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教(学)案

合集下载

《电视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编辑》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V Editing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4 学分:3适用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先修课程:摄影技术基础、电视摄像技术大纲主撰人:周行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2. 课程目的:设置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视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步骤,学习基本的影视语言法则,熟悉视听思维方式,最终掌握基本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手段,并能够通过合作完整地完成一部电视短片习作。

3. 课程任务:阐明电视编辑的工作性质内容、手段及目的;探讨蒙太奇这种影视语言的思维方法及叙事方式、影视画面的组接原则和技巧;阐明影视编辑中的场面过渡的方法及声画组合原则方法,使学生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创作,掌握电视编辑的技术、技巧,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技术与艺术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电视编辑概述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理解电视编辑的含义。

1-2 掌握电视编辑的内容和方法。

1-3 了解电视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重点:理解电视编辑的含义与电视编辑的任务难点:无第2章:蒙太奇授课学时:10基本要求:2-1 理解蒙太奇的含义和蒙太奇的思维方法2-2 掌握蒙太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叙事蒙太奇的三种组接方式和四种句式,表现蒙太奇的四种组接方式。

2-3 熟练运用蒙太奇的时空创造艺术进行镜头的分析与剪辑。

2-4 理解长镜头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重点:蒙太奇的两种表现形式、三种组接方式和四种句式的运用难点:叙事蒙太奇的四种句式设计、表现蒙太奇的四种组接方式镜头设计第3章:电视画面组接技巧授课学时:10基本要求:3-1 了解画面组接连贯性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四种连贯因素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连贯因素进行镜头设计。

3-2 理解剪接点的概念,掌握画面剪接点和声音剪接点的类型、选择方法和技巧。

3-3 理解电视景别对画面长度选择的意义,掌握确定镜头长度选择的方法和技巧。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426课程名称:电视节目编导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选用教材:《电视制作原理与节目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电视专题创作》高鑫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电视节目策划技巧》张联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电视栏目解析》石长顺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吕正标王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形态与包装》冷智宏许玉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项仲平王国臣著浙江大学出版社《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张静民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一、课程说明电视节目编导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讲授广播电视中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兼顾,努力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栏目及影视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先进的广播电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策划和制作一般性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相关衔接课程有《电视艺术概论》、《传播学》、《电视节目制作原理》、《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电视专题片创作》等。

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作品评析和实践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二、学时分配章次标题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第一章电视编导概论 2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 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 2第三章第四章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 2第五章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 2第六章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 2第七章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 4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视编导概论教学目的:了解编导的含义,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及在具体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任务主要内容(知识点)教学要求备注认识层次讲授程度特别要求第一节编导的含义了解介绍选讲第二节电视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理解介绍选讲第三节电视编导的地位与作用掌握一般讲授重点第四节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理解介绍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教学目的: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前期创作涉及到的多项工作,从构思、立意、选材、到文案的撰写,以及诉诸于文字形成未来电视节目的内容框架、拍摄方法和结构技巧等内容。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1、电视节目制作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摄录设备的基本原理,运用理论讲授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彩色电视摄像机、录像机及其附件等前期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主要内容:节目制作基础、彩色电视摄像机、磁带录像机与电子编辑、视频切换台与电子特技、音响技术基础。

学时安排:第二学期,共68学时《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相关理论课程的实际应用,它指导专业实践课程更好地完成电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电视技术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对电视系统中的各种音视频设备不但能正确地操作维护使用,而且会充分有效地运用制作设备,设计新功能,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要求。

同时,熟悉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和艺术方面的要求,从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保证各类节目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电视摄像》、《摄影基础》等课程,最好学习过一些与电子、光学等有关的课程。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国内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理论、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不仅讲授与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在课堂中还要通过教具、多媒体等多进行展示,注重启发式教学,多让学生进行设备的实际操作。

〔3〕本课程应结合实例分析。

对国内外比较经典的各个类型的电视节目,包括专题片、影视剧、新闻、晚会等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本课程着重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在课程结束前制作出独立的电视节目短片。

〔5〕本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形成。

对节目的画面、音乐、音响等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设计

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设计

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掌握摄像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2. 学生能掌握电视编辑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包括剪辑、特效、音频处理等。

3. 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摄像技巧进行拍摄,捕捉合适的画面,具备一定的构图审美能力。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编辑软件,完成视频剪辑、特效添加和音频调整等操作。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电视节目制作,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视媒体制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欲望。

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激发兴趣和引导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有趣实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视摄像与编辑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包括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摄像设备的使用方法、拍摄技巧和构图原则。

- 教材章节:第一章《电视摄像基础》- 内容安排:讲解摄像机种类、镜头、曝光、聚焦等基本概念,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2. 电视编辑技巧:介绍编辑软件的使用、视频剪辑、音频处理、特效制作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视编辑技巧》- 内容安排:学习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剪辑技巧,了解音频编辑和特效制作。

3.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讲解电视节目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视节目制作》- 内容安排:分析电视节目制作案例,讨论策划方案,学习拍摄和后期制作流程。

(整理)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整理)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属性说明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课程代码:1110061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所属学科:艺术学授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创作12学时学分:4教材:《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参考书:《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程》,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电视制作》(技艺类),武海鹏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乌美娜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考核方式:考试评分方法:理论考试占70%,实验考试占15%,平时操作能力占15%前导课程:电视原理,磁记录基础,摄影构图,教育电视系统。

二、大纲制定依据电视教材是教育、科技和艺术的结晶,是影视艺术科教片中的一个样式,是现代教育最富有表现力的信息传播手段。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该课程对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1.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除系统讲述有关电视教材编导的理论、技巧外,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较多的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并要求在课堂讲授之外安排一定量的电视节目创作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制作的能力和技巧。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教材编导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影视制作技巧。

