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夜晚”?A. 昼B. 夜C. 旦D. 昏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的分类?A. 风B. 雅C. 颂D. 诗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一鸣惊人B. 画龙点睛C. 推心置腹D. 破釜沉舟4. 下列哪个朝代的文学成就以骈文最为突出?A. 汉B. 唐C. 宋D. 明5. 下列哪个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编写的。

(×)2. 唐代诗人中,李白的诗歌风格以豪放著称。

(√)3. 《左传》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

(×)4. “楚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形式。

(√)5.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名句。

3.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4.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_______被誉为“诗仙”。

5.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分类。

2. 请列举唐代三位著名的诗人及其代表作。

3.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4. 请解释“楚辞”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5.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故事和人物。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现代文中正确使用成语。

2. 请分析一首唐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请解释如何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历史背景。

4. 请举例说明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5. 请解释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现象。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四附参考答案(第三单元)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咫.尺(zhī)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水泵.(bèng) 和煦.(xù)C.蓬蒿. (gāo) 牟.取(móu) 狩.猎(shòu) 缄.默(jiān)D.干涸.(gù) 迁徙.(xǐ)哂.笑(xī) 混淆.(xiáo)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狼籍斑斑精巧绝伦误入奇途胸有成竹B.相形见绌心安理得焦躁不安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相辅相成道听途说及不可耐D.前仆后继混然一体莫衷一是众目睽睽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春节去海南度假, 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B.对于在村子附近建公路确保出行安全的提议,大家莫衷一是....,全体赞成。

C.某些食品生产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D.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

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_ 总分_________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 B.自不量力雾蔼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 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3.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A.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

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B.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4.古诗词填空(4分)(1)亭亭山上松,。

(2),天涯若比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敬畏自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4分)①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6分)阴晦.()鄙.夷()撩.逗()戳.破()拮.据()栈.桥()发窘.()葳蕤.()滑稽.()肇.事()绰.号()匆遽.()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恣睢:(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歇斯底里:。

(3)贾里是个爱才的人,因此并不在意被人奚落了一通,相反,很想写一篇这幅漫画的欣赏指南。

奚落:。

(4)我们是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呵……真是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3、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2分)莫明其妙狼狈不堪见义思迁沤心沥血十拿九稳再接再厉4、文学常识填空。

(5分)(1)《故乡》选自。

(2)《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国的短篇小说家(3)《孤独之旅》的作者是。

(4)《心声》的作者是,主人公是。

(5)《同桌阿伦》的作者是当代家,本文选自。

(6)小说的三要素是、、。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手法及所塑造的是哪个人物形象。

(4分)(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还说不阔?”()(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液根寻常不一样。

()6、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2分)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暗淡的,;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7、请写出两句有关“青春”的格言。

(2分)(1)(2)8、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5分)(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3)我多么爱你的回音,爱你悠远无尽的音响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4)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公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3套及答案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3套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1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垂髫.(tiáo)阡.陌(qiān)叹惋.(wǎn)悄.怆(qiāo)B.篁.竹(huáng)怡.然(yǐ)翕.忽(xī)俶.尔(shū)C.幽邃.(suì)糁.之(cǎn)箬.篷(ruò)俨.然(yǎn)D.多髯.(rán)篆.章(zhuàn)窈窕.(tiǎo)寤寐.(mè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2分)()A.落英.缤纷(花)便扶向.路(先前的)B.如鸣佩环,心乐.之(高兴)矫.首昂视(举)C.八分有奇.(零数、余数)以其境过清.(清澈)D.绝类.弥勒(像)寤寐思服.(服装)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便要还家B.诎右臂支船C.左手倚一衡木D.兼葭采采,白露未已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没有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5.下列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2分)()A.渔人甚异.之B.其岸势犬牙..差互C.参差荇菜,左右流.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技亦灵怪矣哉!(译:技艺也真是灵活奇怪啊!)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向右迂曲。

)7.默写。

(4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

(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3)窈窕淑女,________。

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测试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测试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测试习题及答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考试试卷(人教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习题(28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A、不自量力荒凉箫瑟前扑后继沾沾自喜B、喜形于色苍皇逃窜胸有成竹狼藉班班C、相形见拙难以致信鼠目寸光美味佳肴D、精巧绝伦莫衷一是高深莫测沧海桑田3、选词填空(8分)、在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地歌唱着A.温暖;高兴B.和煦;欢娱C.灿烂;愉快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但我总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B.道听途说C.一知半解.无论是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A.深不可测B.神秘莫测C.高深莫测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A.前赴后继B.跋山涉水C.前仆后继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习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我们实验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选出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A.《敬畏自然》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阅读文段,完成1-3题。

(6分)“诗者,吟咏情性也。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器;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徜洋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xūn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

在垂髫.之年读《静夜思》和在而立之年读《静夜思》感触是那么不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xūn( )陶垂髫()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2分)“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改为“ _________”3.请解释画线的成语。

