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针流程图
护理_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处理规定与流程图

(一)发生原因
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无常沟通的病人。
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
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注射部位不在表皮、真皮之间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针头与注射器乳头连接欠紧密导致推药时药液外漏;进针用力过猛,针头贯穿皮肤。
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二)临床表现
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或皮肤上有二个针口。
(三)预防及处理
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狭窄者,可在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婴幼儿可选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注射。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三)预防及处理
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图

消毒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度、时间 应参照表1的要求.消毒后 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 ≥90℃,时间≥5min,或A0值 ≥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 处理的,其湿热消毒温度应 ≥90℃,时间≥lmin,或A0值
≥600.
温度 90℃ 80℃ 75℃ 70℃
消毒时间 ≥1min ≥10min ≥30min ≥100min
十、无菌物品发放
• 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 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
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 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
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 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 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 放.
• 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的准确性和闭合完好性. • 硬质容器应设置安全闭锁装置,无菌屏障完整性破坏时应可识别. • 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
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
八、灭菌
• 压力蒸汽灭菌 •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 干热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 •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封包要求
•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 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 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 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
• 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 处≥2.5cm.
灭菌
• 压力蒸汽灭菌 • 适用于耐热、耐湿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
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图

十五、固 定
1、无菌透明贴密闭式固定 留置针管。
2、小胶布固定三叉接口。 3、普通胶布固定肝素帽和
可来福接头处。 4、固定输液器针头。
十六、整 理 用 物
十七、操作后告知
1、贴无菌透明贴之前保证穿刺周围皮肤呈 干燥状态。
2、禁止在无菌透明贴里面贴普通胶布,保 证穿刺点周围皮肤的无菌状态。
3、贴无菌透明贴时尽量避免皮肤扭曲、拉 扯,减少皱褶。
十三、旋转松动外套管 (松动针芯)
十四、穿 刺
防止针芯与外套管粘
连。 1、绷紧皮肤,右手拇指与食指夹住针芯两翼,
在血管上方 15~30°角进针。 2、 见回血后放平针翼,沿静脉继续进针少许。 3、 左手持 Y 型接口,右手撤针芯约 0、5cm,
持针座将外套管送入静脉,边送外套管边撤 针芯‘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针芯留 0.1~ 0.2cm。 4、 打开输液器调节器,见液体滴注通顺,固定 两翼,右手迅速将针芯撤出放于锐器盒中。
4、小胶布应横向贴于三叉接口处,应详细 注明日期、时间、有效期及穿刺者姓 名。
1、5、讲用解两留条置胶针布的平护行理固知定识肝,素告帽诉和患可者来及福家接 属头留处置。针应用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
6、法固。定应保证安全、美观。必要时可用夹 2、告板知或患约者束勿带随适意当拉固扯定针关管节或处自。行拔管,
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图
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及说明
一、操 作 人 员 准 备
洗手、戴口罩
二、用 物 准 备
1、静脉留置针 2、无菌透明贴 3、普通输液贴
三、检 查 留 置 针
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流程

留置针穿刺操作流程1、医嘱处理、穿刺前的评估与药物配置同常规密闭式静脉输液。
2、根据病人年龄及病情选择类型合适的留置针。
(1)婴幼儿24G。
(2)小儿22—24G。
(3)成人:一般手术病人18—20G;大手术病人16—18G。
3、暴露静脉,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静脉穿刺。
4、距穿刺点10cm处扎压脉带。
5、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1)皮肤消毒剂:碘伏。
(2)消毒范围:直径6—8cm。
(3)消毒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擦拭。
6、排气、穿刺、送管。
(1)BD留置针或头皮针型留置针:①按规范操作标准排除输液器内气体。
②取出BD留置针或头皮型留置针→连接输液管→去除针套→转动针心,针头斜面朝上,松开调节器排除留置针内气体。
③操作者右手拇指与示指夹紧BD留置针针翼,或操作者右手拇指与示指持头皮针型留置针针柄。
④手背静脉穿刺时,嘱病人自然放松被穿刺手,手背朝上,操作者用左手紧握病人被穿刺的4-5个手指,使病人手掌弯曲成弧形,操作者用拇指纵向或斜向拉紧穿刺部位皮肤:其它部位穿刺时,操作者左手绑紧病人穿刺部位皮肤,以15-30度角进入皮肤,降低进针角度,直接从血管上方进入血管,观察回血情况,血流慢可稍作停顿,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2-3mm。
⑤左手固定针翼,右手退针心2-3mm,顺血管方向送入外套管,松压脉带、调节器,退出针心。
(2)笔杆型留置针:①按规范操作标准排除输液器内气体。
②操作者右手拇指与示指持笔杆型留置针顶端。
③穿刺方法同BD留置针。
④左手固定针翼,右手退针心2-3mm,顺血管方向送入外套管,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针翼,无名指或小指压迫留置针尖端,右手拔出针心,连接输液器。
(3)BD 、头皮针型或笔杆型留置针穿刺细小血管时,进针速度应放慢,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部位,边退针心边松套管。
固定:用透明静脉输液贴固定导管于皮肤上,写上穿刺时间。
7、根据病情、药物的不同调节输液速度。
8、再次核对药物,签名并注明执行时间。
断针及换针处理程序

