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

合集下载

大一建筑制图和识图知识点

大一建筑制图和识图知识点

大一建筑制图和识图知识点建筑制图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为建筑师提供了有效的表达和传递设计信息的工具。

在大一的学习中,建筑制图以及与之相关的识图知识点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一建筑制图和识图的基本知识点和技巧。

一、建筑制图基础知识点1. 平面图平面图是建筑制图中最常见的图纸类型之一,它以俯视的视角展示建筑物的水平分布。

平面图可以用来描述建筑物的布局、房间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建筑物的功能分区。

在绘制平面图时,需要注意标注尺寸、方位以及必要的图例。

2. 立面图立面图是从建筑物外部视角绘制的图纸,用于展示建筑物的立面外貌、窗口、门户和装饰等细节。

立面图的绘制需要注重比例、线条和阴影的表现,以准确地传达建筑物的外观和风格。

3. 剖面图剖面图是建筑物从某个特定方向沿着指定剖面线切割后的图纸,用于展示建筑物内部结构、高度变化和材料组成等信息。

剖面图的绘制需要注重线条和阴影的处理,以及标注和注释的准确性。

4. 建筑细部图建筑细部图用于展示建筑物各部位的构造和细节,例如墙体结构、框架连接和各类细部节点等。

细部图绘制需要注重精度和细致度,以确保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和实施。

二、识图知识点和技巧1. 图纸比例在建筑制图中,图纸比例是十分重要的。

常用的图纸比例有1:50、1:100和1:200等。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熟悉各种比例尺的使用方法,并能准确地根据比例来绘制图纸。

2. 线条和符号建筑制图中使用不同的线条和符号来表示建筑元素和材料。

例如,实线用于表示可见部分,虚线用于表示隐藏部分,特殊符号用于表示门、窗、梯级等。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运用这些线条和符号,以正确地表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3. 图例和标注图例和标注是建筑制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提供了关键的信息和说明。

学生需要学会编制图例和标注,将绘图中的各个元素和细节解释清楚,以便其他人能够准确理解图纸内容。

4. 空间想象力建筑制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学生需要通过绘图和阅读图纸来理解建筑物的三维结构和空间组织。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1章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1章
第1章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目录
1.1
制图标准
制图工具及仪器用品
1.2
1.3
建筑制图的一般步骤
几何作图
1.4
1.1 制图标准
国家标准代号 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 标准批准的年份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1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10)
1.2.5 圆规、分规
圆规用来画圆和圆弧。圆规 有两个分肢,其中一肢固定脚是 钢针,另一肢是活动插脚,可更 换铅芯(铅笔插脚)和钢针(钢 针插脚),分别用于绘铅笔图和 作分规使用,
1.2.5 圆规、分规
画圆弧时应用右手大拇指和 食指捏住圆规杆柄,钢针对准圆 心,按顺时针方向一次画完。
1.2.5 圆规、分规
1.1.6 尺寸标注
4.弧长、弦长的尺寸标注
标注圆弧的弧长时,尺 寸线应以与该弧同心的圆弧 线表示,尺寸界线应指向圆 心,起止符号应以箭头表示, 弧长数字的上方应加注圆弧 符号“⌒” 。
标注圆弧的弦长时, 尺寸线应以平行于该弦 的直线表示,尺寸界线 应垂直于该弦,起止符 号应以中粗斜短线表示。
1.1.6 尺寸标注
尺寸数字一般应根据其 方向注写在靠近尺寸线的上 方中部。如没有足够的注写 位置,最外边的尺寸数字可 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中 间相邻的尺寸数字可上下错 开注写,引出线端部用圆点 表示标注尺寸的位置,如右 图所示。
尺寸应标注在图样轮 廓线以外,不得与图线、 文字及符号相交,如左图 所示。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第一章:建筑制图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规范和标准,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制图的概念与意义1.2.2 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2.3 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1.2.4 建筑制图的方法与步骤1.3 教学活动:1.3.1 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3.2 介绍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3.3 演示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4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制图的实践操作第二章:建筑图纸的分类与作用2.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2.2.1 建筑图纸的分类2.2.2 建筑图纸的作用2.2.3 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2.3.2 介绍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图纸的实践绘制第三章:建筑制图符号与标注3.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掌握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3.2.1 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2.2 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3.2 介绍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标注的实践操作第四章: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4.1 学习目标:了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4.2.1 立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2 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3 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3.2 介绍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3 引导学生进行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践绘制第五章:建筑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综合应用5.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关系,掌握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综合应用方法和技巧。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制图与识图本节要紧内容:剖面图的形成与用途,剖面图的分类,剖面图的图示内容及表示方法。

