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七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统计学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四)按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 关和不相关。
二、相关关系的测定
(一)定性分析,相关表,相关图 判断现象间有无相关关系是一个定性认 识问题,单纯依靠数学方法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进行相关分析必须以定性分析为前 提,这就要求研究人员首先必须根据有关 经济理论,专业知识,实际经验和分析研 究能力等。对被研究现象在性质上作出定 性判断。 相关表是将相关变量的观察资料,按照 其对应关系和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表格。
Se
y
2
a y b xy n2
(7- 12)
这个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前面计算回归系 数和相关系数的现成资料。以表7-1的资 料计算如下:
Se y 2 a y b xy n2 56615-30.3 731-28.36 1213 10 2 65.02 8 2.85 (万件)
2

y- y R= 1- 2 y y



ˆ 式中,y 为y的多元线性趋势值或回归估计值。
若变量间呈曲线(非直线)相关,则应
计算相关指数来测定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ˆ y y y y
2 2
Ryx
( 7-7)
R
ˆ y y
由表7-4资料计算相关系数如下:
r
n xy x y n x x
2 2
n y y
2 2
2
10 1213-15.1 731
2
10 26.25-15.1 10 56615-731 1091.9 1091.9 38.49 31789 6.2 178.3 1091.9 0.988 1105.5

医学统计学(李琳琳)7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023年学习资料

医学统计学(李琳琳)7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023年学习资料

【解析】-研究目的:凝血酶浓度和凝血时间两定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其联系程度如何?
一绘制散点图-从整体趋势而言,-1-15-随着凝血酶浓度的-413-增加,凝血时间呈-12-11-降低的趋 ,且二-10-0.7-0.8-0.9-1.1-1.2-1.3-者之间存在线性相-图7-5凝血酶浓度X与凝血 间Y散点图-关关系。
p的假设检验-H0:p=0-H1:P≠0-a=0.05-1查表法-由前面计算得:样本相关系数r=-0.90 ;-对给定a=0.05,自由度n-2=13,有附表11P391-查临界值r0.0513=0.560;-因为 0.907>0.560,则K0.05,拒绝H,即认-为变量X与Y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
2t检验-Ho:p=0-H1:p0-a=0.05--0.907-t,=-=-7.765-1-r2-1-0. 0702-n-2-15-2-y=15-2=13-查t界值表,1,>ts.13=2.160P<0.05,按a 0.05水准,拒-绝HO,接受H1,可认为凝血时间的长短与凝血酶浓度呈负粗-关。
相关系数的大小示意图-3.6-活-3.4-r=1-y-3230-0<r<1-L-8-r=0-2.6-2.4 2.2-40-42444648505254565860-体重kg,X
二、相关系数的意义与计算-若双变量X与Y均是来自正态总体的随机变量,散-点图呈线性趋势,且各观察值相互独立 则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表示。-∑X-XY-Y-∑x-X2∑Y-2xm
P391-附表11相关系数r临界值表-样本大小-0.05-0.01-1.000-6-0.88G-7-0T8 -0.929-0,738-0.881-0.700-0.833-10-0.648-0.794-0.618-0 755-12-0.587-0.727-13-0.560-0.703-0.538-0.679-15-0.52 -0.G54

统计学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试题及答案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单项选择题1、当⾃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B )A 、相关关系B 、函数关系C 、回归关系D 、随机关系2、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C )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3、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 )A 、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B 、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C 、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D 、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 、10≤≤γB 、11<<-γC 、11≤≤-γD 、01≤≤-γ5、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B )A 、越⼩B 、越接近于0C 、越接近于-1D 、越接近于16、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D )A 、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 、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 、完全的随机关系D 、完全的依存关系7、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C )A 、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B 、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C 、平均流通费⽤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D 、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D )A 、都是随机变量B 、关系是对等的C 、都是给定的量D 、⼀个是⾃变量,⼀个是因变量9、每⼀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程为:x y c 856+=,这意味着( C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 、如果废品率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10、某校对学⽣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测定,建⽴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程为:x y c 5180-=,该⽅程明显有错,错误在于( C )A 、a 值的计算有误,b 值是对的B 、b 值的计算有误,a 值是对的C 、a 值和b 值的计算都有误D 、⾃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11、配合回归⽅程对资料的要求是(B )A 、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变量是随机的B 、⾃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C 、⾃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D 、⾃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23第七章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

