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四讲 影响研究举隅
比较文学之影响研究流传学渊源学ppt课件

精品课件
3
影响研究的必然性:
当一位作家身上或一国文学中呈现出的情 状无法用本国的文化传统加以解释, 而必须 从外来的方面加以考虑的时候, 影响研究就 开始了.
影响的程度: 全盘接受―― 模仿―― 创造性叛逆
精品课件
4
影响研究包含三种类型
1流传学
定义:就是以放送者为研究的起点, 以接受 者为研究的终点, 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 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 探求一件作 品,一位作家 ,一种文体 ,一种国别的文学等 在国外的成就, 声誉, 反响等被接受的情况.
3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3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孤立的渊源
是直线式的渊源, 研究目的是在于从一件作 品中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根源, 是对接受 者和放送者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直接的比 较研究
精品课件
32
浮士德人物的渊源学研究
精品课件
33
2集体的渊源
又叫圆形的渊源, 研究一个作家是如何接受 许多外国作家作品影响的, 而并不是仅仅局 限于对他接受一部外国作品或者一国文学 影响的研究上.
精品课件
19
研究方法
渊源学必须以实证性研究为根基 ,强调对实 证性资料的收集 ,鉴别, 分析和论证, 研究方 式近乎于中国传统的训诂 ,考据, 极其重视资 料的可靠性和论证的严密逻辑.
精品课件
20
杨周翰 《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
精品课件
21
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目录一、研究主题概述——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2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3)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意义 (4)三、文献综述 (5)1. 社会情感能力的定义及内涵 (7)2. 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研究 (7)3. 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9)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0)1. 研究方法 (11)(1)文献分析法 (12)(2)问卷调查法 (14)(3)观察法 (15)(4)案例分析法 (16)(5)数据分析法 (17)2. 数据来源 (18)(1)学校记录资料 (19)(2)学生调查问卷 (19)(3)教师访谈记录 (20)(4)社区资源信息 (21)(5)网络数据库资源等 (23)五、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分析 (24)一、研究主题概述——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达和接收情感,理解和管理自身及他人情感,以及利用这些情感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现状,并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教育实践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将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现状,这包括他们在情感表达、情感理解、情感管理和情感利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现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将深入探究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因素,这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家庭环境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学校环境如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校园氛围等;社会环境如媒体影响、社区支持等;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性格特点等。
09黄斌教授-教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推断_方法与实例应用

×
?
学生学业成绩 (结果变量)
13
© 2016 BIN HUANG
倾向得分结合倍差法
• 先解决可观测的异质性:倾向得分法
– 如果对象的分配不是随机的,处理组与控制组在一些特征变量上 存在系统性差异(数据非平衡),我们可以运用倾向得分法消除 两组差异,实现处理组与控制组数据平衡,营造出一种随机数据 环境
• 如果工具变量对结果变量存在因果影响,那么该影响只能通过内生变量产生,那么我 们便可确定,内生变量对结果变量必定有因果影响
– 工具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工具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内生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
×
工具变量 (是否有效) 班级规模 (内生变量)
与班级规模相关并对 生学业成绩有影响的变量 (混淆变量)
• • Joshua Angrist、Esther Duflo(MIT);Eric A. Hanushek、Caroline M. Hoxby(Stanfor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Quart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研究视角变化
– 从注重教育对个人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性作用,转变为关注教育自身的发展
教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推断
——方法与实例应用
黄斌 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财政研究中心
© 2016 BIN HUANG 1
因果推断方法的兴起
• 证据导向政策制定(evidence-based policy making)的需要
– – – 治理复杂的社会系统:经验 vs. 证据
