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功能性饮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__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一、市场概述功能性饮料是指具有特定功能或者效果的饮料,如能提供能量、增强体力、促进健康等。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接受。
本文将对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2年,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总销售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估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功能性饮料需求的增加。
三、市场趋势1. 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功能性饮料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 多样化的产品创新:市场上功能性饮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有提供能量的功能性饮料,还有促进睡眠、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饮料。
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3. 渠道拓展:功能性饮料通过传统零售渠道、电商平台以及线下门店等多种渠道销售。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渠道成为功能性饮料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四、竞争格局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两大类。
国内品牌主要有XX、XX等,他们通过本土化的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
国际品牌主要有XX、XX等,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占领了市场的一定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品牌和新兴品牌逐渐崭露头角,给市场竞争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五、消费者需求功能性饮料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体,他们注重健康、追求时尚和个性化。
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与营养:消费者希翼功能性饮料能提供健康和营养,满足身体的需求。
2. 方便携带:消费者希翼功能性饮料易于携带,方便在工作、运动等场合饮用。
3. 口感与滋味: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口感和滋味有一定的要求,希翼能够享受到美味的同时获得健康的益处。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引言概述:功能性饮料是指具有特定功效或功能的饮料,如能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产品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1.1 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1.2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居亚洲之首,且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1.3 主要功能性饮料品类包括能量饮料、健康饮料和运动饮料等。
二、消费者需求:2.1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2.2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接受度更高,他们更注重健康和个性化需求。
2.3 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趋向多样化,除了基本功效外,还追求口感、品牌和包装等方面的个性化体验。
三、竞争格局:3.1 国内功能性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竞争并存。
3.2 国际品牌在品牌知名度和研发能力方面具有优势,本土品牌在渠道布局和定价策略方面更具竞争力。
3.3 品牌差异化和产品创新是竞争的关键,只有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产品创新:4.1 功能性饮料市场不断涌现新品种,如功能性水、功能性果汁等。
4.2 产品创新主要体现在配方研发、包装设计和营销策略等方面。
4.3 部分功能性饮料企业还注重与科研机构合作,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和健康性。
五、未来发展趋势:5.1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5.2 消费者对健康和个性化需求的追求将推动功能性饮料市场的发展。
5.3 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在快速增长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激烈。
在未来,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引言概述:功能性饮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饮品,如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或改善身体机能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品牌、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1.1 市场概况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各种功能性饮料品牌琳琅满目。
据统计,2019年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1.2 市场细分功能性饮料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细分,如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免疫饮料等。
其中,能量饮料是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品类,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0%以上。
运动饮料和免疫饮料也在近年来快速增长。
1.3 市场驱动因素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年轻人对健康和活力的追求、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对能量需求的增加、健身热潮的兴起以及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认可度提高等。