23第七章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

研究“一因一果”,即一个自变量与一 个依变量的回归分析称为一元回归分析; 研究“多因一果”,即多个自变量与一 个依变量的回归分析称为多元回归分析。 一元回归分析又分为直线回归分析与曲 线回归分析两种; 多元回归分析又分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两种。
回归分析:揭示出呈因果关系的相关变 量间的联系形式,建立它们之间的回归方程, 利用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由自变量(原因)来预 测、控制依变量(结果)。
SS x ( 159.0444) 2
144.6356
249.5556 74.6670
所以
S yx
2 ˆ ( y y )
n2
74.6670 = 3.2660 (天) 92
【题一】下表为每1000 g土壤中所含NaCl 的不同克数(x),对植物单位叶面积干物质 (Y)的影响,试建立其回归方程。 土壤NaCl含量 x/g· kg-1 干重 y/mg· y bx
(7-3)式中的分子是自变量 x 的离均差与
依变量 y 的离均差的乘积和 ( x x )( y y ) ,
简称乘积和,记作 SP ,分母是自变量 x 的离 xy
均差平方和 ( x x )2,记作 SS x。
a 叫做样本回归截距,是总体回归截距α的 最小二乘估计值也是无偏估计值,是回归直线
资料如下表,建立 y 与 x 的直线回归方程。
表7-1 平均温度累积值(x)与一代三化螟盛发期(y)资料
年份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累积温 x 35.5 34.1 31.7 40.3 36.8 40.2 31.7 39.2 44.2 盛发期 y 12 16 9 2 7 3 13 9 –1

7统计学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7统计学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n n yi nb0 b1 xi i 1 i 1 n n n x y b x b x2 i i 0 i 1 i i 1 i 1 i 1
n n n n xi yi xi yi i 1 i 1 i 1 b 1 n n 2 2 n xi ( xi ) i 1 i 1 30 b0 y b1 x

回归分析:应用相关关系进行预测。
相关关系的识别

散点图 相关系数
10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对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度量。 对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度量称为简 单相关系数。 若相关系数是根据总体的全部数据计算的, 称为总体相关系数,记为ρ


若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则称为样本相关
系数,记为 r
8
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以及相关关系 的表现形态; 确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相关系数); 确定相关关系的数字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 和假设检验;


回归预测,并分析估计标准误差。
9
相关与回归

相关与回归紧密联系。 相关分析:
发现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以及相关的强度和相关的方向。
1
n
1
n
10
10
ˆ b0 b1 x 117 9.74 x y
39
7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
相关分析的概念

社会经济现象中,一些现象与另一些现象之间往 往存在着依存关系,当我们用变量来反映这些现 象的的特征时,便表现为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统计学 第 七 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统计学 第 七 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3. 利用所求的关系式,根据一个或几个变量 的取值来预测或控制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取 值,并给出这种预测或控制的精确程度
(一)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 之间相互关系的两种基本方法。
区别:
1、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 方向和相关的密切程度。但是相关分析不 能指出两变量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 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 变化关系。
2、按研究变量多少分为单相关和 复相关
单相关即一元相关,亦称简单相 关,是指一个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 之间的依存关系。复相关又称多元 相关,是指一个因变量与两个或两 个以上自变量之间的复杂依存关系。
3、按相关形式分为线性相关和非 线性相关
从相关图上观察:观察的样本点的 分布近似表现为直线形式,即观察点近 似地分布于一直线的两边,则称此种相 关为直线相关或线性相关。如果这些样 本点近似地表现为一条曲线,则称这种 相关为曲线相关或非线性相关(curved relationship).
不确定性的统计关系 —相关关系
Y= f(X)+ε (ε为随机变量)
在这种关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值 是随机的,当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值 确定以后,另一变量的值虽然与它(们) 有关,但却不能完全确定。然而,它们
之间又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
相关关系的例子
▪ 商品的消费量(y)与居民收入(x)
之间的关系
▪ 商品销售额(y)与广告费支出(x)
▲相关系数只反映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不 能说明非线性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不能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也不能 说明相关关系具体接近于哪条直线。
例题1: 经验表明:商场利润额与 其销售额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下表为 某市12家百货公司的销售额与利润额 统计表,试计算其相关系数。