• “摸着石头过河”,试错的代价越来越大
– y=β0+β1treat+Σβixi+ε,若ε与treat相关,必定偏估β1
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几个领域

‚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 是易卜生。易卜生是西欧公认的近代戏剧之父。 有人说现代许多戏剧流派都受易卜生的影响, 甚至如荒诞派等。易卜生小的时候写过诗剧、 史剧,后来写过现实主义的戏,也写过象征主 义的喜剧。有一个时期人们把易卜生忘了,现 在又重新发现他,还称他是现代戏剧之父。萧 伯纳可以说是易卜生的学生,受他很大的影响。 美国奥尼尔也受易卜生的影响。易卜生读过许 多书,他把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读透了。他有丰 富的舞台经验,当过导演和剧场经理,小时候 写过很多诗,后来写现实问题剧。我们中国读 者接触易卜生大都是他现实主义的这一部分作 品‛ ( 1982年,《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 作》 )
第一节 流传学
一、研究类型 (一)中国文学在国外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学者就已 开始了中国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的研 究。例如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这方面 的工作,包括中国对东方邻国如日本、 越南的影响和在西方的流传,出版了一 套丛书:《中国文学在法国》、《中国 文学在英国》、《中国文学在俄国》等。
‚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把易卜生英文版的大多 数作品都读了。他那种宁肯孤立,要对大多数 宣战的思想,对我影响不小。《国民公敌》中 的医生说:最孤立的人是最强的人。给我的印 象很深很深。他的个性主义,他赞成孤立,宁 愿在保守派的大多数面前孤立。我就受这种思 想影响。从我读鲁迅、郭沫若的作品,受他们 的影响,从他们又到易卜生,还有林肯的影响, 好像又走了回来。看到,人的思想也不是笔直 前进的。易卜生的戏剧技巧,的确给我打开了 一个新的境界。‛ (1988年)
契诃夫戏剧风格 ‚平淡中的深邃‛ :《三姊妹》 、《北 京人》 ‚从头到尾都充满着抒情味‛ :《樱桃 园》 、《北京人》
独立学者甘润远新著《螺网理论》简评

新经济 NEW ECONOMY2016年9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甘润远先生的专著《螺网理论——经济与社会的动力结构及演化图景》。
不久前,我认真阅读了这部图书,阅读之后,令人惊叹,在如此宏大的标题之下,甘先生奋力构建出一个足够宏大的理论体系,其心胸广阔,目标极远,非一般体制内学者所能相比。
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理论以来,学术界的分工日趋细密和琐碎。
人类的知识体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这种情况,正如西谚所说“知道越来越多的鸡毛蒜皮”(know more and more about less and less),而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道术将为天下裂”。
大多数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不要说跳出学科藩篱进行反思,就连对自己学科抱有一种整体的认识也已成为奢望。
这是一个“专家”的时代,却也是令普通知识分子绝望的时代。
而就在最近几年,在世界的不同国家,多个学科的领军人物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项工作,即重新转向宏大叙事,重新努力构筑长时段、跨地域、跨学科的理论范式。
比如,有经济学家阿西莫格鲁等著的《国家为什么失败》,有经济史家诺斯写了《暴力与社会秩序》,有政治学家福山写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和《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有历史学家迈克尔·曼写的《社会权利的来源》,有人类学家戴蒙德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等等。
上述这些著作都试图回答一些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宏大问题。
例如,人类社会秩序是如何形成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秩序的演变过程和动力是什么?等等。
这些著作各自从不同角度构建理论,寻求实证证据,工作量与作者的野心呈现加倍增长的关系。
可以说,每一本著作都耗费了研究者的毕生功力,几乎把他们拖入了一个个看似不可填满的“黑洞”之中。
因为这些宏大目标本身有着巨大的智识吸引力,所以,无论作者和读者都会被这种全面和整体阐释人类经济、社会、历史秩序的企图所吸引,从而无怨无悔地投入研究精力。
虽然世上罕有人无所不知,研究范围能涵盖古希腊到当今社会,但是为了这些终极目标,各个学者都尽可能地吸收相关研究,寻找实证材料,补充完善自己的框架,集百家之言而成一家之言。
第二讲:影响研究

一、影响研究简况 二、何谓“影响”? 三、梵· 第根与影响研究 四、影响研究的三种进路 五、案例分析:《<赵氏孤儿>杂剧在启 蒙时期的英国》 六、评价
一、影响研究简况
• 兴起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
• 代表人物:布吕纳介、戴克斯特、巴登斯伯格、 梵· 第根、卡雷、基亚等; • 地位:比较文学最基本的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
二、何谓“影响”?
• “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中的 突变,无法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 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 国文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情状。” ——朗松(法国著名文学史家)
朗松: “究其实质,真正的影响,较 之于题材选择而言,更是一种精神 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影响,与 其是靠具体的有形之物的借取,不 如是凭借某些国家文学精髓的渗 透。”
“经过路线”
• “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刻画出 ‘经过路线’,刻画出有什么文学的东西 被移到语言学的界限之外这件事实。” ——《比较文学论》
文学影响的“经过路线”
放送者 (influence-giver)
媒介 (intermediary)
接受者 (influence-receiver)
什么是影响?
