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作者:高应鸿来源:《科学导报》2024年第43期关键词:体育学习动机;培养方式;激发方法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体育技能的教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从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分析和研究了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方式和激发方法。
以期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体育的动力和源泉,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是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学目标,积极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运动目标的确立,对于整个体育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运动目标,就会出现在体育课堂上跑来跑去,或者是在体育课上进行各种活动,而不愿意认真参加体育学习的情况。
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教授,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杨冀乐.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考试周刊,2015(07):106+111.[2]庞菊兰.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两点做法[J].青春岁月,2011(16):204.(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民族初级中学)。
立足成才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有 效 地做 好 学 生 的 思 想 教育 工 作 。
表扬 与批评是 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 的教育手段 ,运用 扬 比批评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但是表扬要注意度 , 学生达到某一成绩其实是很正常 的事情 ,教 师如果 不合时 宜地进行 表扬就会使得 这些学 生产生骄傲 自满 的情 绪 , 从
要特 别注意 体育 动机作 为体 学 生学 习动 机 的 良好效 果 。实 践 表 明 , 表
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对其加 以强化 , 使其 自 觉 地 过犹不及 , 有时甚 至会 出现负面效果 。如对一些基础较好的
明确学习 目标 。 培养成就意识
育动机是激发学生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学 习的内在动力。 在体育动机 的支配下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能将行 为 指 向于一定 的 目标或对象 ,这种 动机的指 向性能使学生确 立 明确的学 习和活动 的 目标 , 促进运动技能 的掌握 与提高 。 达到很高 的水平。 赛中有时会拖集体 的后腿 ,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 自卑感 。在 以 后的教学 过程 中 , 这些学生往往会 出现消极 的情 绪 , 表现为 自私 、 不合作 , 甚 至违反课 堂纪律的现象 。作为体育教师应 该充分考 虑到这些情况 的发生以及带来的不 良影 响,积极
到充分的满足 ,从 而最大限度地动员 中枢神经 系统参 与思 极 的反应 , 因此 , 教师 在对学生进行评 价时 , 应首 先引导 学 维活动 , 学 习和运动 动机就将得到激发 。因此 , 体育教 师应 生进行 自我反应 , 合理地调节 自己的动机水 平。第三 , 要鼓 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调控课 堂教学 , 活跃课 堂气氛 , 让学 生在 励学生通过评 价 , 判断 自我反应 , 把 自我有效感 与学习动机
体育课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

体育课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59-01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
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想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
例如:他们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足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
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
譬如:一个饥饿的人吃饱了以后,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
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
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
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

作者简介:张翠琴(1974-),女,甘肃靖远人,一级教师,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提升学生体育学科学习效率是每一位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习效率密切联系在一起。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有效体育学习的前提,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学习动机的类型及功能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本人的意图及愿望,是其内心的心理需要或是企图实现某个目标的一种内在动因和内在动力。
学生只有具备强大的学习动机,才能积极地配合任课教师,参与到学科学习中去。
1.学习动机的类型(1)外在动机。
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本人的学科学习受外部因素或学习情境因素的支配及影响,被来自外部的力量所推动而形成的动机。
例如学生学习的成绩与文凭、学生获得的学习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竞争与合作等。
(2)内在动机。
学生学科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本人的学科学习受到来自内部因素的支配与推动而形成的动机。
例如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等。
(3)任务动机。
学习者的这种学习动机既不受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又不完全受到来自内心倾向力量的支配,既不是为了与人一争高低,也不是为了学生自我的表现行为。
学习者将学科的学习视为自己应尽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只要圆满完成任务内心就会得到较大的满足。
2.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在学生的学科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其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掌握学习动机的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一,学习动机能够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唤醒或助其增强,帮助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致和最佳状态,使得学习者能够集中精神进行学科学习活动。
第二,学习动机具有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引向正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向功能。
教师要指导学生细致把握,引领学生选择学科学习行为的方向。
第三,学习动机具有强化学习者学科学习效率的功能。
学生学习动机愈强烈,他的学习劲头就越充足,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越高。
浅谈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

—
1 51 —
学生学 习兴趣 , 教法生动多变 , ~材 多教 , 使学生感到参加练 习能 得到精神上 的满足 , 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 , 当采 用循 环法 、 适 游戏 法、 比赛 法等教学方法 , 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激
6 适当开展体 育竞赛活动 , 激发 学生进 取心
情 况下 , 可以利用学生 已有 的对游戏 、 等活动动机 与 当前学 比赛
中图分 类号 : 3 .6 G6 39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 6 2 8 8 (0 916 0 5 — 1 1 7 — 1 12 0 0 — 1 10
当前 , 学校教 育正处在应 试教育和素质 教育转变 的过 程 中,
学生在身 体练 习中及 时 了解 自己的练 习效果 及练 习成 绩的
好坏等 , 都可 以强化 学生 的学 习动机 。例如在支撑跳 跃教学 中 ,
这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 , 放眼未来 , 转变观念 , 认清 两者 的区别 , 在实践 中找 出突破 口, 完成素质教 育赋予我们 的重
