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初中生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初中生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大多数生物都是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

一个受精卵怎么会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呢?同学们已经在上节课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知道了动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再构成器官,再构成系统,最后形成动物体的。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不仅要学会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还要比较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的不同。

这节课就学习这些知识。

植物体也是有细胞通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再形成植物体。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任何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对品德.知识.能力.审美等内在教育的需求。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分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获得知识。

总结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一步掌握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的区别。

知识方面:(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器官和组织;(2)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三)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重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因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本节课最基本的问题,所以定位重点。

难点:不同组织的区别;找准组织的分布。

因为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组织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也不容易掌握。

二:教学方法:(1)教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将植物的组织直观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师生共同总结(2)学法:根据生活经验,或收集整理从书籍.报刊等查询的有关信息来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或者根据实物分析。

回忆上节知识,比较动物和植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

三:课前准备:教师:计算机课件、苹果、番茄植株(能看到花和果实的)。

学生:苹果,甘蔗四:教学手段:(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教师活动: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获得的主要知识是什么?请以人体结构层次为例来描述。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白板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白板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一、设计理念我校采用的是“先学后导,当堂评价”、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这节课,以学生已有的“动物体结构层次”知识为铺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常见的植物进行学习,联系实际,将知识迁移拓展;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白板将本节课所需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运用白板将在激发学生学习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

二、说教材(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本节是初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学习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本节顺理成章。

新教材另辟蹊径,从宏观人手,也是从学生感性认识人手,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组成层次。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学好本课内容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做好铺垫。

(二)根据新课标要求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2、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能力目标:在达到知识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及分析比较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

(三)根据初一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确定教学重点为: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教学难点是:1、植物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2、植物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及依据:新课程倡导探究与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中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教学。

1、复习导入法——前后知识,自成一体2、设疑置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3、图表辨识法——好学易懂,直观简洁4、拓展思维法——展开联想,注重应用学情分析和学法:利用学生已有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有关植物体结构的知识,结合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的特点,采用学生白板演示、自学阅读、小组合作探究、对比和实验的方法学习。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标解读《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生物新课标中第二个一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里二级主题《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第3节,课标中具体的内容要求: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二、教材分析在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关知识内容减少了,不必再次学习组织、器官、系统的定义,也不必介绍系统这个层次了,因此,难度要求降低了。

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本节只讲了器官和组织两个层次,而且是先交代器官层次,说明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再讲组织层次,描述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这种安排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熟悉的是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这六大器官,是先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从学生熟悉的植物体的结构入手组织教学,即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是从器官到组织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认识过程相反,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这种双向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学好本节课能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作好铺垫,可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本节课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奠定基础。

已经明白组织构成器官。

学生对本节课设计的植物器官:花、果实、种子、根、茎、叶都有一定的生活了解和经验。

但是,上节课的学习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学习过程,而本节课将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学过过程,这样利于学生从双向去认识事物,但是这也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依据新课标要求。

我确定了本次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能力目标:运用对比方法,归纳出器官中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及排列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2.2.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说教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有序的认识植物体的结构,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延伸,也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做好了铺垫。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举例说出各种植物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切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各部分的关系,认同植物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二、说学情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动手能力较强。

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但是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等方面有待引导提升。

三、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多媒体展示法、启发引导法2.学法:阅读法、讨论法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金桔,吊兰,杜鹃花,绿萝等几种家庭常见的盆栽,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这些结构怎样分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培金桔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片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该过程旨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2)由学生根据所学,指出常见植物具有的器官及分类,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辨别能力。

2.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常见的植物组织的特征。

然后分发植物组织的永久装片由学生观察并尝试画图。

该过程旨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绘图能力。

(2)学生结合所画图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尝试说出不同组织的名称、分布及功能,并讨论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别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其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3)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西红柿,引导学生尝试说出由外到内分析组成西红柿的组织有哪些。

(三)巩固小结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理本节课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1.解剖常见的蔬菜,尝试分析构成的植物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能够识别并描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样本,分析植物体的结构特点。

(2)运用图表、模型等辅助工具,展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其各个器官的特点。

2. 教学难点:植物体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结构层次的划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图片、图表、模型等。

2.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2)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 讲解:(1)介绍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讲解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 实践操作:(1)观察植物样本,让学生识别并描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2)运用图表、模型等辅助工具,展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 课堂讨论:(1)提问: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之间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植物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其各个器官的特点。

(2)强调植物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

2. 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器官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体结构层次和器官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绘制植物体结构层次图和描述植物器官特点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参观植物园或植物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

2. 组织一次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比较它们的器官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三节。

它是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姐妹篇,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有序构成,并帮助他们形成生物学观点,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学好该内容能够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作好铺垫。

同时本节从宏观入手,也就是从学生感性认识入手,先认识植物体再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我国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本节课的重要概念为“绿色开花植物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

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围绕重要概念进行组织,同时考虑支持该重要概念理解的次重要概念和事实性知识,其中贯穿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概述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通过实物的解剖,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学会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形态到结构的观察方法;通过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同植物体是一个整体;通过探究实验和课堂交流,发展探索、合作、交流精神。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再加上本节内容、概念比较抽象,故确定本节的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二、教法和学法1.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

