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题库4 教育与人的发展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A.个体本能B.外在环境C.基因复制D.肌体成熟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A.关键期B.机能期C.发展期D.差异期7.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8.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1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12.教学中“拔卣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1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乍主张(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当代教育学必备试卷及答案4

当代教育学必备试卷及答案4

试卷四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狭义的教育:2.教学艺术:3.道德素质:4.经验课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学生的审美素质是由、和构成的。

2.教学评价的形式有总结性评价、、。

3.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4.教育情境可以分为物质情境和。

5.学生的素质分为生理素质、和三个层次。

6. 、和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_____。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

A、复式教学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D、分组教学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发展能力D、教书育人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学生_____负责。

A、思想品质发展B、全面发展C、身体发展D、智力发展5.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_____。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6.校本课程是的课程。

A、国家规定B、学校规定、C、学校安排D、学校教师开发7.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贯彻的要求。

A 、启发创造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8.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而组织起来,这句话是讲的。

A、卢梭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9.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0.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理论为_______。

A、生物起源说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心理起源说11.学科课程论历史悠久,它又称作。

A、分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 C 、核心课程论D、结构课程论12.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教育理论 当代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理论 当代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了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所以教育的发展很慢,主要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广大的人民没有受教育权。

教学内容也十分险隘,主要是道德经典诵读。

2)14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在此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

为适应资本主义的产生,教育权扩大,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教育的内容逐渐增加实用功利性学科。

国家更加重视立法以法治教。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再一次改变了教育。

义务教育年限进一步延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教育制度日趋国际化。

4)20世纪80年代,新的经济形势——知识经济产生并逐渐改变着世界。

对教育又提出新的要求。

网络教育、个性教育、教育的国际化等提供要求和可能。

2、古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教育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尽管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为:一、等级性不同的阶级地位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和等级,贵族和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二、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三、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四、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功用性价值不受重视,即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3、近现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近代教育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考试真题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考试真题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考试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A. 决定者B. 影响者C. 创造者D. 控制者人的发展是指:A. 生理上的成长B. 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增长C. 知识的积累D. 所有选项都正确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提升认知能力B. 塑造个性特征C. 决定遗传基因D. 增进社会适应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A. 严格遵循传统方式B. 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C. 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D. 忽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受到:A. 遗传的影响B. 教育的影响C. 遗传与教育的共同作用D. 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列哪项是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A. 增强自我认知B. 传递社会规范C. 促进生理发育D. 培养创新能力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学术成绩B. 培养情感表达和调节能力C. 增强竞争意识D. 严格管理学生行为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下列哪项中体现得最为明显?A. 学术成绩的提高B. 个体品德的形成C. 职业技能的获得D. 身体健康的保持教育公平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是:A. 无关紧要B. 有利于消除社会差距C. 可能导致新的不平等D. 只对少数人有益下列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是人的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B.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C. 教育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遗传特征D. 教育只对人的知识结构产生影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简述教育在人的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教育如何影响人的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讨论教育公平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结合实际,论述教育如何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

分析现代教育制度在人的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人的发展》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人的发展》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人的发展》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被称为____。

参考答案: 发展关键期2、单选题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

这说明_____A : 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B :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C :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D :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方面。

这些差异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性差异的最初原因。

3、单选题“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_____。

A : 遗传决定论B : 环境决定论C : 社会决定论D : 个体本位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解析: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4、单选题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决定个体身心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条件是____ _A : 遗传B : 环境C : 学校教育D : 个体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简答题 1964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发表了題为《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 4 岁发展到40%,4 到 8 岁再发展 30%,8 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妨碍”。

青少年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是每年匀速地发展,而是经历过几次发展的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婴儿出生的第一年。

在这一年内,婴儿身高增长 25 厘米左右,体重增加 7 公斤左右。

然后就缓慢下来,每年平均身高增长 2~3 厘米,体重增加 2~3 公斤。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圣才出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圣才出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为什么说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答: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这主要是由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决定的。

(1)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可见,教育是通过施加一些活动和影响使教育对象有所变化和发展的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对象即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人的发展特征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教育学视野中,人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的特征,如个体发展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等,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必须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发展。

而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全面系统的向学生呈现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正是由于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这些因素,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请用教育人本论来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

答:教育人本论是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潮。

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但并不排斥教育社会本位。

教育人本论与教育社会本位是相互支持的,它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联系,也有不同。

从教育人本论的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1)教育发现人的价值当代教育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