从了解电视教材制作的全过程入手,掌握摄、录、编的基本技巧和基本要领以及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熟练利用专业设备根据分镜头稿本拍摄、编辑完成一部完整的电视教材专题;熟悉各阶段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为今后电视教材的编导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彩色电视摄像机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分为视频和音频两大部分。

其中视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各种设备综合而成的系统,摄像机使视频系统的第一环节,是节目制作系统中最主要的信号源。

电视节目现场制作——实验一(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电视节目现场制作——实验一(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数分重庆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电视节目现场制作 (一)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开课实验室新媒体传播中心实验室
开课时间2012 至2013 学年第 1 学期年级2010 专业班新闻4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制
开课学院、实验室:文新学院实验时间:2012 年10 月
(二)关注动作细节
(三)关注场面调度的变化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一)完成附表1
(二)电视栏目《非诚勿扰》机位图
机位主要拍摄对象
学生签名
2012 年10 月15 日
备注:
1、此表表头必须按此格式制作,
2、表头以下的栏目和内容,各学院或实验中心(室)可根据实验课程的具体需要和要求
确定,表中所列内容仅供参考。

该栏可以根据需要加页。

3、一门课程有多个实验项目的,应每一个实验项目一份,并将该课程所有实验项目内页与封面一起装订成册。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影视后期剪辑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影视后期剪辑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影视后期剪辑课程的教学设计摘要:我国的影视行业发展迅速,因此对影视制作类的人才需求也日益趋增。

如何让学生学好影视后期剪辑这门课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我们每位教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本文以我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为例,探讨影视后期剪辑课程体系为平台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法方法,以期达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影视节目制作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后期剪辑;课程;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j9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34-02我国的影视行业发展迅速,因此对影视制作类的人才需求也日益趋增。

目前许多院校的电视节目制作、编导等相关专业均开设了影视后期剪辑这门课程。

该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软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影视后期制作的基本方法,制作出成熟的影视作品。

本文以我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为例,探讨以影视后期剪辑课程体系为平台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期达到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影视节目制作人才的目标。

一、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影视后期剪辑课程并不是孤立的“某门”课程,而是一个课程体系当中的某一门。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了“课程开设的体系化”,让每一门课与相关课程都能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我们在开设该门课程时,考虑了如下的课程结构:首先,让学生学习影视类课程当中的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等相关课程,可以让学生掌握影像作品创作的艺术基础;其次,让学生打好计算机技术基础,要求先开设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电视节目制作等基础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好影像创作的技术基础。

这样学生经过影视后期剪辑课程就能学会剪辑正片的基本方法,充分掌握影视后期创作的技术。

以课程体系为平台构建影视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强调和突出培养学生的影像作品的整体控制能力与创造力,使学生能够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统一。

二、教学内容安排影视后期剪辑课程内容分为八大模块:(一)基础知识。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全)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全)

处理资料时注意

1.学会讲故事 2.在“生活冲突”中寻找“戏剧冲突”
1.5 电视编导基本素质


影视节目制作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 术。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软件。 影视制作需要“T”型人才,即一专多能, 既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又能独立完成多 方面的工作。不仅要求有良好的艺术感觉 和影视知识,还要有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 国外的数字制作人员要求有艺术与工程双 重学历。
2.学会镜头分解

电视画面是由若干个镜头构成的。每个镜 头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镜头本身的 含义,一个是镜头的延伸含义。镜头本身 由时间和空间构成,镜头分解则是指对时 间和空间的切分。
3.镜头的取舍与搭配

电视的表现不仅仅是语言或者画面某个单 方面,而是包括了字幕、音乐等元素的综 合考虑。单项优秀未必整体十分优秀。电 视创作者所追求的应该是在单项完美的基 础上注重整体的完美!
镜头的构成
一、景别:

被摄物在画面中占据的位臵大小(主要指 人);景别本身无意义(是指信息量), 只是一个操作概念;

1、 特写组:大的景别是什么意思?( 大特;特— 头,稍带肩;近— 胸部以上) 特点:A.比较电影化、不正常,善于表现人 的心理;B.消除观众与人物之间距离,易使 人产生认同、同情;C.特写是一组镜头的重 点;D.特写善于表现细节和人物视点;E.创 造独特的视觉形象;F.近景特写常用于专场 ;
4.镜头的隐喻效果


处理方式: 1.隐喻的主体和喻体出现在同一画面中 2.运用镜头编辑手段,通过镜头组接在一个 段落里形成镜头的隐喻 3.使用摇镜头来实现隐喻的手法
5.真实再现的思考


还原真实 接近真实 创造真实 实现真实再现中的间离效果:用虚焦距前 景体现镜头的设计感,写意画面居多,注 重画面描述,慎重使用声音。或者用后期 处理,加字幕等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大学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二)》教案
新闻与传播学院跃华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二)》课程教学安排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作用:本课程是我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非线性编辑的理论知识、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使用,全面了解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的工作流程,认识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理论知识,对提高电视节目的编辑制作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系统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任务及作用,掌握非线性编辑的各种剪辑技巧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影视节目制作和创作。

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
参考书:1、《非线性编辑系统》.余胜泉可著.广播学院,2000
2、《PremierePro2.0宝典》.美Adele Droblas 等著.电子工业,2006
3、《实例版PremierePro2.0视频编辑与制作》.海力等著.电子工业,2007
考核方式:非线性编辑作品占100%
二、教学安排及方式
本课程教学共36时,其中多媒体教室讲授8学时,广播电视制作实验室实验软件教学和实验操作共28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