而形成的。夹渣的位置和大小取决于 金属液的纯净度和浇注系统设计。
欠铸
总结词
压铸件因未完全填充模具型腔而出现的缺损或不足。
详细描述
欠铸是由于在压铸过程中,金属液流动受阻、浇口位置不当或模具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欠铸通 常出现在铸件壁厚较薄或形状复杂的部位,导致铸件性能下降或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缩孔
总结词
压铸件内部或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孔洞或凹陷。
详细描述
缩孔是由于在压铸过程中,金属液冷却收缩时未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而形成的。缩 孔的位置通常出现在铸件壁厚较大或热节处,与模具温度、金属液温度和浇注系 统设计等因素有关。

压铸件外观检验标准

压铸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为压铸件提供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压铸毛坯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压铸件3定义3.1压铸毛坯:指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后的压铸产品压铸机加工:通过加工机械精确去除压铸材料的加工工艺。

3.2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有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3.2.1外部缺陷及定义粘模: 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

水纹: 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内部缺陷及定义砂孔:在压铸件中,由于压铸的特殊性,铝合金是在高温、高速、高压的状态下成型的,所以压铸件内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孔洞,我们统称这些孔洞为砂孔。

缩孔:铸件凝固过程中,金属补偿不足所形成的呈现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即为缩孔气孔:因卷入气体而导致的压铸件内部的孔状缺陷,解剖后外观检查或探伤检查,气孔具有光滑的表面、形状为圆形。

脆性:铸件基体金属晶粒过于粗大或极小,使铸件易断裂或破碎渗漏:压铸件经耐压试验,产生漏气、渗水硬点:机械加工过程或加工后外观检查或金相检查:铸件上有硬度高于金属基体的细小质点或块状物使刀具磨损严重,加工后常常显示出不同的亮度。

压铸检验标准 (1)

压铸检验标准 (1)

压铸检验标准、
目的:为了快速的了解压铸产品的缺陷,有一个更好的品质保障。

使用范围:前道压铸机所生产的所有产品《铝合金,锌合金》
检验项目:外观、结构
使用工具:卡尺、
检验方法:通过目视检验,《特别情况下可拿去装配班组试装》压铸件表面不能有裂纹、凹陷、变形、气泡、飞边、等外观缺陷如下图所示
检验要求:1以上缺陷都能经过二道工序加工完成,如果气泡能用二道工序的打磨或是抛光来完成且不景响外观结构的,视为良品,影响外观的为不良品处理。

2压铸机生产的产品我们除了看外观,必要时我要也用卡尺测一下它的尺寸是否如果我生产图纸一致,
3对于枪支外露的装饰产品,我们应该做到无缺陷或是减少缺陷,直到看不清缺陷为止。

4每天上班前或是每次压铸机更换产品时应做到首检,首检合格后才能生产。

巡检做到2小时一次,且对压铸或是前道的每一个工作岗位进行巡查和抽检,每次抽检≥10个零物件,一旦发现不良产品通知操作人员停机,并告知压铸管理人员情况,对个别产品不能明确判定结果时,方可拿几个到喷漆班组试喷漆后看效果,效果可以,可为良品,不行为不良品处理。

5压铸好的产品都会经过二道修剪、打磨、砂带、抛光、攻牙、铣床等把产品外缺陷处理掉,也需要注意产品有没有如生产图纸一致《如攻牙,钻孔》方便装配生产,处理好的产品都会由质检部查看好且盖上合格标签放可入库
6对不合格的产品我们要记录下来,可报废回炉处置.。

压铸件外观标准

压铸件外观标准

压铸件外观标准1.介绍1.1目的规范统一压铸件外观标准。

1.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生产的所有压铸件产品,客户特别规定的除外。

1.3定义1.3.1压铸件一级:电子类产品,表面处理为抛光+电镀件。

二级:表面处理为烤高级烤漆。

三级:五金件,表面处理为粉体烤漆。

流痕:在表面出现波浪或条纹,原因为流入模具内的熔汤熔融状态不充分。

缺料:由于模具充填不充分而导致。

裂缝:由于外力产生微小的裂纹。

原因为铸件凝固收缩,或脱模时模具有轻微的移动。

缩水:材料有像火山口一样的凹陷。

原因为铸件在肉厚处的收缩。

起泡:铸件表面的砂孔,有像水泡或肿块凸起,为铸件开模或热处理时膨胀。

积炭:熔汤熔着模具表面,使得铸件表面产生缺肉或粗糙的现象。

热裂纹:模具表面有热裂纹的伤痕时使得铸件表面产生同样形状的伤痕。

冲蚀:熔汤高温高速冲蚀模具,使得铸件产生与模具相同的伤痕。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剥离的现象,最易发生在表面光滑的铸件上。

针孔:针状细小的砂孔,或因卷入气体而产生小孔状的内部缺陷,此缺陷有时出现在表面上。

擦伤:由于磨损使表面不理想,有比较长的痕迹。

缩孔:因熔汤凝固收缩而产生的内部砂孔。

气孔:因卷入气体或空气导致铸件内部存在的砂孔。

玷污:其它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加入使表面变色,如机器润滑油,离型剂等。

隔层:铸件层剥皮。

变形:塑料在模具中部分变形。

凹陷:由于不同的材料的结合度和收缩率不同,引起表面凹陷。

拉伤:铸件表面的磨损或磨擦使得表面不理想。

腐蚀:在材质表面有不连续的痕迹,由氧化引起。

凹痕:由于挤压或撞击而产生的凹坑。

毛刺:在孔或边有粗糙和锋利的棱角(相对于材料的厚度和凸起的高度)。

结合线:在两处或更多的材料融合点有线条(并且终止了结合或流动)分模线:在模具的两块或镶块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线,例如:如果模具安装不当,在模具的主要部分能明显的看到明显的看到微小的凸起的线条。