第四节建筑剖面图一、剖面图的形成与用途假想用一个垂直剖切平面把房屋剖开,移去靠近观察者的部分,对留下部分作到的正投影图,称之建筑剖面图,简称剖面图,如图10—14所示。

图10 14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建筑剖面图用来表达建筑屋内部垂直方向的高度、楼层分层情况及简要的结构形式与构造方式。

它与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相配合,是建筑施工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图样之一。

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应选择在内部结构与构造比较复杂或者有代表性的部位,其数屋的复杂程度与施工实际需要而定。

剖面图的剖切位置与剖视方向,能够从底层平面图中找到。

二、剖面图的图示内容及表示方法附图J-9中的某职中实训楼1~1剖面图,是用1:100的比例绘制。

从底层平面出1—1剖切平面的位置。

剖切平面从上到下剖到了屋面、各层楼面与地面,同时通的上行梯段。

1.图示内容剖面图中的室内外地面用一单线表示,地面下列部分通常不需要画出。

由于基结构施工图中的基础图来表示,因此把室内外地面下列的基础墙画上折断线。

至于的层次与做法,可在剖面图中直接表达或者在墙身剖面详图中表达,有的时候在施工说明。

各层楼面都设有楼板,屋面设置屋面板,它们搁置在墙或者楼(屋)面梁上,平水的需要,屋面板铺设成一定的坡度,并在檐口处或者其他需要部位设置天沟板,使水通过天沟排向雨水管。

楼板及屋面板的形状可用两条线示意性地表示。

当楼板或者造层次、做法较复杂时,可用详图说明,简单的可直接在剖面图中注明。

在剖面图中剖切到的门窗洞上方要画出过梁的断面,在结构平面上布置的圈梁、图名、比例;在剖面图中,除了必需画出被剖切到的构件(如墙身、室内外地面、楼板层、屋顶层,各类梁、梯段、平台等)外,还应画出未剖切到的可见部分(如门窗、楼梯段、楼梯扶手等)。

2.有关规定与表示方法(1)定位轴线剖面图中的定位轴线通常只画出两端的轴线及其编号,以便与平面图参照。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1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1
三角板用于绘制各种方向的直线。其与丁字尺配合 使用,可画垂直线以及与水平线成30°、45°、60° 夹角的倾斜线。用两块三角板可以画与水平线成15°、 75°夹角的倾斜线,还可以画任意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和垂直线。
丁字尺的用法
丁字尺的尺头靠紧图板导边,上下移动画水平线。
三角板的用法
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可以画15º整数倍的各种角度。
1.2.4 图线(GB/T17450—1998)
1.图线型式及应用
表1-3 图线
图1-14 图线应用示例
2.图线的画法(注意事项)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 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2)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 (3)绘制图形的对称中心线、轴线时,其点画线应超出图形轮廓线外3mm~5mm,
(b) 作图方法和步骤:
(1)求连接弧圆心O
(2)求连接点(切点) (3)画连接弧并描粗
2)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
(3)混合连接(内外切)
(a) 已知条件:
两已知弧的圆心01、02;半径 R1、R2;连接弧的半径R。
(b) 作图方法和步骤:
(1)求连接弧圆心O
(2)求连接点(切点) (3)画连接弧并描粗
2)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
(1) 外连接(外切)
(a) 已知条件:
两已知弧的圆心01、02;半径 R1、R2;连接弧的半径R。
(b) 作图方法和步骤:
(1)求连接弧圆心O
(2)求连接点(切点) (3)画连接弧并描粗
2)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
(2)内连接(内切)
(a) 已知条件:
两已知弧的圆心01、02;半径 R1、R2;连接弧的半径R。