统计学第7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2)

统计学第7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2)
完成量(小时)
20 50 20 30 50 20 50 40 20 80 40 20 50 80 30 单位成本(元/小时) 16 16 18 16 15 18 15 14 16 14 15 16 14 15 15
完成量(小时)
整理后有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0 30 30 30 30 40 单位成本(元/小时) 15 16 16 16 16 18 18 18 18 15 15 15 16 16 14
rXY
样本相关系数
通过X和Y的样本观测值去估计样本相关系 数变量X和Y的样本相关系数通常用 r 表示
r
rXY
( x x )( y y ) (x x) ( y y)
2
2
特点:样本相关系数是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随机样 本的观测值计算出来的,是对总体相关系数 的估计,它是个随机变量。
例:为了研究分析某种劳务产品完成量与其单位 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调查30个同类服务公司得到的 原始数据如表。 相关表:将自变量x的数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并 配合因变量y的数值一一对应而平行排列的表。
20 30 20 20 40 30 40 80 80 50 40 30 20 80 50 单位成本(元/小时) 18 16 16 15 16 15 15 14 14 15 15 16 18 14 14
根据相关关系的方向划分
1、正相关。指两个因素(或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 一致,都是呈增长或下降的趋势。即自变量x的值 增加(或减少),因变量y的值也相应地增加(或 减少),这样的关系就是正相关。例如,工业总 产值增加,企业税利总额也随之增加;家庭消费 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等。 2、负相关。指两个因素或变量之间变化方向相反, 即自变量的数值增大(或减小),因变量随之减 小(或增大)。 如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成本降 低;产品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等。

统计学 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统计学 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数 值 说 明
完全负相关
无线性相关
完全正相关
-1.0
-0.5
0
+0.5
正相关程度增加
+1.0
r
负相关程度增加
通常: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 通常: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 小于0.3 小于0.3时,表示不相关或微弱相关 0.3时 介于0.3 0.5, 介于0.3至0.5,表示低度相关 0.3至 介于0.5 0.8,表示显著(中度) 介于0.5至0.8,表示显著(中度)相 0.5至 关 大于0.8Lxx Lyy
r=
n ∑ xy − ∑ x ⋅ ∑ y n ∑ x 2 − (∑ x ) 2 ⋅ n ∑ y 2 − (∑ y ) 2
r=
∑ ( x − x )( y − y) ∑ ( x − x )2 ∑ ( y − y)
2
( x − x )( y − y) = ∑ xy − 1 ∑ x ∑ y ∑ n
第二节
定性分析
相关分析的方法
是依据研究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 验,对客观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关系,以及何种关系作出判断。 关系,以及何种关系作出判断。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相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关表、绘制相关图、计算相关系数 等方法, 等方法,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方 向、形态及密切程度。 形态及密切程度。
xy
( y − y) 2 ∑
σ xσ y
3.相关系数的其他公式 相关系数的其他公式
• (1)积差法公式: )积差法公式: • • (2)积差法简化式: )积差法简化式: r= • • (3)简捷公式: )简捷公式: •
∑ ( x − x)( y − y) r=
nσ xσ y
∑ ( x − x )( y − y ) ∑ (x − x) ⋅ ∑ ( y −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3)当固定资产改变200万元时,总产值平均改变多少?(4)当固定资产为1300万元时,总产值为多少?
(1)协方差——用以说明两指标之间的相关方向。

