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企业E化一期工程项目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文件(doc 19页)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文件(doc 19页)../temp/...../ ../temp/...../更多资料请访问.(.....)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动力及配套资源管理需求Integrated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Power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Resource Management版本号 1.0.02008-××-××发布2008-××-××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2)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 背景 (2)5. 目标 (2)6. 功能需求 (2)6.1.配套设备管理范围26.2.模型要求36.2.1.命名规范36.2.2.设备状态36.2.3.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36.2.4.设备与逻辑资源之间关联46.3.数据编辑和导入功能46.3.1.导入模板自动更新46.3.2.导入校验功能46.3.3.导入失败时的原因提示56.3.4.模板填写说明56.3.5.导入模板下载56.4.查询与统计56.5.视图呈现56.5.1.树图呈现56.5.2.地图呈现66.6.配套设备的调拨和调度66.6.1.配套设备的调拨66.6.2.配套设备的调度66.7.业务场景应用76.7.1.配套与主设备容量搭配分析 76.7.2.配套设备容量预警需求76.7.3.设备报废期提醒76.7.4.设备、站房图片的浏览需求76.7.5.设备唯一身份标识的需求76.7.6.维修管理86.7.7.站房用电来源86.7.8.拓扑图87. 编制历史 (8)8. 附录A 修订详细记录 (8)前言本标准是中国移动总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所依据的技术架构规范,根据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分阶段实施的规划,将会根据建设步骤对本系列规范进行修改、完善和扩充。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v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v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目录1总那么 (1)1.1. 概述 (1)1.2. 适用范畴 (1)1.3. 起草单位 (1)1.4. 说明权 (2)2目标与原那么 (3)2.1. 目标 (3)2.2. 原那么 (3)3统一信息平台总体说明 (5)3.1. 两级架构 (5)3.2. 统一信息平台组成 (5)3.2.1.应用系统 (6)3.2.2.展现平台 (7)3.2.3.网络和接入平台 (7)3.2.4.安全治理平台 (7)4应用系统 (8)4.1. 差不多业务系统 (8)4.2. 统计查询系统 (8)4.3. 网上教育系统 (8)4.4. OA核心应用 (8)4.5. OA扩展应用 (8)4.6. 电子招投标 (9)5展现平台 (10)5.1. 业务功能 (10)5.1.1.访问安全操纵 (10)5.1.2.个性化展现治理 (10)5.1.3.内容应用集合 (11)5.2. 内容组织规划 (11)5.2.1.规划原那么 (11)5.2.1.1. 资源组织规划原那么 (11)5.2.1.2. 内容展现原那么 (12)5.2.1.3. 色调风格原那么 (13)5.2.2.页面布局 (13)5.2.2.1. 系统区 (13)5.2.2.2. 个性化内容区 (14)5.2.3.个性化 (14)6网络和接入平台 (15)6.1. 广域传输网络 (15)6.2. 内部局域网 (15)6.3. 接入平台 (15)7安全治理平台 (17)7.1. 网络安全治理 (17)7.1.1.网络治理 (17)7.1.2.网络安全 (17)7.2. 系统安全治理 (17)7.2.1.系统治理 (17)7.2.2.系统安全 (17)7.3. 数据安全治理 (18)7.4. 防病毒 (18)8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互连互通互访 (19)1 总那么1.1. 概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一大GSM移动运营商,并差不多从提供话音和差不多数据业务的单一业务运营者逐步转变为提供话音、数据、Internet及以后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业务运营商。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壹期工程统壹信息平台业务规范(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目录1总则11.1.