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重点、难点资料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 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 = 60分1分 = 60秒半时 = 30分60分 = 1时60秒 = 1分30分 = 半时9、(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时针最粗最短,秒针最细最长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例:数字135 读作:一百三十五写作:135①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例:数字105 读作:一百零五写作:105数字1005 读作:一千零五写作:1005数字1050 读作:一千零五十写作:1050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时分秒文字表示法:11时55分(12秒)电子表示法:11:55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个大格,( 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 1)分钟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即(1)小时;秒针走1小格是( 1)秒钟,走1大格是( 5)秒钟,走一圈是(60)秒钟即(1)分钟。
4、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5、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6、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7、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8、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一刻=15分一天=24小时9、跑步比赛用时间最短的最快。
10、计算一段时间的方法(1)从钟面上数格子,数开始到结束分针走的格数。
(分针走一小格为1分,一大格为5分,时针走一大格为1时)(2)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例题1:少儿节目每晚6:10播出,6:30结束,一共播放多长时间?方法一:6:30一6:10=20(分钟)。
方法二:如下图所示,分针从2走到6,走了4个大格,4×5=20(分)所以是20分钟。
例题2:文文的学校8:10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什么时间下课?8时10分+40分=8时50分答:第一节课8时50分下课。
例题3:一场篮球比赛用了40分钟,下午4:20结束,这场篮球赛什么时间开始的?4时20分—40分=3时40分,即3:40开始的。
三年级上时分秒知识归纳解题技巧

三年级上时分秒知识归纳解题技巧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时分秒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时分秒的知识,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还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归纳一下时分秒的知识,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
一、时分秒的基本概念1、时时是计量时间的较大单位,1 时= 60 分。
通常我们用“时”来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比如上午 8 时、下午 3 时等。
2、分分是比时小的时间单位,1 分= 60 秒。
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走一大格是 5 分。
3、秒秒是计量时间的较小单位,秒针走一小格是 1 秒,走一大格是 5 秒。
二、时分秒的换算1、时与分的换算因为 1 时= 60 分,所以将时换算成分时,乘 60;将分换算成时,除以 60。
例如:3 时=()分,3×60 = 180,所以 3 时= 180 分;180 分=()时,180÷60 = 3,所以 180 分= 3 时。
2、分与秒的换算由于 1 分= 60 秒,所以分换算成秒乘 60,秒换算成分除以 60。
比如:4 分=()秒,4×60 = 240,4 分= 240 秒;300 秒=()分,300÷60 = 5,300 秒= 5 分。
三、时钟的认识1、钟面的结构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60 个小格。
时针短而粗,分针长而细,秒针最长最细。
2、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规律时针走一大格是 1 时,分针走一圈(60 小格)是 1 时,所以 1 时= 60 分;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秒针走一圈(60 小格)是 1 分,所以1 分= 60 秒。
四、经过时间的计算1、计算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例如:上午 9 时到下午 3 时,先把下午 3 时转化为 15 时,然后用15 时 9 时= 6 时。
2、计算不是整时的经过时间可以用分段计算的方法。
比如:8 时 30 分到 10 时 15 分,先算 8 时30 分到 9 时经过了 30 分,再算 9 时到 10 时经过了 1 时,最后算 10 时到 10 时 15 分经过了 15 分,所以一共经过了 1 时 45 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知识点寒假复习提升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知识点寒假复习提升卷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钟表的认识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知识点二:秒的认识1、机械表中钟面上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比较带单位的量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如果单位相同,直接进行比较;如果单位不同,先同一单位再比较。
知识点三:计算经过的时间1、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要借助于钟表的钟面,看一看分针走了多少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钟;或者是走了多少个大格零多少个小格,分两部分数出时间。
2、用减法计算时,注意必须是在同一小时内的才能直接用分去相减。
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秒的认识1.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大格是( )秒,走1圈是( ) 秒。
2.二年级同学进行50米比赛,小军用了12秒,小红用了10秒,小明比小红少用1秒。
谁跑得最快?()A.小军B.小红C.小明3.秒针从数字7走到12,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考点二:时分秒之间的换算4.比较大小,在括号里填上“>”“<”或“=”。
1时( )100分60秒( )1时300分( )3时5.诗歌朗诵会上,上午7时开始朗诵第一首诗歌,8时开始朗诵最后一首诗歌,每首诗歌的朗诵时间是10分,这场朗诵会一共朗诵了多少首诗歌?(两首诗歌之间的间隙时间忽略不计)考点三:经过时间的计算6.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7.小李上班从家里出发时看了看钟面8:10.她坐公交车在路上堵车停了10分,到单位已经8:45了.(1)小李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2)除了堵车时间,小李从家到单位多长时间?四、易错专练一、选择题(满分16分)8.分针走一圈,时针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8、(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⑴加法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确实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