(2分)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4-6题。

(6分)①读书,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②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③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

④我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的想法。

4.第①句有语病,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将“ _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5.第②句标点有误,应该将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

(1分)6.第③句中的“黄发”用来指_______,“垂髫”用来指_______ 。

(2分)阅读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选段,完成7-8题。

(4分)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

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豁.然(huò)篁.竹(huáng)及郡.下(jùn)B.悄怆.(chuàng) 器皿.(mǐn) 刘子骥.(yì)C.衣褶.(zhé)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D.雎.鸠(jū) 溯洄.(huí) 勾画了.了(lě)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寻向所志.( 标记)(2)水尤.清冽( 格外)(3)悄怆..幽邃( 忧伤)(4)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5)左右芼.之( 挑选)(6)蒹葭萋萋..( 茂盛的样子)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便要还家B.左手倚一衡木C.诎右臂支船D.不足为外人道也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潭中鱼/可/百许头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5.名句默写。

(5分)(1)关关雎鸠,__在河之洲__。

__窈窕淑女__,君子好逑。

(《关雎》)(2)忽逢桃花林,__夹岸数百步__。

(陶渊明《桃花源记》)(3)____山高月小__,水落石出。

(魏学洢《核舟记》)(4)四面竹树环合,__寂寥无人__,凄神寒骨,__悄怆幽邃__。

(柳宗元《小石潭记》)(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__芳草鲜美__,__落英缤纷__。

6.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

(4分)(1)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分)答案: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柳条随风飘荡,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

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的署名。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自测题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按照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8分)
yì()断戈.()壁 chuō()穿宽yòu()
花卉.()灼.热() dǔ()信 zhì()息
2、完成下列成语。

(6分)
茫无()际可望而不可()人迹()至
优柔()断随心所()海市()楼
3、根据要求,修改下面有语病的一段话。

(4分)
①为什么要学习呢!②这是因为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天性,而实验有可以检验知识本身的真伪。

③人的天性就如野生的花草,学习则好比修枝剪叶。

④不仅如此,精神上的许多缺陷,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善。

(1)为使话题统一,应删去第___句的________
(2)为使上下句关联词使用连贯,第_____句应修改为________ (3)为使用词准确,应将第____句的______改为_______。

4、下面一句话中的括号内应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2分)
我们(①)认识什么事物,(②)必须全面去看,(③)要看到它的正面,(④)要看到它的反面,否则(⑤)不能有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

A. ①如果②就③既④又⑤都
B. ①即使②也③虽④更⑤却
C. ①无论②都③不但④还⑤就
D. ①不管②就③与其④不如⑤也
5.依据下列例句的格式,再写二个句子:(4分)
美是什么?美是失意时朋友的一句鼓励;;。

8.口语训练(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

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读下面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13分)
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还有相信的。

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

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这里设有治沙站。

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

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

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4分)
(2)通过这段说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3)“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了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

”这一句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2分)
(4)“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一句能否省略为什么(2分)
(5)“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二)读下面课外美文,回答问题。

(13分)
植物缠绕的方向之谜(节选)
①牵牛花、金银花等攀援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领,这就是能够依附支架,利用茎尖的"运动"不断向上爬攀。

就拿牵牛花来说,它的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各个方向的表面生长速度不一致,能在空间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始终以一定的方向旋转着,并以此为半径,在一圆周内遇到依附物后,就会把依附物缠绕起来,以此攀向高处去争取阳光和雨露。

②有趣的是,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等始终向右旋转,牵牛、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缠绕向上,而何首乌却是"随心所欲"地转头,有时左旋,有时右旋。


④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植物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是它们各自的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

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援植物的始祖,一种生长在南半球,一种生长在北半球。

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就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

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则向左旋转。

经过漫长的适应、进化过程,它们便逐步形成了各自旋转缠绕的固定的方向。

以后,它们虽被移植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其旋转方面的特性被遗传下来而固定不变。

而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于太阳当空,它们就不需要随太阳转动,因而其缠绕方向没有固定,可随意旋转缠绕。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其特征是。

(2分)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2分)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3.在文章的第③段处,请你增加一个过渡段,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4.决定植物缠绕方向的因素是,决定植物缠绕方向的目的是
(2分)
5.哪些植物属于下列缠绕方向?(3分)
向右旋转:
向左旋转:
随意旋转:
6.写出文中两种说明方法,并写出例句。

(2分)
三、古文阅读(14分)
(一)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
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_____ (2)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___________
(3)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纸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3、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2分)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我能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相顾惊疑②连亘六七里
③裁如星点④惟危楼一座
2. 假如你随着某旅游团在沙漠地区或大海游玩,恰巧出现文中所描述的这种景象,你该如何向游客们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我的解说:
四、作文xk om
以说明文的形式写一篇600字的作文---题目"我喜欢的一件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