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学研究生自述
在职考生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的艰辛历程

在职考生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的艰辛历程2006年,我参加了北大的考研,考的是北大法学院。
我的初试成绩排在第8名,当年1:2的比例,总共126人进面试,所以对自己的初试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我本科学习成绩不算优秀,是一边工作一边考,但是复习的经验和教训或许会有对各位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有用的东西。
与很多应届考研同学不同,但同很多往届考研同志相同,我是一边工作一边考研,而且考的是北大法学院民商法专业。
或许可以说北大法学院是中国最难考的法学院之一,民商也算是法学院的热门专业,所以当有同学听说我是一边工作一边考时,都劝我放弃,不必劳而无功。
我本无必胜把握,听到这种论断,心中更是惴惴不安,但是出于对工作现状的不满与对北大的渴望,我决定试一试。
北大的专业考试要考十门,这本已让人头痛,但更让人头痛的是没有指定教材,我本科不算一个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中国政法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没拿过一次奖学金,学习成绩在班里应该是在8名到12名之间吧。
总之,自从入大学时起就没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自豪过。
相对于本校的女生,我可以算是个坏学生,很少上课,主要是自己喜欢的老师课堂爆满,占不到座位,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又实在听不进课;但相对于本校的男生,自己算是比较爱学习的,因为相对而言自己去图书馆的时间要多一点。
但是,以我的教训要告诉大家的是:本科认真学习对于考研十分重要,认真听课尤为重要。
我是工作后第二年的下半年有考研的打算,想考政法大学以外的学校,当时离一月份考试的时间大概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了,如果从此时开始找资料,开始准备考北大法学院,自认为可能性太小,就想考清华法学院,但后来听说清华自费,又心疼学费,还是放弃了,所以又拖到工作的第三年(2005年),终于下定决心考北大法学院。
当年的一月到三月是我收集考研资料和听取先行者意见的时间,北大法学院虽说不指定教材,但是网上仍流传着考研书目,所以看书并非漫无边际。
大家可以去浏览一些考研网站及频道,自己觉得其BBS很有用,我当时在四川一边工作一边考,不能报班,身边也没有志同道合的战友,大部分考研信息都是从网上找到的。
考研经验:北大法学

考研经验:北大法学确认自己已经被北大法学院录取后,我反倒没有了先前那样的紧张与兴奋。
人生新的一页又要翻开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也正在朝我走来。
不过在向往未来之前,我想还是先把自己这一年多来的经历总结一下,给自己一个小结,也给以后的师弟师妹们一些经验和建议。
我是从4月份开始准备考北大法学的。
考北大之前我也犹豫过,毕竟那是一个很富有挑战的地方,失败的机率也很大。
但是在征询了一些师姐的建议后,我还是选择了考北大法学(ps:我本科也是在一所著名的法学高校度过,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放弃了考本校的想法)。
我觉得北大一直是我儿时就梦想的地方,自己有这个机会就应该去拼搏一下。
有了目标,路途上可能的风险与困难也许就不是那么让人担忧了(ps:建议大家做抉择的时候一定要花些功夫考虑,可是一旦做了决定,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不要再考虑过多的风险与失败)。
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决定之后,我开始广泛的搜集关于考北大法学的各种信息。
在这里要十分感谢我的一位师姐。
她给我的经验和资料却极大的帮助我在考研初期就建立起考北大法学院应有的思路和复习方法。
一些复习计划也随之形成(ps:向前人请教是我们成功的一条捷径。
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捉摸,能力的提升是很慢的)。
五月初到9月份期间,我进行了第一轮的复习。
这段时间的主要复习工作是仔细阅读参考书目。
北大初试考十科,由于部分科目还有一些子科目,比如经济法,所以实际上就要复习十五本左右的书籍,第一遍复习的工作量很大而且进度缓慢。
我本科的时候虽然也好好学习过专业知识,有一些底子,但是要在短期内一下子精读十几本新书(我们学校的书和北大的参考用书差别比较大),还是很费精力的。
因为进度比较慢,自己有一段时间也很急躁,热别是在8月份天气很热的时候,感觉看书的时候目光只是在书本上“平移”,内容根本就没有进入脑子。
于是我就强迫自己记笔记,这样就会好很多。
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消磨”英语真题来解气。
十月初我开始进入第二轮复习。
我就这样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硕士.doc