任 。因此 , 我们 在教 学过程 中要强 调学 习动机的培养 和激 发。 在体育教学 中, 培养 与激 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 措施 如下 :
体育教学内容新 颖 , 教学方法生 动 ,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可
提 高学习兴趣 , 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 并 枯燥无 味的教学 内容
和单一 的教学方 法 , 降低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会 动摇其 学 习动机 。 所 以体育教学 中 , 教学内容要 丰富 , 不断 以新 的练习形式 激发 要
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和训练 , 学生在学习和训练 中体验 让 到锻炼 的乐趣 , 激发 学生求知欲 , 提高学生 的积极性 , 从而强化学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标的确立又 有待 于教师 的帮助和激励 。
3需要激励 .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 学生对 学 习的需求 , 则是一切 学习动机和学 习行
为 的引发维持和加强学 习动力源泉 。 需要 愈强烈、愈迫切 ,由它所引起 的学习动机
要 失去这 个大好机 会。 绝大多数学生 听了 老师 期待话语 , 都表现 出跃跃欲 试 、 不甘 落后 的神情 。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 言语表达教 学 内容中的情感 。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有
2 动机激励 . 动机有 别于 目标 ,目标 是人 们 的行 为结果 ,动 机则是激 励人行 动的主观 原 因。学习动机是学生学 习的 内部动力 , 它
、
激励 即激发鼓励 , 是指 教师运用各种 形 式对 学生施加 的外力作用 。 它能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动机 、 兴趣 , 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帮助学生确立 自我意识 , 建立远大 的理想 和抱负 , 促成 学生智力 因素得 以最充分地
发展 。 激励的方法有很 多种类 , 这里只对 目标激励、 动机激励和需要激励 3种方法 进行简单的叙述 。 1目标激励 .
和学习行为就越有力。体育教学中的需要
激励, 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学 习体育 的必要性, 激发学 习体育的欲望 , 促 使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 目标, 以坚持不懈的行为求得 自身 的满足 ,从而 大面积地提高体育的教学质 量。
二、 让体 育教学 内容满足学生需要 体育教学内容是 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 可因学生 不同 的认 知评价 作出不 同的判 断: 既可 成为满 足 学生 需要的, 也可成为 不满足学生需要的。如在耐久跑教学中, 初 中生普遍感觉害怕、 不喜爱这一 内容.其主 要原因之一便是: 学生担心 自己的奔跑能力 不强, 测试成绩不理想 。在课堂上的开始部 分, 我对学生的这一认知判断加 以了及时的 疏导, 成绩不理想固然不好, 但从另一个角 度而十言, 成绩不理想也不见得是坏事, 达 恰好暴露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 只要努力 , 加 上科学 的练 习方法 , 失败 中不断加 以总 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基本前提。
所谓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体育学习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使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
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就一定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因此,要分析学生的哪些内在需要与体育学习动机有关,以及在客观环境中,哪些事物可以作为这些需要的诱因,易产生激发性,引起体育学习动机。
通过三十多年体育教学以来,我摸索出以下几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一、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自觉性。
把学习与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提高其学习自觉性,形成学生长远性的学习动机。
并且要使这种长远性的学习动机与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使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利用已有的动机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在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而缺乏学习动力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游戏、故事等活动与正在进行的学习联系,把原有的动机迁移到正在进行的学习之中,借用原有的动机激发学生当前的需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直接兴趣,逐渐产生学习的需要,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学生在体育信心中,及时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成效,解答问题的正误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都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会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看到自己的不足,可以激发克服缺点的决心。
可见这种反馈信息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
四、要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生动,具有启发性。
教学内容新颖,教法生动活泼,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方法,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其学习动机。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丰富,要不断以新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学生动、多变,使学生感到学习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如何在体育课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完整版

如何在体育课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如何在体育课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基本前提。
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从而体验体育课的乐趣,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中,才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树立自信心。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只有调动体育学习动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我有以下几点做法: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反之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情景导入阶段,使得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充满趣味,使学生兴趣盎然,产生激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例如:将常规的“队列队形练习”通过趣味化、游戏化的改编,既达到队列练习的目的,又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练习效果。
如:反口令四面转法;重新命名三面转法——1代表向右转;2代表向左转;3代表向后转等。
在教学内容的起始部分,常采用各种趣味浓厚的小游戏(如:照镜子、看谁传得快、找伙伴、猜谜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一堂课的学习打下兴趣的基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形象、耐人寻味、富有情趣,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幽默的语言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
