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旅游目的地概念与分类

合集下载

旅游的门类

旅游的门类

旅游的门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地域划分:根据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旅游可以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在本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

2. 按旅游性质和目的划分:可以分为六大类,包括休闲、娱乐、度假类,探亲、访友类,商务、专业访问类,健康医疗类,宗教朝圣类以及其他类。

3. 按旅游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团队旅游、散客旅游和自助旅游。

团队旅游是指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散客旅游是指个人单独或小团体自由行,自助旅游则是指不跟团,自己计划和安排行程的自由行。

4. 按消费层次划分:可以分为高端旅游、中端旅游和大众旅游。

高端旅游通常是指豪华、高消费的旅游方式,中端旅游则是指适中消费的旅游方式,大众旅游则是指低消费、经济实惠的旅游方式。

5. 按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包团旅游和自由组合旅游。

包团旅游是指由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旅游,自由组合旅游则是指由游客自行组织、自由安排行程的旅游方式。

6. 按游览方式划分:可以分为观光游、体验游、主题游等。

观光游主要是以参观、欣赏风景为主的旅游方式,体验游则是强调亲身参与、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旅游方式,主题游则是针对特定主题或兴趣的旅游方式。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目的地概念与分类

旅游目的地概念与分类
旅 Nhomakorabea游
旅 游

形的
象地
策 划

与象
营策 销划



.
教 学 目 标
.
岗位任务分解和能力目标分析
.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形象
.
一、旅游目的地
.
(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是指能够对一定规模旅游者形成旅游吸引力,
并能满足其特定旅游目的的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的空
间集合。
▲一定规模——旅游市场(全部潜在旅游者) 特定旅游目的——旅游动机(需求)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 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旅游供给
.
环渤海旅游圈
▲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 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
▲ 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
▲ 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 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
▲ 大黄河文明之旅——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古迹有:三门峡仰
韶文化遗址、濮阳龙乡中华第一龙、商丘古城、郑州商城遗址、洛 阳龙马负图寺;
▲ 大黄河古都之旅——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有:三门峡虢国博
物馆、七朝古都开封、商都郑州、九朝古都洛阳;
▲ 大黄河寻根之旅——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景点有:三门峡函
.
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章程
▲ 一是要尽快编制大黄河旅游总体规划。建议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编
制《大黄河旅游总体规划》,对大黄河之旅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3.1.1 旅游目的地概念与分类ppt课件

3.1.1 旅游目的地概念与分类ppt课件
制《大黄河旅游总体规划》,对大黄河之旅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 二是建立统一联合的工作机制。按照《联盟章程》实行联盟轮
值主席单位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对大黄河之旅发展中的重大问 题进行协调、磋商,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打破行政 障碍,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市场 互融、联合营销的新机制,共同打造“黄河之旅”国际旅游品牌。
2、按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和旅游需求划分: (1)观光旅游目的地 (2)度假旅游目的地 (3)特殊旅游目的地
53
摄影师乘直升机夜袭纽约拍摄绝美“电路板”奇景
▲ 法国著名摄影师Vincent Laforet趁着夜色爬上直升机在 2300米的高空捕捉纽约市那令人难以呼吸的美景。
▲ 这组照片的名叫“7500英尺高空的哥谭市”(Gotham 7.5K),是Vincent Laforet为男士健康杂志拍摄的一组关 于心理学的作品,整个过程就是让其体验“大脑神经突触” 的感觉。
24
25
(2)区域旅游目的地 ① 从国际旅游市场角度划分,可能包含多个旅游资源和 属性相同的目的地国家(如加勒比海区域旅游目的地); ② 从一个国家空间范围内部划分,同一国家不同地区旅 游资源各异(如我国八大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环渤 海旅游圈)。
26
加勒比海旅游区
27
28
世界级城市群
地区 美国 美国/加拿大 中国 日本 英国 欧洲
33
▲ 在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交流会上,在省、市旅游局 牵头下,郑州、亳州、菏泽等28个城市旅游局负责人共 商旅游合作事宜,联合向海内外游客推出10条精品路线。
▲ 中原经典游、中华古都游、黄河文明游、功夫体验游、 中原文博游、寻根拜祖游、森林温泉养生游、纵情太行 山水游、豫南色彩之旅、工艺美食探秘游。

