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方略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图文转化”由漫画转换为文字复习笔记

中考语文复习“图文转化”由漫画转换为文字复习笔记

由漫画转换为文字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一般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 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查。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其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物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解答漫画题时要认真审读漫画本身,要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思考,力求透视画面的本意。

首先要读懂“画中画”,在此基础上,再研读“画外话”。

例如: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有一个大大的“国”字,方框内是个“王”字,图下方的文字为“国家不能少这一‘点’”。

只有看懂了画面的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此画的实质。

其画旨是:批判少数单位或个人损害国家利益而中饱私囊的利己主义。

具体答题时要从细微处入手,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看漫画的标题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

因此,在审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很容易地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表达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之一。

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性的作用。

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或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

因此,在解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 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图文转换之漫画(附答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附答案)

图文转换——漫画题【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常识以及常见题型。

2.掌握漫画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完成考题要求。

【知识链接】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二、漫画的构成1.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3.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三、漫画类题解题方略1.看标题,明寓意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细节,探主旨①记叙类漫画: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②寓意类漫画: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应跟现实生活做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3.看提示,辨内涵为了表达漫画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画中的对话式语言文字,要仔细揣摩其言外之意,不能想当然。

4.看夸张,悟深意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共鸣的目的。

漫画的弦外之音、所要表达的寓意往往就在其夸张之处。

【课堂探究】探究一画面描述注意表达方式的要求:说明介绍类,在整体上要做到由总到分,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主到次的顺序,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描述性文字,重在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性文字再现画面内容;记叙类重在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尤其是事情的过程。

描述时要抓住特征客观描述,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专题06 漫画图表-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

专题06 漫画图表-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
【答题格式】
答题格式这是一幅以……为主题的图标(徽标)+介绍画面+该图标(徽标)的寓意是……,表达了……的祝愿(体现了……希望)。
3. 漫画类
(1)解释漫画寓意
① 读。看清漫画的每个物和文字。
② 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体会漫画中每个物的象征意义,找出画面的夸张之处。
③ 悟。多个角度想想看,创作动机是什么,找到漫画要表达的实质内容。
二、思维导图
三、解题方法
一、理解图表信息
1. 概览全图
- 先看整个图表的结构和分布
- 确定图表的题材、类型和主要内容
2. 分析图表细节
- 仔细观察图表的各个细节和标注
- 弄清楚图表中数字、文字、图形等的含义和作用
二、解读图表信息
1. 理解图形
- 确定图形的类型、形状、大小等特征
- 弄清楚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2. 理解数字
- 弄清楚数字的含义、单位和测量标准
- 分析数字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3. 理解文字
- 弄清楚文字表达的意义和语义逻辑
- 分析文字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三、应用图表信息
1. 分析问题
- 根据问题的描述,确定需要分析的图表内容
- 弄清楚问题需要回答的信息和主要研究方向
2. 利用图表
- 利用图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的要求
2. 利用图表
- 利用图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的要求
- 弄清楚问题的解答需要依靠哪些图表细节和数据信息
3. 总结归纳
- 总结图表中的信息和关系
- 将图表分析结果与问题描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答案
综上所述,中考一轮复习漫画图表的复习步骤主要包括理解图表信息、解读图表信息和应用图表信息三个部分。在实践中,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描述和要求,概览全图,分析图表细节,弄清楚数字、文字和图形的含义,根据问题的描述,确定需要分析的图表内容和所涉及的知识点,利用图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的要求,总结图表中的信息和关系,形成完整的答案。这样的复习步骤有助于提高分析图表的能力,提高解题准确率,为中考做好准备。

山西中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答题方法与技巧

山西中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答题方法与技巧

山西中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答题方法与技巧
了解“漫画”漫画是一种通过变形、夸张、象征、暗示、影射等手法描绘生活和时事的图画。