我并不以为考上北大有什么了不起。
考上之前是这样认为的,考上之后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在这里写这篇文章丝毫没有一种终于熬出了头之后洋洋自得的感觉。
我只想告诉你们:考研这件事,既不是让你去天上摘星星,也不是让你去水中捞月亮,它实在不是一件不可行之事。
有了这样一个前提,你还怕什么?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只要你坚定了必上的信念:在你永不放弃这一信念的基础上稍稍努力一点,你就可以成功的!不要怀疑,不要动摇,你就勇往直前吧!北大之门就在那里为你敞开着啊!拿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我说不出有种怎样的心情。
平平静静中,恍惚生出一种隔世之感了。
我为什么要考北大?我也说不清。
好像很早的时候就对这所学府心神向往了。
也许是在高中,也许是初中吧。
初中的时候想得的可能还是怎样考上我们那个市的在全国还有些许名气的重点高中,也许那时北大还只是心中一个遥远的梦。
但我初中时的成绩并不好。
初中三年我在班上从来都排在25名以后,而按当时的惯常情况来看,只有班上前五名的同学才有可能进重点。
但我不怕!我要拼一拼!我就是要考上重点!我就是要让别人刮目相看!于是我在班主任不信任的眼光中争取到了那个报考重点高中的名额(当时名额是有限的,每个班限报5人左右,按说我是没有资格的)。
然后我就参加了那次中考。
考出的成绩在班上是第六名,我前面的五个同学都上了,我却以4分之差被拒之门外。
我当时很痛心离成功只差那么一步之遥了!但在那一刻,我坚信了这样一个道理:不是不能成功!没有不能成功的事!虽然我没有跨过那条有形的分数线,但我确信自己已经跨过那条束缚我思想的无形之线了。
去看成绩的时候,我的班主任给了我一个混合着惊讶与赞赏的眼神,并对我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再加把劲,你就蹦过去了!”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了坚定的信念所能带来的巨大力量。
我也相信并非只有我一个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
但是我还是想说出来,希望能够给那些还不太确信自己的人一点点鼓励。
总之,我是从此相信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有一种不甘落后,永远向前的精神追求,和一种“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可以成功”的强烈的自我肯定意识;那么不管外界因素如何变化,你都可以成功的!这一点,在我的考研经历中得到了证明。
北大法硕考研励志故事

北大法硕考研励志故事曾经有一名叫小明的大学生,梦想着能够进入北大法学院攻读法硕。
然而,他的成绩并不突出,他现在的学校也并不是名牌大学,所以他完全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是,他内心深处有一股不甘平庸的血液在奋力奔涌。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小明开始了艰苦的自学之路。
他每天都用宝贵的时间坚持自己的学习,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宿舍里。
他阅读了大量的法学书籍,系统地进行了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同时,他也经常参加各种模拟考试和竞赛,不断检验自己的水平,锻炼自己的应试能力。
然而,即使经过了这么多的努力,小明依然扎扎实实地考着中等水平。
他看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没有太大的回报,有过放弃的念头。
但是,每当这种念头一出现,他就会回想起小时候的梦想,就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那股力量再次燃起。
终于,到了法硕考研的那一年,小明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做足了准备。
考试当天,小明紧张地投入了考场中,全力以赴地完成了每一道题目。
他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出色,但是他知道,他已经尽力了。
等待结果的日子仿佛过得很慢,小明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上帝似乎看到了他的坚持和努力,当他收到北大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他眼眶湿润了。
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小明进入北大法学院的日子,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那么的值得。
北大法学院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都让他受益匪浅。
他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用心聆听每一位教授的讲解。
他明白,在这个国际一流的学府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将会是他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经过四年的学习,小明毕业了,顺利获得了法硕学位。
他现在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律师了。
回首过往,他深深感慨自己的选择和努力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他不断努力,坚持自己的梦想,才能走到今天的成果。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成绩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唯一标准。
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坚持努力,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路多么坎坷,我们都要勇往直前,坚守初心,不断追求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我们自己期望的样子,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北大经济法考研考生心得小记