旅游业的分类

旅游业的分类

旅游业的分类1.背景旅游业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包括了各种与旅行和休闲相关的服务和产品。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业,我们可以将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和研究。

2.按照旅游目的地分类旅游业可以按照旅游者的目的地来进行分类。

主要的目的地分类包括:2.1 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是指游客在国内范围内进行的旅行活动。

这种旅游形式通常包括城市旅游、自然景点旅游、文化遗址旅游等。

国内旅游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2.2 出境旅游出境旅游是指游客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旅行活动。

这种旅游形式通常包括了游览异国风情、体验不同文化、购物和享受风景等。

出境旅游对于推动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分类旅游业还可以按照旅游活动的类型进行分类。

主要的活动类型分类包括:3.1 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艺术展览等形式来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

这种旅游形式能够增加游客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并促进文化交流。

3.2 自然旅游自然旅游是指游客通过接触自然景观、进行户外探险等方式来欣赏和享受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这种旅游形式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3 休闲度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是指游客通过选择度假胜地、酒店及度假村等场所来放松身心、享受休闲时光的旅行方式。

这种旅游形式对于缓解工作压力和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4.结论旅游业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

无论是按照旅游目的地分类,还是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分类,这些分类方法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旅游业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研究和发展中,应注重推动各类旅游业的协调发展,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

>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分类可能因地区和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

项目七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学习任务1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内涵分析1.1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1.1.1 国外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霍洛韦〔英〕指出具体的旅游胜地、一个城镇或整个国家或者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

布哈利斯(2000)把旅游目的地的范围设定为一个特定的已知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当中旅游消费者被看作是一个政府框架,这个政府框架是独立的完整的且有统一旅游业管理和规划。

即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来对这个区域进行管理。

具体说来,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景点型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和区域型旅游目的地。

”世界旅游组织确切的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物理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平均每个游客起码待一个晚上,这个空间包括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具有地理区域和行政界线的,可以通过影响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要素来表达管理活动、形象和旅游者满意度。

1.1.2 国内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保继刚(1996)指出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停留活动的地方,是指附着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并且将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及相关设施统一联系在一起。

崔凤军(2002)提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拥有统一整体形象的旅游吸引物的开放系统。

以空间尺度作为衡量标准旅游目的地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其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或一个具体的旅游景区〔景点〕都可以是旅游目的地。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旅游目的地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与游客体验的相结合的整体。

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

旅游通道将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区域连接起来,是整个旅游系统的桥梁。

1.2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条件1.2.1 具有一定数量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先决条件,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规划、建设都要依赖旅游吸引物。

1.2.2 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可进入性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指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全过程的进入难易程度。

1.2.3 具有一定的旅游设施旅游业发展要具备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接待设施,包括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娱乐设施、购物商店和其他服务设施。