概述11.2.适用范围11.3.起草单位21.4.解释权22目标和原则32.1.目标32.2.原则33统壹信息平台总体说明53.1.俩级架构53.2.统壹信息平台组成53.2.1.应用系统63.2.2.展示平台73.2.3.网络和接入平台73.2.4.安全管理平台74应用系统84.1.基本业务系统84.2.统计查询系统84.3.网上教育系统84.4.OA核心应用84.5.OA扩展应用84.6.电子招投标95展示平台105.1.业务功能105.1.1.访问安全控制105.1.2.个性化展现管理105.1.3.内容应用聚集115.2.内容组织规划115.2.1.规划原则115.2.1.1.资源组织规划原则115.2.1.2.内容展现原则125.2.1.3.色调风格原则135.2.2.页面布局135.2.2.1.系统区135.2.2.2.个性化内容区145.2.3.个性化146网络和接入平台156.1.广域传输网络156.2.内部局域网156.3.接入平台157安全管理平台177.1.网络安全管理177.1.1.网络管理177.1.2.网络安全177.2.系统安全管理177.2.1.系统管理177.2.2.系统安全177.3.数据安全管理187.4.防病毒188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互连互通互访191 总则1.1.概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成为世界第壹大GSM移动电话运营商,且已经从提供话音和基本数据业务的单壹业务运营者逐步转变为提供话音、数据、Internet及未来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业务运营商。
中国移动于企业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确立以BOSS、NMS、MIS为核心的IT架构,于企业的运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壹期工程建设首先要加强现有应用系统的推广和新应用系统的建设,使企业信息化水平上壹个新的台阶。
01_EOMS第三版技术规范_总体技术要求V3.0(080905)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W-030-2008中国移动电子运维系统技术规范(第三版)Electric Operation Maintenance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版本号 3.0.02008-××-××发布2008-××-××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系统概述 (2)4.1 系统定位 (2)4.2 建设背景 (2)4.3 “总部-省”两级架构 (2)5系统功能结构 (3)5.1 系统功能 (3)5.2 卓越运维业务流程与IT流程对照关系表 (4)5.3 IT流程关系 (5)6系统平台结构 (9)6.1 系统组网结构 (9)6.2 系统主机设备结构 (10)6.3 系统软件结构 (11)7系统接口 (12)8系统技术和服务要求 (13)8.1 安全要求 (13)8.2 系统技术指标 (14)8.3 系统服务要求 (15)9编制历史 (15)前言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中国移动总部和各省电子运维系统工程建设。
本标准主要包括系统建设目标、范围、总体框架、系统功能、互联接口要求、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立卫、吴昊、黄维、殷秀军、隋华峰、谭立蓉、安森彪、吕晓敏。
1 范围本规范给出了中国移动电子运维系统的建设目标、范围、总体框架、系统功能、互联接口要求、技术要求、编码规范等。
本规范是中国移动总部和31省电子运维系统三期项目建设的依据,是中国移动电子运维系统提供商必须遵循的指导性文件。
《中国移动电子运维系统技术规范》包括如下部分: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系统功能技术规范系统编码技术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某某统 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1

某某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1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共享成为了各行业、各组织追求的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一个统一、规范、高效的信息平台变得至关重要。
某某统一信息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一、平台概述某某统一信息平台是一个集成了多种信息资源和业务流程的综合性系统。
它通过整合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实现了信息的统一存储、管理和分发。
该平台涵盖了多个业务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二、系统架构1、前端展示层采用了现代化的 Web 技术,为用户提供友好、直观的操作界面。