二、主要品牌2.1 红牛红牛是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的领导品牌,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0%以上。
其以提供能量、增强注意力和提高运动表现为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2.2 怡宝怡宝是中国饮料市场的巨头之一,也在功能性饮料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其推出了多款功能性饮料,如怡宝能量饮料和怡宝运动饮料,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3 维他奶维他奶是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的知名品牌,以提供营养和补充能量为特点。
其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维他奶运动饮料、维他奶免疫饮料等。
三、消费者需求3.1 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他们更加注重饮品的成分和功效,选择健康、天然的功能性饮料。
3.2 年轻人的追求年轻人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较高,他们追求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体能。
功能性饮料成为他们的首选,满足他们的需求。
3.3 体育健身的普及随着体育健身的普及,运动饮料在功能性饮料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
功能性饮料现状与发展前景

功能性饮料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摘要】根据我国软饮料的发展趋势,得出功能性饮料发展前景广阔的结论。
介绍了功能性饮料的分类,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功能性饮料在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展望了功能性饮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软饮料;发展趋势;功能性饮料;分类;发展现状;问题;措施;前景我国软饮料的发展遵循着“天然,营养,回归大自然”的总趋势,其发展趋势可概括为:碳酸饮料主导潮流,茶饮料后来居上,天然饮料倍受亲睐,功能饮料异军突起【1】。
碳酸饮料所以能够主导潮流,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消费层次多样化,而且中、低档消费占绝大多数,生产投资少、见效快,价格适中,加之原料来源方便,较少受自然条件限制,能大量生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饮料消费需求;人们对饮料的低糖、低热的要求也促进了茶饮料的发展,其低热、无糖、生津止渴、利尿和防暑降温等优点,正符合人们追求身体保健的要求;天然饮料由于取自自然、富营养、对人体健康无害,与人们追求自然、健康的意识吻合。
天然饮料介入其他饮料中,从而刺激果菜汁饮料业的发展;功能性饮料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它是饮料科学与医学和生物学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现就功能型饮料加以分析:1 功能性饮料的分类根据国际饮料行业协会的新规定,功能性饮料是指具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
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给功能性饮料,即特殊用途饮料下了定义: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四大类【2】。
1.1运动饮料运动饮料的定义(GB15266-2000 )为: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运动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的软饮料。
运动饮料属于功能性特殊饮料中具有特定功用,能使运动员或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员在饮用后迅速补充水分和多种营养元素的饮品。
目前,运动饮料的消费量约占整个功能饮料的50%以上。
现今运动饮料按产品性状分为充气运动饮料和不充气运动饮料两大类,其中不充气运动饮料又分为液体和固体2种【3】。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是指具有特定功效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饮料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饮料在中国市场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爱慕。
本文将对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XX%。
功能性饮料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估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三、市场发展趋势1. 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功能性饮料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 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他们希翼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功能性饮料,如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等。
3. 多样化口味:功能性饮料市场不断推出新口味,以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追求。
除了传统口味外,还有水果口味、茶饮口味等,丰富的口味选择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
4. 渠道扩展:功能性饮料市场的销售渠道逐渐扩展,除了传统的超市、便利店等渠道外,电商平台的兴起也为功能性饮料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机会。
四、竞争格局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饮料品牌。
市场上的功能性饮料品牌众多,如XXX、XXX等。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加强营销推广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五、消费者需求分析1. 健康需求: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他们希翼通过功能性饮料来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等。
2. 方便需求:消费者追求便捷的生活方式,功能性饮料的便携性使其成为他们的首选。
3. 口感需求: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口感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翼能够享受到口感丰富的饮品。
六、市场前景展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对个性化、健康、口感丰富的功能性饮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解读功能性饮料市场走势