“变形”指漫画不求“形似”,重在“神似”,寥寥几笔就可画成一个人:“夸张”指漫画为了突出某个细节,可以故意将其放大、突出,而忽略其他部分:“象征”“暗示”“影射”指漫画“'画’在此而意在彼”,画中的人、事、景常常“象征”“暗示”“影射”生活中的某些人、某些事、某类现象。

学会“读图”针对漫画“重神似”“善夸张”“常暗示”的特点,我们在看漫画时,一要“悟神韵”--领悟漫画中人、悟的特征、品质等:一要“重细节”--特别是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的地方:三要“善联想”--有画面内容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事、现象等。

了解题型“漫画类”图文转换题一般有四种题型:
1、给漫画拟写标题
2、描述漫画画面内容
3、揭示漫画的寓意
4、根据漫画内容拟写公益广告。

拟写标题一般有三种办法:
1、抓住画面上的典型人和典型事命题;
2、概括画面的含义命题;
3、典型事物与含义结合命题。

描述内容首先要明确表达方式:说明和描写;其次,说明时要注意顺序,描述时要突出画面中“传神”的重点内容;要注意语言的准确、
简明、连贯等要求。

揭示寓意要紧扣画面内容,由实到虚,揭示画面的象征义,答题模式为“表象含义+深刻含义”。

语言表达以议论为主,要注意准确、连贯、鲜明等要求。

拟写公益广告首先要明确“公益广告”的特征:简洁明了并富有启发性。

其次要结合漫画的寓意。

语言要求简明、鲜明、生动。

中考复习——图文转换(漫画题)ppt课件

中考复习——图文转换(漫画题)ppt课件

答案示例:这幅漫画讽刺了社
会上一些人,只看重金钱,
而忽视人格。
完整版ppt课件
看画面:椅子上 的人眼里只看见 钱,视力表上最 大的“人格”两 字看不见。 思画外:社会上一 些人只重金钱不 重人格。
16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实 战 演 练
父母积蓄
答案示例: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
❖1.介绍画面题 ❖2.揭示寓意题 ❖3.拟写标题题 ❖4.谈感受或启示题
完整版ppt课件
8
题型1、介绍画面题
中考链接:观察 漫画《等待》, 用简洁的文字 介绍漫画内容, 50字左右。(3 分)
“砍”
完整版ppt课件
9
题型1、介绍画面题
方法指导:
•1、看画面—标题、主体、注释
•2、抓细节—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 细节特征进行介绍
主体:是画面各因 素构成的情景。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
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完整版ppt课件
6
了解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 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 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 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 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完整版ppt课件
7
常见题型:
伯乐收了好处费
完整版ppt课件
27
❖答案示例:
❖①猪向伯乐行贿,得到“千里马”的 称誉后得意忘形。 ②略(提示:①要加大对受贿、行贿 者的惩处;②名人须自重;③纸终究 包不住火……)
完整版ppt课件
28
劳动能力的儿女,为维持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
积蓄的社会现象。 完整版ppt课件
17
题型3. 拟写标题题

2024年初中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及练习

2024年初中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及练习

(一)漫画类:(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写出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5)了解漫画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等。

(二)徽标类:(1)描述徽标内容:图形组合;(2)揭示徽标意义:象征意义(三)图表类:(1)探究图表结论,即根据图表的具体内容,概括总结出一个合理的结论;(2)围绕图表结论提建议、析原因、写启示、写宣传标语。

(四)路线示意图、方位图:(1)能准确表述图表信息;(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五)思维导图:能够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准确解读图片,确定中心主题,找出主干分支及子分支确定内容;表达时要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

(六)流程图:(1)提取图中出现的关键文字;(2)能够挖掘隐含的深意;(3)能关注细节(特别是变化情况);(4)迅速找到画面主体(从此角度陈述);(5)合理联想和想象(据图而想)漫画类图文转换解题技巧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01了解漫画题的特点: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02常见的漫画题题型有:(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写出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03漫画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04漫画题五大特点:1. 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2. 借物喻人,巧妙表意。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专题复习》课件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专题复习》课件