建筑制图与识图完整PPT课件

建筑制图与识图完整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2
二、任意等分线段
⑴任意等分已知线段 ⑵任意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精选PPT课件
23
⑴五等分线段
把已知线段AB五等分,可用作平行线法求得各等分点,其 作图方法和步骤如下图所示:
A
B
C (1)过 端 点 A任 作 一 直 线 AC
A
B
1 23 45
C
(2)用 分 规 在 AC上 量 得 1、 2、 3、 4、 5各 等 分 点
分类: 国家标准(GB) 、 部颁标准、 国际标准 (ISO)
《制图标准》内容
精选PPT课件
8
图纸
图纸的幅面是指图纸尺寸规格的大小, 图框是指在图纸上绘图范围的界线。
表 幅面及图框尺寸
幅面
尺寸
A0
A1
A2 A3
A4
b×l
841×11 594×8 420×5 297×4 210×2
89
41 94 20 97
字 高 20
14
10
7
5
3.5
字 宽 14
10
7
精选PPT课件
5
3.5 2.5
14
精选PPT课件
15
比例
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事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 比,比例用符号“:”表示,如1:1,1:500, 2:1,比例可分为(1)原值比例;(2)放大比例; (3)缩小比例。
精选PPT课件
16
尺寸标注
精选PPT课件
31
的方法
精选PPT课件
26
⑵七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在建筑制图中经常用到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其作图方法 和步骤如下图所示:
(a)将直尺上的0点对准CD上任一 点,并使刻度7点落在AB线上,得 到1、2、3、4、5、6等分点

(完整word版)《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设计单位:泸县建校设计人:黄建春校正人:唐兴明审查人:彭远斌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性质 :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

学分: 4合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1.序言1.1 课程定位《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学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估算软件等专业课程有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 设计思路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剖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课方法,改革传统教课模式。

经过方法和任务推进真切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讲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课培育学生全面的人品。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术及基本知识和房子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多数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拥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有的施工图纸,认识构成房子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确立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认识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来源理的作图方法;3.可以正确使用常用的画图仪器和工具;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1.拥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拥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3.拥有团队意识及妥当办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拥有严肃仔细的工作态度和耐心仔细、谨小慎微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与要求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0 学时)序项目学习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参照号名称难度课时1.制图的观点要修业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2.本课程的任务和模块一认识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11主要内容2绪论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3.学习目的、方法法。

4.建筑发展简史模块二 1.画图工具、仪器和掌握制图工貝仪器、用品的使用和保存,能着手正确绘制简2制图工具、仪器和2用品4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用品的使用 2.简单几何作图立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制图与识图一、建筑制图建筑制图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建筑制图通过图纸的形式来对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和表达,以便于设计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沟通和理解。

1. 建筑制图的分类建筑制图主要可以分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等。

•平面图:是建筑平面的表达形式,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尺寸、功能区划等信息。

•立面图:是建筑外立面的表达形式,可以展示建筑的外观、立面的风格、窗户、门等细节。

•剖面图:是建筑剖面的表达形式,可以展示建筑的纵向结构、层高、楼层布置等信息。

•细部图:是建筑细部部分的表达形式,通常用于展示建筑物的细节设计,如门窗、梁柱等。

2. 建筑制图的工具和软件建筑制图过程中常用的工具有手绘工具、CAD软件、BIM 软件等。

•手绘工具:如铅笔、尺子、三角板等,用于进行初步的草图和设计方案的制图。

•CAD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可以实现建筑制图的数字化、精细化和自动化。

•BIM软件:如Revit、ARCHICAD等,是一种集成化的建筑设计和制图软件,可以实现建筑信息的全面管理和协同设计。

3. 建筑制图的要求和规范建筑制图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规范,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尺寸要准确:建筑制图中的尺寸应该精确、准确,并符合实际的尺寸比例。

•符号标注要清晰:建筑制图中使用的各种符号和标注应该清晰明确,便于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理解。

•图纸布局要合理:建筑制图中的图纸布局应该逻辑清晰、有条理,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二、建筑识图建筑识图是对建筑图纸进行解读和理解的过程,它需要借助于建筑知识和专业的背景知识。

1. 建筑识图的目的建筑识图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建筑图纸所表达的内容,包括建筑的形态、结构、布局等。

通过对图纸的识图,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设计意图,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建筑识图的要点建筑识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图纸的分析:对图纸进行整体的分析和了解,明确图纸中各部分的作用和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制图与识图》导学一.学习内容及安排:1、本课程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名称:借用焦永和主编的《工程制图基础》本学期主要学习该教材的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2、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本借用教材是多种媒体一体化教材,由文字教材、录像教材与教学辅助光盘三部分组成。

其中,文字教材是基础,阐述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学习者可根据所学章章前的学习指导,了解学习目的,通过章后的小结总结和融会贯通学过的内容。