解读功能性饮料市场走势近年来,功能性饮料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功能性饮料是指具有特定营养成分或者添加物的饮品,能够提供特定的功效或者满足特定的需求。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健康和养生,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功能性饮料市场的走势进行解读,探讨其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功能性饮料市场在过去几年里迅速扩大,成为饮料行业中的一颗新星。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0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以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功能性饮料市场之一,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功能性饮料的认知逐渐增强,驱动了市场的快速增长。
二、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功能性饮料市场的快速增长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密不可分。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对于养生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功能性饮料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比如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料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品质和安全性,追求健康、功能性和天然的产品。
因此,功能性饮料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三、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的增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市场,推出了各种不同功效的功能性饮料产品。
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加大了对功能性饮料市场的投入,推出了更多创新产品。
同时,新兴品牌也迅速崛起,以差异化产品和独特的市场创新策略吸引消费者目光。
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功能性饮料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四、产品创新驱动市场增长功能性饮料市场的快速增长源于产品创新的推动。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通过推出不同功效和口味的产品来扩大市场份额。
例如,推出增强抗氧化功能的饮料、提供清凉感的饮料以及提高代谢效率的饮料等。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特殊功能性饮料,如专为运动员提供补充能量的饮料,专为学生提高学习专注力的饮料等。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功能性饮料是指含有特定成份,能提供某种特定功能的饮料,如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2022年,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估计未来几年将保持持续增长。
三、市场趋势1. 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功能性饮料作为一种能够满足健康需求的饮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2. 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不同人群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也不同,市场上浮现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功能性饮料产品。
3. 渠道拓展:功能性饮料的销售渠道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超市、便利店渠道外,电商平台的崛起也为功能性饮料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机会。
四、竞争格局目前,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涌现出了众多的功能性饮料品牌。
其中,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都在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份额。
国内品牌通过本土化的营销策略和价格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国际品牌则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五、消费者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功能:消费者希翼通过饮用功能性饮料来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2. 口感和品质: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口感和品质要求较高,希翼能够享受到口感好、口感多样的产品。
3. 价格合理:虽然功能性饮料的价格相对较高,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依然存在,希翼能够购买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六、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024年中国功能饮料行业销售情况与前景展望分析新型功能性饮料实力不容小觑「图」

2023年中国功能饮料行业销售情况与前景展望分析摘要: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销售额持续增长。
本文从行业背景、销售情况、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和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功能饮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并重点介绍了新型功能性饮料的发展潜力。
1.引言功能饮料是指在满足人们口味需求的同时,具有其中一种特殊功能的饮料,例如提神、增强体力、抗疲劳等。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功能饮料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行业背景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过去几年,行业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
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