北大经济法考研考生心得小记不同道路各有各的精彩,但每一个努力追求的人都值得尊重。
考研确实比较辛苦,最大的挑战在于疲惫、焦虑和自我怀疑,尤其是考名校竞争非常激烈、不确定性大。
这个过程光有信心远远不够,方法、信息、毅力和一点点运气都必不可少。
希望我的一点经验可以对迷茫中的同学有所帮助,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而且是事后的视角,多有遗漏。
一、时间想想我的事情还是有点励志。
大四第一年考北大国际法学,初试第一复试被刷。
当时很有些伤心和惊讶,但是从中吸取了很多生活的教训和经验,成长不少。
后来我决定再考一年经济法,感觉内容更加充实,即使没考上还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可见心态还是很积极的。
所以政治、英语、综合课主要是第一年解决了,第二年换了经济法,难度比国际法有所增加,所以主要精力在经济法专业课上。
享受了毕业季,7 月之前没有正式开始复习,与考研有关这期间主要是搜集考试资料,比如真题、教材,看看经验贴、安排复习计划、思考一下人生方向什么的。
7 月——12 月算是第二次考研的时间,大四过了司考,不用再占时间,但还是有一些其他事,暑假旅行、拔智齿等总计用了三周;10 月中旬考了一下 CPA(税法、经济法,飘过)之前,对CPA 复习折合成天数大约占了 25 天,十一旅游 7 天,剩下的时间是考研复习时间。
我平均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是 8-9 个小时,平常去自习尽量不带手机没这个条件的非应届生我觉得可以租房,家里太安逸)。
其实我发现时间长短并不重要,有人长有人短,而且各种事情相互穿插也影响了对时间的计算,正确的方向、有针对性的计划以及强大的执行力是成功的保障。
二、初试(一)政治和英语有很多人谈经验,我最大的体会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我觉得按照政治英语平均 75 的目标来设计就可以。
我的政治买了肖秀荣的全套(可能差一两本),不同阶段跟着看,该做的题一做(主要是真题和 1000 题),考前什么肖四(肖八不用了,范围太大背不过来,重点在肖四中有所体现了)、任四押题卷买来背一背,背的时候背要点和关键词。
北京大学法学院考研体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考研体会北京大学法学院考研体会我本科北京理工大学法学出身,虽然老师也大多都是北大等知名大学的博士生,但法学学习的学术氛围可想而知,加之我对法律并不感冒,所以前3年对法律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考前突击中学到的那么一点点皮毛而已。
大三的寒假结束时,我决定考北大(可见我多么年少轻狂),但是我也不是盲目的,因为觉得自己很有潜力,努力学习应该不无希望。
3月份我开始疯狂搜集考北大的各种信息,买到了各种资料,买齐了所有课本(没想到后来10门改6门,白买了好多书),开始准备复习。
也就是隔三岔五地上上自习,而且三年来都没怎么学习,根本都不会学了。
后来考研复习结束以后才发现,从3月到6月我的复习基本都是没用的。
7月份我参加了凯程北大法学的辅导班,也是从辅导班以后才开始正式开始复习的。
暑假参加完辅导班我便回家复习了,那阵还赶上有奥运会,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每天挣扎的,不过还是基本保证有一定复习时间的。
9月份回来一直到10月中旬,开始加大复习强度。
10月下旬以后我便开始疯狂复习了,一直坚持到考前6小时。
最后成绩让我非常吃惊,专业卷125,虽未进复试,但心满意足,毕竟基础不一样。
这段时间或多或少也总结出一些心得,以下第一部分就是介绍一些我的心得,第二部分具体各门简单聊聊。
第一部分:心得篇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有效学习时间这点我感悟是很深的。
就我复习的那个固定自习室而言,不少同学总是早上很早就进教室了,但进了教室经常会趴着睡一会觉、出去打、出去吃饭、出去买东西、和一起复习的同学聊个天等等,很多很多小块的时间其实就把你的学习时间挤掉了。
也可能在学习的时候思想不能高度集中,导致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其实很短。
我觉得这点是非常致命的。
考北大要看的东西非常多,没有时间拿来浪费。
对我个人而言,我从小就爱赖床,所以我每天再怎么挣扎都早起不来,一开始会逼自己早起,却发现效率很低。
后来我干脆让自己睡够,我差不多每天得睡到8点半多,然后9点多点到教室。
北大考研自述

北大考研自述我始终坚信,北大考研是我前进道路上的必经之地。
回顾过去,我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广度,同时深耕专业领域。
我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也对北大这个学府充满向往。
在大学期间,我刻苦努力地学习,不仅在专业课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担任社团干部,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我时常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不断增强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实际能力。
在研究生阶段,我立志要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北大作为国内顶尖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学术资源,一直是我心目中攀登学术巅峰的理想之地。
我相信北大的优秀师资和学习氛围,一定能够给予我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成长机会。
当然,我也深知北大考研道路并不容易。
对于我而言,北大考研不仅是一次智力的较量,更是对毅力和坚持的考验。
在备考阶段,我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我也会积极参加科研项目,争取发表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以彰显自己的研究实力。
相信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一定能够为自己的梦想赋予更多的光芒。
如果能够顺利被北大录取,我将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
我定会虚心向师长请教,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
我还将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我也将积极投身于北大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工作,回馈社会,践行“耕读传家,厚德载物”的北大精神。
北大考研之路充满坎坷,但正是这种坎坷才能使我更加坚定对北大的向往和对学术的热爱。
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在北大这片沃土上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期待能够在北大的学习生涯中不断成长,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带着北大的学术光环走向人生的巅峰。
我是怎样成为北大法学研究生的