约瑟夫· T· 肖(美国学者): “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 果显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 果,又是他的本国文学传统和他本人 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可以 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约瑟夫· T· 肖: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 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 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 西。”
• 间接影响: 拜伦——普希金——莱蒙托夫
四、影响研究的三种进路
• 放送者——流传学(誉舆学)
实证性影响研究

对20世纪的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巨大影响等等。“空 想社会主义”对文学的影响
三、流传学研究模式及实例分析
1、直线式影响:如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茅盾
认为“读托尔斯泰的作品至少要作三种工夫:一是 研究他如何布局(结构),二是研究他如何写人, 三是研究他如何写热闹的大场面。”这正是茅盾从 托尔斯泰那里得益最多的三个方面。
集体的渊源(“圆形研究”)
以一个作家为中心点,探讨他受益于外国文学的一
切事实联系。
希腊罗马神话传说 意大利故事 罗马奥维德
罗马普劳图斯 普路塔克 英国乔叟
西班牙蒙特马约尔
果戈理
夏目漱石
显克维支
鲁迅
安德列耶夫
阿尔志跋绥夫
迦尔询
第三节 媒介学
一、什么是媒介学 媒介学研究不同国家之间文学影响得以形成的中介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百年间,《红楼梦》在世界各国以
摘译、节译和全译本的形式传播,有英文、法文、德文、俄文、 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泰国文、等20多种文字的译本。仅从 已知版本数看,世界上已有上百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译本。
胡文彬《焦点式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对我的创作实践也施加了很 大影响。” (艺术方法和技巧渊源;模仿与剽窃的
源流 )
刘绍棠:“肖洛霍夫的作品使我找到了如何扬长避
短的创作道路——写自己的家乡,因而自觉地致力
于乡土文学的创作。五十而知天命,我这辈子不想 改弦更张……肖的影响能够贯穿我的一生,是因为 我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在中国文坛上生存和发展…… 我的存在发生了危机,急中生智便从肖洛霍夫的作
2、辐射式影响
如泰戈尔对“五四”时期中国作家产生的多层面影
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育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6年考研真题-育明考研
名词解释
1社会教育2附属内驱力3样本和总体
4费里法案5定县实验6核心课程
7问题解决8教育历史研究法
简答题
1、现代教育的政治基础与功能
2、严复教育思想
3、简述班级活动竞争与合作心理效应的不同
4、教育文献综述的格式、规格和作用
论述题
1、结合当代教学改革实践,分析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
2、评述《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和影响
3、“低年级学生取消作业”有的老师赞同,有的老师不赞同,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变量和控制方法,实验效果及说明方法。
(考研资料、考研真题、考研辅导咨询育明考研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辅导第一品牌,育明考研开设的考研辅导课程包括:专业课小班课程·一对一课程·视频班·定向保录班·复试保过班。
近年来北师教育学部的录取考生中,近1/3均出自育明教育的相关考研辅导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影响过程。
我们对情节的改编,既是对文学作品本身更深的 理解,又可以透过改编的过程——情节的设置 (增添) ,结局的变换,来改变人物命运或走向。 我们从中体味和琢磨你自己为何如此改编的原因。 比如:被改编的情节传达了改编者个人怎样的意 图?意图背后,显现了怎样的个人思想和社会化 思想?
她浮出水面的时候,恰巧遇上了人间王子的生日。她仰慕年青英俊的 人间王子,老天爷创造了这个机会——王子跌落海中,人鱼公主有机 会与王子有了肌肤之亲。 人鱼公主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她不愿意在回到海底。她爱上王 子,顺便爱上了人类。她希望像人一样生活。 她不理解人鱼与人类的区别,她提出许多问题。人鱼祖母回答了有关 人鱼与人类区别的问题。 活着与死亡的问题;有形与无形的问题;精神与肉体的问题。快乐与 悲哀问题。 爱就是灵魂转移,有了爱,灵魂就能不朽。 人鱼的悲哀就死超越了鱼类对幸福的感受,鱼要感受人类的爱,必将 让她自己灭亡。 人离开自己的家与另外的人结合,两性结合实际上是一次重生。 小人鱼刀尖上的舞蹈,芭蕾舞演员不就是在踩在刀尖上的舞蹈吗?
