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人物形象题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习题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①,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此诗作于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之时。
“怀嵩楼”,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刺史时所建,因其曹分司洛阳,建楼以表怀念嵩山、洛阳之意。
①画角:彩绘的号角,用以报时。
这首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①李商隐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䴙鹈泉①畔猎,路人遥识郅都①鹰。
【注】①诗题下作者自注:“使君远祖,国初功臣也”契苾通是铁勒族契部落人,贞观六年,契苾通五世祖契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
①䴙鹈泉:在今内蒙古五原县。
①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
赵臣瑷于《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评价:“义山撰人,神采奕奕。
”此诗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使君形象?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对酒赠少章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①。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①少章:秦觏,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
①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问“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情劈空而来。
B.首联,诗人“身何托”和客人事业、生活“未空”构成鲜明对比,极写客人的踌躇满志。
C.诗歌第四句的意思是: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
D.颈联对仗工整,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形象表达了诗人愁情之深、内心之苦。
4.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张旭①(节选)李颀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诗歌人物形象题

诗歌人物形象题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题: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绝句,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6分)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答案:《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题: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
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注意点:(1)要关注时代背景、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
(2)要抓住诗中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
“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的二子(两人),重友情;“试春风”,显其飘逸。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1、当诗中人物形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由于粗心大意,不能根据题干要求判断应鉴赏诗人形象还是诗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亭子言怀①张谓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②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注]①本诗约作于诗人大历年间任潭州刺史时。
②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数丛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流露出诗人的恬适之情。
B.“玄猿呼郡吏”是人们到西亭子游玩时所看到的情景,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诗人以看景知高下、闻声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
D.这首诗的语言朴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相似。
16.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尾联的意思:不时地带着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②形象:诗人是一个平易近人、闲适自在且热爱自然的官员。
他身为刺史,却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时时缓步寻景,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错误,诗人突出的不是自己的赏景经验与观察力,而是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看尾联的意思。
“官属不令拘礼数”的正常语序应为“不令官属拘礼数”,也就是说不让大小官员受礼数拘束;“时时缓步一相寻”的主语是自己和“官属”,“缓步”是寻赏美景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心情之闲适。
合起来是说自己要不时地带着不分尊卑的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再看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人身为刺史,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高高在上,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一起去缓步寻景,既看出诗人的闲时,诗句中又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练习题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 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 首诗加以分析。(4分)
文本解读
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在北宋做过地方 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
扬等。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 面的题目。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 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 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 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专题01 诗歌形象之赏析人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

专题01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一、(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①杜甫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②。
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 ①成都草堂营建时,诗人向朋友讨要松树苗。
韦少府,即韦班,官少府。
②老盖,《酉阳杂俎》谓松树千年始平顶偃盖,故称“老盖”。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杜诗前两句将松树与其他树作对比,从体态和颜色上衬托出松树独有的形象特点。
B.李诗写南轩松树荫下生出古苔,上下辉映,绿染秋空,侧面表现松树的古久茂盛。
C.李诗起笔平淡,交代松树的位置和状貌,而在诗行推进中逐渐体现出不凡的气象。
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D【解析】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错误,杜诗并非“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
前两句是写诗人想象中的松树形象,后两句是表达诗人寻觅小松树栽种的来意。
故选 D。
(2)清代吴乔《围炉夜话》中说“诗中须有人”。
从两首写“松”的诗中,分别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参考答案】①杜诗中以松树不同于其他树木的形象,暗喻诗人卓然不群、超然脱俗的形象特征,为存千年而觅霜根的做法,体现了诗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
②李诗中描绘南轩孤松枝叶绵密茂盛、昂首天外,既展现诗人孤傲潇洒、超然物外的特点,又写出其刚正不阿、壮志凌云的形象。
(每点 3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杜诗:“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两句,诗人称赞松树“落落出群”“青青不朽”,与榉柳杨梅截然不同,高超出群的形象,其实暗喻了诗人自己卓尔不群的形象;“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写诗人想要追求松树千年留存而从小小松树养起的行为,可见诗人有凌云壮志,而又愿意从小处做起,体现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1.结合背景,了解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
3.注意景物、典故、修辞等对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二)诗词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以人物自身分类:1.少女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不拘。
4.军旅者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生活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不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不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盛大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无望或不屑为官者。
情感:喜爱自然山水、自然真趣,向往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生活,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不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以人物情感分类: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诗歌形象题答题模板