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 PC、平板和手机,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2、应用服务层包含了各种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如数据处理、流程控制、权限管理等。
通过这些模块,实现了对平台功能的灵活配置和扩展。
3、数据存储层基于高性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存储。
同时,采用了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情况。
三、数据规范1、数据格式规定了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包括字符编码、字段长度、数据类型等。
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在进入平台时能够进行有效的转换和整合。
2、数据质量建立了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进行监控和校验。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数据,及时进行纠错和补充。
3、数据安全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和操作相关数据。
四、接口规范1、内部接口定义了平台内部各模块之间的通信接口,确保数据的顺畅流转和功能的协同工作。
2、外部接口提供了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支持常见的接口协议,如HTTP、SOAP 等。
同时,明确了接口的输入输出格式和参数要求。
五、性能要求1、响应时间对于常见的操作请求,平台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
2、并发处理能力能够支持一定数量的并发用户访问,确保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国移动统一DPI设备技术规范标准-LT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标准v2.0.9-LTE各接口XDR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统一D P I设备技术规范-L T E信令采集解析服务器接口规范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e e p P a c k e tI n s p e c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f o r C M C C(L T E S i g n a l l i n g C o l l e c t i o n S e r v e r I n t e r f a c eP a r t)版本号:2.0.9╳╳╳╳-╳╳-╳╳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 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 (6)5 LTE接口XDR数据构成方式 (8)5.1. XDR编号与上报要求 (8)6 Uu接口XDR数据结构 (9)6.1. 公共信息 (9)6.2. Uu接口信息 (11)6.3. Uu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 (15)6.4. Uu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17)7 X2接口XDR数据结构 (17)7.1. 公共信息 (17)7.2. X2接口信息 (17)7.3. X2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23)8 UE_MR XDR数据结构 (23)8.1. 公共信息 (23)8.2. UE_MR信息 (23)9 Cell_MR XDR数据结构 (27)9.1. 公共信息 (27)9.2. Cell_MR信息 (27)10 S1-MME接口XDR数据结构 (28)10.1. 公共信息 (28)10.2. S1-MME接口信息 (28)10.3. S1-MME接口Keyword 1字段定义 (38)10.4. S1-MME接口Keyword 2字段定义 (40)10.5. S1-MME接口事件流程开始/结束标识 (47)11 S1-U接口XDR数据结构 (47)12 S6a 接口XDR数据结构 (47)12.1. 公共信息 (47)12.2. S6a接口信息 (48)13 S10、S11接口XDR数据结构 (50)13.1. 公共信息 (50)13.2. S10、S11接口信息 (50)14 S5/S8-C接口XDR数据结构 (57)14.1. 公共信息 (57)14.2. S5/S8-C接口信息 (57)15 SGs接口XDR数据结构 (61)15.1. 公共信息 (61)15.2. SGs接口信息 (62)16 Gn-C接口XDR数据结构 (65)16.1. 公共信息 (65)16.2. Gn-C接口信息 (65)17 基于XDR的原始码流上报 (68)17.1. 