复习思考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必要练习,学习者应认真完成,对学习效果自行评价。

录像教材是针对本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及文字教材难以表现的实体和场景录制的。

学习者注意两种教材的配合使用,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辅助教学光盘提供了典型例题分析和习题答案。

3.文字教材中符号说明摄象机:表示该小节有录象。

灯泡:为重点提示。

★:知识要点小结。

问号:为复习思考题。

4. 教学安排本课程课内学时共54学时。

学习者可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地利用各种媒体。

学习者应按期完成四次大作业,并记入形成性考核成绩。

推荐的学习方法是:先阅读教材,看录像,目的学懂知识;通过做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有不明白的知识点看教学辅助光盘,请教辅导教师,完成作业。

二.本课程的任务1. 了解现行房屋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制图标准。

2. 研究投影的基础理论及基本原理,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3. 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4. 培养空间想象、空间构思及其分析表达能力。

5. 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一.学习要求1. 掌握制图一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2. 掌握单个尺寸的四要素及尺寸的标注标准;3. 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4. 了解平面图形的分析(尺寸分析、线段分析)与作图步骤的关系;5. 了解绘图步骤和方法。

二.学习要点1. 常用几何作图方法;这方面的知识都是为整个课程实践训练所必须的、法规性质的知识,很繁琐,但每次作业都要用到。

这部分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应在画图时查阅、执行,在作业中巩固、掌握。

2. 熟悉制图一般规定,应特别注意图线画法和尺寸标注方法。

(1)图线画法1)相互平行的两条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图内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

2)虚线、单点长画线、双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宜各自相等。

3)虚线与虚线应相交于线段处;虚线不得与实线相连接。

单点长画线同虚线。

4)单点或双点长画线端部不应是点。

在较小的图形中,单点或双点长画线可用细实线代替。

(2)尺寸标注方法图样上的尺寸由尺寸线、尺寸界线、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四部分组成,如图一所示。

图1. 尺寸的组成图2. 尺寸界限在尺寸标注中,尺寸界线、尺寸线采用细实线绘制。

线性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图样轮廓线可用作尺寸界线,如图2.所示。

尺寸线应与被注长度平行。

尺寸线与图样最外轮廓线的间距不宜小于10mm,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7~10mm,如图3.所示。

图3. 平行排列的尺寸标注尺寸起止符号一般用中实线短划绘制。

半径、直径、角度与弧长的尺寸起止符号,用箭头表示。

并掌握等长尺寸、单线图、相同要素、非圆曲线的尺寸标注3. 对几种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要认真练习,重点是: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直线,等分线段,直线与圆弧的连接。

三.习题与思考1.图线的画法有哪几点要求?2.一个完整的尺寸应包括哪四个要素?线性尺寸、角度、圆及圆弧尺寸的标注要点是什么?3. 作业一中的1、2题。

《建筑制图与识图》导学(2)第二章正投影基础一.学习内容§2.1投影法§2.2点的投影§2.3直线的投影§2.4平面的投影二.学习要求1.了解投影法的概念,投影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形成;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性质;2.熟练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作图方法,点的投影规律;能够根据点的立体图绘制点的投影图;能够根据点的任意两个投影求出第三投影(二求三);熟练掌握两点相对位置的判别方法;3.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4.熟练掌握两直线的三种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能够根据投影图判断两种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错);5.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点和直线在平面内的几何条件;6.熟练掌握平面内特殊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的作图方法。

三.学习要点1.投影法(1)本节重点是:投影概念的建立,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应先了解投影的全过程及三个基本条件,进而理解“投影”和“投影法”的概念。

在投影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中,投影线是关键;根据投影线相交或平行,可分为中心投影法与平行投影法;在平行投影中,根据投影线倾斜投影面还是垂直投影面,又可分为斜投影与正投影。

(3)对正投影基本特性中的每一条投影特性都应很好的理解并记牢。

学习时,可用铅笔与三角板作投影物,比拟出各种不同位置的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点,从而归纳出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在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中,不但概括出直线、平面与投影面的全部(三种)位置关系,同时也总结出每一位置关系的投影特性。