第 一 课
+
图 表 (

专 时
程 图 )

二、明确概念,检查预习
二、明确概念,检查预习
图表
形式 以数字或其他形式代替文字的描述, 特点 一般包括表头、表注、标题等,
考查 能力
呈现相关信息较为直观 ①获取能力(快速、全面、准确、最大限度) ②解读能力(完整、准确、整合) ③运用能力(建立联系,判断问题,得出建议。)
小学
初中
高中
项 目 对 比
买零食 买玩具 买学习用品
47%
25%
12%
41%
31%
11%
12%
44%
77%
横向看数据变化 ①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__________
②对属于自己的零花钱如何开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__________ 越到高年级,用于买零食和玩具的花费就越 少,用于学习方面的开支就越多。
(七 板言 书方 )法
图表题目不要慌 标题表头要写全
最高最低转折点 找好规律标要点
归类概括语言简 提高能力看得见
六、补充新题,开拓思路
补充其他类型的图表题 (流程图)
【设计意图】随着命题改革的推进,图形已经 不仅仅局限于表格、漫画、徽标这几种类型, 它的涉及面越来越广,越来越丰富,框架图、 火车票、邮票、安全标志、路线图、流程图等 各类更加贴近生活的图形也成为考试的一部分。 提供更多的题型,让学生多见多思,有利于学 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里为学生呈现两道流程 图类的题目,学生当堂完成后上台讲解,老师 明确答案,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折线图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4分)

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之漫画题答题方法(课件31张)

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之漫画题答题方法(课件31张)

如此跨栏
跨栏高手
课堂小结:
1.描述画面 :纵观画面,关注细节,注意说明顺 序,语言要客观
2.揭示寓意 :由画面意到深刻内涵(议论性语言) 3.拟写标题 :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拿分宝典
❖ 拿到漫画仔细看,客观描述是关键, ❖ 联系实际说寓意,讽刺告诫打头战, ❖ 成竹在胸后落笔,按问答题把分赚。
1.请写出下面漫画的含义。
例2: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留下了一墩墩树桩,失 去了树木的伐木人,拎着斧子。
(1分) (忽略细节-人物外形)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
审读画面(构成要素)

标题:砍 主体:人 背景:树桩 细节:人无头,手里握着斧头,一只脚踩在树桩上,周围全是树桩。
注意顺序: 如上-下,因-果,背景-人物等
社会只重金钱不重 人格的人.
仔细欣赏右边这幅漫画,为漫画拟定一个标 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 为题。
主题拟题法
“溺爱” 溺爱之下难成材
主体拟题法
大树的爱 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 还我生存空间 “树”下长不成“树”
答题指导——拟写标题:
1.根据漫画的主题取标题。 2.根据漫画的主体取标题。
参考答案: 反映的现状是: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监管部门工作严重
滞后。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 个人建议:健全食品监督法规,从严惩处违法行为;加强监
管部门作风建设,严格履行监管职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结语:
需要你用一双慧眼去观察,更需要你的心灵插上放 飞的翅膀去联想。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 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希望大家能用 饱满的热情去拥抱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方略图文转换,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则是一种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题型,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成为近年来中考题中的“常客”。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①表文转换: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式(扇形)图②图文转换:徽标漫画图画流程图方位图2、从表达角度分为: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显性)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隐形)题型:漫画类【漫画特点】漫画是通过夸张、变形、象征、比喻、比拟等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反映社会现实,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它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漫画分类】①讽刺类;②颂扬类;③警示类【漫画要素】漫画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

标题和画面是显性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信息。

【漫画类题型】(一)描述画面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述漫画各“因素”组合后形成的画面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有整体意识,注意细节。

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服饰、表情、语言文字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先背景后人物,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明)。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不需要做评论或联系社会现实探讨其寓意,不可超越图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这是一幅名为……的漫画,内容要囊括所有画面,不要丢三落四。

(二)揭示寓意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分析概括漫画的寓意要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 由物及人,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

