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学校一班级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学习目标1.生疏"盆'、"位'、"选'等12个生字。
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知道狡猾是人的美德,情愿做一个狡猾的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让同学感悟出狡猾的品质最贵重。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预备:CAI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些小伙伴,不但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
今日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谈谈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1.自由读课文,圈诞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加偏旁、减偏旁、组合法等〕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沟通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状况,师相机指导〕。
结合本课实际,归纳和总结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加偏旁、换偏旁:分盆;先选;拉位;字义和字形结合:煮4.猜字玩耍"开'字上面长犄角。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国王用一种什么方法选继承人为什么最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屏幕出示〕并用"──'划出读不懂的问题。
6.先争辩以上问题,后质疑。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一〕读第三自然段1.自读思考。
2.争辩:雄日是怎样培育花种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感情朗读。
先自由放声朗读,再指名朗读。
〔评议:他读得怎么样〕过渡:当许很多多穿着秀丽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的时候,雄日呢〔用动画出示相关画面〕〔二〕读第3自然段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精选16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精选16篇)小学语文一年级——《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随课文认识15个生字。
3、读懂课文,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引趣激qing。
1、前两课我们拜访了小动物,不但知道了它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寓言故事(课件演示),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学生边听边想:故事中,老国王用什么方法来挑选未来的国王?最后谁被选中了?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书。
同学们想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吗?(想)好,现在就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角朋友。
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词。
(出示课件)形式多样地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3、练读课文。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解决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分小组来接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流利。
三、合作释疑。
1、课文质疑。
课文大家能读通顺了,那就看看自己读懂了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问号标出来,待会解决。
2、合作探究。
老师刚才发现同学们的书上有了不少小问号,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解决,请同学们先到四人合作小组中去,探讨交流一下。
4、汇报交流。
看到你们激烈地讨论和满意的微笑,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那还有没有大家不能解决的呢?好,在下面的学习中,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探讨。
四、深入感悟。
1、读课文1~2自然段。
请同学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课文1~2自然段,看看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2、时间很快过去了,孩子们种的花则、怎么样呢?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找找看。
3、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出现了两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是什么?找出句子练读。
(播放课件:众小孩手捧鲜花场景)加深感知。
导语:是呀,花盆里的花儿多美呀,孩子们笑得多甜呀,他们一定在美滋滋地想……(让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总结:哦,看来他们都认为自己手里的鲜花就是国王所要的成绩。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节:引言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同样重要。
本节教案将以童话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为出发点,在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对友爱、感恩与自信的理解。
第二节: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2.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或写作等手段,表达对友爱、感恩和自信的理解;3. 学生具备分享和欣赏他人作品的能力;4. 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能够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节: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 理解并分析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情感和主题;2. 通过绘画或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友爱、感恩和自信的理解;3. 学生分享和欣赏他人作品的能力的培养;4. 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节: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好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书或故事片;2. 准备教室环境,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绘画或写作空间;3. 准备绘画或写作的材料。
学生准备:1. 携带绘画或写作工具。
第五节: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展示故事书封面或故事片海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故事的讨论。
步骤二:故事阅读与讨论- 分组阅读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故事的内容和感受;- 全班共同讨论,学生发表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友爱、感恩和自信的含义,并与故事中的孩子进行关联;- 学生选择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友爱、感恩和自信的理解;- 学生可选择个人创作或合作创作。
步骤四:作品分享与欣赏-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或写作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 学生共同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积极给予肯定和建议。
步骤五:集体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友爱、感恩和自信相关的活动;- 小组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展示,并全班共同评价和讨论。
第六节: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阅读和情感表达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友爱、感恩和自信的情感素养。
一年级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情节。
2.学习并掌握与故事相关的重要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勤劳、乐观、努力进取的价值观,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重点:1.理解并记忆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注意力。
2.学习并掌握与故事相关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故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1.《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故事的绘本或PPT。
2.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绘本或PPT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预测。
2.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一些困难和问题有时怎样能变成机会。
Step 2:故事讲解(15分钟)1.给学生阅读《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2.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询问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
Step 3:词汇学习(10分钟)1.给学生列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勤劳”、“乐观”、“努力”等。
2.解释每个词汇的意思,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
3.让学生每个词汇造一个句子,以巩固词汇的使用。
Step 4:理解与记忆(15分钟)1.给学生发放与故事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词汇的理解。
2.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和纠正。
Step 5:思考与讨论(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孩子们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和态度,如勤劳、乐观、努力、勇敢等。
2.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或经历,以及自己对于勤劳、乐观、努力等价值观的认识和运用。
Step 6:巩固与拓展(15分钟)1.让学生围绕“勤劳”、“乐观”、“努力”等关键词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是如何面对困难并取得成果的。
2.学生可以选择在文中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
3.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互相的赏析和讨论。
Step 7:总结与反思(5分钟)1.总结学习的内容和收获,强调勤劳、乐观、努力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人教新课标(2)