故事的主题与内涵相应地发生转变)
张晶《海的女儿》中,增加了一个细节。人鱼公 主失去了声音,却给王子留下一种特殊的芬芳的 气味。人鱼与女巫交换了她的气味,赤裸的人鱼 被渔夫发现,给她穿上了衣服。 (如果王子看见一一模一样的人,却气味不对。 这会使得情节曲折,人物内心冲突显现。)
张心叠的《海的女儿》情节增删,逻辑脉络清晰。美人鱼独 具个性。改写的完整,情节设置合理。在文字上干净漂亮, 富有文采。 在情节上增添了小美人鱼对人类的理性认知部分。在救起王 子后,她并不单是“外貌”协会会员。她仰慕王子,是基于 王子对人鱼的研究和王子的广博学识的。人鱼以为这是人类 对他类的认同。 人物形象发生变化,人鱼虽一时遭蒙蔽,但是她并没有完全 服从命运的安排,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女巫并非是恶贯满盈,而是一个对人类不抱幻想的理智的生 物形象。 结局重置,使得原有童话结局的单纯性尽失。是对人类贪婪、 占有的欲望的强烈批判。是对人类肆无忌惮抢夺自然的一种 批判。
2、说明前因后果 辨析
考证 传统注重
当代注重
1、首先描述影响的“线路图”——文献与文 本
描述影响的“线路图”, 就必须对所研究问题的事 实层面关系的材料进行收 集、梳理、分类、分析, 而后依照影响的关键节点 进行“复原”描绘。
1)文献的研究——围绕着
文学作品的外在材料进行 研究。 尽可能地搜集与作家 创作的有关各种文献:阅 读书目、私人日记、创作 手记、与他人的书信、作 家国外各种经历,以及当 时人们(他人)对作家的 评论。
计双羽写得太后现代了,有一种穿越感。从讲幼儿园 的故事里跳出的故事中的人。人物“睡美人”倒也是 个以暴制暴的报仇者。 张则见眼里的灰姑娘不仅是中国“重男轻女”的受害 者,还是男人报仇的牺牲品和出气筒。这个灰姑娘命 运多舛——从富贵人家的千金变为到皇亲的仆人煤球, 再到邻居男孩尧尧的试验品,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生活。 当她在被别人实验的时候,虽有很大的改变,但抵不 过命运的安排。
2、增加了心理活动或者是意识流动的描写
关注人性的黑暗面。 张淑惠《海的女儿》嫉妒、占有心理,是美人鱼对 爱情的渴望,也是人性“黑暗”心理的表现。 卢娜续写《白雪公主》只是借用了这个人名而已, 故事情节着重于人物缺乏母爱——缺乏安全感-导致 了白雪公主被迫害臆想症发作。而冷漠的王后则是 在经历了乱伦爱情后内心情感死亡的一种形象表现。
2015年 改写童话总结
1、对原有故事情节的重新组合,注重“情理 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设置。
(故事叙事重心的转移、情节变化使得
(华又佳的《白雪公主》,保留了故事的最基本结构,增加 了情节,增添了多位人物。 李瑞珏《海的女儿》,增加了人鱼男子——安,安为了人鱼 公主,不惜以自己的黑眼珠换回了人鱼公主的声音。(听到 了人鱼公主的美妙的声音,并没有爱上她。)这一改变,就 将以往童话故事中王子不知情的局面改变,也改变了王子个 人的形象——他是不值得人鱼公主付出所有的爱的人。 说明:人鱼公主爱上的只是一个她自认为所爱的人,并不是 一个爱她的人,她的爱没有得到尊重和认同。 周艳青《美人鱼》改变了结局——出现了侍卫,爱上了美人 鱼。为爱而死,为爱而生。
刘玉娥的《美人鱼》也非常强调了女性的自主意识,对不 爱自己的王子并没有抢夺”爱“的意图,显示了不依附不 顺从不强求的独立人格意识。 游品岚把自己对爱的理解,放在了白雪公主的身上,要用 理性理智来寻找真爱,而不被眼前的情感冲昏了头脑。 楼依蝶的灰姑娘不稀罕只看重外表的王子,所以她将水晶 鞋丢入河中,独自离开豪宅的家。 改变了情节故事的走向,也就改变了人物的命运,命 运的改变,人物聚焦主观表现就不一样,人物形象就发生 了巨大变化。
第四章
影响研究
一、影响研究的认识基础
二、影响研究的理论来源
三、批评方法与研究路径 四、批评实践示例 《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一、影响研究的认识基础
1、影响研究的定义与研究范围 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文化与民族文学 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 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定义) 影响研究的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缺乏实据的推 测和判断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
2、认识前提: 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间具有差异性 各民族间具有相互联系交流的事实联系的认定
二、影响研究的理论来源
1、实证主义哲学 2、文化人类学