1.3.2加工件机加工残留铝屑:在加工后的螺牙内卡有铝屑,这会导致通规不通。

滑牙:螺牙不完整或低孔径大而导致的实配不牢固。

压铸件检验规范

压铸件检验规范
长度不大于铸件最大轮廓尺寸的mm
1/10
1/5
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
2处
2处
离铸件边缘不小于mm
4
4
两冷隔间距不小于mm
10
10
3
擦伤
深度不大于mm
0.05
0.1
0.25
浇口部位增加一倍可接受
同上
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
3
5
10
4
凹陷
凹陷深度不大于mm
0.1
0.3
0.5
装饰面不允许,非装饰面1~2级,内表面3级。
0.2mm2
任意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3个
合格(装饰面)
0.3~0.6mm2
整个被检面积≤10个(占总面积的1/6)
合格(非装饰面)
小于1mm2
任意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3个砂眼的密集性不超过所在面积的1/6
非直观面
注:大于1mm以上的砂眼允许的数目;各产品在设计加工时,在总技术要求里具体写出。也可与厂家协商后确定。
14
16
18
20
>400~1000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18
>1000~400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4000~10000







2
3
4
5
6
8

压铸件外观检验标准

压铸件外观检验标准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页次:第 1 页共9页版本/版次:1目的:为压铸件提供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压铸毛坯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压铸件3定义3.1压铸毛坯:指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后的压铸产品压铸机加工:通过加工机械精确去除压铸材料的加工工艺。

3.2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有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3.2.1外部缺陷及定义粘模: 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

水纹: 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页次:第 2 页共9页版本/版次: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32.2内部缺陷及定义砂孔:在压铸件中,由于压铸的特殊性,铝合金是在高温、高速、高压的状态下成型的,所以压铸件内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孔洞,我们统称这些孔洞为砂孔。

缩孔:铸件凝固过程中,金属补偿不足所形成的呈现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即为缩孔气孔:因卷入气体而导致的压铸件内部的孔状缺陷,解剖后外观检查或探伤检查,气孔具有光滑的表面、形状为圆形。

181226-压铸件外观检测标准

181226-压铸件外观检测标准

标准工时制作日期12/25/2018卡尺千分尺卷尺目测制作审核作业项目页次1/3版本A一.目的:明确客户外观判定标准,准确把握品质,以保证生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涵盖了所有压铸件外观的要求。

本规范参照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505的原始规范,但不取代原规范,仅提供更全面的说明,所以原规范必须使用。

当本规范和原规范的内容矛盾时,本规范要求取代原规范内容。

三.检验规范3.1 检验条件,3.1.1 检验角度:成45度目视检验 3.1.2 检验距离:距物品45—60CM 3.1.3 检验环境:日常日光灯光源下检验 3.1.4 检验工具:目视检验及使用样板对照。

3.2抽样依据3.2.1 抽样方案依据国标GB2828.1-2003抽样标准。

3.2.2外观按照正常一次抽样的一般II级抽样水准AQL=0.4验收四.名词定义4.1砂眼--压铸件中由夹带气体引起的表面缺陷。

4.2冷隔--由于金属的凝固速率不同,有时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金属重叠。

4.3内部缩孔--铸件冷凌期间的一种情况,铸件内部体积收缩补偿补助所形成的内部不规则空洞。

5.外观等级定义5.1 A级面:最终外观正面(有丝印/logo面),组装后外观可直接可视区域 5.2 B级面: 不最终外观侧面、底面,组装后外观需转换角度才可视区域5.3 C级面: 组装后再在内侧,需要换角度才能小面积可视区域及组装后看不见的区域注:客户有特别指定,按客户要求执行。

XY-GLOBAL压铸件外观检验通用标准零件名称压铸件外观检验通用标准使用工具检验指导bowen作业项目页次2/3版本A6.检测标准6.1产品表面不允许出现明显的脏污、毛刺、油渍、变形等异常问题。

6.2砂孔尺寸定义成3个区间的,0.3~0.5mm;>0.5~1mm;>1~2mm;当砂孔小于0.3毫米时,不做考虑。

6.3. A面不得有气孔;6.4.B面、C面、机加工面沙孔的要求如下: a)孔径尺寸:>0.5 mm,不得超过5个;b)孔径尺寸 >0.5~1mm,孔间距>50mm(同样不得超过3pcs); c)孔径尺寸>1mm的产品直接判断不合格;注:砂孔不允许延伸到其他区域的砂孔或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1目的:
为压铸件提供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压铸毛坯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
压铸件
3定义
3.1压铸毛坯:指经过时效处理、打磨、喷砂、整形后的压铸产品压铸机加工:通
过加工机械精确去除压铸材料的加工工艺。

3.2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有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3.2.1外部缺陷及定义
粘模: 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
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

水纹: 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清。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

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上错开,发生相对位移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