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作业指导书

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作业指导书

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旅游管理概述 (3)1.1 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3)1.2 旅游管理的定义与职能 (4)1.3 旅游管理的基本原理 (4)第2章酒店管理概述 (4)2.1 酒店业的产生与发展 (4)2.2 酒店管理的定义与层次 (5)2.3 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 (5)第3章旅游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6)3.1 旅游市场概述 (6)3.1.1 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6)3.1.2 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6)3.1.3 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6)3.2 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6)3.2.1 旅游市场细分 (7)3.2.2 目标市场选择 (7)3.3 旅游营销策略 (7)3.3.1 产品策略 (7)3.3.2 价格策略 (7)3.3.3 促销策略 (7)3.3.4 渠道策略 (8)3.3.5 服务策略 (8)第4章酒店市场营销与管理 (8)4.1 酒店市场分析与预测 (8)4.1.1 市场分析概述 (8)4.1.2 市场预测方法 (8)4.1.3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8)4.2 酒店市场营销策略 (8)4.2.1 产品策略 (8)4.2.2 价格策略 (8)4.2.3 促销策略 (9)4.2.4 渠道策略 (9)4.3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9)4.3.1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9)4.3.2 客户满意度管理 (9)4.3.3 客户投诉处理 (9)4.3.4 客户关系维护 (9)第5章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9)5.1 旅游产品的概念与分类 (9)5.2 旅游产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0)5.3 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 (10)第6章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11)6.1 前厅管理概述 (11)6.1.1 前厅功能与布局 (11)6.1.2 前厅服务流程 (11)6.1.3 前厅人员配置与培训 (11)6.2 客房管理概述 (11)6.2.1 客房类型与设施 (11)6.2.2 客房清洁与保养 (11)6.2.3 客房服务流程 (11)6.3 前厅与客房服务质量控制 (12)6.3.1 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12)6.3.2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12)6.3.3 员工激励与考核 (12)6.3.4 信息化管理 (12)6.3.5 突发事件处理 (12)第7章餐饮管理 (12)7.1 餐饮业概述 (12)7.1.1 餐饮业的定义与分类 (12)7.1.2 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12)7.1.3 餐饮业的发展趋势 (12)7.2 餐饮管理的基本环节 (13)7.2.1 原料采购管理 (13)7.2.2 菜品研发管理 (13)7.2.3 生产加工管理 (13)7.2.4 销售服务管理 (13)7.2.5 卫生管理 (13)7.3 餐饮服务质量控制 (13)7.3.1 服务质量控制标准制定 (13)7.3.2 服务质量监控与评估 (13)7.3.3 服务质量改进 (14)7.3.4 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 (14)第8章人力资源管理 (14)8.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4)8.2 员工招聘与培训 (14)8.2.1 招聘原则 (14)8.2.2 招聘渠道 (14)8.2.3 招聘流程 (14)8.2.4 培训与发展 (14)8.3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14)8.3.1 绩效考核原则 (14)8.3.2 绩效考核指标 (15)8.3.3 绩效考核流程 (15)8.3.4 激励机制 (15)第9章旅游目的地管理 (15)9.1 旅游目的地概述 (15)9.1.1 定义与分类 (15)9.1.2 特征与功能 (15)9.2 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 (15)9.2.1 规划原则 (16)9.2.2 开发流程 (16)9.2.3 规划内容 (16)9.3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与推广 (16)9.3.1 品牌定位 (16)9.3.2 品牌建设 (16)9.3.3 品牌推广 (16)第10章旅游与酒店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 (16)10.1 旅游法律法规概述 (16)10.1.1 旅游法的概念与作用 (16)10.1.2 旅游法律法规体系 (17)10.1.3 旅游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7)10.2 酒店法律法规概述 (17)10.2.1 酒店法的概念与作用 (17)10.2.2 酒店法律法规体系 (17)10.2.3 酒店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7)10.3 旅游与酒店伦理道德规范与实践 (17)10.3.1 旅游与酒店伦理道德的概念与作用 (17)10.3.2 旅游与酒店伦理道德规范 (17)10.3.3 旅游与酒店伦理道德实践 (17)第1章旅游管理概述1.1 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紧密相关。