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确实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确实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计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钟 30分=半时9、简单过时刻运算:(1)能够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2)用算式:通过时刻=终止时刻-开始时同。
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1、口算运算:一样先算整百加减百数,整十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
(注意进位与退位);2、估算:把加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3、万以内的加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十就要向前进1;4、万以内的减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一位退1当10,假如要从十位退1、而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退1当10,再从那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的数是9;5加法的验算:(1)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相同(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2)用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6、识记以下关系式加数+加数=和验算(1)交換加数位置和不变(2)和一加数=加数被减数一减数=差验算(1)被减数一差=减数(2)差+减数=被减7、解决同:运算连加、连减、加减混算时(没有小括号),要从左往左依次运算,有小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数。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第1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 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2、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2)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 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3、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第3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千米用(km)表示,米用(m)表示,分米用(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毫米用(mm)表示。
3、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4、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时、分、秒的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时、分、秒的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时、分、秒的概念及其换算。
学生将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时、分、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们将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闹钟或计时器。
2. 时、分、秒的换算表。
3. 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时、分、秒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练习,互相检查答案。
4. 应用:讲解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实例,让学生了解时、分、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分、秒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时间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实例。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
2. 观察日常生活中时间的使用,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时间计算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实例非常感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秒复习
一、认识秒。
1.计量很短的时间,通常用()作单位。
2.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正好是()分,因此1分=()秒。
3.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5”,经过了()秒;从数字“12”走到数字“4”,经过了()秒;分针从“4”走到“9”,经过了()分;时针从“5”走到“7”,经过了()时。
二、感受时间: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深呼吸一次大约需要4();刷牙大约需要3()。
2.小明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15();小明大约每天睡9()。
3.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做熟饭大约需要25()。
三、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40秒=()分 5时=()分 2分40秒=()秒
1时20分=()分 10分=()秒 100分=()时()分四、计算经过的时间。
10时30分-9时= 11时-9时35分= 2时50分-1时10分= 4:10-2:25= 2:50-1:55= 9:55+1:30=
五、解决问题
1.强强背英语单词用了30分钟,什么时候背完?请补上时间。
2.他写语文作业用了1时10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请补上时间。
3.周六上午10:15,强强在做什么?
4.强强锻炼身体用了多长时间?
5.强强周六上午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总共是多少?
六、
(1)9:35提前5分钟是( );9:35提前20分钟是( );9:35提前1时40分钟是( )。
(2)小华要去外地的外婆家,打算坐早上8:20的动车,从家到车站检票口要用50分钟,动车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小华最晚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提示:小华必须要在停止检票前赶到检票处)
思考1:动车8:20开车,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也就是小华最晚要在( ) 赶到检票口检票。
思考2:小华从家到车站检票口需要50分钟,思考1中小华最晚到达检票口的时间是( )再提前50分钟是( )。
(3)刘阿姨想乘杭州10:45发车去北京的高铁,高铁提前3分钟停止检票,刘阿姨从家到高铁站需要35分钟,刘阿姨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