原始码流上报功能 (68)17.2. 基于XDR上报原始码流的格式 (68)17.3. 按帧封装的原始码流要求 (69)17.3.1. 通用包头格式 (70)17.3.2. 专用包头格式 (71)17.3.3. 原始数据 (71)18 接口协议 (71)18.1. SDTP协议概述 (72)18.2. 消息类型 (73)18.3. 消息结构 (74)18.4. 连接管理流程 (75)18.5. 连接管理消息 (77)18.5.1. 版本协商verNego (77)18.5.1.1. 请求 (77)18.5.1.2. 应答 (77)18.5.2. 链路认证linkAuth (78)18.5.2.1. 请求 (78)18.5.2.2. 应答 (79)18.5.3. 链路检测linkCheck (80)18.5.3.1. 请求 (80)18.5.3.2. 应答 (80)18.5.4. 链路数据发送校验linkDataCheck (80)18.5.4.1. 请求 (80)18.5.4.2. 应答 (81)18.5.5. 链路释放linkRel (82)18.5.5.1. 请求 (82)18.5.5.2. 应答 (82)18.6. 数据传输消息 (82)18.6.1. XDR数据传输notifyXDRData (83)18.6.1.1. 请求 (83)18.6.1.2. 应答 (83)18.6.2. XDR对应原始码流传输XDRRawDataSend (83)18.6.2.1. 请求 (83)18.6.2.2. 应答 (83)19 编制历史 (84)附录A:Uu/X2接口XDR事件流程和关键信令点 (85)附录B:S1-MME接口XDR事件流程和关键信令点 (85)前言本规范对中国移动网内使用的深度包检测(DPI)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出要求,是部署统一DPI设备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级BBOSS与CSMP平台公众服务云业务接口规范v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级BBOSS与CSMP平台公众服务云业务接口规范(V1.1)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文档变更记录序号变更内容说明版本号版本日期执笔人1 讨论稿 1.0 2012/3/27 许翠萍2 修改稿 1.1 2012/7/11 许翠萍2.1 增加接口3.3-归档结果同步通知,用于数据一致性对比2.2 重新修改3.1,3.2章节中的业务流程描述,增加归档结果同步通知2.3 修改3.1.5.2和3.2.5.2中的交易报文,增加基础产品、资源产品的订单号2.4 修改3.1.5.2和3.2.5.2中的交易报文,删除一致性对比时间戳的说明目录文档变更记录 (2)1. 综述 (5)1.1. 文档概述 (5)1.2. 参考文档 (5)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接口定义说明 (1)2.1. 接口流程说明 (1)2.1.1. 大圈类交易 (1)2.1.2. 通知类交易 (2)2.2. 接口数据结构定义说明 (3)2.2.1. Message Header (3)2.2.2. Service Content (6)2.3. 接口方式 (6)2.4. 附件及文件上传方式 (6)3. 实时接口详述 (7)3.1. 公众服务云平台账号管理信息同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业务功能 (7)3.1.2. 业务约束 (8)3.1.3. 业务流程 (8)3.1.4. 业务属性 (10)3.1.5. 交易单元 (11)3.1.5.1. 交易属性 (11)3.1.5.2. 交易报文 (12)3.1.5.3. 返回码 (14)3.2. 公众服务云产品订购关系同步 (14)3.2.1. 业务功能 (14)3.2.2. 业务约束 (15)3.2.3. 业务流程 (15)3.2.4. 业务属性 (17)3.2.5. 交易单元 (18)3.2.5.1. 交易属性 (18)3.2.5.2. 交易报文 (18)3.2.5.3. 返回码 (20)4. 系统管理 (24)4.1.1. 机构签到 (28)4.1.1.1. 业务功能 (28)4.1.1.2. 业务属性 (28)4.1.1.3. 交易单元 (29)4.1.1.3.1. 机构签到 (29)4.1.1.3.1.1. 交易属性 (29)4.1.1.3.1.2. 交易报文 (30)4.1.2. 机构签退 (32)4.1.2.1. 业务功能 (32)4.1.2.2. 业务属性 (32)4.1.2.3. 交易单元 (33)4.1.2.3.1. 机构签退 (33)4.1.2.3.1.1. 交易属性 (33)4.1.2.3.1.2. 交易报文 (34)4.1.3. 连通测试 (36)4.1.3.1. 业务功能 (36)4.1.3.2. 业务属性 (36)4.1.3.3. 交易单元 (36)4.1.3.3.1. 连通测试 (37)4.1.3.3.2. 属性 (37)4.1.4. 对帐 (38)4.1.4.1. 业务功能 (38)4.1.4.2. 业务属性 (38)4.1.4.3. 交易单元 (39)4.1.4.3.1. 对帐 (40)4.1.4.3.2. 交易属性 (40)4.1.4.3.3. 交易报文 (40)4.1.5. 对帐结果上发 (47)4.1.5.1. 业务功能 (47)4.1.5.2. 业务属性 (47)4.1.5.3. 交易单元 (47)4.1.5.3.1. 