旅游目的地管理作业指导书

旅游目的地管理作业指导书

旅游目的地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旅游目的地概述 (3)1.1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与分类 (3)1.1.1 按地理位置分类 (3)1.1.2 按旅游类型分类 (4)1.1.3 按旅游级别分类 (4)1.2 旅游目的地的特点与功能 (4)1.2.1 独特性 (4)1.2.2 依附性 (4)1.2.3 可持续发展性 (4)1.2.4 休闲度假功能 (4)1.2.5 文化体验功能 (5)1.2.6 经济发展功能 (5)1.3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5)1.3.1 发展历程 (5)1.3.2 发展趋势 (5)第2章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 (5)2.1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5)2.1.1 概念 (5)2.1.2 目标 (5)2.2 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的构建 (6)2.2.1 管理体系框架 (6)2.2.2 管理体系构建步骤 (6)2.3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实施与评估 (6)2.3.1 实施策略 (6)2.3.2 评估方法 (6)第3章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 (7)3.1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7)3.1.1 调查原则与方法 (7)3.1.2 资源分类与评价 (7)3.2 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7)3.2.1 规划原则与目标 (7)3.2.2 开发策略与措施 (7)3.3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3.3.1 保护措施与管理体制 (7)3.3.2 可持续发展策略 (7)第4章旅游目的地市场分析与定位 (7)4.1 旅游市场概述 (7)4.1.1 旅游市场的定义与特征 (8)4.1.2 旅游市场的分类 (8)4.1.3 我国旅游市场现状 (8)4.2 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8)4.2.2 旅游市场数据分析 (8)4.2.3 旅游市场趋势预测 (8)4.3 旅游目的地市场定位与战略 (8)4.3.1 旅游目的地市场定位 (8)4.3.2 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 (8)4.3.3 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实施 (9)第5章旅游目的地产品设计与创新 (9)5.1 旅游产品概述 (9)5.2 旅游产品设计原则与方法 (9)5.2.1 设计原则 (9)5.2.2 设计方法 (9)5.3 旅游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9)5.3.1 创新方向 (9)5.3.2 多元化发展 (10)第6章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10)6.1 旅游目的地营销概述 (10)6.1.1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基本概念 (10)6.1.2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目的与意义 (10)6.1.3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流程与关键要素 (11)6.2 旅游目的地营销组合策略 (11)6.2.1 旅游产品策略 (11)6.2.2 旅游价格策略 (11)6.2.3 旅游渠道策略 (11)6.2.4 旅游促销策略 (11)6.3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策略 (11)6.3.1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概述 (11)6.3.2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的优势 (11)6.3.3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策略 (12)第7章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与管理 (12)7.1 旅游服务质量概述 (12)7.1.1 旅游服务质量的内涵 (12)7.1.2 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 (12)7.1.3 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因素 (12)7.2 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管理 (13)7.2.1 质量管理原则 (13)7.2.2 质量管理方法 (13)7.2.3 质量改进措施 (13)7.3 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与危机处理 (13)7.3.1 安全管理措施 (13)7.3.2 危机预防与应对 (13)7.3.3 危机处理流程 (13)第8章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8.1 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概述 (13)8.1.2 旅游目的地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14)8.1.3 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的意义 (14)8.2 旅游目的地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14)8.2.1 环境管理体系框架 (14)8.2.2 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制定 (14)8.2.3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14)8.2.4 环境管理措施实施 (14)8.2.5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4)8.3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策略 (14)8.3.1 绿色旅游产品开发 (15)8.3.2 生态旅游发展 (15)8.3.3 旅游资源合理利用 (15)8.3.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15)8.3.5 持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15)第9章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利益分配 (15)9.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与模式 (15)9.1.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 (15)9.1.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 (15)9.2 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机制 (16)9.2.1 社区参与决策机制 (16)9.2.2 社区参与运营机制 (16)9.2.3 社区参与利益分配机制 (16)9.3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与公平 (16)9.3.1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原则 (16)9.3.2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方式 (16)9.3.3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保障措施 (17)第10章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1 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 (17)10.2 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与问题 (17)10.3 旅游目的地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 (17)第1章旅游目的地概述1.1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与分类旅游目的地,简而言之,是指吸引游客前往游览、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的地域。

中职导游业务教案

中职导游业务教案

中职导游业务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导游业务基础知识1.1 导游员的定义和职责讲解导游员的定义和职责,让学生了解导游员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

1.2 导游员的要求和条件介绍成为导游员的要求和条件,包括学历、资格证书等。

分析导游员的素质要求,如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知识储备等。

1.3 导游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规范讲解导游员的职业素质,如团队合作、服务意识、应变能力等。

强调导游员的道德规范,如诚信、公正、尊重游客等。

第二章:旅游目的地介绍2.1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分类解释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特点。

2.2 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和推广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和推广方法,如宣传册、旅游网站等。

分析如何有效地宣传和推广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

2.3 旅游目的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讲解旅游目的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责任。

探讨旅游目的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如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

第三章:导游技能与技巧3.1 导游讲解技巧讲解导游讲解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清晰表达、生动形象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导游讲解的技巧,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3.2 导游服务技巧介绍导游服务的技巧,如沟通技巧、解决问题技巧等。

分析如何提高导游服务质量,让游客满意。

3.3 导游应急处理能力讲解导游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安全第一、及时报告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导游应急处理的情况和应对措施。

第四章:导游业务操作流程4.1 导游准备工作讲解导游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如确认行程、了解游客需求等。

