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问题起因分析
叙利亚内战的起因与发展

叙利亚内战的起因与发展近年来,叙利亚内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场战争给叙利亚人民带来巨大痛苦,也对该地区和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叙利亚内战的起因和发展,并评估其对当今国际秩序的影响。
一、政治腐败与民众不满叙利亚内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11年,当时叙利亚人民开始举行反政府示威活动。
背后的原因是政府腐败问题的积累和对民主、人权的渴望。
长期以来,叙利亚的政权由阿萨德家族掌控,政府在治理中存在着大量腐败现象,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不满情绪。
民众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实现公正和透明的治理。
二、宗教矛盾和社会分裂叙利亚是一个多元宗教国家,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两大主要派系。
政府长期由阿拉维派掌控,这引发了逊尼派和其他少数派系的不满。
叙利亚政府在治理中,经常偏袒自己的支持者,这导致宗教矛盾加剧,并使社会进一步分裂。
此外,恐怖主义组织如伊斯兰国(ISIS)的崛起,也加剧了宗教和民族矛盾。
三、外部干预和地区势力角力叙利亚内战的发展还受到外部势力的干预和地区势力的角力影响。
一方面,伊朗和俄罗斯等国家支持叙利亚政府军,提供武器和军事援助。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如美国和欧盟则支持反对派武装,通过援助武器和资金来推翻阿萨德政权。
同时,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等地区势力也对叙利亚局势施加了巨大影响,支持与自身利益一致的叙利亚各派系。
四、失控的局势和人道主义灾难叙利亚内战已经演变为一场复杂的战争,各方势力纷争不断,使得局势进一步失控。
武装冲突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
成千上万的叙利亚人民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这场战争对叙利亚的基础设施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迫使更多人陷入贫困和绝望。
五、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叙利亚内战不仅对该地区造成了巨大破坏,还对国际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这场战争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恐慌,导致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活动的蔓延。
其次,外部干预使得叙利亚成为各个大国竞逐的战场,使得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和紧张。
另外,叙利亚内战也对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作用提出了挑战,暴露了国际社会在处理全球危机时的无力和分歧。
环球时事: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

环球时事: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1. 引言1.1 概述:叙利亚内战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地缘政治冲突之一。
这场持续多年的内战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也对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并分析包括历史背景、宗教和民族冲突、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在内的多重因素。
1.2 文章结构:为了更好地理解叙利亚内战的根源,本文将按照以下内容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回顾叙利亚的历史背景,包括早期触发冲突的事件和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
其次,我们将探讨宗教和民族冲突对内战爆发起到的作用,特别是阿拉维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复杂关系。
然后,我们将深入研究政治因素如何加剧了冲突,并分析不同势力之间的争夺。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经济因素,包括贫困和失业率、资源争夺以及外国干涉与利益冲突如何在内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关注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的影响,探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调整、国际大国的角力以及恐怖主义蔓延和跨国势力的渗透对叙利亚内战产生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多维因素,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叙利亚冲突根源的视角。
通过抛光出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和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我们将尝试解答为什么这场内战如此持久且难以解决,并提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对叙利亚内战持续影响和解决方案的更好理解,并为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中东地区贡献一份力量。
2.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2.1 历史背景叙利亚内战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国存在长期的历史背景。
自古以来,叙利亚一直是一个文明古国,历经多个王朝的统治。
在20世纪中期,法国殖民统治结束后,叙利亚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威权主义和族裔偏见等问题。
这些问题加剧了社会不满和紧张氛围,并最终导致了内战爆发。
2.2 宗教和民族冲突宗教和民族冲突也是导致叙利亚内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叙利亚的难民危机

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大量的叙利亚人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寻求安全和庇护。
