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概述
(完整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推荐文档

1、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
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点评:在中国许多县级以下的农贸市场里许多食品特别是炒货,都是自制自销的,这些摊贩在市场上有摊位店铺,在家里或其它较隐的地方有自开的加工厂。
加工爪子花生等一些炒货,这些加工厂所用的场所完全没有卫生可言,也没有任何审批手续,就是有往往都是很形式的东西,他们加工时所用的油当然不会是好油,来源渠道也完全不清楚,反正会有人专门到店铺里来推销,会自动送上门来,加工者并不管油到底好不好,只要便宜就行,他们明知不会是好油,但也不会想到可能是毒油,他们的商品会通过各种渠道流通到全国各种经营场所。
包括各种大型超市。
特别是各种宾馆酒家等,事实上炒货的“脏”说出来足可让人大倒胃口,他们所谓的工厂办了十几年,从来就没有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去过,一,他们的厂是地下的,二,这方面好象没有人去管,当地zf为了地方经济往往都是采用宽松政策,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食品到底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三,从来就没有人问过、查过商贩货物的来源和渠道,四,对于炒货并没有一些相关的较详细的法规可寻可依,特别是对一引起自产自销的小作坊,完全就没有相关措施。
五,中国人喜欢“运动”,往往是发现严重问题后就来一下“运动”,而不法商人为了利益是挖空心思,无孔不入,无时不动,而监督部门则是上面叫动他才动,在“运动”与“运动”的时间里,谁去保证商品的质量呢?2、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除了法律方面的局限性,还在于我们广大民众特别是官员对各种知识的贫乏,试想: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之前,又有几位官员清楚“瘦肉精”“苏丹红”“牛肉精膏”等概念呢?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中,最需要监管的是流通渠道和商品来源,可是监督部门人浮于事,有几个真正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着想并时时牵肠挂肚呢?3、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
历年食品安全事故

历年食品安全事故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历年食品安全事故》的内容,具体内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
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卫生系统带来巨大损失,成为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大家参考。
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
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卫生系统带来巨大损失,成为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大家参考。
1、202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202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
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3.202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
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4.202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报道,目前中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
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2020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a1116b960590c69fc37666.png)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2000-2021年)2021年(NEW!!!)催熟芒果4月6日上午,媒体走访了华润万家、人人乐等大型超市。
发现果品区大多摆放着用保鲜膜包裹的芒果,长得饱满,色泽鲜黄。
而海南芒果5月中旬才成熟,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芒果基本都是被一种叫“乙烯利释剂”的“药”催熟的。
“乙烯利释剂”是一种低毒农药,如果用量过大、就会超出国家标准,食用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提醒广大消费者,吃芒果时,最好清洗干净、去皮食用。
上海染色馒头202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
上海工商部门连夜查扣6048只涉嫌“染色”馒头。
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已被责令停产整顿,企业责任人被公安部门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馒头作为最普遍的食物之一,上海的染色馒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
全国各地开展馒头检测行动,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水银刀鱼4月9日,江阴一顾客在城中菜场购买了12条刀鱼,加工时发现其中3条体内掺有不明物,经无锡市公安局物证部门鉴定为水银。
注入水银使刀鱼增加重量卖出更高的价格,还可以让死刀鱼看起来更有光泽。
水银学名“汞”,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体状的金属。
然而经过灌装水银加工过的刀鱼,简直就成了毒鱼,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一般人体吸食少量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万能牛肉膏2021年4月,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广泛流传“牛肉膏”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以将鸡肉、猪肉加工成“牛肉”。
据市民透露,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
