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韶.(sháo)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

拥有阳光心态,便不受万象羁.(jī)绊;心无羁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你才是一个优雅的、魅力十足的人。

B. 19世纪,西方社会传统的贵族日薄.(báo)西山,资产阶级爆发户崛起。

森严的阶层壁垒被打破,一批有思想、有抱负的平民跨界成了知识界的翘.(qiáo)楚。

C. 林语堂眼中的市侩.(kuài):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贵戚,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ní)之态,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扪心自问,你“中奖”了吗?D. 我们都为生命的短促而唏嘘,但可曾思量.(liang),正是因为短促而脆弱的生命旅途中有太多的烦闷与愤恚.(huì),那所剩无几的愉悦方显得迷足珍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当今,全球科技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莫过于“人工智能”,全球科技巨头纷纷砸入巨资展开人工智能的研发与竞争,都将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技术引爆点。

B. 青春需要拼搏与奋斗,需要经历痛苦与挫折,这样方能使青年人在磨砺中成长,安于一隅的生活固然安逸,却难以享受到用热血拼搏获得的精彩。

C.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的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像空军;人工智能在线教育是新型教育,灵活性高,像陆军。

D. 《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不甘心屈服命运的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前往宇宙搜寻新的家园。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______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_____ 。

(《论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020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20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20 分)1.下列各句中, 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静静伫立的大冰瀑布, 被光与影幻化成各种颜色, 让人眩晕.(y ūn)不已。

春夏季是冰崩的季节,在很远处你也能听见硕大的冰块如万马奔腾, 从山顶崩泄的声音。

B.北方, 无雪不成冬。

每当天降大雪时, 乱云便早早落下帷幕, 把天空酝酿成一片沧茫。

不久, 雪花翩跹.(xi ān)而至。

那一羽羽雪花, 是从天际飞来的精灵。

C.每个历经“人间世”的成年人, 可能在各种各样的潜.(qi ǎn) 规则中身心俱疲。

但在面对这个小暖男的举动时, 相信都会有一丝暖意融化, 哪怕已如槃石的内心。

D.诗, 可拿来比喻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玉女;而应用文, 则完全着眼于实用, 可称为“佣.(y ōng)人”型。

散文呢, 是诗和应用文的折中, 兼有红尘的琐碎和形而上的寄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2~3题。

(5 分)同其他林木相比, 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 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甲】这些特点, 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 伦理道德意识相契合.., 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 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 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沽名钓.誉...的名士, 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 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 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 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以助风雅, 亦成为普遍风.气.。

【乙】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 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 恐怕要算《礼记》了。

【丙】《礼记·祀器》中说: “⋯⋯其在人也, 如竹之有筠也, 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 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2.文段中的加点词, 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契合B. 自诩C.沽名钓誉D.风气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 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甲】B. 【乙】C.【丙】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方面称, 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A320空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 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

2020年7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7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7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5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宋代诗文在雅正唯美之境下,却涌现了以戏谑谐趣为表征的俳谐诗。

俳谐诗何以于北宋时期兴盛而广为传播,应该与以下要素紧密关联。

俳谐诗之所以能在宋代大放异彩,诗词名家于其间引领风骚,当属关键性因素。

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人,常有谐趣品类作品,对遣兴娱乐的创作风尚颇为肯定,可谓俳谐诗传播中之“舆论领袖”。

出自大家之手的俳谐诗,于庄与谐、雅与俗之间拉伸出一种张力之美,自然会有一种常人作品中所罕见之气象、境界与格局,这令俳谐诗更具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

同时,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人们对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

宋代城市繁荣,一派繁华,杂剧、诸宫调、傀儡戏、杂耍等艺术形式众多并为市民所乐见。

众多戏剧因素如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

如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上阕:“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上阕最后一句“破帽多情却恋头”让人觉得调皮打俏,忍俊不禁。

另外,俳谐诗于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

宋代俳谐诗文本以“戏谑”风格为特征,结构相通于杂剧,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

黄庭坚的《演雅》是一首动物讽喻诗:“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

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

”该诗前面描写了几十种虫鸟,写得宏伟万象,如天马行空,最后两句却峰回路转,让人恍然明白,确有醍醐灌顶之意,给人以跳跃感,颇具丰富深邃之审美趣味。

可见,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而是有所归旨。

2020年山东新高考模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新高考模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选择题部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依偎.(wēi) 悲怆.(chuàng) 一掷.千金(zhì)B. 坍圮.(pǐ) 俨.然(yǎn) 玲珑剔.透(tì)C. 狭隘.(ài) 口供.(gōng) 子.然一身(jié)D. 跌宕.(dàng) 挣.揣( zhēng ) 命途多舛.(chuǎn)【答案】A【解析】B项,剔tī透;C项,口供gòng;D项,挣揣zhè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夜间旅游正成为热门项目,也成了一些城市亮丽的明片。

B. 各部门要让技术对结渠道畅通,形成高效协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

C. 走进活动现场,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弛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采。

D. 科学研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答案】D【解析】A项,“明片”应为“名片”;B项,“对结渠道”应为“对接渠道”;C项,“弛骋”应为“驰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新闻报道对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讴歌时代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B. 大家习惯了加班加点、熬夜透支,对此都不以为意....,这导致身体过劳现象更加普遍。