这场危机对叙利亚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当地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
一、危机背景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最初是一场抗议政府不公的和平示威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突逐渐升级为武力对抗。
各方冲突的加剧导致叙利亚境内局势动荡不安,大量的平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自此以来已有数百万人逃离叙利亚,成为难民或被迫流离失所。
二、影响因素1. 人道主义危机:叙利亚难民危机给当地和接收国家的人道主义救助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冲突导致的基础设施破坏,叙利亚国内的医疗、教育和基本生活条件极度恶化,大量的难民面临贫困、疾病和饥饿等各种风险。
2. 地区动荡:叙利亚难民危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等国家成为了叙利亚难民的重要接收国,面临着庞大的难民流入和社会压力增加的挑战。
这些国家不仅需要提供基本的庇护和救助,还需面对社会资源不足、经济压力加大等问题。
三、国际社会的应对与合作叙利亚的难民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广泛的应对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国际社会在应对叙利亚难民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1.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包括食品、医疗、住所和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他们的目标是改善难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并促进其自我发展。
2. 政治和外交努力:国际社会通过外交渠道和谈判,努力解决叙利亚内战,寻找政治解决方案。
这些努力旨在创造条件,使叙利亚难民能够安全地返回家园。
3. 分担责任:一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难民分担计划,通过接收叙利亚难民减轻周边国家的负担。
同时,他们提供援助和资源,帮助叙利亚难民更好地融入接收国社会。
四、挑战与解决方案面对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国际社会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共同努力找到解决方案:1. 资源不足:难民的大量涌入造成了接收国资源的极大消耗,包括住宿、教育和就业等方面。
叙利亚问题

1根源叙利亚危机是指从2011年年初开始的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的冲突。
叙利亚的反政府示威活动于2011年1月26日开始并2011年于3月15日升级,随后反政府示威活动演变成了武装冲突。
此时叙利亚境内外多个反对党和部分反对派独立人士组成”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构”,以统一叙利亚反对派的立场。
与此同时,叙国内出现新的反对派组织,与境外反对派一起以推翻现政权为宗旨,拒绝民族对话。
叙利亚反对派组织了游行抗议活动。
他们烧毁警察哨所、政府机构、法院和公共财产,破坏铁路等。
叙利亚冲突的根源是大国博弈,不同教派斗争只是表象。
必须说明,现在叙利亚冲突的中心逐渐演变为打击“伊斯兰国”,性质已经从2011年动乱开始时发生改变,因此只讨论从2011年动荡开始至2014年下半年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里,叙利亚冲突应该看成是美国以及泛西方阵营和俄罗斯之间矛盾的具象。
众所周知,西方阵营从一开始是倒叙(政府)的,而俄罗斯(和伊朗)则坚持挺叙。
虽然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利益远远大于叙利亚,但其实俄罗斯还是很在意自己在中东所剩唯一的一个利益代言人了。
遍数西亚北非势力,海湾六国早已沦为西方附庸,以色列和美国是穿一条裤子的,土耳其和俄罗斯又是世仇,埃及和伊拉克都一方面自身难保,另一方面和俄罗斯也没有“源远流长的友谊”,所以也就剩下一个叙利亚能够让俄罗斯有门路插手中东事务。
叙利亚冲突根源是大国博弈,宗教因素是叙利亚冲突难以达成一个快速结果的原因之一。
首先,反对派可以说是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导火线。
自从三月十八号政府与民众发生一定程度的流血冲突之后,叙利亚反对派的人数日渐增多,实力也就日渐壮大。
如今叙利亚反对派的实力虽然与叙利亚政府存在明显的悬殊,但反对派已经是骑虎难下没有退路,既然已经把事情闹大了,他们就必然会与政府拼个你死我活。
其次,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叙利亚政府本身,叙利亚政府在世界上一直没有什么话语权,就像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一样,落后就会挨打,叙利亚也无法逃脱这个自然规律。
浅谈叙利亚问题

浅谈叙利亚问题自2011年三月份以来,中东叙利亚局势由初见涟漪演变为今日的巨浪滔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这个位于中东咽喉之地的小国。
然而,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似乎并没有为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提供非常明朗的途径,反而使得本身相对简单的内政问题上升为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无法对叙利亚的未来下明确的结论。
追溯这场风暴的起因,也许正如蝴蝶效应描述的那样,叙利亚南部德拉市的十五位学生因为在墙上书写反政府标语而被捕,就在不久以后引起波及叙利亚的一场抗议风潮。
引发巨变的因素总是可以这么微不足道,远如近百年前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如近在去年一场赔偿谈判的破裂引发了利比亚的政权更迭。
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当社会走在了即将巨变的风口浪尖上,任何偶然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一场风暴。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简单的把叙利亚的这场风暴归结为处理学生措施不当上呢?就他们本身的行为而言,动机或许是简单的:恰逢“阿拉伯之春”的思潮波及叙利亚,这十五位青年学生追求时髦在墙上书写那句突尼斯和埃及抗议活动中的著名口号:“人民要政府垮台”。
当然,上面的所谓理由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但是事实是政府逮捕学生的行为被民众视为不尊重民权的表现。