不能就事论事,应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等)、社会角度(环保、处世等)思考,解读出漫画的弦外之音。

如何读懂漫画寓意——“四看一联系”(1)一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二看画面①找准画面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找出讽刺、颂扬的对象。

弄清人物的活动场所、背景、动作、神态、服饰、身份、语言等,人或物象征了社会上的哪一类人。

②明确事件及原因、目的,思考讽刺、颂扬的原因。

画面主体做了什么事,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影射了怎样的现实。

③分析创作动机。

讽刺类;颂扬类;警示类。

一般可选用“反映”“警示”“赞扬”“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3)三看画中字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四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

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5)联系社会现实①看画面指向,联想类比对应相关的社会现实,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行为:由物到人,以事明理,由一个人到—人类;物——人/事/现象;②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③多个角度想想看,创作动机是什么,确定最佳画意点。

三种寓意:①赞扬了、歌颂了……社会现象(人)②揭露了、揭示了、批判了、讽刺了……社会现象(人)③反映了、反映了、警示了、启示、告诫……(三)拟写标题漫画标题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和表达的主题,然后围绕其拟写标题。

1、紧扣漫画寓意,选择拟题角度:①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②概括中心事件命名;③引用画中语言命名;④扣住漫画的寓意命名;⑤从主体间关系命名。

2、命题方法:①运用修辞拟题:双关、谐音、比喻、反语、反问等。

②借用标点拟题:问号、引号等。

(《如此“合作”》《合作?》)③引用、化用拟题:引用画面中人物语言,化用成语、熟语、诗句等。

(《都是嫉妒惹的祸》)3、标题的要求:观点鲜明、醒目,新颖生动,简洁,符合字数要求。

【例题展示1】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60字左右。

《奴隶》【学生答案问题呈现】问题1——遗漏信息,没抓关键细节,同时忽略了标题:一个人趴在地上,一个手机举着鞭子控制着这个人。

问题2——主观想象:在这篇名为《奴隶》的漫画中,一个人手脚着地,痛苦地趴在地上,手机举着鞭子,得意地说:“瞧,我真厉害!”。

问题3——顺序混乱:在这篇名为《奴隶》的漫画中,手机举着鞭子,一个人手脚着地,痛苦地趴在地上,手机手抓缰绳,得意洋洋。

【参考答案】在这篇名为《奴隶》的漫画中,手机得意洋洋,左手抓住缰绳,右手扬起鞭子,骑在人的背上;那个人手脚着地,鼻子被缰绳控制,面色痛苦。

【例题展示2】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6分)【学生答案问题呈现】问题1——误判寓意,误解漫画学生答案例一:内容:画面的右边是一只张大了嘴巴的鳄鱼,左边是三只小鸭子跟在鸭妈妈身后,鸭妈妈将从小鸭子手中的抢来的手机放入鳄鱼口中。

寓意:现在又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故许多家长强制收管手机,以助孩子健康成长。

学生答案例二:内容:该漫画中,一只母鸡因为沉迷手机而未注意到前方张大嘴巴的鳄鱼,母鸡马上就要进入鳄鱼的嘴巴,而她身后跟着一排小鸡也自投罗网。

寓意:批评了生活中,许多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的父母,他们将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问题2——作答不规范,答案不简明学生答案例一:漫画画了鸭子妈妈低头玩手机将自己与孩子带入险境的情境,讽刺了当今时代低头族不分场地沉迷手机,以致害人害己的想象,呼吁我们不做低头族,不被手机控制。

学生答案例二:漫画中鳄鱼象征“危险”,鸭子象征“人类”,表明了如今社会许多人喜欢玩手机的状况。

而图中的“大鸭子”玩手机引起了“小鸭子”的兴趣,从而使不良的习惯延续,这旨在告诫家长们要以身作则,拒绝手机沉迷,给孩子们做榜样。

【参考答案】内容:一只鸭妈妈全神贯注地低头看手机,身后跟着三只小鸭,它们正走向张着大嘴的鳄鱼。

寓意:漫画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能自拔的现象,呼吁人们理性使用手机,认清“低头族”的危害。