2
2))((n y x xy n n
y y x x xy
∑∑∑∑-=
--=σ
035.126400100
9801
6525765915610>=⨯-⨯=
计算得到的协方差为正数,说明固定资产和总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相关系数用以说明两指标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的密切程度。

∑∑∑∑∑∑∑---=
]
)(][)([2222y y n x x n y
x xy n r
95.0)
98011086657710()6525566853910(9801
65257659156102
2
=-⨯⨯-⨯⨯-⨯=
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为,表示两指标为高度正相关。

(3)
2
226525
5668539109801
6525765915610)(-⨯⨯-⨯=--=
∑∑∑∑∑x x n y x xy n b 90.014109765
12640035
42575625566853906395152576591560==--=
85.39210
6525
9.0109801=⨯-=
-=x b y a 回归直线方程为: x y 9.085.392ˆ+= (4)当固定资产改变200万元时,总产值平均改变多少?
x y ∆=∆9.0,1802009.0|200=⨯=∆=∆x y 万元
当固定资产改变200万元时,总产值平均增加180万元。

(5)当固定资产为1300万元时,总产值为多少?
85.156213009.085.392|1300=⨯+==x y 万元
当固定资产为1300万元时,总产值为万元。

例2、试根据下列资产总值和平均每昼夜原料加工量资料计算相关系数。

解:【分析】本题中“企业数”应看成资产总值和平均每昼夜原料加工量两变量的次数,在计算相关系数的过程,要进行“加权”。

相关系数
∑∑∑∑∑∑∑∑∑∑---=
]
)(][)([2
2
2
2
f y f y f f x f x f yf
xf xyf f r 84.0)
331.2842()216001174000042(33
2160017960422
2
=-⨯⨯-⨯⨯-⨯=
要求:(1)编制直线回归方程;(2)由此计算出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解:先列出计算表: 解:(1)bx a y c +=
2.54037053104027405)(2
22=-⨯⨯-⨯=--=∑∑∑∑∑x x n y x xy n b
4.205
40
2.55310=⨯-=
-=x b y a 回归直线方程为:
x y c 2.54.20+=
(2)
∑∑∑∑∑∑∑---=
]
)(][)([2222y y n x x n y
x xy n r 956.002
.8681.151300
)
310207005()403705(310402740522=⨯=
-⨯⨯-⨯⨯-⨯=
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为,表示两指标为高度正相关。

956.09135.02===r r
说明学习时数x 与成绩得分y 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例3、检查5位同学统计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如下表:
要求:(1)编制直线回归方程;(2)计算估计标准误差;(3)对学习成绩的方差进行分解分析,指出总误差平方和中有多少比重可由回归方程来解释;(4)由此计算出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解:(1)bx a y c +=
2.54037053104027405)(2
22=-⨯⨯-⨯=--=∑∑∑∑∑x x n y x xy n b
4.205
40
2.55310=⨯-=
-=x b y a 回归直线方程为:
x y c 2.54.20+=
(2)53.63
2740
2.53104.202070022
=⨯-⨯-=---=
∑∑∑n xy b y a y
S yx
(3)总误差分解列表如下:
635
==
y ∑∑∑-+-=-222
)()()(y y
y y y y c
c
1480=128+1352
9135.01480
1352
)
()(2
2
2
==
--=∑∑
y y y y r
c
计算总误差平方和中有%可以由回归方程来解释,学习时数x 与成绩得分y 之间有高度的相关。

如果用理论分数c y 来估计实际分数y ,平均将发生分的误差,这个数字与平均成绩62分对比约占%。

(4)956.09135.02===r r
说明学习时数x 与成绩得分y 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