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的技能。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16章教育与文化)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16章教育与文化)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16章教育与⽂化)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1.⼈⼒资本理论受到哪些理论的挑战?答:⾃20世纪60年代以来,舒尔茨提出的⼈⼒资本理论发挥着很⼤的作⽤,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显现出了很多问题。

之后,⼜逐渐涌现出了很多对其形成挑战的理论,主要有:(1)筛选理论筛选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伯格等⼈对⼈⼒资本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

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的能⼒,只是⼀种标识个⼈能⼒的⼯具,它揭⽰了已内含于⼈的未来的⽣产特征,表明了⼀个⼈固有的⽣产⼒,从⽽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

个⼈受教育的程度既是求职者表达个⼈能⼒的信号,⼜是雇主鉴定求职能⼒的装置。

(2)劳动⼒市场划分理论劳动⼒市场划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主要的代表⼈物有⽪奥雷、多林格、⼽登等。

劳动⼒市场划分理论采⽤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指出劳动⼒市场由于种种制度性⼒量的影响⽽被划分为不同的部分。

他们把劳动⼒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市场和次要劳动⼒市场,主要劳动⼒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公司、⼤企业的⼯作,次要劳动⼒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企业、⼩公司的⼯作。

教育的作⽤不在于提⾼个⼈的知识技能,⽽在于它是决定个⼈是在主要劳动⼒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市场上⼯作。

该理论在其最简单形式上以“⼆元论”著称,故⼜被称为“⼆元劳动⼒市场理论”。

(3)社会化理论社会化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在西⽅,其创始⼈是鲍尔斯和⾦蒂斯。

社会化理论是⼀种探讨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理论,它从教育的功能和结构⽅⾯来分析教育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功能。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教育提⾼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

由于资本主义结构的等级化、分⼯化,不同的⼯作需要不同的个性特征。

教育学 教育与人的发展答案(1)

教育学  教育与人的发展答案(1)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选择题1()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oA.感知觉B大脑和神经系统C机体的正常发育D.智力的成熟2 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 “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这一观点源于()表现出来。

A.《学会生活》B.《学会学习》C.《民主主义与教育》D.《学会生存》4. 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o①遗传作用②教育价值③家庭影响④文化的功能⑤人的能动性A.①④B.①⑤C.②③D.②④5.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来自学校教育的( ).A普遍性B特殊性C统一性D协调性6.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题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7.格塞尔的“ 同卵双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 )o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个性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妀变而妀变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8.主观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

主观能动性无论如何表现都离不开( ).A实践B活动C玩耍D游戏9.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是( )oA. “近朱者赤,近至者黑"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 “ 孟母三迁“ D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10.《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0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1.儿童的身心发展中呈现了先发展头部后发展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后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12.某位家长和老师聊天,说到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这说明学生正处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填空
1.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教育促进功能与教育促进功能。

2.现代教育学将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

3.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中,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对个体发展其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4.马克思主义者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并结合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提出了学说,即主张让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得到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人们共同追求的一项根本的教育目标。

5.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6.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

7.个体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先天脚尖和外部环境作用,而是与相互作用的结果。

8.在内在与外部条件大致相似的条件下,的发挥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9.素质可以分为:先天的,后天的,先天与后天结合的。

10.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

11.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与。

12.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为培养学生的、、。

1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

14. 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表现在:教育发现人的价值,、教育发挥人的力量,。

二、选择
1.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是。

A发展人的能力B发展人的脑力C发展人的个性
D发展人的共性E发展人的价值
2.“狼孩”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不起决定作用B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E促进社会的发展
3. 在内在与外部条件大致相似的条件下,的发挥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A遗传B社会环境C教育
D人文环境E个体主观能动性
4.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B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C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D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E教育即促进人的主体意识
5.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表现在。

A促进人的潜能发挥B促进人的个体价值实现C促进人个体特征发展D促进人的价值实现E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发展
6.素质教育可以分为。

A身体素质教育B心理素质教育C社会素质教育
D个性素质教育E发展素质教育
7.对于孩子的发展民间有“三翻六坐七挠八爬”的说法,这体现了个体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个别差异性
D潜在性E价值性和发展性
三、名词
1.个体发展
2.素质
四、辨析
1.个体的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发展重点。

2.全面教育就是均衡教育,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样的教育。

3.个体发展是主客观因素统一作用的结果。

4.个体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和阶段是不均衡的。

5.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有两个层次,其中成才是做人的基础。

6.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相同的。

7.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或落实。

五、简答
1.个体发展有哪些特征?
2.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简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

4.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素质教育的涵义及层次。

6.简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六、论述
1.什么是人的个性化?为什么说良好的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功能?
2.论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