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_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合集下载

关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及翻译

关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一】关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及翻译王蓝田性急原文王蓝田性急。

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翻译王蓝田性子很急。

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得逞,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

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就从席上下来用鞋踩,又没有踩到。

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王羲之听到后大笑着说:“即使安期(王蓝田父亲王承)有这个脾气,也不是很好,何况是王蓝田呢!”【篇二】关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及翻译孟德传原文北宋:苏辙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

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

嘉?中戍秦中,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

”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

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

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

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

德自分死矣。

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

”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

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

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

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

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

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

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翻译孟德曾经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

他小的时候很喜欢山林,就入了军营,“好山林”的愿望没有实现。

高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人物传记)

高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人物传记)

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廷,字子正,南充人。

嘉靖十一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历苏州知府,有政声。

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

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

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

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

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

遂为定制。

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

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

转左侍郎,还理部事。

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

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

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

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

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

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

”遂下齐诏狱。

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①阿阶意,罗织不辜。

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

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宜如毛恺例复官。

”诏以故官致仕。

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

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注:①恺,即毛恺。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五十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五十篇

天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五十篇(1)(1)张纲传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

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

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

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

以纲为广陵太守。

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

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

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

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

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

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

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

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

”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

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

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

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后汉书·张纲传》)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

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王夫之《读通鉴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厉布衣之节厉:劝勉。

人物传记类古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6分,每小题2分)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

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遂荐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时事。

因奏颂一篇。

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

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岁通五经(通晓)B.白益傲放(更加)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开辟)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捆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陈事B.以所业投贺知章何面目以归汉C.遂荐于玄宗而君幸于赵王D.白长笑而去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

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2.翻译下面句子。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译文:3.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4.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

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答: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强项令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 50篇专辑0001、晁错传0002、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0003、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二0004、黄庭坚传0005、张纲传0006、余玠传0007、张巡传(10008、张巡传(20009、公孙弘0010、郑当时传0011、虞延传0012、石奋传0013、王珪传0014、赵光逢传0015、王导传0016、胡建传0017、张仪传0018、李崇传0019、房玄龄传0020、司马芝传0021、韩信传0022、张俭传0023、赵咨传0024、汲黯传0025、曹端传0026、蔡泽传0027、季布传0028、孙膑传0029、钟离意0030、李嗣业0031、卢承庆0032、李斯0033、贾黄中0034、王翦0035、卫鞅0036、班超0037、王羲之0039、毕士安0038、徐绩0039、毕士安0040、方克勤0041、郭子仪传0042、杜袭传0043、田单传0044、仓慈传0045 高登传0046 南公传0047 订鬼0048 杜环传0049 赵逵传0050 萧规曹随0001、晁错传晁错, 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上善之,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

由是迁中大夫。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凡三十篇。

孝文虽不尽听, 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 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 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 遂饮药死,曰“ 吾不忍见祸逮身” 。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爰盎曰:“ 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 ” 对曰:“ 不足忧也,今破矣。

高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十七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十七篇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十七篇(一)萧何追韩信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萧何追韩信译文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

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

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

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

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就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听他的口气不凡,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杀。

文言文人物传记专题

文言文人物传记专题

文言文人物传记专题一.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

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尝:____(2)有一老父,衣褐衣:____(3)良因怪之因: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父去里所,复还,日:“孺子可教矣!”②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3.结合张良的奇遇,概括分析老人这样做的原因。

二.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

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自为诸生,已工诗歌。

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

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

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

(节选自《明史》)(注)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

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

癯(qú)):瘦。

4.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A. 向祯卿与华亭陆深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B. 与里人唐寅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C. 而祯卿以.貌寝不与/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D. 与李梦阳、何景明游./又患无项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E. 为吴中诗人之冠./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2.翻译下面句子。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译文:3.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4.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

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答:强项令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后特征为洛阳令/事物特征B.流血被面/唯见布被覆尸C.大言数主之失/不计其数D.威不能行一令乎/行之有效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译:3.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

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动人。

B.皇上本来要箠杀董宣,但董宣的义正词严、宁死不屈,使得皇上引咎自责,向他道歉。

C.董宣在洛阳任上,奋力打击豪强,豪强们没有不害怕他的,纷纷敛声匿迹,百姓多有口碑。

D.董宣一生廉洁,去世后家里只有几斛大麦和一辆破车。

光武帝得知他一贫如洗,为之感伤叹息。

陶潜之略传房玄龄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

②畜:通“蓄”。

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1.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愠()辍()但()2.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例句:高卧北窗之下。

答句:3.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

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

6.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

7.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①姥(mǔ):老妇。

②篚(fěi):圆形竹筐。

③真草:楷书,草一书。

④抗:抗衡,相当。

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善鸣,求市未能得⑵遂携新友命驾就观⑶当举群相送耳⑷使人耽之若是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⑴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⑵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梅林公(胡宗宪)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

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节选自袁弘道《徐文长传》)1、下列句中的“而”与“信心而行”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黑质而白章B.夺而杀尉C.朝而往D.而吾以捕蛇独存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徐文长虽然屡次乡试都未考中,但是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仍旧聘请他做幕客。

B.胡宗宪统领几支军队,威振东南一带,军人们都十分畏惧他,只有徐文长敢和他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C.徐文长在一酒楼喝酒,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文长暗中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他绑进衙门斩首。

D.胡宗宪凡是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徐文长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胡公皆许之 _________②属文长代作表 _________③一军股栗 _________④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信任多此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传①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①,时人莫许之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②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建光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③十二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②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百姓安居,军无私焉。

相持百余日。

④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③,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无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注】①乐毅:乐氏,名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②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

③冢足容棺:墓坑刚够容纳棺材。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亮率大众由斜谷出2.解释加点词语(1)时人莫许之也(2)亮以新遭大丧(3)亮每患粮不继(4)是以分兵屯田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4.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5.西晋张辅在《名士优劣论》中,盛赞诸葛亮“岂徒乐毅为伍哉?”请结合选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说说诸葛亮备受推崇的理由。

【链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

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

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

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

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知巴州化城县。

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

签书仪州判官。

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