当地的民众随即进行集会要求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并且呼吁进一步的民主。
发展到这个时候,事态还并没有达到政府不可控制的地步,至少民众并没有打出要求总统下台的旗号。
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确实是令人遗憾的。
在2011年3月18日的和平游行示威中,安保部队开火枪杀4人,并在第二天的死者葬礼上再次射杀一名哀悼者。
流血事件的发生显然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压抑已久的怒火,短短数日,局势动荡加剧,超过了政府的控制范围。
反抗的运动也开始从德拉市向全国各地蔓延,反对派乘机领导愤怒的民众更加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政府的活动,其中包括建立反政府武装,叙利亚动荡的局势已然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那十五名学生不过是激发民众反抗政府的导火索,真正导致了今天的动荡局面的原因没那么简单。
浅谈叙利亚问题

浅谈叙利亚问题浅谈叙利亚问题孟浩土木108 2010011566近期,北非及中东地区政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然后是叙利亚(此外还有一些局势比较平静,动静不大的国家,如巴林,沙特阿拉伯等国),阿拉伯国家人权运动风起云涌,而且大有向周边国家蔓延的态势。
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其中必然是有其深刻内涵的。
在此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从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叙利亚问题主要有地缘政治问题、教派冲突问题以及主权与人权关系的问题。
以下就从这几个方面简单的谈谈自己对叙利亚问题的看法。
首先,在谈叙利亚的地缘政治问题前,先要知道什么是地缘政治。
所谓地缘政治就是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又叙利亚地处中东地区紧接着伊拉克,是一个人少而石油非常丰富的国家。
基于这点我想世界一些怀有霸权主义的国家可能会从中作乱并以此获得一定的利益。
其次,从教派冲突问题来看看叙利亚问题。
叙利亚的教派冲突主要体现在内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冲突,而且这个冲突可以说是叙利亚问题产生的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
另外,教派冲突问题可以说是叙利亚国内的主要问题。
所以我想要解决叙利亚问题首先解决的就应该是这个问题。
再次,从主权与人权关系的问题来谈谈叙利亚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讲什么是主权及什么是人权。
所谓主权就是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
所谓人权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人们要求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由于叙利亚国内的动乱,特别是因为教派冲突而引发的动乱使得国内平民伤亡事件等暴力事件让治安管理不能有效进行。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处于混乱状态,我认为归根结底是教派冲突所引起的,这个问题应该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再看看国际方面对叙利亚的动作:在卡扎菲身死人手之后,叙利亚开始内乱了,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成叙利亚内战了。
叙利亚危机背景资料

叙利亚危机背景资料第一篇:叙利亚危机背景资料关于叙利亚危机,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一,关于叙利亚的宗教派别叙利亚穆斯林占人口的87%,其中逊尼派占74%,什叶派占13%,其中又分为阿拉维派,和伊斯玛仪派。
基督徒占10%。
叙利亚的执政党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该党就来自于占叙利亚少数人口的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
在中东海湾国家中,除了伊朗和伊拉克是以什叶派人口占多数外,沙特埃及卡塔尔阿联酋土耳其等国,都是以逊尼派人口占多数。
而什叶派与逊尼派这伊斯兰的两大主要教派,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恩怨。
很显然在中东,分别以沙特和伊朗为首,各自背靠美国与苏联(俄罗斯)形成的两大阵营,他们之间的对立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
最近在巴林发生的骚动,就是以占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反对少数逊尼派的统治者,背后就是沙特(美国)与伊朗(俄罗斯)之间的较量。
对于沙特来说,沙特几个产油地区,也是什叶派人口居多。
如果伊朗的煽动在巴林得逞,那么直接威胁到沙特的利益。
而现在叙利亚发生的事情,也是体现了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较量。
叙利亚反对派的根据地,就设在土耳其,成立于土耳其。
所以叙利亚猛烈攻击土耳其大使馆,乃至于土耳其威胁要断掉对叙利亚的供电。
二,关于叙利亚的执政党派叙利亚的执政党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历史上以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的旗帜,夺得政权。
夺得政权后,也施行了不少类似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经济和政治政策。
如今的总体巴沙尔,是叙利亚执政党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儿子,父子两代人从1971年来一直统治者叙利亚。
叙利亚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当时社会主义潮流在中东地区的政治体现。
除叙利亚外,伊拉克的萨达姆,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亚的卡扎菲,都是借此潮流掌权或者继承的权力。
现如今,叙利亚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当时社会主义在中东地区剩下的唯一遗留。
而伊朗自七十年代革命以来,一直背靠苏联,与叙利亚等国结盟。
正是当时有这么一股潮流,所以才将中东多国凝聚在一起,与以色列打了多场中东战争。