2.点的投影点是形体中最基本的元素。

点的投影规律是研究线、面、体投影的基础,也是本节的重点。

点的投影规律是作投影图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此节中重点掌握点的空间位置与其投影图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下列题型的作图题:(1)根据点的立体图作出其投影图,或根据点的投影图作出其空间图(2)根据点的任意两已知投影作出第三个投影(3)画点的三面投影,使其中一个投影上、下、左、右或前、后地移动,研究其它两个投影的变化3.直线的投影本节重点是: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两直线相对位置的判别。

(1)直线的投影规律❖真实性: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仍为直线,并且反映实长,这种性质称为真实性,如图1.(a)。

❖积聚性: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点,这种性质称为积聚性,如图1.(b)。

❖收缩性: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仍是直线,但长度缩短,不反映实长,这种性质称为收缩性,如图1. (c)。

图1 直线的投影另外,直线上点的投影,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在今后的学习中应用甚广,所以必须注意掌握其要领。

(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空间直线按其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不同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种: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和投影面倾斜线。

前两种称为特殊位置直线,后一种称为一般位置直线。

1)投影面平行线:①定义:指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它可分为: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②投影特性:直线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并且该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α、β、γ)等于直线对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倾角。

直线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但其投影长度缩短。

③平行线空间位置的判别:一斜两直线,定是平行线;斜线在哪面,平行哪个面。

2)投影面的垂直线①定义:指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平行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它可分为: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②投影特性:直线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直线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同时平行于一条相应的投影轴且均反映实长。

③垂直线空间位置的判别:一点两直线,定是垂直线;点在哪个面,垂直哪个面。

3)一般位置直线①定义: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线。

②投影特性:直线的三个投影仍为直线,但不反映实长;直线的各个投影都倾斜于投影轴③一般位置线的判别:三个投影三个斜,定是一般位置线。

(3)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空间两直线有三种不同的相对位置,即相交、平行和交叉。

两相交直线或两平行直线都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它们都称为共面线。

两交叉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称为异面线。

1)两直线相交两直线相交时,如图2的AB和CD,它们的交点E既是AB线上的一点,又是CD线上的一点。

图2 两直线相交2)两直线平行根据平行投影的特性可知,两平行直线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

如图3所示。

图3 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交叉两交叉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虽然两交叉直线的某一同面投影有时可能平行,但所有同面投影不可能同时都相互平行。

两交叉直线的同面投影也可能相交,但这个交点只不过是两直线的一对重影点的重合投影。

例如图4。

两交叉直线有一个可见性问题。

图4 两直线交叉4.平面的投影本节重点是: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及其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上的点和特殊位置直线的作图方法。

本节应熟练掌握在一般位置平面上作投影面平行线的作图方法。

(1)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空间平面按其相对三个投影面的不同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种,即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和投影面倾斜面。

前两种称为特殊位置平面,后一种称为一般位置平面1)投影面平行面①定义:指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同时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

它可分为: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

②投影特性:平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平面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③平行面空间位置的判别:一框两直线,定是平行面;框在哪个面,平行哪个面。

2)投影面垂直面①定义:指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同时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

它可分为: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

②投影特性:平面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条倾斜于投影轴的直线,且此直线与投影轴之间的夹角等于空间平面对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倾角。

平面在与它倾斜的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缩小了的类似线框。

③垂直面空间位置的判别:两框一斜线,定是垂直面;斜线在哪面,垂直哪个面。

3)一般位置平面①定义: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面。

②投影特性:平面的三个投影既没有积聚性,也不反映实形,而是原平面图形的类似形。

③一般位置线的判别:三个投影三个框,定是一般位置面(2)平面内的直线和点“平面内的直线和点”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在以后求立体表面交线(第五章)时会经常用到,所以对它们的几何性质及作图方法都应熟练掌握。

1)平面上的直线一直线若通过平面内的两点,则此直线必位于该平面上,由此可知,平面上直线的投影,必定是过平面上两已知点的同面投影的连线。

2)平面上的点若点在直线上,直线在平面上,则点必定在平面上。

3)在平面上取点、取线在平面上取点,首先要在平面上取线。

而在平面上取线,又离不开在平面上取点。

(3)平面上的特殊位置直线平面上的特殊位置直线常用的有平面上的正平线和水平线。

①要在一般面ABC上作一条正平线,可根据正平线的H投影是水平的这个投影特点,先在ABC的水平投影上作一任意水平线,作为所求正平线的H投影,然后作出它的V投影,如图5所示。

②在ABC上作水平线,也要抓住它的V投影一定水平的投影特点,作图步骤如图5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