对帐结果上发 (48)4.1.5.3.2. 交易属性 (48)4.1.5.3.3. 交易报文 (49)4.1.6. 交易报文查询 (52)4.1.6.1. 业务功能 (52)4.1.6.2. 业务属性 (52)4.1.6.3. 交易单元 (52)4.1.6.3.1. 交易报文查询 (53)4.1.6.3.2. 交易属性 (53)4.1.6.3.3. 交易报文 (53)4.1.7. 文本通知 (55)4.1.7.1. 业务功能 (55)4.1.7.2. 业务属性 (55)4.1.7.3. 交易单元 (55)4.1.7.3.1. 文本通知 (56)4.1.7.3.2. 交易属性 (56)4.1.7.3.3. 交易报文 (56)统一编码 (58)5.1. 系统编码 (59)业务以及交易编码 (59)5.1.2. 交换中心 (59)交换节点 (60)5.1.4. DOMAIN编码 (61)5.1.5. 机构系统编码 (61)5.1.6. 路由类型编码 (62)5.1.7. 省代码 (62)5.1.8. 系统应答类型以及应答代码 (63)5.2. 省代码 (65)1.综述1.1.文档概述公众服务云平台全网统一建设的用于承载公众服务云业务的云平台,其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公众用户提供云服务,公众服务云包括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以及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三种模式。
全新的移动信息化发展模式——山东省移动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 1 通过构建 基于互 联 网络 和移动 通讯 网络 的基础 应用平 台, 实现信息化应用 网络 环境的拓展 , 到全 网通 和“ 达 无所 不在 ” 的应用 建设 目标 , 从而满 足 日益 发展 的信息 化应用 需求 , 为各类 用 户提供信 息服务。 () 2 通过 整合各类 资源 , 实现整合创新 ,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为 各类应用需 求提供信 息服 务 , 极大 的推进 如通讯运 营商 、 会 应用 软件开发商及信 息服务提供商业务 的发展 。 () 3 通过 为政府 、 企业和社会公 众提供应 用服务 , 将极大 的促 进全社会信 息资源的共享与交互 , 为建设和谐社 会提供最先进 的 信息服务。
息化应 用环 境 , 推动全省 乃至全 国移 动信息 服务产业 的健康 、 持
山东省移动信息化综合服务平 台( 以下简称 “ 台” 是 在山 平 )
东省委 、 省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 , 在省 信息化工作领 导小组办公室 、 省信 息产业厅 的具体 指导 下 , 由山东省 电子 商务协会牵头组 织建 设的全 国首家基 础性 的省级移动信息化 综合服务平 台 , 是对 山东
可以培育出众 多新兴 产业 , 促进传 统产业 结构调 整和优 化升 级 ,
有效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 。 所谓移动信息化就是指将移动通 信任务 , 台将 为政 府 、 平 企业及 社 会公众提供 全面的信息应 用服务 , 推进信 息化应 用 、 在 实现 资源 整合和完成信息 交互等 方面将 发挥 巨大 的作 用。主要 包括 以下
维普资讯
鲁囊技 术 与鲁囊 亿
全 新 的 移 动 信 息 化 发 展 模 式
— —
山东 省 移 动 信 息 化 综合 服 务 平 2 口 -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专利申请技术分类分析
1、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1的分布情况
从图中能够看出,手机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要紧分布在H部(电学部),在G部(物理部)下也有相当数量,在F部(机械工程部)和C部(化学部)各有一篇出现。
1 IPC分类是目前唯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是依照专利申请涉及的技术方案所属领域来确定的,因此这些分类号能够用于比较粗略地确定专利申请的内容。
整个IPC分类表包括了与发明专利有关的全部知识领域,共分为8个部,每一部下又分成许多大类,每一大类包括一个或多个小类,每一个小类细分成许多组,包括大组和小组。
从大类分布情况看,申请最热的是在H04(电通信技术部分)。
其余在G06(计算;推算;计数)和H05(其它类目不包括的电技术)中。
在G01(测量;测试)等也有少量存在。
在H04Q——选择(站与站之间选择地建立连接的方法、电路或设备)下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最多。
其它发明专利申请分布在以下分类领域:
H04M——电话通信;
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
H04B——传输;
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
上述各类为涉及的最要紧技术分类号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