叙利亚内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叙利亚内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叙利亚内战是一场极其复杂和残酷的冲突,自 2011 年爆发以来,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要探究这场内战的根本原因,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政治因素是引发叙利亚内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叙利亚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政府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和民主机制。
这种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民众的政治诉求和参与,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怨愤逐渐积累。
经济因素也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叙利亚的经济发展长期面临诸多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等资源出口;农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匮乏。
经济的困境使得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这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宗教和民族矛盾也是导致叙利亚内战的深层次原因。
叙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其中逊尼派穆斯林占多数,而阿拉维派等少数派在政府和军队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种宗教和民族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不同教派和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外部势力的干预更是加剧了叙利亚内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一些西方国家和海湾国家出于自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积极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向其提供资金、武器和军事培训等援助。
外部势力的介入使得叙利亚内战不再仅仅是内部矛盾的爆发,而成为了国际政治博弈的舞台。
地缘政治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叙利亚地处中东地区的战略要冲,其地理位置对于地区和世界大国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叙利亚内战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场所。
社会层面的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叙利亚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这些问题使得民众对政府的治理能力产生质疑,社会凝聚力下降。
此外,社交媒体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和发展。
社交媒体为民众表达不满和组织抗议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使得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和扩散,从而加速了社会动荡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巴以冲突不断,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一直是 反美的中坚力量。而美国与以色列一直抨击巴沙尔领导下的叙利亚 是真主党、哈马斯等恐怖军事组织的真正后台和支持者。巴沙尔还 被认为是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之死的实际策划者,但巴沙尔 却予以否认。巴沙尔反对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拉克可战争。 因此巴 沙尔领导的叙利亚政府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
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且是中东的主要石油 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 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想 通过控制叙利亚政权进一步获取石油等资源。
主讲人:高苑梦
收集资料:尤煜 张禛婷 分析资料:吴梦雨 刘姮 张金玲
PPT制作:潘斯斯
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石油 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中东地区也 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所以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 断,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叙利亚简介: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总统 巴沙尔· 阿萨德。叙利亚位于 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 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 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 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 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叙利亚执政集团主要属于伊 斯兰什叶派,叙利亚与伊朗 在中东地区一直是联盟关系)
五、社会历史矛盾的长期积淀
1、阿萨德家族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的政权,对阿 萨德家族政权不满的抱怨一直存在,反对派一直 在叙国内活动
2、叙利亚在黎巴嫩影响力巨大,1998年黎巴嫩总 统拉胡德上台,巴沙尔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因为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问题,以色列 和美国等国家对叙利亚怀恨已久