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 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 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 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 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中心论点: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 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灰姑娘
1、打破了原有故事的逻辑,注重“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的结局设置。
(故事叙事重心的转移、情节变化使得故事的
主题与内涵相应地发生转变)
金磊的睡美人的结局。 另类结局的设想。 谢金慧的灰姑娘,不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美丽女孩, 而是无法忍受绝望和屈辱杀人而后逃离的罪犯。 王雅洁“灰姑娘”从没见世面的朴实女孩,到自强 自立后富可敌国的女商人,是受“海天盛筵”的刺 激了。
2、文化人类学 是人类学(对于人类的全貌视野研究)的其中四 或五个分支之一。这个学科分支将文化视为有意 义的科学概念。 它主要在研究比较人类各个社会或部落的文化, 借此找出人类文化的特殊现象和通则性。 基本研究方法:田野调查——实地参与观察法、 全面考察法、比较法。
三、批评方法与研究路径
注意点:影响研究的方法不是平铺直叙,必须既描述现 象,又深刻说明前因后果。 1、描述“经过路线图”
黄晓畅的改编,情节完整,具有现代女性思想,反转 了人物的强弱——她的写作意图:把白雪公主改编成 一个独立、有思想有智慧和能力的新女性(拯救王子、 勇斗巫婆),她重新演绎了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 但是要靠自己去争取,还要为人民谋幸福。 江梦丽 续写的是误会、巧合的情节运用,而害人者终 被发现,被害人获得新生。 罗佳莹的“灰姑娘”是清宫《甄嬛传》的童话版。
4、现实性的加入 陈佳荧 的《白雪公主》中的王子是个非常“现实”的王 子,并且懂得用法律的武器防患于未然。白雪公主最终看 透了男性的本质,离开高富帅的王子去寻找自由和真爱。 陈晓捷《白雪公主》不满自己的婚姻生活,走出家门,走 出婚姻,自食其力。 翟璐琼《美人鱼》的王子明知美人鱼救了自己,却因为她 的双腿,却装睡。王子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王子,也是一个 非常现实王子。
3、性别叙事的特点
男生在描写过程中,显示王子所受到的诱惑主要来自女 性的外貌美,对男生还是第一吸引力。 女生关注了岁月在女性生理留痕而使心理产生变化的问 题。 叶晓婷的白雪公主可以看作是“魔镜王后”的重生,女 性被宠——失落——嫉妒——置自己儿女于死地。失去青春 和爱的女人,是多么可怕。 李斯的白雪公主从温柔美丽——多疑易怒——自强自立。 汤小景的”睡美人“,更是强大的”暴了“,似乎醒来 就是不仅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还是主宰世界的。是一个生就 就是在娱乐圈混的“女王”——懂得炒作、懂得赚钱。
4、增加了心理活动或者是意识流动的描写
关注人性的黑暗面。严晶晶的《女巫》就是沉入海 底的美人鱼,从女巫那里拿到了魔法试剂,她成为 女巫的再生“暗”——要让那些试图成为人类的鱼 类,再次以自己的身体获得上岸的自由。这是可怕 的想象,也是现实以暴制暴的反映。 陈嘉雯续写《白雪公主》是“看上去很美”的一段 童话,与事实不相符合,也不为人知。 周琪的《美人鱼》最终要的改写是美人鱼在爱与报 仇之间的心理活动,写的完整和情节设置合理,比 较有文采。
5、唯美浪漫的悲剧结局
邹宇 《美人鱼》 王子知道真相后,为美人鱼的爱 情所感动,两人殉情而死。 “爱情是什么?不是从对对方身上获取什么 而是愿意为对方付出。美人鱼和王子都是如此。” 姜春娅,虽然小美人鱼的姐姐杀死了王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 王子沉入海里的灵魂 却与小美人小哑女生活在一 起。
6、悲剧结局
3、体现了现代人——作者的主体意识。
华又佳的《睡美人》
《海的女儿》 海底世界的国王是个鳏夫,他的母亲照顾整个内宫。 祖母照看和抚养六个外孙女——一个比一个出落的 漂亮的人鱼。 祖母讲述海面的人类生活,引起了小女孩对海面生 活的向往。 这种向往不能获得即时的满足——必须满足十五岁 才可到浮出海面看世界。 最小的人鱼公主有着不同于她五个姐姐的心思,她 最小,最后一个获得展望其他世界的时间。她岁人 类的好奇心大大超过她的姐姐们。
2、体现了现代人——作者的主体性意识。
即使是童话逻辑,也不完全认同外部的控制意识, 而是强调王子自我主体的能力的作用。 比如吴松对《白雪公主》、金磊对《睡美人》的 续写。金磊的续写,还体现了叙述者的一种“疏 离意识”,或者说是“间离效果”,带有后现代 写作的意识。有意识地把“我”与情节中的人物 进行分隔。 张燕对醒来的“睡美人”有了新解,她感谢王子 的吻,将她醒来。但是睡梦中的梦境却是百年睡 美人要追求的。她决定复苏的自己,要自己把握 和决定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