3.销售情况2023年中国功能饮料销售额达到了600亿,同比增长25%。
销售量方面,红牛、怡宝、蓝剑等品牌占据着市场的较大份额。
不仅大品牌销售量增长,小众功能饮料品牌也开始进入市场并取得一定的销售成绩。
4.市场竞争功能饮料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品牌知名度、产品研发能力、市场推广以及渠道布局等方面。
因此,进入这个市场的新品牌需要具备相应的产品实力和市场优势。
5.消费者需求和趋势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健康饮品的需求,要求功能饮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健康价值;二是对多样性的需求,要求功能饮料能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6.新型功能性饮料的发展潜力传统的功能饮料市场已经饱和,而新型功能性饮料则成为了市场的新热点。
新型功能性饮料主要包括天然饮品、有机饮品和功能性食品。
这些新型功能饮料以更健康、天然的形象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市场数据显示,新型功能性饮料的销售额持续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7.结论功能饮料行业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与需求的不断提升,新型功能性饮料成为了市场的新宠。
新型功能性饮料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各品牌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功能性饮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功能性饮料的兴起是在非典时期,当非典的恐慌消褪之后,公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着自己的健康状况,功能性饮料便在此时走进千家万户。
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没有销售功能性饮料经验的累积,也没有做好面对庞大市场需求的心理准备,所以功能性饮料这块美味的蛋糕,一直被几大洋品牌牢牢占据。
功能性饮料市场也籍此被迅速催熟,市场的扩大化导致商家的跑马圈地,无硝烟的王者之战拉开序幕,本土企业会放弃令全球商家垂涎欲滴的蛋糕吗?功能饮料是什么?目前中国的饮料分类标准中还没有功能饮料这个分类。
国际饮料行业协会的规定,功能型饮料即带有保健作用的饮料,也就是说它在解渴的同时具有调节肌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中国饮料业内人士认为,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
专家认为,所谓功能饮料,就是在饮料中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使其在解渴的同时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
从我国现行的饮料管理规定来看,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各种功能饮料实际上的统一称谓应为特殊用途饮料。
《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特殊用途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
、行业现状1. 行业概述20世纪90年代初,功能饮料刚起步时仅有不到20亿美元的销售额。
2000 年,世界功能饮料市场的销售额已达138.6 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二位数。
中国功能饮料的市场,从2000 年之前红牛的一枝独秀到2005后的脉动、激活、他+她水的群雄争霸。
功能饮料的销售额从2000年的8.4亿元,激增到2005年的30亿人民币,实现了每年两位数的的高速增长。
2004年在功能饮料市场,乐百氏的“脉动”掀起一股狂风巨浪,取得了7 亿元的销售成绩;娃哈哈收拾了2003年“康有利”没有利的郁闷,紧跟其后推出“激活”,也取得3 亿元的销售业绩;汇源推出“他+ 她”水,养生堂推出“尖叫”。
功能饮料市场好不热闹,饮料厂家纷纷推出自己的功能饮料,以期分得功能饮料一杯羹。
2005 年准备不足的本土品牌纷纷淡出江湖,如:“他+她”,“尖叫”等,娃哈哈的“激活” 惨淡经营,只有被国际饮料巨头完全掌控的乐百氏的“脉动”后劲十足。
国际品牌凭借先进的管理水平,雄厚的资金以及在功能饮料方面的经验,成了目前功能饮料市场最大的赢家。
2006 年初,在北京市场排名前五名中只有具有深厚法国血统的脉动是中国品牌。
2. 行业特征从“红牛”登陆大陆市场到2004 年功能饮料市场的红红火火,以及2005 年的不温不火。
目前功能饮料市场基本上有以下几点特征:(1)功能饮料正处于市场起步阶段从1984 年健力宝推出“魔水” 到泰国“红牛”在中国大陆市场现身,再到目前乐百氏的“脉动”,娃哈哈的“激活”以及汇源的“他+她”水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功能饮料市场一时间好不热闹。
功能饮料正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路向我们走来,并逐步为消费者所了解。
但所有这些繁华假象,都不能掩盖功能饮料处于市场发展初期的现实。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亚利指出,功能饮料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期,上市品种不断增加,品类进一步丰富,消费者认可度稳步提升,销售量增长迅速,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一份对中国30个城市15〜64岁城镇居民调查显示,直到2005 年下半年功能饮料的市场渗透率才27.1%,而同期的碳酸饮料为70%,饮用水75.7%,果蔬汁也达到了50.4%。
这份调查充分说明了功能饮料正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
(2)功能饮料的目标客户群狭窄相对于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茶饮料等大众性饮料,功能饮料的客户群就显得较为狭窄。
功能饮料是针对特定的顾客需求,在饮料中添加了一定的功能因子,它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如:为补充运动中随汗液流失掉的盐分而添加盐的运动饮料,不适合儿童、老年人长期饮用,也不适合成年人非运动状态下饮用,否则容易造成健康隐患;咖啡因具有降血脂功能,因此对含有咖啡因等刺激中枢神经成分的抗疲劳功能饮料,儿童不适合经常饮用。
目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已经发布消费警示:儿童、老年人及患有血压高和心脏疾病的人应当慎喝功能饮料,普通人长期饮用也对健康不利。
“红牛”在瑞典喝死人事件,说明了功能饮料是针对特殊人群的饮料,也向中国饮料企业敲响了警钟:功能饮料不是“大众饮料”。
(3)品牌忠诚度低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品牌种类繁多,既有本土品牌激活、脉动、苗条淑女等等,也有洋品牌红牛、佳得乐、雀巢能量e、宝矿力水特等等。
除了中国消费者接触较早的红牛外,其他不管是本土的还是舶来的洋品牌,对全国消费者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些陌生,很难谈得上对某个品牌的绝对忠诚。
虽然某些国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不错的口碑,但要在中国市场建立自己的“不倒长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从整个行业来讲,功能饮料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从产品档次上看,功能饮料主要集中在3元〜5 元的价格区间。