如果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之后,广东佛山又爆出有商家在猪肉中添加硼砂等有毒有害原料假冒牛肉,涉案假牛肉数量超过了1.6万公斤。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相关推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精选5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1一、调查背景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
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
我们进行此次关于居民食品安全的调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海宁各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观念进行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省份,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状况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别。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
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
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在农村或城市生活获得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
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本次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
被调查者年龄从20岁到70岁,以20-40岁为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食品安全的消费意识;遇到的食品问题以及处理方式;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等。
调查结果及分析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98%。
参与调查的居民中,男42名,女58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4%,20-30岁的占30%,30-40岁的占26%,40岁以上的占20%。
法律案件地沟油事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地沟油事件是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本文将从地沟油事件的背景、案件概述、法律分析、案件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地沟油,顾名思义,是指从地沟、下水道等地方回收的废弃油脂。
这些油脂原本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润滑剂等,但由于回收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无法达到这些产品的生产标准,于是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于生产食用油。
2011年,我国多地发生地沟油事件,导致大量消费者食用后出现食物中毒、身体不适等症状,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案件概述1. 地沟油事件涉及的主要犯罪行为包括:(1)非法回收地沟油:犯罪分子从餐馆、食堂等地方回收废弃油脂,未经处理直接用于生产食用油。
(2)非法加工地沟油:犯罪分子将回收的地沟油进行简单加工,去除异味,然后以低价出售给餐馆、食品加工厂等。
(3)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餐馆、食品加工厂等购买地沟油,用于制作食品,销售给消费者。
2. 地沟油事件的主要涉案人员包括:(1)非法回收地沟油的犯罪分子。
(2)非法加工地沟油的犯罪分子。
(3)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餐馆、食品加工厂负责人。
(4)监管不力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三、法律分析1. 非法回收地沟油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非法加工地沟油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有毒、有害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案例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案例
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这事儿当年可轰动了。
一些不良奶粉厂商,为了让检测的时候蛋白质含量数据好看,就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
这三聚氰胺可不是啥好东西,根本就不能被人体正常吸收,结果好多小宝宝喝了这种奶粉后,都出现了肾结石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那些可爱的小宝贝们,有的肾都被结石折磨得不行了。
全国上下都愤怒了,这简直是拿宝宝们的健康开玩笑啊。
那些无良企业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事件也让咱们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更加重视了,标准也更严格了。
二、地沟油事件。
你能想象有人把从下水道里捞出来的油重新加工,然后再送上咱们的餐桌吗?没错,地沟油事件就是这么可怕。
一些不法分子,收集饭店下水道里那些油腻腻、脏乎乎的泔水油,经过一些简单又恶心的加工,伪装成正常的食用油。
这些地沟油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吃多了对身体那可太有害了,什么肠胃病啊,致癌风险都会大大增加。
老百姓知道这事儿的时候,都觉得太恶心了,在外面吃饭都提心吊胆的。
后来国家大力打击地沟油的生产和销售,就是要把这种恶心又危险的东西彻底赶出咱们的餐桌。
三、瘦肉精事件。
那些养猪的人里啊,有一小撮贪心的家伙。
他们想让猪长得瘦肉多,卖相好,就给猪喂瘦肉精。
这瘦肉精可不得了,猪吃了它虽然是长瘦肉了,但是人要是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那心跳就会加速,就像刚跑完百米冲刺一样,还会手抖、头晕呢。
好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这种猪肉,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