再结合学生小学已经掌握的有关植物体结构的知识,本节的教学难度不大。

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本校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探究实验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而且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实验用具。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单元第三节。

它是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姐妹篇,也是它的延续,意在使学生了解生物体是怎样有序构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同学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好该内容也能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作好铺垫。

同时本节从宏观入手,也就是从学生感性认识入手,先认识植物体再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二、说学情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

再结合学生小学已经掌握的有关植物体结构的知识,本节的教学复杂度不大。

本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

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启发教师设置基于学生原有认识的情境和环环相扣的问题,带领他们学习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组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体六大器官的学习,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动、植物体结构的比较,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掌握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列为本节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是本节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运用实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

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展示常见植物的资料,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教师展示绿色植物实物,提问: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是否跟动物体一样?引导学生回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联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该是怎样的,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优质(优秀4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优质(优秀4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优质(优秀4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篇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识别植物体的几种组织;解释组织、器官的概念,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细胞如何构成植物体”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对比观察能力、绘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欲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整理实验用具,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品质。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组织、器官的概念,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组成及结构层次。

难点:组织、器官的概念,探究“细胞是如何构成器官”。

二、授课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那么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呢?生: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师: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述的呢?生:从微观到宏观师:对不对呀?非常好。

看来大家上节内容掌握得不错。

(教师板书: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课件展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那么植物体呢,是否也是这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探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板书: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二)新授:师:(课件展示绿色植物)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些图片,看看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或你能从中找到哪些共同点)生:它们都是绿色的,植物,开花等。

师:这几位同学的观察力都非常强,对,它们都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今天我们就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为研究对象来展开探究。

(课件展示油菜植株)这是一株油菜植株,请仔细观察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可以与你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相联系。

生:师: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就构成了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那么它们在结构层次上属于什么呢?生:器官师:非常好,它们共同组成了“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题目“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4页,将六大器官填在相对应的图片下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三节。

它是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姐妹篇,也是它的延续,意在使学生了解生物体是怎样有序构成的,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同学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好该内容能也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作好铺垫。

同时本节从宏观入手,也就是从学生感性认识入手,先认识植物体再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我国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具体到本节课,重要概念为“绿色开花植物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

教学目标的设定围绕重要概念进行组织,同时考虑支持该重要概念理解的次重要概念和事实性知识,其中贯穿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知识目标:
概述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通过实物的解剖,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学会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形态到结构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同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通过探究实验和课堂交流,发展探索、合作、交流精神。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再加上本节内容、概念比较抽象,故确定本节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新概念的学习应建立在先前概念的基础上。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

再结合学生小学已经掌握的有关植物体结构的知识,本节的教学难度不
大。

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本校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探究实验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而且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实验用具。

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启发教师设置基于学生原有认识的情境和环环相扣的问题,带领他们共同探究。

2.教法
针对学情,结合新课程倡导的探究与自主学习的方法,本节课采用“复习导入—揭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小结—当堂检测”这一课堂模式,紧凑地安排课堂内容和环节,运用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3.学法
教学是双向活动,老师不仅要讲求教法,更要讲求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为主。

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总结归纳、互相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展示1盆有完整器官的金桔,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每人用一句话交流一下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师引出探究课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板书),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通过本节课你将知道”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意图:情境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时,每人只要求说一句,要求低,参与度高,使复习回顾没有走过场,也为后面学习做下铺垫。

2.观察、思考,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教师展示金桔的不同部位。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部位的名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在小学科学课中,我们称之为“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给它们一个结构名称,叫做器官。

这样尊重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在这基础上建立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经验推测各部分的功能,并尝试对其进行分类。

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从而也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各个器官是分工协作完成各项生理活动,认同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此时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六大器官?通过各小组的交流,学生举例,如海带,松树。

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一般地说,叶子是绿色的、能开花的植物,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绿色开花植物”,这样的植物才具有六大器官。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识别植物的器官,并举例说明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六大器官,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3.运用POE教学策略,以金桔的果实这一器官为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1)预测:宏观上观察一种植物器官金桔的果皮、果肉和细丝,根据各部分的功能推断细胞所具有的特点。

2)观察:分别制作金桔果皮、果肉和细丝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对比观察3种细胞的结构特点。

3)解释:学生思考3种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如何相适应,总结出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意图:“POE”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观察更有的放矢,当观察结果与学生先前对细胞结构的预测一致时,学生都惊呼“确实如此啊”,更好地达成了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至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事实性知识进行概括和提炼,自然总结得出:细胞形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了植物体,基本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4.学生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之后,继续探究自带的瓜果蔬菜,辨认其属于什么器官,运用POE策略探究该器官由哪几种组织构成,这样强化了对器官和组织的认识。

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5.总结归纳
以谈收获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及时梳理所学知识,也更加系统全面的掌握所学内容。

6.利用课后练习题进行当堂检测,因为课本后面的概念图可以很好的概括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后面几道问答题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四、设计特点
1.围绕细胞如何构成植物体这一重要概念,以金桔的结构层次为主线,引导学生递进式思考、探究;在实验和课堂讲解中,弱化或去掉细枝末节的知识,突出本节课的重要概念;
2.教学方式上,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组织、分化或结构层次的概念,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观察到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后,再顺理成章地构建起本节课的重要概念———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板书设计采用概念图,将零散的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