除了5元以上“红牛”,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功能饮料产品如乐百氏的“脉动”,娃哈哈的“激活”,以及百事可乐刚推出的“佳得乐”等产品基本上都在这一价格区间。
从功能上看,功能饮料的功能单一,基本上就是补充水分,缓解疲劳。
从口味上来讲,基本集中在青柠味和橘子味等几种口味上。
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较为单一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
行业的发展和企业逐利的本能促使着功能饮料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二、市场格局1. 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低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8.4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0亿元。
功能饮料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2000 年之前,为全国消费者所熟知的功能饮料品牌基本上只有泰国的“红牛”和有“魔水”之称的健力宝,直到2004 年中国的功能饮料才遍地开花,有乐百氏的脉、娃哈哈的激活、宝矿力水特等等,到2006 年初更有哈药六厂的苗条淑女和百事可乐佳得乐等加入。
饮料企业参与热度远远高于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的扩展,功能饮料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2004 年,乐百氏凭借脉动撬动了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功能饮料潮流。
当年,功能饮料的头三甲分别是红牛,脉动和激活。
经过2005 年的市场洗礼,功能饮料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6年5月份北京家乐福销售额显示,功能饮料前五名的红牛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1%,脉动占20%,宝矿力水特占17%,力保健占13%和雀巢能量e占9%。
而这一销售情况也基本上描绘出功能饮料,现阶段在北京市场上的分布图。
到2005 年止,洋品牌功能饮料取得市场竞争的阶段性胜利。
2006 年上半年,功能饮料市场静悄悄。
新产品推出和营销力度都不是很高。
这是否说功能饮料战争停止了?不,这只是大战的前夜。
我们预测,洋品牌不会满足现状,本土企业也不会放弃功能饮料这块蛋糕。
2008 年,经过充分的准备,洋品牌将会打响第一阶段的王者之战;本土品牌会卷土重来,找回失落的家园。
2. 本土品牌建设不完善2003 的非典催生功能饮料市场火爆。
各路英雄纷纷提枪上马赶赴战场,抢占功能饮料市场的份额。
一时间,脉动、激活、他+她、尖叫等等众多功能饮料漫天飞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野蛮的广告战之后,脉动取得了7亿元的销售业绩,激活也有超过3 亿元的不错的市场表现。
但是功能饮料品牌的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这些品牌没有取得消费者的完全认可。
2005 年本土品牌功能饮料市场疲软,有的品牌不得不淡出市场。
品牌建设不够完善是其中原因之一。
零点研究资讯集团于2004年11月完成的《2004年城市消费者功能饮料消费现状及品牌评价研究报告》认为:目前除了脉动品牌是亚健康外,其他功能饮料品牌基本不健康。
功能饮料的发展离不开功能饮料产品品牌的健康发展。
对本土功能饮料企业来说,产品品牌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3. 功能饮料市场洋影重重与全球人均功能饮料消费量,相差6.5 升的市场提升空间和14 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国际饮料巨头怎么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当前,功能饮料的本土领军品牌脉动,就是由被国际饮料巨头达能完全控制的乐百氏推出的。
达能还是推出激活的娃哈哈背后谋士。
2005 年,碳酸饮料巨子百事可乐将有40 多年历史,占美国运动饮料85%的“佳得乐”在重庆市场试点,2006年全面铺货。
韩国乐天注资1.8 亿元,取得51%的澳的利的股权,欲借澳的利的销售网络进军葡萄饮料市场。
可口可乐近日与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近期将推出一款含中药的功能型饮料,可以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上洋影重重。
随着功能饮料市场的逐渐成熟,国际品牌的饮料对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参与将会愈加深入,功能饮料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
三、发展趋势1. 功能饮料蛋糕越做越大功能饮料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以来,发展速度一直保持两位数。
全球人均每年功能饮料消费已经达到7 公斤,而中国才0.5 公斤。
有关方面预测中国功能饮料占软饮料市场的百分比将会从2003 年的2%上升至2006 年的10%,2008年将会上升到20%。
中国的功能饮料增长速度也会一直保持在20%左右,可见功能饮料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2. 产品发展方向的预测2005 年全球运动饮料市场增长10%,消费量达到97亿升。
目前,运动饮料的主要市场是在北美和亚太地区。
在美国,运动饮料占整个软饮料48%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运动饮料占功能饮料市场份额的一半。
2005 年运动饮料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居亚太领先地位。
亚洲是能量饮料的主要消费市场,占全球能量饮料市场的2/3。
据预测全球能量饮料的产量将达到30 亿升。
中国是能量饮料消费的主要地区之一,能量饮料已经占功能饮料的1/4,也建立起了比较强势的品牌,如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红牛”。
因此,我们预测运动饮料仍然是功能饮料的主要产品,但是中国市场上能量饮料发展也会很快。
四、营销模式1.传统的广告轰炸没有市场基础的品牌,而又想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接受,最快途径是高频率、长时间、覆盖面广的广告轰炸。
这种方法虽然有点粗糙甚至有点野蛮,但却是最快、最有效的。
虽然乐百氏的“脉动”和娃哈哈的“激活”都投入了过亿的高额广告费,但在收盘时几个亿的骄人战绩足以弥补广告投入。
在取得2004年傲人业绩的本土品牌,在2005年纷纷淡出功能饮料市场说明了广告具有时效性。
适当的广告是必需的,但是单一的广告轰炸并不能建立和维护产品品质。
品牌的建设和维护是要打持久战的,是需要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的。
2.渠道创新哲学家认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静止不变是相对的。
对于企业来说,渠道的构建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创建渠道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