我是怎样成为北大法学研究生的2009年4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布了法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我有幸榜上有名。
家人、朋友、同学皆为我高兴,我自己也暗自庆幸,终于可以把一路走来心中的无限担忧像灰尘一样轻轻地掸掉。
凯程在2014年北大法学考研中录取8人,其中2人勇夺细分方向状元,3人复试第一名,北大法学院作为国内最好的法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包括总理,凯程对法学的理解,具有独到的优势,三级法是北大法学考研的法宝,并且北大法学专业课6+1,凯程都有全面而应试性的辅导,集训营提供了最强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保障,也是凯程法学成功的保障。
对于考研,我习惯把它比作一次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尽管没有血与火,没有杀戮,但一样充斥着残酷的竞争,充满了风云变幻。
无论如何,考研的成败对每个具体的人而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人生!考研又是一场攻坚战,不仅需要我们全力以赴,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实力,还需要我们拥有巨大的勇气和必胜之信心!这些都是赢得考研之战的前提条件。
鼓足勇气,选择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在正式投入复习之前,考研人首先得想好自己到底应该报哪个学校,并考虑是否继续考本专业。
这一问题虽然应该慎重考虑,却也不能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选择学校方面,大家都想去考一个尽可能好的院校,然而考虑到自身实际和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很多人都会存在不少顾虑。
想报考一个好的院校,又担心万一失利,一年之功白费;而如果求稳,一方面在几年之后的就业方面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复习得很好也考得很好,可能会有些许遗憾。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主张是:若无特殊情况,则应鼓起勇气报考自己心仪的院校。
考研是一次大比拼,近一年的时间也不短暂,如果自己能够下定决心,敢于坚持、勇于拼搏,是大有可为的!也许有些同学会考虑本科时的成绩,我觉得这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考本专业的考生。
大家想想,本科阶段学得怎么样,是不是与自己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态度及其他因素有关?从历年的考研结果来看,有很多本科时成绩并不太理想的同学能够考得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法学研究生自述
2009年4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布了法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我有幸榜上有名。
家人、朋友、同学皆为我高兴,我自己也暗自庆幸,终于可以把一路走来心中的无限担忧像灰尘一样轻轻地掸掉。
对于考研,我习惯把它比作一次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尽管没有血与火,没有杀戮,但一样充斥着残酷的竞争,充满了风云变幻。
无论如何,考研的成败对每个具体的人而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人生!考研又是一场攻坚战,不仅需要我们全力以赴,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实力,还需要我们拥有巨大的勇气和必胜之信心!这些都是赢得考研之战的前提条件。
鼓足勇气,选择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在正式投入复习之前,考研人首先得想好自己到底应该报哪个学校,并考虑是否继续考本专业。
这一问题虽然应该慎重考虑,却也不能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选择学校方面,大家都想去考一个尽可能好的院校,然而考虑到自身实际和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很多人都会存在不少顾虑。
想报考一个好的院校,又担心万一失利,一年之功白费;而如果求稳,一方面在几年之后的就业方面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复习得很好也考得很好,可能会有些许遗憾。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主张是:若无特殊情况,则应鼓起勇气报考自己心仪的院校。
考研是一次大比拼,近一年的时间也不短暂,如果自己能够下定决心,敢于坚持、勇于拼搏,是大有可为的!
也许有些同学会考虑本科时的成绩,我觉得这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考本专业的考生。
大家想想,本科阶段学得怎么样,是不是与自己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态度及其他因素有关?从历年的考研结果来看,有很多本科时成绩并不太理想的同学能够考得很好。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很多时候都会呈现出各种差异,多半是由于意识、计划、具体行动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
而考研无论对谁来说都需要有超前的意识、具体可行的计划,并能坚持不懈,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2008年,我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起初定了两所院校: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
但不久之后,我最终鼓足了勇气,确定报考北大。
事实上,不论是考北大的哪个专业,竞争都异常激烈,敢于报考北大的人,自然也有非常之心。
我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能够考上,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此后漫长的备考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始终没有动摇过一定能够考上北大的信心。
现在回想起来,信心真的非常重要,虽然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很少有人有必胜的把握,但这信念能够帮助我们克服不少困难。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需要坦荡的胸怀,就算是考不上研究生,我们也还可以去工作,因为我们已经上了大学,完全具备工作的能力。
心情不好、郁闷的时候这样想一想,可以缓解紧张和消极的情绪。
报考专业要扬长避短,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结合报考学校的情况具体分析,做出选择。
就现实的情况而言,数学对于不少考生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对我而言也是如此。
我之所以考法律硕士,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考数学。
我本科学的是经济方面的专业,北大法律
硕士所设置的很多课程都是与经济有关,如金融法、财税法、房地产法等,这对我而言比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