同时正确运用评价,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怀,少批评学生,相信他们的潜力,也能更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甚至一点积极的响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越“来劲儿”,并产生群体效应,从而达到全员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负效应的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从而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教学经验,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善于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法,使体育教学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自我增值,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体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保证示范动作的准确规范,从而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其多种教育功能。
这给我们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目前运动项目的增加和变化,也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掌握多种技能,自我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力,学生会模仿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对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在教学上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
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发扬创新的积极进取精神,树立和提高自己的威信,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
兴趣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它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激励人去用心钻研,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乐而不疲,甚至不愿下课,并且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练习;若不感兴趣的活动,就表现情绪不高等。
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发兴趣”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观念激发
人的思想意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现代体育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与人的成长发展进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体育运动并非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同时可以开拓智力。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愿望,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好”为“好学、乐学”,真正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好学乐学的过程。
例如,对哪些认为上不上体育课都无所谓的学生,我耐心教育,利用名人事迹去感化他们。
马克思著书立说,繁忙之至不忘记骑马锻炼;毛泽东从小就喜欢爬山、游泳、他七十高龄还畅游长江,令世人仰慕。
领袖们都明白:旺盛的精力基于健康的体魄。
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说过: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同学们将来要成为有用人,一是精神、人格上的需要;二是自身体魄的需要,青年人更应该积极体育锻炼,并将会在体育锻炼之中获得发展和快乐。
如此有情有理,明人心扉的一番话,就会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
(二)教材激发
教师对每堂课的教材安排都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1、科学性
在每节课的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顺序得当,难度适中。
在教材安排的先后顺序上,课的开始阶段,学生思想和注意力较集中,对学习有利,因此,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
而为了避免学生因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把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和速度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是把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材有适当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
在教材难度安排上,应使每节课的内容都有一定的难度,并在一堂课的不同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例如:在学习急行跳远时,起初只要求学生能在急行中起跳,本能地维持空中身体平衡即可。
随课的深入逐渐加大练习难度,则要求学生做到快速助跑中准确地完成起跳动作,同时能较好掌握腾空和着地缓冲技术,促使学生掌握完备的动作。
2、趣味性
对现行的一些单调、枯燥、简单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艺术性和适当的惊险性,使之符合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使之适应学生爱美的个性心理需求。
在教学中采用这些趣味性强的教材,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又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
如教耐久跑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有个别学生还会找原因见习,回避练习。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橄榄球”(用排球代替橄榄球)比赛法进行教学,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如按常规教法,课的平均运动负荷只为135次/min,而比赛法课的平均运动负荷却达147次/min。
(三)、行为激发
表率行为。
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的感召力激励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
例如,学生心目中所喜欢的教师,会被学生视为心中的偶像,尊敬、崇拜的信服他们,并把这样的情感倾向转化为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动力。
幽默行为。
教师幽默的动作,会使学生的心情舒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
如练习加速跑时,我通过做身体反弓低重心坐着跑的错误示范,来刺激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从中领悟加速跑的正确技术。
(四)、意境激发。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情感。
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利用色彩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环境。
如教急行跳远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往往在沙坑边上插上白、黄、红三面小旗或画上颜色鲜艳的短线,作为表明及格、良好、优秀的标准。
学生看着小旗或短线,就会兴奋地瞄着小旗或短线跳,练习兴趣极高。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
体育教师在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的同时,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和活泼、形象的教育来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身体状况、兴趣、思
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联接师生思想的通道,是教好学生的强有力武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洋溢着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气氛,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并能长久的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师爱能营造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对学生多一些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少一些批评、埋怨,可使学生产生信赖、仰慕和感激,进而去追求成为老师所导向的人。
所以教师必须敞开胸怀“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总之,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至关紧要,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学生对练习内容缺乏兴趣的症结所在,采用相应的激趣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