分析如何做好导游准备工作,确保旅游行程顺利进行。

4.2 导游接待服务介绍导游接待服务的基本流程,如迎接游客、安排住宿等。

分析如何提供优质导游接待服务,让游客感到舒适和满意。

4.3 导游带领游客游览讲解导游带领游客游览的流程和技巧,如安排行程、讲解景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 游 形 象 策 划 与 营 销
旅 游 目 的 地 形 象 策 划 与 营 销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与特点; 知识 目标
2.掌握市场调查和问卷设计的方法;
3.掌握市场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 4.掌握旅游形象策划的方法; 5.掌握旅游形象营销的方法; 1.能够对旅游地形象进行实地调研;
(1)国家旅游目的地 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且相对集中的大国 (如中国、日 本);

对旅游业依赖性较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基本国策, 经济结构以旅游业为主体的小国(如马尔代夫)。

姚晨的100%新西兰旅· 晨 唤醒之旅全记录
(2)区域旅游目的地 从国际旅游市场角度划分,可能包含多个旅游资源和 属性相同的目的地国家(如加勒比海区域旅游目的地);
旅游形象口号设计 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开封旅游/景区旅游口 计算机应用能力 号/标示设计 旅游形象标示设计 旅游纪念品设计 策划旅游形象营销 方案 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开封旅游/景区纪念品 计算机应用能力 设计 业务洽谈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 开封旅游/景区营销方 案策划书/PPT展示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形象
一、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是指能够对一定规模旅游者形成旅游吸引力,

并能满足其特定旅游目的的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的
空间集合。

一定规模——旅游市场(全部潜在旅游者) 特定旅游目的——旅游动机(需求)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 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旅游供给
旅游主体 旅游客体 旅游介体



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

“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每条线路均依次贯穿 黄河流域九省 ( 区) ,囊括了黄河流域的重大考古发现、
风景名胜、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文物保
护单位、精品陈列博物馆、水利风景区、休闲度假旅游 区等各类旅游景区,涵盖了我市及我省的郑州、洛阳、
开封、濮阳、商丘、焦作、新乡、济源八市的相关景点,
区域旅游宣传
(3)城市旅游目的地 旅游城市:具备独特的自然风光或者人文资源等独特 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具备一定旅游接待能力, 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主体、旅游业产值超 过城市GDP的7%的一类城市。

城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 区,同时也承担了旅游交通、住宿、娱乐和服务等支持 体系的功能,成为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中枢。
环渤海旅游圈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 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 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 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 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国家级城市群

截止2015年,中国现有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 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共7 个国家级城市群。
长三角旅游区

根据国务院2010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已是国际公 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 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其中郑州、三门峡和洛阳的景点最受欢迎。

大黄河 文明 之旅 ——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古迹有:三门峡仰 韶文化遗址、濮阳龙乡中华第一龙、商丘古城、郑州商城遗址、洛 阳龙马负图寺;

大黄河 古都 之旅 ——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有:三门峡虢国博 物馆、七朝古都开封、商都郑州、九朝古都洛阳; 大黄河 寻根 之旅 ——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景点有:三门峡函 谷关老子道德经诞生地、商丘夏邑孔子还乡祠、郑州黄帝故里和登 封少林寺、洛阳关林和白马寺、焦作陈氏太极拳故里;
(二)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
1、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
2、有一定的市场范围和市场规模;
3、有完备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 4、有目的地社区居民的认可、参与、支持保障; 5、有一定的可管理性。
(三)旅游目的地的分类
1、按空间范围大小分类:
(1)国家旅游目的地
(2)区域旅游目的地 (3)城市旅游目的地 (4)景区旅游目的地


旅游综合体的分类

“X+旅游综合体”分类模式(X,指核心资源、核心产品或核 心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十大类别: 1.温泉旅游综合体,如珠海海泉湾、北京温都水城、柏联SPA。 2.滨海旅游综合体,如海南清水湾。 3.主题公园综合体,如深圳华侨城、成都温江国色天香。 4.乡村旅游综合体,如成都五朵金花。 5.高尔夫旅游综合体,如深圳观澜湖、杭州富春山居高尔夫。 6.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如杭州南宋御街、上海新天地、楚雄 彝人古镇。 7.休闲商业旅游综合体,如上海豫园。 8.主题酒店旅游综合体,如西溪天堂、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 9.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如东部华侨城、恩龙世界木屋村。 10.休闲新城旅游综合体,如甘肃冶力关、京津新城。