这事儿被曝光后,大家买猪肉的时候都开始小心翼翼的,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猪肉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不让这些喂了瘦肉精的猪肉流入市场。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重大事件1、毒大米事件:2000年12月4日,广东省市卫生防疫部门、市区工商部门查封了八吨掺了石蜡油的东北大米。
2001年广州7月又在天平架牛利岗一货仓商店有掺有矿物油的“毒米”查处300吨“毒大米”经过漂白等加工……。
致癌大米”一般由霉变、生虫的陈旧米加工而成,经过去皮、漂白、拌油之后才能摇身变成“优质大米”,所以一般这些米粒都不怎么完整、完滑,如未加香精则仍有股霉味,如加上香精则会发出其它香味。
毒大米”的主要有害物质是黄曲霉,在食品污染的因素中,生物毒素污染危害最重大,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
有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以上。
2008年9月日本市场也出现了“毒大米”事件,但是事情暴露后,当事人日本奈良米谷销售公司社长中川昭一(54岁)无法活下去,以自杀谢罪。
2、敌敌畏火腿事件:2003年11月16日“敌敌畏金华毒火腿”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之前在2002年金华市有关部门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使用违禁药物生产火腿的企业就有25家之多。
据知情人说,往火腿里添加敌敌畏在当地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用敌敌畏等违禁药物加入水中,来浸泡猪腿为了防止蚊蝇和生蛆。
为什么被当地人认为是“公开的秘密”的加工法可以沿用那么多年,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
3、苏丹红事件: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召回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359种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1号”。
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1号”的行动席卷全球。
2005年3月2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向社会通报,经检测认定,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油中含有“苏丹红1号”,打响了全国查处涉红食品的第一枪。
从3月5日开始,“苏丹红1号”被滥用为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就不断被广东、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工商、质检部门检出。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辣椒酱、辣腐乳、酱腌菜,到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长沙坛坛香牌风味辣椒萝卜、河南豫香牌辣椒粉以及方便面里相继被检出了“苏丹红1号”……。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油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污浊不堪,执法人员查获大量地沟油 。
“一滴香”
2010年8月31日,山东媒体爆出,“只需一滴, 清水就能变高汤”的食品添加剂“一滴香”是 通过化工合成的有毒物质,食用后会损伤肝脏, 还能致癌。
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2006年9月13日以来,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 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截至9月16日已有300多人次到医院就诊。 “瘦肉精” 学名叫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添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的瘦肉率, 现已禁用。 瘦肉精含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可能出现肌肉震颤、头晕、呕吐、 心悸等中毒症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危险性极大。
我国食品现况Leabharlann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食品安 全问题日益严重,从最初曝光的二恶 英、红汞、甲醛(福尔马林)、激素、 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面粉 漂白剂、假酒(甲醇)、洗衣粉油 条 、陈化粮毒米、苏丹红、瘦肉精、 铁酱油、毛发酱油,到牛奶业普遍使 用三聚氰胺、养殖业普遍滥用抗生素、 食品工业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 氢化油(反式脂肪酸)、农药残留严 重超标 等等,直到近几年不顾一切 冒然推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化。这些问 题已对人民生命健康和民族生存构成 严重威胁。
企业缺乏社会责任 , 缺乏社会道德,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牛肉膏"
2011年4月,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 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
死猪泡农药腌腊肉
2011年 4月27日南方日报记者 曝光了广州一非法作坊在死猪 中拌入剧毒农药腌制腊肉,并 且公开销卖。白云区质量技术 监督局副局长易忠说,该窝点 使用的盐很可能是工业用盐, 而现场发现的敌百虫是剧毒物 质,绝对不允许添加入食品内, “该窝点除非法生产,还涉嫌 在食品中添加国家禁用的物 质”。而这间非法作坊所生产 的“问题腊肉”,不仅堂而皇 之地流入白云区多家农贸市场, 甚至还摆上了附近一家“张家 港市好又多连锁超市”,每日 购买此种腊肉的街坊络绎不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11日,卫生部证实, 经调查,高度怀疑三鹿集团旗下的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 污染;同日,三鹿集团承认奶粉受 污染,全部召回8月6日以前产品。
称的纯猪骨熬制汤底是用猪骨汤浓缩液
政府管制根本不到位 这是一种政府权力的缺失
味千拉面“汤底门”事件
2011年7月,味千拉面被媒体曝光,称 其猪骨熬制的拉面汤底实则是由专门的 汤粉、汤料调制出来,而根本不是广告 宣传的老汤。此新闻一出,让味千拉面 身陷“汤底门”事件。
味千拉面7月25日已公开承认其汤
底并非猪骨现场熬制,但澄清其着力宣
河北省曲周县的张玉军在2007年 7月前一直在当地从事养殖业。在养 牛过程中,他经过多次试验,“发明” 了将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按一定比例 配制“蛋白粉”的方法,据称“能够提高 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而且不易挥发 ,不易被检查出来”。