4.2.4部门主管或组长,必须把受污染产品移往安全区检测。
4.2.5如检测后仍未能找回断针碎片,成品或半成品等,必须全部销毁。
4.2.6部门主管或组长必须全程跟进,有关检测程序有否出错,避免受污染物流入生产线。
5参考文件
无
6记录
6.1断针及换针报告
4.1.2换针时员工必须使用盒子或袋子等,把针安全盛放好。
4.1.3然后交往主管或组长更换(一支齐全废针换一支新针),
4.1.4主管或组长把找齐的断针或废针时找回整齐一支,一定要执行以下程序
4.2.1应立即通知部门主管或组长。
4.2.2部门主管或组长应马上使用磁石在断针/工作位置范围寻找。
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XB-QI-34
XX Factory Ltd
版次
A/0
文件名称
断针及换针处理程序
页次
1/1
1目的
对工场所持有危险物(利器)进行控制,以防止危险物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以及防止危险物残损部分残留于产品当中,以满足产品的安全要求。
2适用范围
在产品实现及交付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各种金属利器,包括枪针、钩针和车针等。
3职责
3.1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危险物的管理,督促部门员工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
3.2车间组长负责发放、回收车间用的各种危险物,并做相关记录。
3.3安全生产主任、生产经理及行政部人员定期检查各部门有关危险物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4作业程序
4.1换针程序
4.1.1使用中的车针、钩针及打吊牌枪针等,如遇生锈、弯针及钝针等,员工可自行换针。
静脉导管维护标准

静脉导管维护标准(PICC、CVC、外周静脉)一、目的1.操作正规化、标准化。
2.保证病人的治疗。
3.保证导管的通畅、安全。
4.减轻病人的痛苦。
5.预防感染。
6.降低病人的费用。
二、维护原则(一)更换接头常规维护输液接头每周更换一次;以下情况随时更换。
(1)任何情况下接头与导管断开后。
(2)输入血制品后。
(3)接头内有血渍时。
(二)冲洗导管1.输液前、后需冲管,输血、输脂肪乳等药物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一次。
当导管在停用时期,应每7天冲洗一次。
2.应选择大于10ml注射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3.封管液量大于2倍导管容积+延长管容积,成人约1-2ml,儿童约0.5-1ml。
4.如用普通注射器封管,在注射器还剩0.5ml封管液时,以边推液边退针的方式拔出注射器;如用预冲式注射器封管,可将液体全部推入管内。
(三)更换敷料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2.建议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3.透明贴膜应在导管置入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以后每周更换1次。
如有潮湿、松动、血迹、污染等异常随时换药。
4.如需用纱布,通常应用于透明贴膜下面,这样的贴膜应每48小时更换一次。
5.所有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敷料的时间段。
三、维护流程1.查看中心静脉置入长度及上次换药时间。
(PICC:了解患者置管种类、PICC置管长度、上臂臂围和近期换药时间。
)2.协助患者暴露置管部位。
3.肩下铺无菌治疗巾(PICC:垫于臂下),打开接头包装,预冲无菌接头备用。
4.打开纱布,卸下旧接头,用75%酒精消毒路厄式接头,更换正压接头。
5.抽回血,勿抽至输液接头里,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是否在血管内。
6.使用预冲式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正压封管。
7.去除蝶形胶布,先用酒精棉签清除周围皮肤胶迹,沿导管方向揭开透明敷料2-3厘米,一手拇指轻压穿刺点,另一手零角度沿四周平拉透明敷料,自上下去除原有透明敷料。
8.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如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处理。
肌肉注射流程图