(4)景区旅游目的地
① ②
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最小单位;
并不是所有景区都符合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只有那些具 备一定规模的旅游客源市场才具有专门吸引力,同时又 能为旅游者提供系统完备旅游服务的大型或特大型旅游 景区才符合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如美国、日本、法国 的迪斯尼乐园)

旅游综合体:有时也称之为“休闲综合体”或“度假综 合体”,是指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 休闲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 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产社区为核心功 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作为聚 集综合旅游功能的特定空间,旅游综合体是一个泛旅游 产业聚集区,也是一个旅游经济系统,并有可能成为一 个旅游休闲目的地。 上海新天地、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万达西双版纳国 际度假区、澳门新濠天地

旅游综合体的作用

从大的层面上来说,一个成功的旅游综合体,对于提升城市品 牌形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有巨 大作用。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综合体实际上有三大作用:其一, 推动区域旅游从“观光时代走向休闲时代”。其二,推动区域 旅游从“景区时代走向旅游目的地时代”。其三,推动旅游开 发从“单一产品时代走向综合体时代”。 从地产开发的角度来说,旅游综合体为大地产开发特别是旅游 休闲地产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模式;按照“旅游综合体” 的特色模式进行旅游休闲导向的土地综合开发,实现地产开发 与综合旅游休闲发展的完美融合,为旅游休闲地产的创新开发 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东部华侨城正是一个最为成功的典型。



大黄河 红色 之旅 ——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景点有:三门峡刘 少奇旧居、濮阳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商丘淮 海战役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塔、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等;

大黄河 美食 之旅 ——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美食有:三门峡虢 国羊肉汤、开封宋都御宴、洛阳真不同水席等;

大黄河名胜之旅——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景点有:三门峡黄河 中流砥柱石、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商丘黄河故道、焦作嘉应观等; 大黄河风光之旅——涉及我市及我省兄弟市的景点有:三门峡黄河 丹峡旅游区、郑州黄河游览区、焦作云台山景区、新乡万仙山景区 等;

从一个国家空间范围内部划分,同一国家不同地区旅 游资源各异(如我国八大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环渤 海旅游圈)。

加勒比海旅游区
世界级城市群
地区 美国 城市群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美国/加拿大
中国 日本 英国 欧洲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部城市群


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

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由中国 13 省30余市共同组建,于2011年 10月19日正式宣告成立,拟共同抱团发展旅游业,推动区域旅游大 融合。

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中原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交流会议”上,来自 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四川、江苏、安徽、山东、陕西、山 西、河北、湖北及河南等省辖市的政府市长、旅游官员共同见证了 “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的成立。旅游联盟各省份市场潜力大、 前景广阔,共同提出了“大中原、大黄河、大联盟、大合作” 的旅游发展大计。 此旅游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区域内旅游更深层的 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旅游影响力,着力把旅游业打造成 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的引领产业。
▲ ▲ ▲ ▲ ▲ ▲
▲ ▲ ▲ ▲
(三)旅游目的地的分类
2、按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和旅游需求划分:
(1)观光旅游目的地
(2)度假旅游目的地 (3)特殊旅游目的地
摄影师乘直升机夜袭纽约拍摄绝美“电路板”奇景

法国著名摄影师 Vincent Laforet 趁着夜色爬上直升机在 2300米的高空捕捉纽约市那令人难以呼吸的美景。 这组照片的名叫“ 7500 英尺高空的哥谭市”( Gotham 7.5K),是Vincent Laforet为男士健康杂志拍摄的一组关 于心理学的作品,整个过程就是让其体验“大脑神经突触” 的感觉。 从高空俯瞰整个纽约市夜景就像一块星罗棋布的特殊电路 板,灯光、建筑、车流、河流等集合成一个系统,并顺利 运作起来。摄影师Vincent Laforet将其比作“哥谭市”, 显然带有其自身对纽约的感情色彩。
岗位任务分解和能力目标分析
职业名称
任务编号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任务五
旅游管理部门/景区/旅游策划公司策划与营销岗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