诗歌形象题答题模板一、诗歌形象题答题模板诗歌形象题是诗歌鉴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呢,下面就来唠唠这个答题模板。
1. 确定形象类型人物形象。
如果诗歌中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等,那就要抓住这些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比如说李白的将进酒里“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里提到陈王曹植,通过他宴饮作乐的行为,塑造出一个洒脱、豪放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不只是为了写景,像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的空山、明月、清泉等景物,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这些景物形象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事物形象。
有些诗歌会描写特定的事物,像于谦的石灰吟中的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经过重重磨难,却要留清白的形象,其实是诗人自己人格的写照。
2. 分析形象特征从描写手法入手。
如果是直接描写,像“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外貌特征,满脸灰尘,头发花白,手指乌黑,那形象就很直观地呈现出来了。
要是间接描写呢,就像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天寒白屋贫”,用寒冷的天气和简陋的屋子来烘托出屋里人的贫寒。
从关键词语分析。
在诗歌里找那些能够体现形象特征的词语,比如“孤”“独”“愁”等。
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和“独”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渔翁孤独的形象特征。
3. 概括形象意义对于人物形象,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等,还要看这个人物形象反映出的社会现象或者诗人的思想感情。
就像杜甫诗中的很多小人物形象,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也表达了杜甫对他们的同情。
景物形象的意义呢,要从意境、情感等方面去考虑。
比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夕阳,这个景物形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意境,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事物形象的意义往往和诗人的人格或者理想有关。
像梅花在很多诗里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因为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诗人就用梅花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 解析:- 从“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可知他的家在城边,却要沿着野外小径才能到达,周围是桑麻地,可见他幽僻高雅,热爱自然。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种菊却还未开花,表明他随性洒脱,不急于求成。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家中无人,去山中,而且每日到很晚才回来,体现出他超尘脱俗、寄情山水、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 解析:- 从环境描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看,天地间一片寂静、寒冷,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这个“蓑笠翁”是孤独的,他独自在孤舟上垂钓,周围没有其他人的踪迹。
- 同时他又是清高、孤傲的,在如此严寒、孤寂的环境中,他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坚守自己的行为,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高洁品质。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形象?- 解析:- “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写出小儿不加修饰、天真可爱的样子。
- “侧坐莓苔草映身”,他侧身坐在莓苔上,被草遮掩,说明他专注于垂钓这件事。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当路人问路时,他远远地招手而不回答,是因为害怕惊到鱼,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他天真无邪、聪明机灵又做事专注的形象。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4.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 解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劲风中角弓鸣响,将军在渭城打猎,开篇就渲染出将军的英武气概。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枯草中鹰眼锐利,积雪融化马蹄轻快,描写出将军打猎时的矫健英姿和高超的骑射技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熟悉高考人物形象提问方式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
二、熟悉高考人物形象提问方式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 简要分析。
诗人形象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定 风波》中 的“我 ”
课堂检测
下列诗句中的人物形象是主人公形象还是诗人形象?
1、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主人公形象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人形象
二、熟悉高考人物形象提问方式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③全诗表现了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和闲适自得的 情怀。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物形象:
少年英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词人自己: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了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分类
主人公形象
《木兰诗》中的木兰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
③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也传达了
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
情。(2分)
形象的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思路方法小结
①概括形象
特征(品质、性格、追求、经历、外人评价等)+身份
(豪士、悲士、隐士、英雄、爱国者、游子、思妇、少女 、劳动妇女、贫苦人民等)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注释、情词、景物、各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
二、小结:高考人物形象提问方式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2、请结合诗中某几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
的自我形象?
3、概括某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XX联分析诗人/XXX的形象/形象特点。
三、当堂练习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①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隐士形象。
②“竹轩”“柴门”“狭径”等写出简朴清幽的 生活环境,;“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 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 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本诗塑造了采桑女怎样的形象?
①勤劳善良,因苛捐杂税而倍感压迫的下层劳动妇女
形象。(2分)
概括形象
②采桑女在早春清晨的寒风里采桑,蚕幼桑小,无法 交税,泪如雨下。这样的景物衬托和神态描写表现 了采桑女内心的痛苦无助。 (2分) 分析形象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
即:人物的思想情感;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总结
一、诗歌人物形象的分类
二、人物形象题提问方式
三、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思路:概括形象、分析形象、形象意义 方法:注释、情词、景物、手法
作业
P73-74 (十一)(十二)(十三)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 唐彦谦:唐末诗人。此时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 提前到阴历二月。 里胥 xū :古代管理乡里事务的小吏。 初眠:蚕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为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诗歌塑造的采桑女的形象是怎样的?
采桑女 唐彦谦
示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