肌肉注射流程图↓核对床号,姓名,腕带→了解营养,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查看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嘱病人稍等↓治疗盘、无菌棉签、碘伏、一次性注射器(根据情况携带5号或6号半针头。
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混悬剂需备较粗的9号针头)、砂轮、弯盘、治疗单、根据医嘱准备药物、抢救用药(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非那根)。
↓↓核对床号姓名→说明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选择注射部位↓检查药物→消毒→抽吸药物常规消毒→再次核对→排气→穿刺(针头与皮肤呈90°角进针)→注入药物→拔针→按压→再次核对↓整理用物→消毒液洗手→取下口罩→说明用药可能有的反应及注意事项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档案号得分:考试人:年月肌肉注射操作流程一、目的注入药物,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
二、操作程序(一)准备1、护士素质要求:着装整齐符合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2、评估:病人的年龄、病情、营养状况、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3、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棉签、碘伏、一次性注射器(根据情况携带5号或6号半针头。
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混悬剂需备较粗的9号针头)、砂轮、弯盘、治疗单、根据医嘱准备药物、抢救用药(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非那根)。
(二)操作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以取得配合。
2、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
臀部肌肉注射,可取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和坐位,为使局部肌肉放松,侧卧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用盖被为病人盖好以保护病人。
3、按医嘱核对药物,抽吸药液。
4、定位:臀大肌(十字定位法)自臀裂顶点引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侧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1/3处,为注射部位。
5、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6、以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用手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约2.5cm(针梗的2/3)。
LED发光二极管(中段)生产流程工艺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LED发光二极管(中段)生产流程工艺系别:电子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电子0821班学号:0801017105学生姓名:李福生指导教师:吴志雄目录第一章 LED(中段)生产总流程LED操作总流程简介 (4)第二章点测1基本作业流程 (5)2自主巡检事项 (5)3针痕异常 (5)4换针流程 (6)5 要求事项 (6)第三章挑捡1挑检作业总流程简介图 (6)2扩张 (6)3开始挑捡前的准备过程 (8)4挑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2)第四章翻转1操作步聚 (15)2注意事项 (15)3要求事项 (16)第五章目检1要求事项 (16)2注意事项 (16)第六章计数1操作步聚 (17)2注意事项 (17)3要求事项 (18)总结 (18)参考文献 (18)LED发光二极管(中段)生产流程工艺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LED的应用越来越广,主要用于LCD屏背光、LED照明、LED显示三大领域。
它主要靠晶片发光,是由Ⅲ-Ⅳ族化合物,如砷化镓、磷化镓、磷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其核心是PN结。
因此它具有一般P-N结的I-N特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特性。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具有发光特性。
抗震性能好、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
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下,LED的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
通过从事LED发光体的挑拣、翻转、目检、计数、包装等的操作流程,掌握LED发光体(晶粒)的生产流程,而挑捡是其中的比较主要的流程,操作也比较复杂,包括三点对位、Bin指定、Bin坐标、外观教导、基准点设定等等。
关键词:点测(CP)挑捡(Sorter)翻转目检计数一 WIP系统(LED操作总流程)IQC(进料检验)↓CP(点测)↓→汇入点测报表IPQC1(制程中检验)↓→汇入FQC报表、汇入点测资料DMAP(删图)↓→汇入删图档IPQC2(制程中检验)↓SORTER (挑拣)↓后段(翻转、目检、计数、包装、)↓OQC(出货检验)↓出货注释:IQC、 IPQC1 、IPQC2、 OQC 等由QC 人员操作CP 、 DMAP 、 SORTER后段等由PE人员操作二点测(CP)作业简介1 基本作业流程1 挂帐2 资料处理3 上片1)连线测试机1.1 刷Run Card编号、批号、片号及人员工号1.2 清除资料,连线probe1.3 开启Led Map程序,勾选接收资料、预设、选择IV 选项2)连线Probe2.1 外观教导2.2 Ink点设定2.3 开始点测4 下片1)Probe1.1 回Ink点1.2 检查晶圆档2)Test2.1 检查原点2.2 检查光电性(VF0、VF1、VF3、IV3、WP3、HW2)5 转档6 过帐2 自主巡检事项1绿框(不少于5个)2针痕(针偏、双针、针痕过大、无针痕)3 Map图(光电性资料:VF0、VF1、VF3、IV3、WP3、HW2)3 针痕异常1 双针2 针痕过大(超过pad 1/5)3 无针痕4 针偏针(针痕碰到pad边缘)4 换针流程针痕出现异常,经调整仍无法改正的,要换针,步聚如下:1 备好工具;2 抬针、退针3 拔线4 松螺丝(1颗的那根)5 从针尾装针,并固定6 检查针盖7 放回针座的过程注意针尖,避免碰触8 检查针座是否有松动9 调针5要求事项1 测试前,请先询问工程师该机台是否可作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位 用磁铁将断针破片 完全复原
1.發生斷針
斷針掛 於線上
斷針扎到 貨品上
2.用磁鐵將斷針找回
斷針掉 於地上
3.將斷針完全復原
4.將斷針拿到換針 處換針,由內保檢 查斷針破片復原情 況,填寫到斷針的情況
將發生斷 針的这件 在制品 送到換針 處用手提 式驗針機 驗針
換針流程
流程图+换针示意图
换针流程
断针换针 断针 断针未复原 车位
非断针换针
针已磨损或完好 需更换型号 车位 带上完整待换的针 车位 到换针处换针 内保 准确填写换针卡 内保 保存已用过的好针 内保 发放新针 内保 填写换针记录
碎片 拿这件断针产品到 找到 换针处用手提式验 车位 针机验针 到换针处换针 碎片未 车位 内保 找到 检查断针破片复原 整扎货到尾部用遂 内保 道式验针机验针 准确填写换针卡 碎片仍 生产部 未找到 内保 整扎货扣留销毁 发放新针 生产部 销毁记录保存5年 内保 填写换针记录
碎片未找到時,整扎 貨到尾部用隧道式驗針 機驗針
用隧道式驗針機驗針後填寫斷針復查表。 如果仍未找到斷針,將整扎貨扣留並報告 上級主管。
斷針 復查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