地沟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 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 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 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 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 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 毒性则是砒霜的100倍。
染色馒头
2011年4月初,央视曝光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 分公司涉嫌将白面染色制成的馒头,在上海华 联等多家超市销售。报道播出后,上海工商部 门组织相关企业自查,并已经发现了涉嫌染色 处理的馒头。
毒豆芽可致癌
2011年4月17日凌晨,沈阳市 公安局端掉一毒豆芽加工窝点, 在该窝点内查获使用有害非食 品添加剂制成的豆芽2吨,半 成品8吨,老板称这种豆芽 “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 。 有数据指出沈阳市场上近三分 之一是毒豆芽。了让食物更加 漂亮、增加黄豆发芽率,这些 豆芽里被加入了尿素、恩诺沙 星等违法添加剂。其中尿素用 量超标27倍;恩诺沙星是一种 抗生素,一般用在动物身上; 6-苄氨基腺嘌呤长期食用则会 在人体内产生可致癌的亚硝酸 盐。
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2006年9月13日以来,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瘦肉
精食物中毒事故,截至9月16日已有300多人次到医院就诊。 “瘦肉精”学 名叫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添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的瘦肉率,现 已禁用。 瘦肉精含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可能出现肌肉震颤、头晕、呕吐、心 悸等中毒症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危险性极大。
2005年3月一则消息引起了全国的震动:亨氏美味 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辣椒酱被 检出“苏丹红一号”,随后肯德基快餐食品的调料在 检查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很多中国人 由此次的苏丹红事件开始关注我国的食品安全性问题。 食品中添加苏丹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红色,以掩 盖天然辣椒素光照褪色的缺点,使辣椒制品长期保持 鲜红的颜色。正是由于苏丹红具有染红其他食品的功 能,加上价格低廉,很快在印度等国率先被不法商家添 加到食品中去。
企业缺乏社会责任 , 缺乏社会道德,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牛肉膏"
2011年4月,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 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
死猪泡农药腌腊肉
2011年 4月27日南方日报记者 曝光了广州一非法作坊在死猪 中拌入剧毒农药腌制腊肉,并 且公开销卖。白云区质量技术 监督局副局长易忠说,该窝点 使用的盐很可能是工业用盐, 而现场发现的敌百虫是剧毒物 质,绝对不允许添加入食品内, “该窝点除非法生产,还涉嫌 在食品中添加国家禁用的物 质”。而这间非法作坊所生产 的“问题腊肉”,不仅堂而皇 之地流入白云区多家农贸市场, 甚至还摆上了附近一家“张家 港市好又多连锁超市”,每日 购买此种腊肉的街坊络绎不绝
低成本,在生产中加入了有致癌成分的碳酸氢铵化肥、 氨水用于增白。该粉丝主产地山东招远市100多家粉丝 厂因此关张停业。这一事件使历史名牌遭遇信任危机。 中国传统名牌尤其是以地域命名的品牌,几乎都存在一 个品牌所有人缺失的问题。谁都可以用这块牌子挣钱, 但谁都不负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丹红
随着一连串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我 国食品安全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国内
大头婴儿(劣质奶粉): 2004年4月30日,新华网披露:在安徽省阜阳市,
由于被喂食几乎完全没有营养的劣质奶粉,13名婴儿 夭折,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龙口粉丝事件 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揭露:一些粉丝生产商为降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中国有机商城 食品网,绿色有机食品,健康零食,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商城
我国食品现况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食品 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从最初曝光的二 恶英、红汞、甲醛(福尔马林)、激 素、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 面粉漂白剂、假酒(甲醇)、洗衣粉 油条 、陈化粮毒米、苏丹红、瘦肉 精、铁酱油、毛发酱油,到牛奶业普 遍使用三聚氰胺、养殖业普遍滥用抗 生素、食品工业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 滥用氢化油(反式脂肪酸)、农药残 留严重超标 等等,直到近几年不顾 一切冒然推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化。这 些问题已对人民生命健康和民族生存 构成严重威胁。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 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 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被查获存在非法使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
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污浊不堪,执法人员查获大量地沟油 。
“一滴香”
2010年8月31日,山东媒体爆出,“只需一滴, 清水就能变高汤”的食品添加剂“一滴香”是 通过化工合成的有毒物质,食用后会损伤肝脏, 还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