C. 在竞技场上,要放松心态,专注比赛;一味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反而..容易背上包袱。

D. 每年邻.近.春节的时候,人们如何回家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摆在铁道部的面前。

【答案】D【解析】A项,“得天独厚”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一般为褒义词。

使用正确。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7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5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国家凝聚力是指一个国家不同民族、政党以及民众在具有共同理想、目标、利益的基础上,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后,所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

只有当国家成员具有共同理想、目标和利益时,人们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为共同事业奋斗;只有当一个国家能够满足人民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需要时,才能维持国家的健康发展和稳定。

强大的国家凝聚力能够产生内涵为国家意识和国家责任的内向聚合力,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诚实守信与和睦团结;强大的国家凝聚力能够表现为外向吸引力,使人们在比较和选择中产生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

国家凝聚力具有包容性,在一般情况下,国家凝聚力是同政党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共荣共生、相互促进的。

国家凝聚力具有非均衡性,这种特性为加强国家凝聚力建设提供了重点和方向。

国家凝聚力具有周期性,它的周期变化与社会成员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周期变化具有同步相关性。

国家凝聚力具有积淀性,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历史越长,说明其满足人民需要的能力越强,国家凝聚力也就越强,这对任何时代的国家振兴都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方向具有选择性,它往往和国家执政者确定的国家目标密切相连:方向正确,国家凝聚力才能形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反之,则会产生破坏力。

国家凝聚力主要由物质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政治凝聚力、文化凝聚力和安全凝聚力五大要素构成。

现阶段,人民群众在温饱基础上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已不是简单的物质生活的供给量的增加,还包括质量的提升,包括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空气、水的清洁与安全。

2020年河北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河北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7月河北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5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中华文明中,足以担当精神价值之任的是中、和、乐三种价值。

也就是说,中华道术、道德及艺术所体现的对人的精神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分别是: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

在中华文明中,道术主要表现为对人道的探索,而“中”便是中国人人道真理观的最高体现。

“中”即不偏不倚、适中、中庸。

从《论语·尧曰》篇看,早在尧舜禹时代,“中”就被当作核心价值与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代代相传:“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论语·尧曰》对尧、舜、禹传道过程的记述,已经充分表明儒家对“中”的重视,其提出“中庸”“中和”等观念绝非偶然。

至于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等学说,无疑也是对早期“中”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还有,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

“和”即和合、协同、合作、亲和,是中华文明中的最高道德理念。

在先秦时期,“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

“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

后来,孔子进而将“和”“同”引申为道德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事物、观念结合,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所谓“同”,是指同一种事物或观念的相加,显得十分单调。

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和平。

《周易》乾卦《彖》更是将“和”提升为宇宙法则,提出“太和”这个重要概念。

“和”也是道家和佛家的基本价值范畴。

老子一方面以“和”为宇宙法则,“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另一方面又以之为常道,即最高道德法则,“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20年7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5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商周是青铜器兴盛的时期,很多铜器上铸有文字。

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礼器在当时异常贵重,因此铜器上的书写就需有特殊价值。

早期的一些标记性铭文,如主人名称等,铸造在很不显眼的位置,恐怕是为了避免影响外观。

但后世的铭文篇幅很长,而且出现在显眼位置,说明它已具备特殊的功能与价值。

铭文的这种功能应与书写者的创作意图密切相关。

铭文最初依附于铜器,比如要说明铜器的主人、用途等,用“某甲作某乙宝尊彝”表示这是器主某甲制作的用于祭祀某乙的铜器。

但从商晚期开始,这类内容所占篇幅减少,有时候还可省略。

再后来,铭文重心便可完全集中到叙事上。

如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它详细叙述了周成王初迁成周之后,对包括器主“何”在内的“宗小子”进行了一场训诰,器主聆听训诰后又受到赏赐,于是制作了祭祀父亲的铜器。

这一事件当然可以说是制作铜器的原因,但其真正意图显然不在于此。

器主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如此清楚,一是为了铭记周王的训诫,二是为了显耀自身的恩宠。

显然,在此类创作意图下,与其说铭文是铜器的附庸,毋宁说铜器是铭文的副产品。

铭文体现出多种创作意图,这些意图可由多种事件引发,比如战功、封赏、嘉奖、宴饮等,甚至还有单纯出于炫耀或追念祖先的目的。

西周时期的铭文具有很强的叙事独立性,内容已大大丰富。

这种变化给铭文书写带来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样式,包括可以融入复杂的书写技巧或丰富的情感。

如著名的虢季子白盘铭文,其内容不过是叙述器主因战功而受赏,但铭文却用倒叙手法,先交代结果,然后才把自己为何要做宝盘、究竟有何功劳、王如何封赏等细节娓娓道来。

这种叙事技巧,到传世文献《左传》才被广泛应用。

随着铭文的不断发展成熟,创作者开始探索更多书写的美感。

他们讲究文字精美、行款整齐,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新变。

前举虢季子白盘铭文中倒叙手法的使用就是对叙事变换之美的追求,而其倒叙部分又将原本平淡的散文句转化为句式齐整、气势宏大的颂歌,呈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

第1 页共18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