课题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课时 2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难点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练习复述课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内容一: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要求学生快速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3、在读词、读句时进行扩展训练,用词说句子,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出示“十分”的例句,换一个什么词,表示的意思不变?1、复习所学的识字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学生快速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情况。
4、书写六个要求写的字。
后记课题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课时 2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难点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练习复述课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内容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练习复述课文1、教师教给学生“进入角色读”和“进入情境读”两种朗读方法。
2、提醒学生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想,带着问题读书,思考与阅读同步。
3、让学生用自己1、学生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想,带着问题读书,思考与阅读同步。
2、学生试读,联系语句阅读,感悟文章内容。
3、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选一段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读给同学听。
4、练习复述故事。
5、质疑问难。
后记。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道德与法治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熟悉并理解故事内容。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
难点:1.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3. 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故事中最令自己感动的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的主题,强调关爱他人、尊重劳动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故事内容,回顾故事中的情感。
2.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尊重劳动。
3. 小组汇报: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
4. 情景剧:教师引导学生编排情景剧,表现关爱他人、尊重劳动的场景。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强调关爱他人、尊重劳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2. 学生能够谈论故事中最令自己感动的环节,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4. 学生能够在情景剧中表现出关爱他人、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2.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4. 纸张、彩笔等绘画材料。
5. 教学课件或黑板。
六、教学扩展活动1. 绘画活动: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绘制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画面,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4.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空花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询问学生:“你们猜猜,这个空花盆里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2.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引入今天的课题——《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学会生字词的正确书写。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观察、想象、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合作、讨论、分享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难点在于如何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6.课后延伸,巩固提升: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诚信的故事、进行家庭亲子阅读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性。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师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故事场景,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b.你觉得故事中的孩子为什么能捧到空花盆?
c.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品质?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总结并给予评价。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主要内容和寓意,掌握生字词,如“花盆”、“孩子”、“国王”等,并学会正确书写。
一年级语文下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详细内容为教材的第27页至第29页。
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通过描述孩子手捧空花盆的情景,传递了诚实是最宝贵的品质这一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激发他们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实践情景引入: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课文中标注出优美词语和句子。
3. 合作交流(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PPT,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2)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讲解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并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1)学生复述课文故事,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 板书生字:诚、实、信、守3. 板书重点词语:手捧空花盆、诚实守信4. 板书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的?2. 答案:(1)见作业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随课文认识15个生字。
3、读懂课文,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
1、前两课我们拜访了小动物,不但知道了它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寓言故事(课件演示),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学生边听边想:故事中,老国王用什么方法来挑选未来的国王?最后谁被选中了?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书。
同学们想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吗?(想)好,现在就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角朋友。
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生词。
(出示课件)形式多样地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3、练读课文。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解决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分小组来接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流利。
三、合作释疑。
1、课文质疑。
课文大家能读通顺了,那就看看自己读懂了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问号标出来,待会解决。
2、合作探究。
老师刚才发现同学们的书上有了不少小问号,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解决,请同学们先到四人合作小组中去,探讨交流一下。
4、汇报交流。
看到你们激烈地讨论和满意的微笑,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那还有没有大家不能解决的呢?好,在下面的学习中,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探讨。
四、深入感悟。
1、读课文1~2自然段。
请同学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课文1~2自然段,看看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2、时间很快过去了,孩子们种的花则、怎么样呢?
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找找看。
3、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出现了两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是什么?找出句子练读。
(播放课件:众小孩手捧鲜花场景)加深感知。
导语:是呀,花盆里的花儿多美呀,孩子们笑得多甜呀,他们一定在美滋滋地想……(让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总结:哦,看来他们都认为自己手里的鲜花就是国王所要的成绩。
(2)而与之不同的第二种情况是……请同学们找出句子读一读。
(播放课件:捧空花盆哭泣的场景。
)让学生体会这个孩子的感受,从而悟出该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读好句子。
(3)面对这两种结果,国王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请同学们找出句子读一读,通过表演,读好句子,感受国王从不太高兴到露出了笑容的感性变化。
A、雄日没有种出花是因为他不用心吗?不会种吗?(不是)
B、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
板书:整天精心培育换土浇水施肥没有发芽
C、(出示课件)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名朗读。
D、他为什么还没有种出花来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八自然段。
板书:煮过的种子
4、在大家明白国王为什么要选手捧空花湓的孩子做继承人了吗?
(引导学生从“捧鲜花来的孩子”不诚实,用了欺骗的手段,捧空花盆的孩子诚实守信,品德高尚,未来国王应当具有这样的品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加深感悟。
)板书:诚实继承人
(1)总结课文,思想渗透。
是呀,同学们诚实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仅是未来的国王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小朋友应该具备的,老师相信你们都想成为他(手指课题)一样诚实的人,让老师和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情景体验,深化认识。
雄日因为诚实而成为受人尊敬的国王,那同学们想一想,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呢?诚实的你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课件:“说一说”一题。
让学生一起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诚实行为及时赞赏,鼓励。
学生在宽松的交流氛围中相互影响,升华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