阿拉伯国家联盟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执政,其中沙 特阿拉伯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一直阿盟中扮演老大角色 (什叶派、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 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 。其中逊尼派是人数 最多的教派其次就是什叶派)
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由来已久,在阿拉伯国家眼里,这是 一场教派战争,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 叶派,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沙特认为, 伊朗企图通过挑起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其控制阿拉伯世界的 野心。因此,两个国家形成对抗局面。
3、巴沙尔本人痛恨贪腐在还未在政府任职之前 就倡导过打击贪腐的运动,其中,自1987年开 始执政的前总理祖阿比在2000年3月被开除。他 在两个月后因为不愿面对贪污调查而自杀身亡。 因此巴沙尔在国内政坛树敌太多 。 4、沙尔当政之初承诺将在叙利亚进行政治和经济 制度改革,但是成效甚微,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 著改善。
导火索
2011年1月下旬,叙利亚爆 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 巴沙尔· 阿萨德及其政府正面 临着执政危机。自2011年3月 份以来叙利亚政府与民众发 生的多起流血冲突事件
叙利亚问题起因分析:
1、经济原因 5 、社会 历史矛盾 的长期积 淀
3、 宗教斗争 2 、政治原因
4、地缘政治 原因
一、经济原因
3Q
三、宗教斗争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是为了加 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 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 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 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 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到1993年共有22个成员国。 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 的独立与主权,协调彼此的活动。 2011年11月27日阿 阿拉伯国家联盟旗帜 盟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外长会议后决定,立即对叙利 亚实施经济制裁,并于11月中旬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 国资格。
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石油大部分进口 自中东地区。叙利亚频临地中海,地中海是 世界上重要重要的石油运输航线之一,南北 美和西北欧重要的石油进口航线,进一步巩 固对地中海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控制,控制海 上生命线可以进一步维护美国等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政治原因
1、叙利亚问题其实也是以美国为首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大国之间 的政治博弈 在美国眼中,大马士革和德黑兰像是“双城记”,是中东坚 定反美的最后堡垒,而且二者也是反美盟友。如今,美国已在国 际上组建了对这两国“最严厉”的制裁联盟,两国同时还面临着 严重的国内经济、社会、政治危机,都自顾不暇。因此,许多人 认为这是美国一并解决伊叙难题的最佳时机,所以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国家一直在背后支持叙利亚反对派。 而在俄罗斯眼里,局势却恰恰相反。叙利亚和伊朗是俄罗斯在 中东为数不多的盟友。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有独联体以外 唯一的军事基地。俄罗斯如今也是退无可退,必须对西方发出强 硬信号。如果在这个时候顶不住压力而放弃大马士革,那伊朗政 权倒台也将是迟早的事,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将会受到最严重 的排挤。所以俄罗斯力挺叙利亚现政府以维护自身利益。
5、党派教派淋漓各种利益交织复杂
小结: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炮制的“叙利亚危机”已成中东动荡的最新火 药桶;当前,叙利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首 先,就叙利亚国内来说,是叙反对派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是叙利亚 问题由来的主因与核心,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 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如以逊尼派为大的沙特阿拉伯,与以什 叶派为主的伊朗,均想借叙利亚问题牵制并压倒对方。再次,是大国, 尤其是美国与俄罗斯,围绕传统“势力范围”展开的角逐,美国欲借 “人道危机”推动叙“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为保持其在中东地区 传统影响力的最后据点不遗余力。 尽管这些矛盾错综复杂,但矛盾双方的目的无非是进一步捍卫自身 利益、壮大自己,有效地削弱对方。未来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和中东影 响力版图的重塑,无不与它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叙利亚究竟何去 何从我们拭目以待吧!
四、地缘政治原因
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 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 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 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 流经叙利亚的 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 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 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所以,叙 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动荡的一个原因,当然, 这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原因。