(许多人也因玩手机过马路丧失生命。

)【例题展示3】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寓意。

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得以“无题”为题。

下列哪些寓意和标题切合漫画内容?①走路的时候要看路,不要盲从,有“中国式过马路”的盲从心理。

②领头者不务正业,尾随者不辨是非,独行者淡然面对。

③赞扬了脚踏实地、亲自实践的人。

④人生路上坑很多,要走稳每一步,才能不掉入坑中。

⑤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好高骛远、盲目跟从的人⑥盲从使人坠入无底深渊,必须带着自己的导盲棍,避免坠入深渊。

⑦人做事不能自以为是,三心二意,而应专心致志。

⑧许多人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无法看到真正的坑。

唯有脚踏实地,才能避免掉入坑中。

⑨讽刺了那些好高骛远的狗,赞美了脚踏实地的狗。

⑩《如此“好高骛远”》⑾《盲从不可取》⑿《脚踏实地》【答案】③⑤⑩⑾⑿【例题展示4】仔细阅读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2)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不超过80个字。

【答案】标题:①从讽刺主体命名:“溺爱”“沉重的爱”“扭曲的爱”②从呼吁主体命名:“妈妈,请给我阳光”“还我生存空间”“我的世界我做主”③从两者的关系:“爱与碍”“庇护与妨碍”“庇”与“弊”④从寓意角度:“溺爱之下难成材”“大树之下难以成材”“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莫让‘爱’变‘害’”寓意: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

漫画告诉我们:不要溺爱孩子,不要过度呵护孩子,要还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立自强。

【针对训练1】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不超过60字。

(5分)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2)点明漫画寓意。

【答案】内容:画面上有三个学生,女同学和男同学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袖手旁观。

寓意:漫画讽刺了不以身作则的班干部,反映出官僚作风影响学生的问题。

【针对训练2】仔细阅读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不超过80个字。

(2)请结合漫画所反映的现实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不超过30个字。

【答案】(1)一队人举着写有“学雷锋见行动”字样的旗帜,拿着清扫工具走向某敬老院,门口一位老人拿着写有“欢迎”字样的小旗迎接。

一人站在大门旁看着他们说:“今天来第八批了。

”(2)示例一:①学雷锋不能庸俗化、简单化;②学雷锋要避免形式主义。

示例二:①学雷锋要讲求实效,重在自觉;②学雷锋贵在持久(建立常态机制)。

【针对训练3】请欣赏下面华君武的这幅漫画,描述漫画内容,并说明其运用的手法和寓意,不超过80字。

【答案】内容:几只啄木鸟站在森林中树木被砍伐后剩下的树桩上,等待着新苗长成大树,自己有树木可啄。

手法: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

寓意:用啄木鸟的“待业”寄寓对森林被破坏殆尽的痛心,号召大家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针对训练4】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给它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

【答案】寓意:讽刺了现实中那些貌似团结合作,实际上总想为自己捞利益的人。

或讽刺了现实中有些人打着集体利益的旗号,却干着牟取私利的勾当的丑行。

标题:假公济私【针对训练5】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并说明漫画寓意。

(4分)【答案】内容:画面的墙上悬挂着一个公示牌,上面写有“奉献”两个大字,一个人走来,直接把“献”字中代表金钱的“¥”取走了。

寓意:该漫画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只认钱、不讲奉献精神的不良现象。

【针对训练6】读下面的漫画《树: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两道小题。

(1) 简要介绍漫画的内容。

(2) 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答案】(1)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

“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

画面的左上角有“这不是胜利”的字样。

(2)无节制的乱砍滥伐,破坏绿色家园。

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

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

【针对训练7】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针对训练8】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明漫画内容,说一说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并为其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案】内容:一个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制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折断的一只蟹钳,得意洋洋地走了,而那只被处罚的螃蟹心里想着“元气未伤,咱照样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